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魚塘村落,20年後,這裡成為省會新的首善之地:GDP破千億,人口破150萬。「東強」名副其實。 經濟發展,對教育事業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均衡化的東區模式,日益凸顯,午餐配送和課後延時全面鋪開,聘請奧運冠軍擔任 課後輔導員,解決「午餐難」、「接送難」的痛點,「官方帶娃」叫響全國。 鄭東新區教育投入持續加大,優質化教育資源供給邁上新臺階,作為「新生代」的新建校就是明證,永盛、永昌、龍源……就連清華附中也在此落地生根,教育新高地,未來可期。 第36個教師節之際,我們選取鄭東新區5個新建校樣本,「窺斑知豹」,來探尋東區教育未來新航向。
初秋的一輪紅日,給校舍所有房屋鍍上一層金邊。
北廣場上,七年級的孩子列成方陣,跑步口號響亮,堅毅寫在臉上,汗水恣意流淌;另一邊,放學的一年級孩子排成一字長蛇,校外是家長殷切的目光。
鄭紫煙看著這一切,眼裡既有嫻靜,又有熱望:百年清華,已在共和國國土上書寫了一個世紀的宏大敘事,清華附中鄭州學校將在這片熱土上,展開屬於它的宏大敘事。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英 通訊員 李曉/文圖
【一出生就風華正茂】
一個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
在鄭州,從來沒有哪所學校,一出生就受到如此多的關注。
看體量。政府全額投資,清華附中統一管理的全日制公辦學校,隸屬於鄭州市鄭東新區教文體局。計劃辦學規模108個班,囊括小學、初中、高中,如加上幼兒園24個班,則達到132個班。被網友稱為鄭州教育界的「巨無霸」。
看品牌。系出名門,清華附中源於清華園,自1915年「成志學校」創建至今歷經百年風雲巨變,不僅辦學水平過硬、人才輩出,且在教育改革中大膽先行、不斷創新,已成為譽滿北京、聲震全國的名校。作為名校,自然承擔更大社會責任,分享優質教育資源,先後在陝西、安徽、雲南等地建立一體化學校。清華附中鄭州學校,是清華大學在華中地區設立的唯一一所公辦學校,是鄭州市與清華大學深化教育合作的一個重要成果。
看位置。這所學校,位於鄭東新區北龍湖的「龍頭」之上。眾所周知,北龍湖是鄭州乃至全省的價值高地,尺土寸金。學校佔地280畝,總投資14億。
一直關心清華附中的「他們」
2020年金秋,清華附中鄭州學校迎來首屆學生。
開學典禮出席嘉賓的級別,可以看出這所學校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副省長霍金花,親自到校來看孩子們。
領導們寄予殷切希望。徐立毅說,教育事關城市競爭力、發展吸引力、群眾幸福感的重要事業。近年來,鄭州市堅持美好生活從美好教育抓起,以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質提升、創新要素集聚。相信清華附中鄭州學校一定會發展成為傳承清華精神、彰顯鄭州特色、教學質量過硬、創新氛圍濃鬱的國際名校,成為鄭州人才成長的搖籃。
姜勝耀在致辭中表示,清華大學高度重視與河南和鄭州的合作,清華附中鄭州學校順利落成,是省校、市校合作的一件大事。希望清華附中鄭州學校弘揚本部辦學經驗和特色,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管理好、運行好、發展好學校,為國家培養好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生代表李睿,當面向關愛著他們的人保證,會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在知識海洋中乘風破浪 實現最純粹的夢想。
【一出手即氣象萬千】
一支高層次的教師團隊
鄭紫煙很忙。
作為這所新建校的首任執行校長,她的角色基本等同於CEO,大事小情,方方面面,太多工作需要她身體力行。
她的辦公室,除了簡單幾樣家具、電腦,可謂「室徒四壁」。她顧不上這些細節,顧不上自己,最大精力全部在孩子們和老師們身上。
說起學校的老師們,自信和自豪,從鄭紫煙的臉上溢出來:
研究生學歷佔比80%,還有倆博士;一年前就著手教師團隊打造,面向全國擇優引進具有特級、高級教師職稱的在職教師;2019年面向全國985、211院校招聘,首批教師按照清華附中的培養計劃,全部到北京及其他的一體化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系統培訓和教學實習,並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結業上崗;清華附中鄭州學校管理團隊,由清華附中本部選派,本部還將不定期派遣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等到校指導教學工作。
鄭紫煙說,所有的努力,都是致力於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層次的優秀教師隊伍。
一場特殊的「化學試驗」
身穿帶有「清華附中」LOGO的校服,會是怎樣一種感覺?
採訪期間,記者有幸體驗了一把「清華」的課堂。
教室裡,納米智慧屏黑板上,老師正在講「謝爾賓斯基三角形 」;廣場上,孩子們正在練習隊列跑步,老師耐心講解動作細節,正所謂「無體育,不清華」。
清華附中的使命是「為未來領袖人才奠基」,學校把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與前瞻性,當做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
學校課程咋設置?鄭紫煙有自己一整套系統和見解:在清華附中課程中心的統一指導下,立足河南實際,創新性實施課程研發與管理。學校將對國家課程進行壓縮重組與拓展延伸,既滿足課程要求又為學生提供學科最前沿動態,真正體現「少、精、嚴、活」的辦學特色。
鄭紫煙說,身處炎黃故裡,根植中原文化,學校將融合河南地域特色,實施跨學科綜合課程開發(如創客、STEM課程等),使河南學子能成長為適應未來發展的複合型人才。
這位化學老師出身、在BBS上被學生發文回憶的校長,正以清華品牌為根基,以河南特色為元素,以愛與夢想為助燃劑,進行一場特別的試驗。即將發生怎樣神奇的化學反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