劉炳晨:紀念詩壇泰鬥艾青誕辰110周年——重讀《艾青詩論》一書感悟

2020-12-22 國際漢詩研究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主辦

【(2020)第028期·001】

榮譽顧問張詩劍 蔡麗雙 峭巖桑恆昌 傅天虹 盼耕 非馬 薩仁圖婭 洪三泰 綠島 楊四平莊偉傑 陸萍 桂清揚 董培倫 蔡宗周 蔡旭 張立中 陶發美 藍海文 周榮 林峰 唐大進 施學概 許連進 唐剛 林靜助 文愛藝 無名 陳麟 方明

劉炳晨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到艾青新居拜訪,有幸得到艾青籤字書《艾青詩論》一書,令我百讀不厭,受益匪淺。該書1983年9月出版,距今已將近40年了,今天重讀《艾青詩論》仍感十分親切。艾青關於詩歌創作的一些精闢論述以及豐厚的寫作經驗無疑是艾青為詩壇留下的一筆極其寶貴的詩歌藝術財富。

01

新詩要注重從民歌中汲取營養

上世紀前葉,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許多老前輩詩人,開始嘗試自由體的新詩寫作,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愛國詩人,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陽》等詩在詩壇放射出灼熱的光芒。抗戰時期,以民歌形式出現的大眾文藝「信天遊」、「兄妹開荒」等充滿著時代氣息,深深感動和鼓舞過一代人。《內蒙古民歌選》裡的《韓密香》一詩被艾青稱作屬於文學中最好的作品之列,在當時詩歌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艾青詩論》這部著作匯集了艾青1938年至1979年所發表的二十多篇有關詩評和同讀者通信的文章,集中反映了艾青詩歌大眾化的理論觀點,是一部新詩寫作理論的光輝論著。1950年3月中旬他在《談大眾化和舊形式》一文中,論述了新詩的發展方向和寫作的基本方法。那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他在《詩刊》編輯部工作,每天收到大量的詩稿,當時文藝界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仍是新詩的出路問題,爭論的焦點是詩歌要否大眾化。當時表現在詩風上仍有盲目崇拜西洋的風氣,脫離勞動人民。有的把文學藝術當成了一種文化的裝飾,一種滿足少數人趣味欣賞的東西;有的詩稿由於缺乏現實生活的氣息,而其顯得空洞乏味;有的詩外表上多是華麗的詞句,其實,許多是無病呻吟,或是發出一些空洞的吶喊。談到詩的出路問題,艾青在文中鮮明地指出:「文藝同勞動人民相結合,為工農兵服務,走大眾化的道路,這是一次新的文藝革命,這次革命,完成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新文藝所沒有完成的工作——新文藝和廣大的勞動人民結合起來了。」

艾青高度讚揚了優秀的陝北民歌,主張從民歌中汲取營養。1942年他在延安看見了魯迅文藝學院的同學們在廣場上演出的《兄妹開荒》和《花鼓》戲,受到成千上萬觀眾狂熱地歡呼,他也被深深感動了。於是開始接觸民間文藝,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接近民間的風格。艾青說:「民間文藝中有非常豐富的寶藏,如在《信天遊》裡,充滿無數熱情而又美麗的句子。勞動人民的強烈的愛情,通過許多比喻描寫出來。這種愛情是和勞動人民相關聯的」。當他閱讀了《內蒙古民歌選》興奮不及,充分肯定了許多充滿草原氣息的好詩。例如《韓密香》:「震動了山峰的/是大黑馬的四隻蹄子/攪動了眾人心的/是可愛的韓密香的兩隻眼睛/太陽下的松樹枝/離不開影子/我和小韓密香妹妹/幸福地戀愛她一輩子/月亮下的紫檀柳枝/離不開影子/美貌的小韓密香妹妹/連著我的心。」艾青評論「這就是很美的一首詩。這裡,愛情不僅和大自然相關聯了,比喻也是很自然的,這樣的詩,應該屬於文學中最好的作品之列。作品,純真、樸素,充滿了生命力,而所有這些正是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學遺產當中最可珍貴的一部分。」

畢竟民歌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出現的新生事物。時代在發展,詩歌要貼近時代。學習「舊形式」創造「大眾化」,艾青是這樣強調的,「向民歌學習,學習它們的精華,拋棄它們的『糟粕』,改造我們脫離群眾的審美觀念是完全必要的。」

02

形象思維是詩歌創作的重要特徵

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兩個最基本的思維活動,一是抽象思維,二是形象思維。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及其成果論著主要靠抽象思維的方式,即邏輯學的推理和探討。而表現在文學藝術的創作,特別是在詩歌的創作過程中,主要靠形象思維的方式,沒有富有形象思維的詩即便是押韻再好,排列再整齊,也不能算好詩。

