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大考」

2020-12-14 騰訊網

敲定人才引進計劃的工作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生楊婧帆仍接到企業打來的電話,承諾工資是回鄉的三倍,「這個專業上一次火的時候,還是在2003年。」不過楊婧帆沒有動搖,覺得家鄉雲南每年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很需要人。

預感考研失利後,上海海事大學的朱雅文年前就開始了求職之路,投遞上百封簡歷後,3月中旬斬獲了滿意的offer。

隨著疫情爆發,招聘的形式與節奏都變了,參與春招的同學在各大招聘網站間頻繁切換,線上面試也需要有不一樣的應對模式。

面對又一個「史上最難畢業季」,有同學說,到了四月這個節點,希望早點把工作定下來。

今年,2020屆上海高校畢業生預計總量達19.3萬人,比去年增加0.3萬。3月30日,上海市2020屆高校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會啟動,首日共吸引國內外5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在線求職。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各類線上招聘會正火熱進行,各高校也推出相關就業服務。

遺憾未能上一線,希望看到醫療環境改善

費聿東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一位應屆博士畢業生,按照往常計劃,6月末畢業後,他將踏上工作崗位,在新華醫院心內科開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和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在去年11月、12月,他經歷了一段集中應聘時期。經過一系列流程之後,他拿到了心儀的offer,「面試的時候醫院會考量醫學生的臨床表現、博士期間做過的課題之類,大概一到兩個禮拜出結果。」

1月中旬時,他辦完了籤約手續。費聿東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身邊大部分醫學生同學都找到了工作,也在年前辦完了手續,「我有個同學,醫院近期給他發郵件確定了招錄意向,不過由於疫情的關係手續得推遲辦理。」

交大醫學院就業辦介紹,畢業生尚且無法到學校辦理就業手續,目前學校將線下的就業事務改為線上辦理。

「當時大家找工作規劃得都蠻早的,招錄會參加得也早。」費聿東說,各家醫院的招錄會也安排得越來越早。

作為一名未來醫生,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鼓舞著他,「挺多給我們上過課的老師和一起入學的同學就在一線,遺憾自己還沒有畢業。」他說,「也希望社會可以改善對醫護人員的看法。」

反思疫情,費聿東認為,「我們在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方面存在薄弱之處,希望可以吸取經驗,有更專業的知識和人才,從各方面完善體系。」

由於疫情的關係,公共衛生專業亦大受關注。

「這個專業上一次火的時候,還是在2003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楊婧帆說,雖然已經定下工作,仍有企業打來電話,承諾工資是回鄉的三倍。

1月17日,回到家鄉雲南玉溪的第三天,楊婧帆接到了錄用電話。她將等待籤約,在畢業後作為黨政儲備人才,到雲南曲靖工作。

本打算出國讀博,但兩次國外交流,讓她有了新的想法。

2018年7月,她到非洲馬拉威調研,見到了「從未見過的貧困與落後」。2019年1月,她到歐洲交流了3個月。她說,站在國門外,就會想到祖國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我的想法就變了,我想要工作,而且要到雲南工作,回到基層。」她告訴記者,雲南每年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很需要人。

「我就是衝著這一腔熱血,想幫助一些底層的人。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他們的環境、醫療有一些改善。」楊婧帆說。

對於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交大醫學院就業辦表示,由於目前主要精力仍然聚焦在抗疫上,今年醫療單位的招聘節奏也因此變緩。對此,交大醫學院聯合丁香園於3月30日舉辦了為期3天的春季空中雙選會。復旦大學也推出了公共衛生專場線上招聘會。

根據上海衛生人才網消息,上海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已於3月31日舉辦上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線上招錄會。而在3月下旬至4月期間,陸續舉辦「2020上海衛生人才春季網絡招聘會」,助力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雲招聘信息開放下,不願將就的他們用心尋找

對於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小顧來說,在拿到心儀的offer前,一切還不能停下。

從去年9月開始跑宣講會,只要跟專業搭邊的,她都去過。但秋招結束時,手上僅有一個並不理想的offer。

小顧目標明確,想找工程類或設計類工作,工作性質決定了日後要出差、加班,如果跟著項目走,還要住到工地上。

小顧說,這類用人單位更傾向於招男生。「就算你跟用人單位說,其實我可以吃苦,可以出差,實際上,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你求職的一種手段,不是真的這麼想。」她在實習時就曾聽聞這種情況,但當時沒有實感。秋招期間,這種感受強烈。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隨著時間推移,碰壁次數越來越多,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就趕緊定下來的想法就變得更加強烈。」但同時,心底有另一個聲音在說:念了這麼多年書,還是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秋招未果,原本用來「查漏補缺」的春招變成了主場。

