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集團陷468億債務危機 接班大公子虞江波連續卸職

2021-01-19 新京報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 趙毅波)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新光控股集團的接班人、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大公子虞江波已連續卸下一系列職務。新光集團負債超400億元,債務危機走向何方仍無最終答案。

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新辰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生法定代表人變動,虞江波卸任,周平榮接任。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已是虞江波去年底以來第5次卸任。

2月27日,新光控股集團相關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將向上匯報此事。新京報記者所發採訪郵件目前尚未收到回復。

接班人虞江波

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企查查顯示,自從去年新光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後,新光集團接班人、年輕的虞江波至今已卸下多個職務。

2018年10月24日,義烏市逗芙飾品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虞江波卸任法定代表人,趙文龍接任。

2018年10月31日,天下良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虞江波卸任法定代表人,周平榮接任。

2018年11月7日,浙江新光商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虞江波卸任法定代表人,趙龍新接任。

2018年12月14日,上海家之道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虞江波卸任法定代表人,周平榮接任。

最新一例是在今年2月,新辰控股有限公司發生法定代表人變動,虞江波卸任,周平榮接任。

據2012年的一篇報導介紹,虞江波,男,1985年出生,浙江新光飾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浙江淘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網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淘賜科技董事長。

相比於這些職務,虞江波的另一身份更為引人關注:周曉光家族二代中最大的一個孩子。而周曉光家族,則是浙江大型民企新光控股集團的掌舵者。

據介紹,周曉光於1962年出生於浙江諸暨,1978年涉足商海,1995年創辦新光飾品公司。經過多年創業,新光已發展成為在全國以及全球同行業內有一定影響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總資產近800億元。2017年,在胡潤富豪榜上,周曉光、虞雲新夫婦以330億的身家,排在第65位。

虞江波很早就開始參與家族生意。

據介紹,虞江波2008年從英國留學歸來,回到家族企業,擔任負責市場銷售的總經理助理。兩年後,25歲的虞江波正式接盤家族的飾品業務,被任命為公司總經理,取代聘用合同到期的職業經理人。家族集團開始多元化經營以來,核心業務主要有三塊,分別是由周曉光負責的商業和旅遊等投資領域、虞雲新負責的房地產領域、虞江波的負責飾品領域。周曉光這麼設計是為了減少管理衝突,發揮虞江波的最大能力。

有報導稱,在周曉光看來,她希望給接班人的兒子承擔更大擔子,「他現在管飾品,我希望他慢慢參與到集團業務,管理更大的平臺,逐步讓他接上去。」

有媒體稱,在新光之外,虞江波還發起創建了義烏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目前已吸納近百名「創二代」企業家,還被推選為共青團全國十七大代表,赴京參加盛會。

2017年12月,浙江義烏香格裡拉酒店迎來了一場「義烏最土豪的世紀婚禮」,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兒子虞江波和森宇集團董事長俞巧仙女兒俞恬伊喜結連理。

負債468億前途走向何方?

然而,虞江波所在的新光集團在2018年遭遇重挫。

2018年9月25日,新光控股集團公告,旗下的15新光01公司債券應於9月25日應兌付回售本金17億元、第三個付息年度利息1.3億元。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能按時償付本次債券到期應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據悉,受宏觀降槓桿,銀行信貸收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新光控股集團流動性出現問題。

9月25日,評級機構聯合評級宣布,將新光控股集團評級從AA+下調至CC,並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

聯合評級稱,新光控股集團「目前資金非常緊張」。聯合評級將持續關注公司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資金落實情況。

據媒體報導,新光集團新聞發言人徐軍稱,今年以來,公司已如期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導致短期兌付壓力陡增,流動性不足成為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新京報記者獲悉,債券違約危機爆發以來,新光控股集團持續收縮戰線,通過出售資產尋求自救,涉及上海睿恩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趵虎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

從負債情況來看,新光集團身上壓力並不輕鬆。

據披露,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及2018年6月末,新光集團的總負債分別為215.37億元、399.55億元、448.67億元、468.98億元。

從公開表態來看,新光集團仍在尋求外部支持。

根據新光集團在上海清算所最新公告,其統籌各方資源,全力擬訂公司債務風險整體化解方案。

「密切與各級各類監管部門保持常態化溝通,及時通過日報、 周報、會議等形式向各監管部門報告相關情況;積極與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密切聯繫溝通、詳細匯報公司相關情況,尋求找政府支持。」新光集團表示。

新光集團稱,公司就已收到法律文書的涉訴及資產保全案件,一方面積極應訴,另一方面也努力爭取與原告協商和解撤訴事宜。 公司目前經營基本正常,仍在積極進行自救,一旦獲得重大進展,公司將及時進行公告。

