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陳俊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文旅成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景點停業、文娛活動取消、旅行社、酒店、在線旅遊平臺等相繼按政策退單,本應是黃金期的春節,成了整個行業少見的「寒冬」。
時至3月,疫情防控出現積極變化,行業何時迎來復甦,箇中哪些企業能夠成功渡過難關?
作為湖北唯一的旅遊行業上市公司,3月12日,在主題為「振興·新生」的2020中國文旅大消費線上公益峰會上,三特索道總裁張泉表示,2019的文旅產業已經不景氣,加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部分中小微文旅企業可能面臨非常嚴峻的生存危機。
儘管如此,長遠來看,張泉對文旅行業仍抱有信心,並堅信行業一定會復甦。不過,他也表示:「最艱難的時刻,企業需要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
來自疫情的衝擊
三特索道主要在全國範圍內從事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公司註冊地址和總部辦公地址均位於此次疫情中心區湖北武漢。如此情況下,3月12日峰會上,公司被主持人介紹為疫情暴風眼中的旅遊企業。
張泉並不諱言公司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他介紹,三特索道在全國九個省市有20多個文旅項目,其中五個項目在湖北,還有一個項目在武漢市中心。「大概是大年初三,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公司)所有旗下項目全部停業,全面退款、退訂。」
張泉此前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坦承,在失去收入來源的同時,公司仍要繼續支付財務費用、人工成本、水電費等其他剛性費用,還要處理大量的退訂退款、合約取消等問題,以及前期對春節假期營銷策劃活動的支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一季度的業績及現金流。
不止是三特索道受到影響,各地文旅行業均受重創。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嚴颯爽曾經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省文旅產業是受影響最大、損失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疫情對該省文化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將超過1500億元。
而在3月10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市旅遊業受到巨大的衝擊,預計一季度全市旅遊接待人數較上年同期減少4400萬人次,同比下降70%左右。
根據《新京報》報導,2月21日,商務部舉行網上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坦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服務貿易短期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其中特別提到了旅行業受到衝擊較大。
2019年行業已困難重重
在張泉看來,近期的疫情,對於文旅行業來說是雪上加霜。早在2019年,行業早已面臨多重問題:大部分文旅企業營收規模較小、產品模式較單一,加上融資難,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提高;從政策層面來看,傳統的優質旅遊資源日益公益化,同時國家對文旅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關注到,2019年,監管部門大力整頓旅遊行業,1186家A級景區受到處理,405家被摘牌。
張泉還介紹,近年各路資本競相湧入文旅行業,行業供給過剩,出現大量同質化,空心化,甚至品質低劣的產品。「實際上這兩年市場已經從增量的競爭,轉化為存量的競爭。
張泉介紹,除了少數頭部企業可以迎合市場新的需求,大部分文旅企業還是以傳統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為主,在盈虧線和生死線上掙扎。「2019年文旅行業已經到了急需變革的時刻。」
困境重重的2019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張泉認為,整個文旅行業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從企業視角來看,最直接的影響是現金流的危機,而現金流危機直接影響企業生存。「雖然現金流流入中斷,但如果還想幹下去,支出就停不下來。」他表示,「大部分中小微文旅企業,在2019年不景氣,加上2020新冠肺炎疫情雙重衝擊下,可能面臨非常嚴峻的生存危機。」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張泉也認為,疫情可能也會催生一些新模式和新服務。不過,因為文旅行業多年積累的問題,以及大部分文旅企業先天不足的現狀,他對此並不樂觀,「可能只有少部分頭部企業,能夠在疫後能抓到新的機會,實現較快復甦。」
非典期經驗難以簡單複製
時至3月份,疫情防控出現了積極變化,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了對於文旅產業的扶持政策。
3月1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出臺支持文化旅遊業恢復並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旨在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文化旅遊企業的影響,幫助恢復發展。此次出臺的10條措施涉及財政資金補貼、項目獎勵、文旅惠民、信貸支持、融資擔保等10個方面。而根據《西安日報》報導,西安市日前召開全市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大會,推出「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工作方案」,拿出22條「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文旅產業發展,
實際上,三特索道也曾公告稱,2020年2月22日,公司旗下位於浙江的杭州千島湖索道有限公司已恢復運營。公司旗下貴州梵淨山、陝西華山、海南猴島(含呆呆島)等多地項目也將陸續恢復運營,具體時間將根據各地疫情防控的情況確定。
這是否意味著文旅行業將迎來轉機?有觀點曾將2003年非典後的文旅產業發展與如今的文旅產業處境相比較。
對此,張泉認為二者情況有所不同。2003年非典後文旅行業的復甦與在線旅遊的興起有關。而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國際形勢均與非典時期不同,加上2019年行業增速正面臨放緩,不太可能突然出現爆炸性需求來引領整個行業發展。由此,2003年的成功經驗很難簡單複製。
不過,長遠來看,張泉對於文旅行業的發展依然抱有信心。他分析,文旅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權重佔比日益加大,成為老百姓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都說明其仍然是一個朝陽產業。「復甦是能復甦,但復甦要分具體項目具體企業來看。」
企業需打造自有特色IP
疫情過後,哪些企業能渡過難關迎來復甦?張泉認為,當前,企業能否渡過難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例如所處地區政府放開管控的時間和節奏都影響復甦的外部條件;另一方面,文旅項目本身的IP市場份額如何,能不能契合疫後綠色健康理念的需求也很關鍵;另外,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和專業水準,也是決定企業復甦的重要因素。
具體來看,張泉建議企業要堅持打造自己的IP。當前疫情形勢下,如果企業IP有健康安全的元素,可以加強和放大。他介紹,三特索道的貴州梵淨山項目就長期圍繞「自然而然梵淨山」IP,持續打造、持續宣傳,形成品牌影響力,提升項目價值。
張泉還建議,企業要不斷豐富經營項目的內容,給遊客更加系統全面的體驗。他舉例道,公司在海南有個猴島景區,曾經是典型門票依賴型景區。通過三年打造,公司在猴島基礎上,疊加了呆呆島IP,而經營業態從三個增加到了20個,包括海上運動,極限運動、演藝、婚慶等。
同時,張泉還建議企業加快業態迭代升級,提高客戶消費頻率、用戶黏度;儘可能打造精品和爆款產品。因為爆款是企業的主要顏值擔當,是企業流量的主要入口,甚至是初期收益的主要來源。
「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活下去。」張泉說,在行業的至暗時刻,大家要構建企業良性的生態圈,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加強行業協同,抱團取暖。儘可能整合外部資源,形成企業和行業的高質量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