小顧除了緊盯學校公號整合發布的信息,還留意空中招聘會。看到心儀的單位招聘後,她趕緊投了簡歷,並很快聯繫上了HR。經兩輪面試,心儀工作終於敲定。

小顧分析,不同行業,視頻面試壓力各異。對她來說,因為存在專業門檻,面試流程相對簡單,用人單位不會說太多題外話,基本圍繞簡歷上的教育經歷和實習展開,線上面試影響不大。

與經歷了完整招聘季的小顧不同,朱雅文預感自己考研失利,在年後就轉而開始了求職之路。

她在上海海事大學就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二月下旬,她開啟投簡歷、找工作模式,直到她收到第一封offer,共投了60-70份簡歷,收到過10家單位的回覆。

她告訴記者,輔導員幾乎每天都會收集各方招聘信息,經篩選後把推送發到班群裡。學校推薦國聘平臺後,3月7日,她花了一整天篩選平臺上的崗位,一口氣投出了約30份簡歷。兩天後,她收到了滬東造船閥門有限公司的電話面試,雙方進行了互相了解。緊接著,她進入了第二輪視頻面試。3月13日,HR給她發送了錄用通知,雙方一拍即合。

「我的專業和公司的需求比較對口,這也是找工作中整個流程最快的一次。」不到一周斬獲offer,朱雅文分析道。她說,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範圍比較廣,和採購、人力資源、供應鏈相關的崗位她都會嘗試。

經過幾次線上面試後,朱雅文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相比傳統應聘,公司雲招聘對簡歷的篩選會更加嚴格,視頻面試環節則需要應聘者在更短的時間內介紹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

為此,她也在網上搜索麵試技巧和相關問題,提前做足了準備。「雲招聘信息還是挺多的,也很開放,有心去找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朱雅文說。

華東理工大學特聘500強資深HR、企業高管擔當主講,推出系列直播講座

原本的轉正「泡湯」,重新加入求職大軍

真正籤約入職前,或存在變數。

如今,王清心已經錯過了秋招,春招也變得被動。

她是上海某雙一流高校傳媒相關專業的應屆碩士生。秋招的時候恰逢畢業實習,實習崗位和公司業務都符合她的職業規劃。帶教老師告訴她可以留任,「一心一意想留下來,秋招也就沒有過多參與。」王清心說。不料,後來帶教老師調任,留任也就隨之泡了湯。

現在除了忙畢業論文,王清心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盯各個公眾號、招聘網站上,找工作的方向為媒體和企業品牌相關。從2月開始,包括批量投遞,她密集投了100多份簡歷,3月中旬起陸續開始視頻面試。

除了盯網站,她還關注著線上招聘會和其他學校的空中雙選會。如果沒有疫情,往年3月、4月正是各學校舉行線下春季校園招聘會的時候。「聽學長學姐說,他們好多都在招聘會上找到了工作,因為招聘會上會有雙向直接溝通的流程。」

讓她失望的是,參會企業招聘的崗位和自己專業的匹配度並不高。在雙選會中,應聘者可以約時間和公司溝通,但她發現HR並非實時在線。「我預約後,還沒接到過公司的視頻回復。」另一方面,春招的競爭依然激烈,「僅我們班就有五個同學投了同一個崗位,但它只招一個人。」

在王清心看來,輔導員雖然每周會發送就業郵件,但含金量較低。學校的就業微信公眾號推送的頻率也較低、信息不夠及時。她總結,若是能通過內推或者直接將簡歷投到HR的郵箱,會更靠譜一些。

她加了一些求職群,在群裡,大家會討論近況,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焦慮,「有同學的實習因為疫情轉為線上以後,其實他和用人單位的聯繫也就少了,然後失去了轉正機會。」她說,「畢竟已經到了這個節點,希望工作可以早點定下來。」

目前,她雖然收到了4個offer,但都不怎麼心儀,公司前景和待遇都是她猶豫不決的因素。

徐楠也有著類似王清心的經歷,工作原本幾乎塵埃落定,而疫情的爆發讓她回到了原點。

徐楠是上海某普通二本高校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生。今年年初時,她已經開始了在某旅遊公司的轉正流程。然而疫情導致旅遊行業遭受重創,徐楠的工作隨之完全停擺,轉正的日子沒了定數。