新京報首席記者 趙毅波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李銘

記者聯繫方式:zhaoyibo@xjbnews.com

相關焦點

  • 周曉光該不該學學「老乾媽」 新光集團申請破產重組
    近日新光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一經發布,引起眾多媒體關注。上市公司新光圓成收到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通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3家子公司分別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2018年9月底,新光集團發生債務危機,多隻債券違約。此後,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被ST,股價暴跌超80%。新光集團所持ST新光股份,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
  • 前浙江女首富回應債務危機:會給出誠懇交代未來將回歸新光飾品
    8月26日晚間,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在社交媒體公開回應集團遭遇的債務危機,這也是危機爆發後,周曉光本人所作出的首次公開回應。周曉光表示,債務危機發生以來,她一直在拷問自己,這些年在創業道路上的得失、對錯。作為新光的當家人,她還是選擇完成自己的使命。
  • 百年人壽躺槍新光集團8億股遭凍結 償付能力連續10季度下滑
    長江商報記者 鄭瑋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家族的新光集團,還是走到了申請破產重整的一步。    近日,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年人壽」)第二大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控股」)債務危機升溫,申請破產重整。
  • 480億「浙江民營集團」陷破產風波,「永康首富」深陷債務危機
    近日,坐擁500億資產、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鐵牛集團陷破產風波,隨後雖得到闢謠,但其欠薪、欠債風波不斷,已深陷債務危機不可自拔。7月7日,一張落款為「杭州市臨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公告顯示,因鐵牛集團總部已確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眾泰汽車集團已連續7個月未支付員工工資。但隨後,臨安區人社局又發布澄清公告稱,關於鐵牛集團總部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內容為不實信息,系經辦人員在未嚴格核實情況下發布,已將7月7日公示撤回。
  • 百億債務「壓頂」300億財富清算!還不上債
    2016年時,周曉光旗下的新光集團上市了,周曉光的身價也隨之暴漲一度達到300億元。不過周曉光的輝煌時刻並沒有持續多久,之後周曉光旗下公司因為擴張過後的後遺症就顯現了出來。當時周曉光和她的新光集團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表面「光鮮亮麗」背地裡卻已經是「危機四伏」了。
  • 新光集團453億資產超五成受限 周曉光急售資產回籠40億補血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徐佳登陸A股市場僅兩年,周曉光及其「新光系」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以飾品零售起家,2017年身家達到330億元的周曉光和虞雲新夫婦,隨著旗下新光集團兩隻總額30億元的債券發生違約,深陷短期流動性困局。
  • 浙江女首富陷危機:曾書寫浙商傳奇 電視劇《雞毛飛上天》原型
    浙江女首富陷流動性危機!兩天前曾說:從頭再來由「飾品女王」浙江女首富周曉光掌控的新光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這一傳言終於確認為現實。發行金額為10億元「17新光控股CP001」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也於9月25日到期。上清所稱,僅收到部分本金及全額利息資金。構成實質性違約。根據媒體的報導,新光集團新聞發言人徐軍稱,今年以來,公司已如期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導致短期兌付壓力陡增,流動性不足成為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 金融圈「話題女王」新光公主吳欣盈接班記
    吳火獅去世後第三天,大家長吳桂蘭在關鍵時刻挑起了丈夫留下的重擔,並召開了家庭會議,指定大兒子吳東進接班,出任新光集團旗下主要企業負責人。許多傳承領域學術文章,將大家長吳桂蘭這次「倉促」安排,列入缺乏規劃、倉促接班的失敗接班案例,其理由是為日後吳氏兄弟鬩牆埋下隱患。 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理由有三:(1)做好傳承規劃,是需要時間的。
  • ST新光周曉光遭市場禁入後辭職 一代浙江女首富墜落?
    債務危機未解,新光集團創始人周曉光遭到市場禁入。1月7日晚,ST新光發布公告披露,ST新光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及相關人員收到證監會安徽監管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截至公告披露日,周曉光未持有公司股份,虞雲新持有公司1.26億股,佔公司當前股本的6.89%。新光集團一度實力雄厚。據介紹,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涉及飾品、高端製造業、地產、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總資產約800億元。
  • 一年時間百億財富「清空」,從首富到「首負」,200億債務未償還
    2018年的富豪榜中,周曉光、虞雲新夫婦二人還在榜上身價達到了數百億之多,但之後周曉光和她的新光控股就不斷被曝出負債危機,僅一年時間周曉光就跌落神壇了。周曉光出生於1962年,周曉光的家庭環境並不好,甚至當年周曉光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早早就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了,十幾歲的周曉光就開始走南闖北了。
