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後,當蜂群正常的開始繁殖發展以後,在蜂群的第二批子,開始出房的時候,度夏時的蜂群,得到了快速的復壯。
而且,大自然外界的蜜源植物,陸陸續續的開始流蜜,開始進入大流蜜期,早春時期分蜂的強群,會有一部分的蜂群,開始起分蜂熱。工蜂們開始怠工,整個蜂群的採集工作,突然開始變慢,也迎來了,全年的第二個自然分蜂旺季。

秋季的氣溫,是往下走的趨勢線,分蜂的時間,宜早不宜遲,而且,儘量的只選擇強群進行分蜂。在交尾成功以後,要及時的進行補助性飼喂。不夠是新群,還是老王群,充足的粉蜜,能夠保證蜂群快速的繁殖發展。

秋季的蜜源,雖然沒有春天的蜜源植物種類多樣,但是,時間還是很長的。
就以本地的蜜源植物做參考,五倍子花期,早的遲的加一起,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接著又是刺揪花,差不多有半個月時間。
緊接著,就是千裡光花期,到了千裡光花期中期階段的時候,本地的秋季第二個大蜜源,野菊花花期到來,只要天氣好,流蜜期時間差不多有一個月左右,而且是大流蜜。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蜜源,就是茶花蜜。本地的茶花,因為是和其他的蜜源重疊的,所以,從來不需要如何的應對措施。但是,對於重疊的蜜源少而茶花較多的地區,或者是有茶花基地的地區,就不得不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
茶花蜜,因為多糖的含量大,蜜蜂的幼蟲,難以消化,就會產生消化系統的疾病,最後就是直接的表現出爛子病害。

在茶花流蜜期,有效地進行蜂群的子區應對管理,可以把子區進行分離。
就是在茶花期之前,進行大量的補助性飼喂,讓子區起封蓋蜜,等到了茶花期的時候,可以用繼箱,也可以用隔王板,把子區進行隔離。然後,及時的取出蜜區的茶花蜜,避免工蜂食用茶花蜜或者是茶花粉。
也可以在茶花蜜流蜜期,每天進行補助性飼喂,稀釋茶花蜜的含量。

一般的大多數地區,中蜂基本上,不會大面積大規模的採集茶花蜜,只有在沒有其他蜜源重疊的地方,或者是茶花基地等等少數地區,才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也可以在大流蜜期,進行一次人工培育蜂王,組織一些交尾群,等到交尾成功,可以進行一次有目的性的換王操作。不夠是分蜂,還是換王操作,都是宜早不宜遲,儘量地趕在氣溫開始大降之前,全部完成。
為蜂群打好基礎,準備好,或者是創造好,越冬前期的一切有利的條件。
中蜂定點活框土養技術與養蜂趣事分享,蜂學常識探討學習。
歡迎養蜂新朋友與老鐵們,留言指正,了解關注。
鄉村趣事,茶餘飯後,閒聊扯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