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告知家長就檢查幼兒隱私部位,家長質問北大公學幼兒園:誰來尊重...

2020-12-23 晨財經

記者丨蔣超 沈興超

時隔多日,再次談起成都高新區北大公學幼兒園(下簡稱:北大公學幼兒園)組織孩子進行的年度體檢,家長劉女士(化名,下同)仍舊難以接受。

「學校當時通知的體檢項目是『視力、口腔、身高體重、內科、血色素、聽力』,直到體檢過後一周多,收到醫院關於孩子隱私部位問題篩查單的家長,才知道體檢項目還包括孩子隱私部位的檢查。」

沒有告知父母,就檢查了孩子的隱私部位,這讓劉女士無法接受。

在劉女士看來,無論怎樣,園方都應提前告訴孩子和家長。「我們有提前知情的權利。(幼兒園)就這樣讓小朋友在未經父母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隱私部位檢查,從保護孩子隱私和防侵害的安全教育角度來說,也是一次重大失誤。」

面對質疑,北大公學幼兒園回復稱:園區年度體檢醫院和體檢項目都是主管部門指定的,之所以沒在體檢通知中明確說明會檢查隱私部位,是認為家長清楚內科檢查就包含腹部和生殖部位的檢查。園區確實有疏忽的地方,下次會將通知寫得更細緻,並根據體檢相關事宜做好相應調整和優化。

此外,家長也提出質疑:隱私部位是否為兒童體檢必檢項目呢?

對此,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魏民紅表示,要視各地區醫療機構或教育機構(要求)而定。「個人認為在入託體檢中給孩子進行隱私部位的檢查還是很有必要,因為有家長平時可能忽略了這個問題。不過在給小朋友進行隱私部位檢查時,出於對隱私的尊重,應提前和家長溝通清楚。」

01

家長質疑:

幼兒園體檢孩子隱私部位不提前明確告知

是對隱私保護和防侵害安全教育的失誤

劉女士發來的截圖顯示,6月29日,北大公學幼兒園通知家長,稱武侯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將於7月10日來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年度體檢,體檢項目為:視力、口腔、身高體重、內科、血色素、聽力。

劉女士發來的截圖

「園方通知體檢時並未明確告知我們體檢項目還包含孩子隱私部位的檢查,我們直到7月21號左右才曉得。當時,有家長收到了醫院關於孩子隱私部位的問題篩查單,我們問了小孩,才知道體檢項目原來還涉及隱私部位的檢查。」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少家長都感覺有被冒犯到。「幼兒園體檢需要檢查孩子的隱私部位嗎?如果確實需要,那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們家長呢?我們實在無法接受在事前不知情的情況下,孩子就做了這個檢查。」

在劉女士看來,涉及孩子隱私部位的檢查絕非一般問題,園方應該提前告訴孩子和家長,孩子有選擇做與不做的權利,家長有提前知情的權利,並且家長需要提前給孩子溝通,講明白。「園方不提前告訴家長,是園方對孩子隱私保護和防侵害安全教育的一次重大失誤。」

採訪中,劉女士還透露,有家長稱在實際檢查中男孩女孩沒有分區,有男孩子回家告訴大人自己看到女孩是躺下做檢查的。「如果這件事確實的話,那園方對孩子的隱私也太不尊重了。」

另有家長對此表示認同,「我們天天教孩子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尤其不能被別人隨便摸,幼兒園如此隨意疏忽,我們的性教育豈不是白做了?」

02

園方回應:

體檢項目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

確實存在疏忽,已向家長解釋

在和北大公學幼兒園進行溝通交涉後的23日,劉女士收到了北大公學幼兒園「關於幼兒年度體檢的項目及相關事宜」的通知。

據劉女士發來的截圖,在通知中,北大公學幼兒園表示校區年度體檢醫院是由主管部門統一按片區規劃制定安排的定點醫院,並稱幼兒年度體檢項目為血色素,視力,身高,體重,聽力,口腔,內科等。其中內科就包含了腹部檢查和生殖部位檢查。