  • 個性辣嗆的新光公主吳欣盈接班記
    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夫人、「新光阿嬤」吳桂蘭1986年10月18日吳火獅逝世,享年68歲。因心臟病突發,新光創始人吳火獅突然身故,來不及留下遺囑及安排接班事宜。吳火獅去世後第三天,大家長吳桂蘭在關鍵時刻挑起了丈夫留下的重擔,並召開了家庭會議,指定大兒子吳東進接班,出任新光集團旗下主要企業負責人。許多傳承領域學術文章,將大家長吳桂蘭這次「倉促」安排,列入缺乏規劃、倉促接班的失敗接班案例,其理由是為日後吳氏兄弟鬩牆埋下隱患。 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理由有三:(1)做好傳承規劃,是需要時間的。
  • 中信國安控股股東全部股份被輪候凍結 集團今年四陷債務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來,中信國安集團屢陷債務危機,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股權被輪候凍結,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聯合資信已將中信國安集團的主體等級下調至C。3月18日,北京銀行公告稱「因中信國安集團25億元的保險債權投資計劃未能按期償還2019年一季度利息,作為債務擔保方,北京銀行依據保函條款約定,代為墊付3945.38萬元應付利息」。
  • 小小"微博"撬動大市場 新光飾品微博營銷創奇蹟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新光飾品公司探秘。   關鍵詞一:話題   新光飾品總經理虞江波表示,「「微博的傳播速度不可小覷,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微博,特別是80、90後這些年輕群體,因此,吸引了他們的眼球獲得他們的認可就佔據了未來的市場。「  記者看到,新光飾品新浪官方微博上看到,「#新光美飾達人#」已成為8090後粉絲們的熱門詞彙,關注頁面高達100多頁。
  • 曾資產800億,身價百億,卻轟然倒塌,一代女首富徹底「出局」
    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來自浙江的刺繡製品小商人虞雲新,兩人在1995年創辦新光飾品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新光發展成為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04年,周曉光和虞雲新共同出資組建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周曉光、虞雲新夫婦合計持股100%,分別持股51%和49%。根據新光控股2018年半年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新光控股共有資產約811.81億元。
  • 從擺地攤到浙江女首富,今負債469億跌落神壇
    1986年,她開始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擺地攤,小有所賺之後,一舉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由於發展順利,不到兩年時間,規模就擴張到近800人。進入新世紀後,新光集團發展迅猛,一躍發展成為國內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面對這樣的火爆局面,周曉光更是信心十足,開始對標奢侈品巨頭施華洛世奇。與此同時,新光集團也在謀求另一條「跨界」之路——房地產,原因很簡單,掙錢快。
  • 又一浙江富豪「倒下」,資產超500億,卻被21億債務壓垮倒閉
    但是,也有一些曾經在浙江商業界獨領風騷的大人物,由於債務危機而倒下。又一浙江富豪「倒下」,資產超500億,卻被21億債務壓垮倒閉! 2018年9月,浙江名企新光集團爆發債務危機,此後,股價暴跌,股份被輪候凍結。
  • 市值縮水逾九成,昔日浙江女首富遇退市危機,*ST新光上演借錢「保殼」
    2021年1月17日,*ST新光(002147.SZ)公告稱,近日收到上海寶鎂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寶鎂」)發來的債務豁免函,上海寶鎂同意*ST新光僅需承擔判決本金部分9000萬元的賠償責任,豁免其餘5372.04萬元。與此同時,*ST新光實際控制人虞雲新所持有的1.12億股公司有限售流通股的拍賣也撤回了,原因是「申請執行人提出撤回執行申請」。
  • 山東西王集團百億債務危機化解內幕
    2019年10月24日,山東大型民企西王集團發生債券違約,引發百億債務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當地經濟和金融環境、社會穩定帶來重大影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省委、省政府堅決果斷決策,科學高效處置,濱州、鄒平兩級市委市政府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至今年3月成功化解西王集團債務風險,開啟了企業「浴火重生」新徵程,在全國蹚出一條處置大型民營企業債券違約的成功之路。
  • 今百億債務「壓頂」,300億財富清算
    說這句話的,是浙江前女首富,新光圓成創始人、素有「飾品女王」之稱的周曉光。現在的她正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危機。周曉光白手起家花了40年的時間,但他從神壇上「掉下來」,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背負了200多億元的公司債務。人生的起起落落也許不過如此。都結束了嗎?根據相關報導,2019年,新光向其子公司提交了重組申請。
  • 三峽人壽上半年虧損0.58億 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陷債務危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三峽人壽上半年虧損0.58億 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陷債務危機20%股權被凍結記者吳敏近日,三峽人壽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保費收入8.6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1億元相比,增長了5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