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8起「秋風2020」行動典型案件 假記者假...

2020-12-12 西部網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韋衍行) 記者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獲悉,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部門著力查處各界反映強烈的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從嚴懲治不法分子。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梳理並對外通報8起典型案件。

一、江蘇常州張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6月至8月,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假記者」張某某、王某等13名被告有期徒刑五年至九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至四千元不等;判處陳某某、項某某等3名被告有期徒刑九個月至七個月不等,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二千元不等。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常州市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經查,2018年11月以來,張某某、王某等人以南京紫悅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依託,架設「人民日報市場報中國零距離」「中華時報社」「中國黨風廉政網」等3個假網站搜集負面輿情,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敲詐勒索活動,先後作案40餘起,涉案金額數十萬元。

二、河北邯鄲李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6月29日,大名縣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假記者」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以敲詐勒索罪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九個月一天,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2019年7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大名縣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經查,2018年至2019年6月,李某某偽造新聞記者證,夥同陳某某等以輿論監督為幌子,利用「燕趙焦點」「邯鄲校園通」「河北太行網」等自媒體平臺從事敲詐勒索活動。

三、河北石家莊郭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6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贊皇縣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經查,2019年11月底,郭某、馬某某等人加盟非法組織北京「國際援助法治中國」欄目,招募多名人員開展敲詐勒索活動,先後作案30起,涉案金額50萬餘元。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目前,案件已提起公訴。

四、黑龍江齊齊哈爾「12·10」假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8月,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假記者」朱某某、曹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二年三個月,並分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二萬元。2019年6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富拉爾基區公安部門開展偵查。經查,朱某某、曹某某假冒「中國新聞播報社」記者實施詐騙活動,先後作案6起,騙取他人錢款12萬餘元。

五、山西朔州「5·16」紀某團夥假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10月,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假記者」紀某、劉某某等5名被告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至五千元不等。2019年4月,朔州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立案偵查。經查,紀某、劉某某等人建立「時代紀實新聞網」「時代紀實網」等網站,並建立多個自媒體平臺,以炒作負面新聞為手段對多家企業及個人實施敲詐,先後作案5起,涉案金額37.5萬元。

六、江蘇揚州「網絡大V」劉某某等人非法經營案。近期,案件已提起公訴。2019年4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揚州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經查,劉某某單獨或夥同黃某某,通過「陽光微視」等網絡平臺,先後發布虛假負面文章及視頻1197篇(個),文章閱讀總量2.8萬餘次,視頻播放總量85萬餘次,先後對全國158起社會負面敏感(案)事件進行炒作,對38起(案)事件有償編稿、製片,非法經營額59萬餘元。