劉女士收到的通知截圖

通知還稱,幼兒園將會在下一次年度體檢項目及相關事宜提前告知家長溝通確認,根據體檢相關事宜做好相應的調整和優化。

北大公學幼兒園是一家民辦幼兒園。天眼查顯示,成都高新區北大公學幼兒園成立登記日期為2016年03月31日,法定代表人為陳明華,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均為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住所為成都高新(西)區西芯大道1號。

成都高新區北大公學幼兒園天眼查信息

27日下午14時許,當記者聯繫上北大公學幼兒園園長時,對方表示此前已向家長做過解釋,並認為應該解釋得很通透了。

「上周就有家長提出問題,我們當時就做了說明。這個一年一次的年度體檢是上級主管部門必須要求做的。包括我們在內的全成都幼兒園的年度體檢醫院和項目,都是由上級部門指定的,不是我們幼兒園決定的。」

對方還特別指出,生殖部位的檢查也是上級部門要求做的。「相應的檢查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去檢查,家長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可能有這方面的問題。」

那為什麼沒有在體檢通知中給家長明確說明會檢查隱私部位呢?北大公學幼兒園園長坦言,這主要是因為往年(體檢)都是這麼通知的,家長也不是新家長,所以(園區)認為家長應該清楚內科檢查其實就包括腹部和隱私部位的檢查。「我們確實有疏忽的地方,下一次體檢前會把通知寫得更細緻一些。」

對於家長提出的體檢中男女生沒有分區的問題,北大公學幼兒園園長則表示,當時體檢男女生是分批分開進行的,只是不是在單獨的一個房間,可能沒有那麼私密,不過全程都是在老師及管理人員陪同下進行的。未來園區也會更加重視這個問題。

03

專家:

隱私部位是否必檢視實際情況而定

但是在做相關檢查前應與家長溝通清楚

「一般來說,幼兒園小朋友的常規體檢包括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其中體格檢查除身高體重外,還包括孩子的五官、心肺腹、四肢及外生殖器的全面檢查,然後再做一個營養狀況的評估,條件允許的可以做智力篩查。輔助檢查則包括三大常規(如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加寄生蟲檢查)、肝腎功等。」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魏民紅告訴記者,B肝兩對半涉及隱私,不做常規要求,可根據學校或者家長的意願,在基礎體檢項目上進行增減。

那麼,隱私部位檢查屬於必檢項目嗎?是否每年都需要對孩子進行隱私部位檢查呢?

對此,魏民紅指出,隱私部位的檢查主要是檢查男女寶寶的外生殖器有無畸形或新發疾病的出現,如果小朋友一直在同一醫療機構體檢且有原始報告,在這種情況下反覆檢查有無外生殖器畸形是沒有必要的。

不過,魏民紅表示,臨床上也確實存在一些無明顯症狀的隱私部位疾病,如非嵌頓性疝氣、男寶寶的鞘膜積液、包莖、包皮過長、甚至不明原因的性傳播疾病或隱形的意外傷害等的發生,所以定期檢查還是有必要,前提是良好的溝通和保護好孩子的隱私。即檢查時除醫務人員以外一定要有孩子的家長在現場,且迴避其他的家長和孩子。

在魏民紅看來,穩私部位是否為必檢項目視各地區醫療機構或教育機構(要求)而不同。「我個人認為在入託體檢中給孩子進行隱私部位的檢查還是很有必要,因為有的家長平時可能忽略了這個問題,醫生進行檢查後,如發現相關情況就好及時治療。」

