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產業的迅猛發展,腦科學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日前,徐匯區天平街道攜手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在66梧桐院·鄰裡匯舉辦了一場「探秘大腦」的科普市集活動,來自建襄小學、市二初級中學、徐匯區第一中心小學等轄區學校的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社區科普大課堂,在這裡度過了一個美好、充實又腦洞大開的下午。
捂住左眼,正對畫面,慢慢靠近標記的紅叉,再慢慢遠離,移到一定距離時,藍點消失了,「盲點實驗」想要說的道理是「眼見未必為實」,而考驗眼速的「視覺暫留」原理更像是動畫片裡的「動圖」,讓原本靜止的畫面呈現出逼真的動感。
「像這樣移動的時候,這些紅色的圓點都會動,要是往右邊的話圓點就會下去,像隧道,要是往左邊的話就上去,也很像隧道,就像從隧道裡面出來,往下就是往隧道裡面進去。」
「我就是覺得那個摩天輪一直在轉動,本來是不會動的東西在我眼中它竟然會動了,視覺真的是很神奇。」孩子們邊體驗邊忍不住好奇地告訴記者。
科普市集聚焦腦科學與神經領域,從眾多趣味科普實驗中挑選出殭屍跳舞、腦電對抗、斑馬魚的肌電記錄、感覺敏銳度測試等8項適合孩子們體驗的項目,以專業、直觀、生動的實驗模式吸引孩子們探索大腦的奧秘,啟發他們對腦科學的認知。
「玩的就是斑馬魚,測他如果肌肉擺動很厲害的話,心電就會波動得很大,這跟他們的肌肉發電有關,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傳送命令是要通過電的,斑馬魚也是這樣的。我們剛剛就看到,第二格那個魚的擺動,肌肉記憶反應非常厲害。」這位四年級男生邊模仿斑馬魚的肌肉反應,一邊和記者解釋其中奧妙。
實驗打卡完成後,去二樓的科普講座聽一聽,為什麼會做夢,為什麼會有起床氣?原來都是「大腦」惹的禍。
據悉,此次科普市集為期一天半。藉此契機,天平街道也與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達成合作共建,兩家單位將就黨建共建、群團共建、人才共建、文明共建、科普共建等五大板塊深挖合作,推動66梧桐院·鄰裡匯成為精彩的校外科普實踐大課堂。
記者:張文菁
攝影:陸海捷
編輯:韋麗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