詩只有藉助形象思維的方法才能產生持久的魅力,古往今來,凡是存在長久生命力的詩歌其創作特點無不是借用形象思維寫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屈原不朽的長詩《離騷》就是駕馭形象思維的方法,以富有創造性的想像力抒寫了詩人滿腔的愛國熱忱和懷鄉之情。那瑰麗多姿,跌宕起伏的詩句,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詩人崇高的氣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苦悶。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將瀑布看作「掛」在懸崖峭壁上雪白的飄絹,看成是從九天傾瀉而落的銀河。這種擴張和描述,恰恰以卓絕的形象藝術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關於詩歌的形象思維在詩歌中的作用,艾青在《艾青詩論》一書中從理論上作了集中系統的闡述:

「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一切難於捕捉的東西,一切飄忽的東西固定起來,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象印子打在紙上一樣地清楚。

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把一切抽象的東西,轉化為具體的東西——可感觸的東西。

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所有滯重的物質長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動的物質凝固起來。

通過形象思維,可以使相距萬裡的攜起手來;反之,也可以使原來在一起的揮手告別。」

關於詩的形象思維艾青是這麼論述的,而形象思維也貫穿在艾青寫詩的全過程。喜讀《艾青詩選》(198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編選了艾青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所寫的八十七首詩歌,特別是到了1991年讀了由山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艾青全集(五卷集)》,其中第一、二卷選入艾青四百八十多首詩歌,讀後令我完全沉浸在詩的優美的形象思維之中,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是用形象的語言來完成作者內心世界的所想所思,用比喻的手法將要表達的思想提升到一種嶄新的高度,讓凝重的物質長上飛翔的翅膀,使讀者耳目一新,回味無窮。《我愛這土地》一首,背景是1938年日本大舉侵華,我國的大片土地被淪陷了,人們生活在悲憤與苦難之中,作者和淪陷區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艾青對祖國充滿了憂患意識。他寫道:「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艾青在這一首短短的十行詩裡運用形象思維鍛造了一種深沉而優美的詩歌境界,把他愛國,愛人民的炙熱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為我們樹立了寫詩的典範。

03

不可忽視詩歌的宣傳功能

詩歌和其它文學藝術一樣都是人類實踐活動在作者頭腦反映的的精神產物,既來源於生活又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於生活,反過來詩歌通過她的凝聚起來的思想、道德、感情和詩意美又作用於生活,影響人們的頭腦和社會活動。一首充滿生活的優美的,飽含激情的詩歌,會使讀者隨著它的脈搏跳動而跳動,隨著它的感情轉換而轉換。甚至一首詩歌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關於詩歌的宣傳功能,艾青在他的《艾青詩論》中作了具體的、系統的和完美的論述:

「任何藝術,從它最根本的意義說,都是宣傳;也只有不叛離『宣傳』,藝術才得到了它的社會價值。

創作的目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意欲、思想凝固成為形象,通過『發表』這一手段而傳達給讀者與觀眾,使讀者與觀眾被作者的情感、意欲、思想所感染、所影響、所支配。這種由感染、影響、而達到支配的那隱在作品裡的力量,就是宣傳的力量。

不要把宣傳單純理解為那些情感之浮泛的刺激,或是政治概念之普遍的灌輸;藝術的宣傳作用比這些深刻,更自然,更永久而又難於消泯。」

一篇作品一旦「發表」就會在人們的心靈上打上烙印,就要負起神聖的社會責任和時代的擔當,決不是個人情感的一時抒發了。自「五四」運動以來,艾青的作品根植於中國這片苦難的土地,他的詩篇緊扣時代的脈搏,反映人民的心聲,為喚起中國人民投身自身解放的偉大事業起到了「號角」的作用,說他是位人民詩人,更是一位人民戰士,,他為時代而呼,為喚起人民抗戰熱情而歌。他在詩歌創作過程中總結出的一整套理論經驗影響了幾代詩人的創作,因而成為了「五四」運動以來詩壇公認的最傑出的愛國詩人和詩壇泰鬥。

雖然艾青早已離我們遠去,在紀念艾青誕辰110周年之際,重溫艾青在詩歌創作道路上總結出的一系列新詩創作的最基本經驗和方法,並形成了艾青詩歌創作的理論無疑是對艾青最好的紀念。