她只好一邊寫畢業論文,一邊重新尋找工作機會。徐楠說,自己的專業與廣告相通,發展面向很多,最初找工作時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基本投了簡歷很快能收到面試通知。然而截至3月底,她投遞了近30份簡歷,只有2、3家公司回復。

「本來想著自己工作找得早,定下也早,現在因為疫情,有點失落和無措。」

線下面試改為視頻或電話面試後,徐楠坦言,這無形中加大了求職者的壓力。自己不能即時把握面試官的情緒和面試氛圍,很容易緊張,也不能很好地表現自己。

徐楠也在轉變策略,放寬求職視野。4月初,一家服裝店的營銷崗位遞來了offer,與規劃中的方向相距甚遠,但她還是決定先試試看。

求職和繼續考研,做好兩手準備

在春招中屢屢碰壁的還有小夏,繼續求職還是準備「二戰」考研成為了她當下最糾結的問題。

小夏在上海某財經院校就讀經管類專業,原以為考研成績出來後再找工作也來得及。然而,今年考研筆試成績的公布時間有所推遲。小夏得知無緣夢校後,立馬著手修改、投遞簡歷,加入春招大軍。

「實際上在3月以前,很多快消公司的春招都結束了。」小夏有點懊惱,畢竟她一直以來都想進入大型快消公司工作。

提到唯一一次的線上面試,和徐楠一樣,她覺得視頻面試效果不佳,過程中缺乏眼神交流和肢體語言互動。「當你目視前方看著面試官時,可能對方看到的是你在斜著眼睛說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夏意向求職的公司標準也在降低,中小企業成為了現階段的重點方向。同時,她也關注著國企和事業單位的用人信息,她坦言,「很多單位都只招985、211的學生,哪怕沒有明確要求,但隱性門檻是一直存在的。」

當學歷成為求職路上的一大障礙,小夏也在考慮是否要二戰考研來提升自我。

此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還是會繼續投遞簡歷的,但如果始終沒有回應,也會騰出部分時間來複習。」小夏做好了兩手準備的打算。