魏民紅再次強調,無論學校還是醫院,在給小朋友進行隱私部位檢查時,出於對孩子隱私的尊重,都應該提前和家長溝通,「建議相關機構提前在相關體檢通知單上註明相應體檢項目及注意事項。」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誰讓你扔的?」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管很多個孩子,孩子一旦拉褲子,無疑會給老師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對於老師來說,孩子拉褲子後,最先考慮的是髒的褲子換下來洗乾淨,給孩子換上乾淨的,孩子舒服了就好。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事情往往不是會這麼簡單。「誰讓你扔的?」
  • 幼兒園即將開學,家長想送孩子回園
    為保障返校工作正常開展,南沙區各幼兒園向學校全體學生、學生家長發放了《告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學生和家長務必嚴格遵守各項防控要求,並要求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交《承諾書》,確保本人身體健康且不隱瞞旅居史和隨時健康狀況。
  • 0~6歲幼兒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4要點,細節護理須知曉
    關於0~6歲寶寶的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儘量要了解這4個要點:利用好3歲前的親子時光這個階段的娃其實是很好來認識異性,在家裡父母可以進行性教育繪本,相關幼兒動畫和偶爾的親子共浴來幫娃一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 廣州白雲區家長 幼兒園招生通知來了
    非小區配套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其招生應優先滿足經區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和本區戶籍適齡兒童以及符合政策性照顧類別適齡兒童。其他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面向社會自主招生。通知還提到,適齡孤兒、城鎮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經濟困難家庭適齡幼兒依據家長申請優先入讀普惠性幼兒園。尊重特殊幼兒個體差異。
  •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策劃方案
    為了更好地解答家長最關注的這些問題,幼兒園都會在學期末舉辦家長會,那麼幼兒教師該如何安排會議內容才能讓家長會的效果更好呢? 一、家長會的目的 讓家長感知幼兒學習方式,理解幼兒通過遊戲來學習。
  • 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不準摸我 」主題教育活動
    通訊員:魏傳莉為了讓幼兒認識到自己身體的小秘密,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他人侵害,日前, 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不準摸我」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開始,首先開展了男孩、女孩分組「碰一碰」的遊戲,啟發幼兒大膽說出夥伴之間觸碰的地方,並運用圖片等形式,向幼兒說明圖片遮蓋的地方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讓別人去碰,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小秘密,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小秘密,並告知幼兒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發生危險要勇敢的告訴老師和家長,同時教師生動直觀的向幼兒們介紹了男女生自身的隱私以及需要保護的部位,加深幼兒對自己隱私部位的保護意識
  • 鄭州發布幼兒園開學通知,家長需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高女士介紹,因為疫情,原定於正月十六開學的幼兒園小朋友至今仍然在家「留守」。她說,雖然老師每天都在班級群裡與孩子進行互動,但是實際效果卻並不明顯,「孩子小,對著屏幕聽一會就聽不下去了。」面對「興風作浪」的「小神獸」,三個多月來,高女士過得並不輕鬆,她直言,快被逼瘋了。
  • 洛南一幼兒在幼兒園摔倒骨折,法官情理法並用化解家長與園方紛爭
    來源:洛南法院「感謝法官化解了我兒子與幼兒園持續一年多的賠償糾紛,並很快使賠償款履行到位……」,這是近日景村法庭圓滿化解一起兒童在幼兒園骨折引發糾紛後,原告之母表示感激的話語。2019 年 9 月 11 日,被告洛南縣景村鎮某幼兒園老師組織3歲幼兒排隊上廁所,原告聶某某也排隊等候入廁。這時,一名幼兒轉身抱住原告脖子,致原告摔倒在地,這個幼兒也倒地趴在原告身上,隨即原告痛哭不止,在場老師將原告扶起來後打電話告知原告母親餘某。原告在洛南縣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右肱骨髁上骨折後,轉診至西安紅會醫院進行治療。
  • 快樂足球 遊戲童年——廣元市樹人幼兒園開展家長助教活動