七、遼寧丹東邢某等組織「網絡水軍」強迫交易勒索案。 2020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丹東市公安部門開展偵查工作。經查,邢某等人以開展「影視製作策劃」「經紀服務」等業務為掩護,糾集多名網絡大V組成「網絡水軍」,長期在自媒體平臺進行負面炒作,並以發起負面「集群炒作」和在直播平臺發起惡意「人海投訴」等手段相要挾,迫使「網紅主播」加入邢某組織的所謂「主播工會」,為邢某團夥「直播帶貨」牟利。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八、天津侯某某假冒學術期刊詐騙案。2020年8月,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侯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經查,2019年11月以來,候某某通過網絡發布「代發論文」等虛假信息,以在相關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為由,先後騙取多名被害人錢款達13萬餘元。今年3月,根據群眾舉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秋風2020」行動典型案件
    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部門著力查處各界強烈反映的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從嚴懲治不法分子。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梳理並對外通報8起典型案件。1.江蘇常州張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
  • 今天,這8起假記者、假新聞案件被通報!
    近期,全國「掃黃打非」部門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查辦了一批假記者、虛假新聞、有償新聞案件,從嚴懲治了不法分子。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梳理並對外通報了其中8起典型案件。1.江蘇常州張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2020年6月至8月,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假記者」張某某、王某等13名被告有期徒刑五年至九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至四千元不等;判處陳某某、項某某等3名被告有期徒刑九個月至七個月不等,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二千元不等。
  • 全國「掃黃打非」部門重拳打擊假記者多人獲刑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郄建榮假記者,假媒體,假網站,利用自媒體發布虛假新聞有償新聞,這些行為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均被依法嚴懲。12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開通報了8起這樣的典型案件的查處情況。其中,多起案件當事人因涉及觸犯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
  • 假記者假媒體假網站……這些行為均被嚴懲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8日通報「秋風2020」行動8起典型案件。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著力查處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從嚴懲治不法分子。
  • 假記者假媒體假網站,利用自媒體敲詐等……這些行為均被嚴懲
    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部門著力查處各界強烈反映的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從嚴懲治不法分子。
  • 網絡水軍刪帖、假記者敲詐勒……2020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3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20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包括利用網絡直播、引流導流、架設淫穢網站等方式傳播淫穢物品,製作傳播非法出版物、侵犯著作權、網絡水軍刪帖、假記者敲詐勒索等類型。據統計,2020年全國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其中刑事案件3218起,刑事處罰5000餘人 。
  • 2020年查辦案件971起,江蘇「掃黃打非」工作亮出「年終總結」
    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涉黃涉非熱點難點問題,統籌網上網下、治標治本,深入推進「新風」集中行動,堅決掃除文化垃圾,堅決查處新聞敲詐和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活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文化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2020年「掃黃打非」再傳捷報 一年查辦「掃黃打非」案件逾1.1萬起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郄建榮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浙江麗水偵辦一起網絡傳播淫穢視頻大案,涉案資金2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58名。優酷等網站因傳播低俗信息行為被行政處罰,有關運營企業被約談……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天透露,2020年,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700萬餘件,處置各類網絡有害信息1200萬餘條,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
  • 「掃黃打非」辦通報典型案件:有人組織未成年人在直播軟體上進行...
    7月16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了「護苗2020」專項行動第一批典型案件。澎湃新聞注意到,這批典型案件共7起,其中1起涉售賣淫穢色情漫畫牟利,1起涉傳播涉未成年人淫穢色情,另有5起涉侵權盜版少兒出版物及教輔圖書。
  • 整治網絡直播亂象 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7起大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聲)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天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涉及山東、遼寧、浙江、江西、四川、安徽。各地整治網絡直播亂象,從嚴處置通過低俗網絡表演引誘打賞的行為。
  • 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假媒體案 南昌、九江各有一例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孫娟報導:1月14日,記者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獲悉,該辦13日通報了一批各地查處的利用假媒體、假媒體機構、假記者(簡稱「三假」)身份,以新聞採訪報導為名,敲詐勒索企業事業單位甚至行政機關等嚴重損害群眾利益、擾亂社會秩序的重點案件。其中,江西的南昌和九江各有一案例。
  • 快訊|2020年「掃黃打非」十大網絡話題:直播整治、騰訊因「全民K歌...
    02、迅速回應並核處所謂「國內版N號房」事件3月28日,「掃黃打非」微博連續發布兩條微博,迅速回應部分媒體反映所謂「國內版N號房」網站傳播有害信息情況,並及時通報進展。03、開展「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4月9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宣布,於4月至11月組織開展「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清除網上網下文化垃圾。
  • 熱點:2020年掃黃打非十大網絡話題:全民K歌被罰、B站被約談等上榜
    掃黃打非辦公室稱,2020年,「掃黃打非」部門堅持「網下見行動,網上有回應」,堅決制止和打擊網絡「黃」「非」違法行為。現按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系列政務新媒體刊發內容的全年閱讀量和互動熱度,盤點全年「掃黃打非」工作熱門網絡話題如下。
  • 2017"掃黃打非":取締關閉淫穢色情網站六萬餘個
    全國「掃黃打非」辦供圖     記者今天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了解到,2017年,各地「掃黃打非」部門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工作主線,深入開展「淨網」「護苗」「秋風」等專項行動,持續強化市場監管,大力查辦大要案,積極夯實工作基礎,有效淨化了網上網下文化環境,有力維護了國家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
  • 2021寧夏省考行測常識積累:2020年我國開展了哪些專項行動
    」「護苗2020」「秋風2020」專項行動為抓手,對網絡淫穢色情信息、非法有害少兒出版物及信息、新聞敲詐和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侵權盜版行為等四類問題進行「大排查」「大掃除」。   「淨網2020」專項行動上半年共查辦各類案件1800餘起,取締非法不良網站1.2萬餘個,處置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840餘萬條。
  • 查辦案件1.1萬餘起,刑事處罰5000餘人!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十大...
    1月13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20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包括利用網絡直播、引流導流、架設淫穢網站等方式傳播淫穢物品,製作傳播非法出版物、侵犯著作權、網絡水軍刪帖、假記者敲詐勒索等類型。
  • 全國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青島一案件在列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日公布2019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涉及非法出版、網絡傳播淫穢物品、侵犯未成年人權益、假記者敲詐勒索、侵權盜版等類型。據統計,全年全國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其中刑事案件1600餘起,刑事處罰3600多人。
  • 2020年「掃黃打非」工作綜述:亮利劍出重拳 揚正氣樹新風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劉穎穎)1月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了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工作情況。全國「掃黃打非」辦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掃黃打非」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不平凡中積極作為,在新徵程上砥礪前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