(註:文中插圖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劉炳晨,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人,大學本科。中學時代就酷愛文學,1958年(初中二年級)在詩人田間主編的河北文藝《蜜蜂》月刊第四期首發6000多字小說《馬棚裡的故事》。1961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轉業,長期在廣州工作和生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作協會員、廣州市原作協理事、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研究員。幾十年來業餘時間在文學天地潛心耕耘,頤享天年。正式出版著作多部,1991年出席在首都北京召開的艾青詩歌國際研討會,多次參加《國際華人詩人筆會》等大型詩歌文化活動。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社長:周瀚博士

總編輯:沙浪(香港)

名譽社長:何佳霖 陳美慧 林凱旋 黃元元

副社長:木子 路羽 文榕 冬雪驕陽

執行總編輯:無定河 邊小嶸 劉蕾

名譽編委:李遠榮 唐至量 張繼春 宋詒瑞 陳娟 徐國強 張繼徵 鴻碩 萬龍生 餘曉曲 芯尼 趙青山 周劍平 陳亞洲 馬彥 鄧瑛 陳華美 璐瑤 胡金全 知止 伊夫 曾經滄海 向雲 鍾晴 李育才 維港泊人 夏智定 山林 厲雄 吳燕青 陳利平 陳積民 陸千巧 陳君

主編:狂蜂

副主編:彭鳴 邊海雲

執行副主編:詹柳青 王廣田 茆春香

責任編輯:章誌文 關敏儀張秋玲 程鵬霖 豐鈴 冰雨 向文慧 向春宇 安之 陳如琹

團隊:

國際華文詩人筆會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中國蕭軍研究會

世界華文愛情詩學會

華夏新詩研究會

《伊甸園》詩刊社

《新國風》詩刊社

華美文學社

國際福林詩社

國際新行詩社

《國際漢詩探索》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五洲華人文藝》

華語詩學會

《詩殿堂》(漢英雙語詩刊)