    快樂足球 遊戲童年為利用幼兒家長不同的職業資源優勢,豐富幼兒在園活動,廣元市樹人幼兒園5月13日開展了 "快樂足球,遊戲童年"活動。此次活動特邀大二班喬潤澤的爸爸喬俊作為家長助教入園組織幼兒足球活動。活動一《探索足球》活動一:喬爸爸與幼兒一起認識了足球,讓幼兒充分了解了足球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踢,並且還通過足球與身體的各個部位的接觸知道了哪些身體部位可以做出哪些踢足球的動作,激發幼兒對足球的興趣。
  • 幼兒園致家長:春季幼兒衛生保健注意事項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春季到來,隨著氣溫的升高,各種傳染疾病進入高發期,將會危害著幼兒的健康。為了讓孩子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裡健康成長,在此,我們特意邀請家長朋友與幼兒園一起努力,做好幼兒春季保健工作,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家長們 汕頭返校學校名單出爐!幼兒園招生免試入園!這些時間也定了!
    近日,廣東教育廳陸續下發通知,以下幾則重要消息,家長們都得留意了: 廣東幼兒園招生免試入學 5月8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幼兒園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省直幼兒園應優先滿足適齡幼兒的入園需求。
  • 卡奇頓開學在即,致家長的一封信
    現就家長關心的部分事宜告知如下,我們一起做好準備,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小朋友們一定也十分想念在幼兒園和老師們、夥伴們一起愉快玩耍、幸福成長的快樂時光吧。今天,我們分享一則繪本故事《我要上幼兒園》,送給每一個嚮往幼兒園的小朋友!
  • 又有幼兒園出事了!接孩子離園時,一定要注意!家長、幼師必看!
    很多家長在接孩子離園時,都會在幼兒園裡逗留一會兒。 有的幼兒要同其他小朋友一起多玩一會兒; 有的家長需要與老師溝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園的情況; 還有的家長陪孩子在大型玩教具區域玩一下,再回家。
  • 廣州民辦幼兒園齊漲價 家長無奈成「孩奴」
    從上周開始,廣州市大部分幼兒園陸續開學。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的「託管費」、「學雜費」相比寒假前又漲了。  1月4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中指出,幼兒園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入園幼兒家長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與入園掛鈎的費用。
  • 2021年幼兒園的元旦活動,家長再忙也要參加!(轉給家長)
    3.家長的參與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家長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是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積極利用。教師可以根據家長的職業特點將家長請進課堂參與教學活動,豐富孩子的知識。另外,孩子也會更快樂、更積極地參與活動、探求知識。
  • 4歲幼兒趴睡後死亡?幼兒園回應:老師未失職
    12月3日消息,11月30日,湖南益陽一位4歲幼兒在幼兒園午睡期間死亡。孩子家長質疑幼兒園老師失職,未及時調整小孩睡姿,也沒有及時發現異樣並進行救助。而幼兒園方則回應稱,老師並未失職,死亡與趴睡無關;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則回應表示,小孩是因為病情的意外情況死亡,現在正在調查處理。
  • 家長在幼兒園食堂發現發臭肉餡和慶大黴素包裝?官方調查:肉餡是...
    家長在幼兒園食堂發現發臭肉餡和慶大黴素包裝?爆料視頻顯示,家長在食堂兩大塑膠袋中發現發臭的肉餡以及慶大黴素的包裝袋。爆料還稱,有幼兒園學生家長表示,已經有52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
  • 部分幼兒園仍收保教費 教育局稱已退還家長
    8月30日的《鳳城一路兩幼兒園照收保教費》一文引起眾家長共鳴,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近百名讀者向本報反映幼兒園收保教費的問題。西安市教育局表示,已於近日向全市幼兒園發出通知,已收到文件的幼兒園按規定減免保教費,此前因未收到相關政策文件,已收取學前一年保教費的幼兒園,必須按照此規定及時向學生家長退費。
  • 一幼兒園老師確診肺結核!36名幼兒集體篩查……
    近日,有家長看到一份疾控中心的處置告知書,得知孩子所在的幼兒園一老師確診病原學塗陰肺結核,9月4日,記者從當地教育部門證實了此消息。8月23日上午,黃埔區疾控中心委託鎮龍紅十字會醫院,對該園大四班全體幼兒及直接密切接觸的教師進行結核篩查,36名幼兒篩查結果均未見異常。8月26日,該園收到通知稱,大四班另一名教師PPD試驗呈現陽性反應(為易感人群),按區疾控中心建議做痰塗片檢查。
  • 幼兒園孩子該學什麼,家長和幼兒園說的都不一定對?
    前幾天接到了一個諮詢入園的孩子家長的電話。這位媽媽很有禮貌地問:「老師,你們幼兒園有什麼特長班?」我回答:「我們幼兒園沒有特長班。」「那你們幼兒園都教什麼知識?」家長又接著問道。我疑惑地說:「您指的是哪樣的知識呢?」「就是幼兒園教不教英語、算數、認字什麼的知識?」我恍然大悟,回答說:「這樣不符合幼兒發展的知識我們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