(文中小顧、王清心、徐楠、小夏為化名,公號「建橋建橋我是新聞」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疫情前後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期待變化 就業重心下移
    就業重心總體下移 二線城市成最潛在的贏家  總體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理想的就業期待地變化差異不大,但內部結構性波動較大,就業期待地重心略有下移。  課題組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期待地選擇內部變化進一步展開研究,發現疫情前後就業期待地一致性選擇由高到低依次為:二線城市、地級市、新一線城市、縣城、一線城市、鄉鎮和村屯。
  • 最新就業消息,應屆畢業生拍手叫好,往屆畢業生:太不公平!
    2020年畢業生群體龐大,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教育部曾發布「研究生擴招」「專升本擴招」等舉措。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聯合發文: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主招高校畢業生。《通知》要求,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其中,湖北省事業單位可以面向湖北省高校的畢業生或湖北籍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招聘。
  • 籤了就業協議,還能以應屆畢業生身份考公務員嗎?
    臨近畢業季,找工作成了大學生的主流話題,但是如今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確很大,820萬的畢業生規模湧入就業市場,必然會有一部分人成為「待業一族」。所以在找工作時,很多大學生都會採取投簡歷、考公務員、考研等多管齊下的策略。
  • 應屆畢業生:我們想就業就這麼難嗎?
    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早在25日,國務院總經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一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規模,加大對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二要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和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應屆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2年戶口和檔案託管,按應屆畢業生身份辦理就業手續。」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 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如何?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將助應屆畢業生就業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將助應屆畢業生就業 總召集人:年輕人是我們的將來中新社香港5月5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於5日召開記者會,宣告成立並接受媒體提問。全國政協副主席、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對記者透露,大聯盟其中一項任務是協助各級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包括為他們提供就業職位、培訓計劃、義工機會等。
  • 國務院辦公廳:簡化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 推動取消報到證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穩定和擴大就業,破除影響就業特別是新就業形態的各種不合理限制,加快調整相關政策,把靈活就業、共享用工崗位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圍,對設立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給予支持、提供便利。
  • 福建高校應屆畢業生「雲招聘」 戰「疫」就業兩不誤
    【解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就業招聘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面暫停。為了給高校應屆畢業生爭取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福建不少高校持續開展網絡視頻招聘。3月30日,記者來到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實地採訪。  【現場同期】  那你的話主要的一個求職方向你有想法嗎?目前的話我沒有確定說一定要哪個崗位,就想說實習,然後接觸一些崗位,然後尋找適合自己的。
  • 高校留應屆畢業生在西安就業落戶 按200元每人標準獎勵學校
    根據西安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於試行促進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的意見》(市辦字〔2020〕55號)明確提出:引導和幫助所屬應屆畢業生在西安就業落戶,按照200元/人標準給予高校一次性獎勵。申請條件(一)西安市行政區域內駐地普通高等學校;(二)本校2020年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在西安市行政區域內就業落戶,籤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 當應屆畢業生年薪逼近10萬,我們如何評價現在的就業面
    ……上海市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與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以上海市就業登記信息為基礎,結合高校畢業生抽樣調查的數據,重點研究進入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10.07萬名(升學、出國、去外省市就業的除外)畢業生的就業狀況——2019年上海登記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平均起薪為每月7103元,比2018年同期的每月6024元增加了1079元,增幅為17.91%
  •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多措並舉 高質量做好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
    這是該校認真貫徹國家、省關於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精神和有關要求,積極應對疫情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高質量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一項舉措。據統計,今年該校共有4478名應屆畢業生,到6月24日已實現就業3931人,就業率為87.78%。
  • 首屆電競畢業生經歷就業「大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首屆電競畢業生經歷就業「大考」2017年被稱為中國電競教育元年,彼時,包括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在內的多所高校開設了與電競相關專業,進入這一專業的學生們也被稱為電競行業中的「正規軍」。2021年,這批「第一個吃螃蟹」的學生們即將畢業。四年的大學生活,他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浦東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1.17萬截至7月底超八成已實現就業
    今年浦東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達1.17萬人,疊加留學歸國、外省市畢業生以及2021屆畢業生的求職需求,就業形勢嚴峻。為此,浦東區委區政府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全力以赴加力推進。截至7月底,超八成高校畢業生已實現就業。穩就業首先是穩企業。
  • 應屆畢業生是什麼意思 保留多少時間?
    應屆生是主要指大學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分類1、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於實習狀態的。3、高校應屆畢業生,指該年度畢業的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普通應屆畢業生)。4、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經統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當年度畢業的學生。應屆畢業生時間應屆畢業生,即即將畢業的學生。當一名學生進入其教育層次中的最後一學年的時候,這一年當中,該學生為應屆畢業生。
  • 籤訂了三方協議就不算應屆畢業生了嗎
    籤訂了三方協議就不算應屆畢業生了嗎 2020-07-01 10:04:56 來源:上海華圖教育頭條號 面對越來越多招考公告中的應屆生要求,很多考生除瞭望洋興嘆,剩下的大概還有疑惑,哪些才算是應屆畢業生?除了當年畢業,2018年畢業的算不算?
  • 寧波就業協議鑑證實現"跑零次" 已有10名應屆畢業生完成鑑證
    據了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網上鑑證系統是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新開發的網上辦事系統,該系統依託「甬優橋」平臺,旨在方便應屆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鑑證,實現足不出戶網上申請辦理,享受智慧服務。
  • 上海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可享稅費減免
    新華社上海3月20日電(記者吳振東)為破解疫情之下「就業難」,上海近日發布相關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擴大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建設高校畢業生網絡就業大市場、加強在線就業指導和困難幫扶等多項舉措。  2020年,上海高校畢業生預計總量19.3萬人,較去年增加0.3萬人。
  • 天津大學精準服務應屆畢業生就業:讓工作找到合適的你
    「喂,您好,我是天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聶炳榮。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是天大的重點用人單位,特別想邀請你們在天大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就業招聘信息。
  • 李濤 等:新冠疫情衝擊下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實證研究
    一、文獻綜述與評論基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數據,2019年高校畢業生整體落實率為80.1%,較2017年整體降低4.5個百分點(嶽昌君,夏潔,邱文琪,2020),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下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更是一個嚴峻的突發性嶄新課題,受到廣泛關注,但主要以新聞媒體報導類為主,學術研究相對匱乏。
  • 應屆畢業生請進!
    當下,正是2020應屆畢業生又一輪求職黃金期。雖是炎炎夏日,可好工作不等人,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關註明天這兩場招聘會哦~01華漕鎮「啟航華漕 青春同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場活動時間:2020年08月18日(周二)13:30—15:00地點:閔行區品尚生活廣場3號樓3樓附近交通:公交190,83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