《藝文論壇》

《青溪新文藝》

中國先鋒作家詩人文化藝術創作聯盟

《國際詩歌文化傳媒詩詞方舟》

圖片除署名外 其它均來源於網絡

會員投稿郵箱:Guojishige168@163.com

轉載請註明「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著名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家鄉組織網絡活動緬懷
    今年3月27日,是著名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的日子。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艾青家鄉、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相關部門獲悉,當地通過網絡緬懷的方式紀念了這位「人民詩人」。為紀念艾青誕辰110周年,金華市金東區委宣傳部開展了網絡紀念活動。沒有舞臺,也沒有文藝活動,在疫情期間,金東的大人和小孩以朗誦經典艾青詩歌的方式,在網絡開展相關紀念活動。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首屆艾青詩歌節組織人木汀將珍藏多年的新中國前出版的艾青詩選、艾青各個時期的照片及影像資料與網友們共同分享。
  • 紀念艾青:抗疫時期這句詩何以成為集體表達?
    3月27日,是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 前一天,金華市艾青紀念館恢復開放了。在復工之前,他們早早做了準備——與市朗誦協會合作,製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迎接一個迷人的春天》等艾青詩歌的朗誦音頻,迎接春天,紀念詩人。
  • 《艾青詩選》,2020年中考名著閱讀知識講解
    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著有詩集《大堰河》《北方》《火把》《向太陽》《歸來的歌》《雪蓮》等。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且影響重大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 愛國詩人艾青和他的詩歌︰為祖國和人民燃燒
    110周年。這些寫於各個時期的詩句已經成為艾青的代名詞,穿越時空地流傳,賦予中國詩歌以嶄新的面貌。艾青也以其作品奠定了他在現、當代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艾青留給我們的20部長詩、近千首短詩和30多種著作,無一例外地忠誠於艾青自己的寫作觀。正因如此,也造就了他在20世紀的中國詩人當中,屬於創作時間長、藝術成就大、影響廣泛深遠的一位「我們時代偉大而獨特的詩人」。
  • 艾青:憂鬱的抒情基調,永恆的土地情結,譜寫民族的苦難
    導語:"土地"和"太陽"是艾青筆下最常見的意象,這兩個意象形成了獨特的意象世界,表現了艾青對於社會的獨特感受。"土地"表現出了艾青對於民族苦難的憂慮,而"太陽"則表現出了對未來的期盼。艾青詩歌創作與西方象徵派的聯繫艾青的詩歌創作,主要受到了西方象徵派、印象派的影響,他的詩歌表現出了明顯的西方現代詩歌的藝術特徵。
  • 「作為方法的越境與混血——紀念詩人黃瀛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
    10月22日,「作為方法的越境與混血——紀念詩人黃瀛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外國語大學開幕。來自國內外各大高校及學術機構的50餘名日本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以學術研討的方式緬懷曾經在日本現代詩壇留下光輝足跡,為中國的日本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原四川外國大學日語系教授黃瀛先生誕辰110周年。
  • 寄園師生藝文展 暨紀念謝稚柳先生誕辰110周年
    常報全媒體訊 「寄園師生藝文展——暨紀念謝稚柳先生誕辰110周年」於2020年4月28日在常州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開展。此次展覽由常州博物館、常州市謝稚柳書畫研究會舉辦,謝伯子畫廊、錢家與寄園弟子家屬、江蘇滄海拍賣有限公司提供展覽支持,展期至6月20日。寄園,坐落在常州東門外白家橋北,西鄰劉國鈞先生開辦的大成二廠。
  • 詩人艾青:為保姆寫詩,與她情同母子,卻始終不肯與親生父母和解
    「艾青」是詩人艾青的筆名,他原名叫蔣海澄,之所以筆名用到「艾」字,他後來在解釋中說:「蔣字打個叉就成了艾字,『海』在發文裡H不發音,『澄』字在家鄉念成青,所以就叫艾青。」艾青在講述中並沒有特別註明「蔣字打叉就是不姓「蔣」,但他如此輕易地就對自己祖傳的姓氏處以極刑」的背後,一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華西都市報2020-12-20 04:19:03.0當代書評   今年是費孝通(1910 年—2005年)先生誕辰 110 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有著悠久歷史與傳統的中國,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與其他20世紀的思想者一樣,他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為中國找尋現代之路。
  • 直播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等你「入座」
    今年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原本要舉行的各種紀念活動卻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幾天前,北京市文旅局發布了關於演出場所有序恢復經營活動的通知,這不僅是演出行業的福音,也令戲劇人為之振奮。
  • 《開國上將唐亮誕辰110周年》 紀念郵簡
    紀念唐亮將軍誕辰110周年唐亮由一個農民伢子到戰功卓著的開國上將,幾十年艱苦奮戰的生涯,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刀光劍影中,嘔心瀝血、戰鬥不息、鞠躬盡瘁,是一位令人愛戴的共和國將軍
  •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裡追隨未能白頭
    他稱自己「永遠渴求著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就思考著創作,甚至在吃飯和走路的時候」,飽滿的情緒和創作欲,成就了他的詩作。而艾青一生三段婚姻、多段戀情,均頗為傳奇,只是,當激情退卻後,身為詩人的艾青,在處理婚姻與家庭上便顯出了不善經營的短板。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姬熔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陳旭表示,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清華大學也將迎來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新階段。我們要繼續學習和弘揚以華羅庚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清華應有的貢獻。
  • 紀念「最後的士人」費孝通誕辰110周年 300餘萬字精選作品完整呈現...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今年是費孝通(1910—2005)先生誕辰110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的就是中國作為一種有悠久歷史與傳統的文明,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護林》等一大批代表20世紀中國畫成就的精品力作,豐富了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力,繼承和拓展了嶺南畫派藝術,也為新美術教育體系提供了新鮮而重要的經驗,在中國畫壇影響至今。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紀念無產階級革命家汪鋒同志誕辰110周年活動舉行
    11月27日上午,陝西省紅色文化研究院、陝西三秦紅色文化傳播中心、陝西三秦兒女紅色宣講團、西安培華學院、弘健體育文化發展(西安)有限公司在西安市藍田縣汪鋒同志故居舉行「紀念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汪鋒同志誕辰110周年」活動。
  • 要聞丨山東省圖書館和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舉辦屈萬裡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
    9月16日,屈萬裡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省濟寧市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山東省圖書館和山東理工職業學院主辦,由魚臺縣政協、濟寧一中、濟寧市書協協辦,活動得到南京圖書館、齊魯書社、上海辭書出版社、至聖孔子基金會、中華屈氏宗親會山東分會以及有關媒體的大力支持。
  • 「重溫經典,感悟真理」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
    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列寧誕辰150周年,11月30日晚上,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團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重溫經典,感悟真理」為主題的經典詠誦活動。本次經典詠誦活動依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全校各學院各專業2019級學子為主體,大家齊聚一堂,吟誦自己心中最美的經典詩篇,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們致敬。校黨委副書記熊冬梅出席活動並發表講話。
  • 紀念馬海德博士誕辰110周年學術沙龍在泰興舉行
    2020年是新中國衛生事業先驅馬海德博士(1910.9.26~1988.10.03)誕辰110周年。為緬懷馬海德博士,傳承麻風病防治精神,進一步推動麻風學學科發展,8月27日,江蘇省麻風防治協會和江蘇省預防醫學會在泰興市聯合舉行紀念馬海德博士誕辰110周年學術沙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