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最近進入了劇情回憶階段,Shirley楊通過外公鷓鴣哨的日記,知道了一切:很久很久以前,在新疆扎格拉瑪山下,住著扎格拉瑪一族的族人,這一族人後來受到了神秘的詛咒……
扎格拉瑪部落的詛咒是一種病毒,親眼見過鬼洞的人,過一段時間之後,身體上就會出現一種眼球形狀的紅色瘢塊,終生無法消除。而被詛咒的人,在四十歲之後,身體血液中的鐵元素,濃度會逐漸減少。而隨著血液中的鐵慢慢消失,血液就會濃漸黏稠,呼吸會越來越困難,最後死亡之時,血液已經變成了黃色。
按照祭祀的指示,只有雮塵珠能夠破除這個詛咒,所以整個扎格拉瑪族一直都在苦苦尋找雮塵珠,這其實也是《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主要講述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雖然有人戲稱《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是其實小說中很多描寫都是有原型的,那麼扎格拉瑪山真的存在嗎?
原著小說中關於扎格拉瑪山是這樣描述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扎格拉瑪山,黑色的山體下,埋藏著無數的秘密,也許真的和山脈的名字一樣———「扎格拉瑪」在古維語中是「神秘」之意,也有人解釋作「神山」。事實上,扎格拉瑪山是天下霸唱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是,在西域,有一座山與扎格拉瑪山的名字頗為相似,叫「麻扎塔格山」。
《宋史·于田傳》中稱麻扎塔格山為"通聖山"。因其南、北並列著紅、白兩個山嘴,故當地又俗稱其為"紅白二山"。該山從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和田河處嘎然而止。翹然挺立,南有紅山嘴,北有白山嘴。和田河東面有大片天然胡楊林,有的地段還有壯觀奇特的仙人掌林。低洼地終年積水,碧波蕩漾,高聳的沙丘與林地與湖泊相間,景色既蒼茫渾厚,又秀麗多姿,是一處待開發的沙漠景觀旅遊區。
在紅山嘴上有一座古戍堡附近還有烽火臺、地道、地下倉庫、佛寺、巖洞等遺址。戍堡東北 45 米處,河岸旁有一座麻扎,麻扎塔格山由此得名。據說十世紀後期至十一世紀初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與信仰佛教的大寶于闐之間發生曠日持久的戰爭。有個叫瑪江汗的和田佛教徒暗中給伊斯蘭教軍送情報。後來被佛教徒發覺了,將瑪江汗處死在這裡。當喀喇汗王朝佔據了于闐,取得勝利後,為他立了這座麻扎,供人憑弔。故有"麻扎塔克"之稱。
這座戍堡可能為漢代壘築的一所"亭障",其作用類似於今日的哨卡。史載,沿和田河道為絲綢之路一條重要支線,設此警備守望機構,其作用可想而知。20世紀初,英人斯坦因曾兩度自和田出發往北阿克蘇,途中探險考察,先後在此盜走大量唐代遺物。所以很可能,天下霸唱就是以麻扎塔克山為原型虛構了扎格拉瑪山,還有一系列的故事。
參考:《麻扎塔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