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想升到一品,真的比登天還難

2021-01-10 多邊形的歷史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確實,古代的一品官員確實很厲害,但想當上一品官,真的是比登天還難。我們看一下怎麼才能當上一品官。

從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後,一直到清朝滅亡,官員都是有品級的。不過最初的時候並不完善,品級分的也不是很細。簡單的說在明清之前,一品的官職非常少。主要就是三公裡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司裡的太尉、司徒、司空,二大裡的大司馬、大將軍,還有丞相這些官職才是一品的。這些官職都是位極人臣,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王朝和所有的皇帝都會設立這些官職,有時候基本上都不設立。想要做到一品的難度可想而知。

我們再看一下明清時期的一品有多難,拿清朝舉例。清朝的品級非常完善,是所謂的九品十八級。每一品有正、從之別,比如正一品、從一品。和現在的正局長、副局長一個意思。由於是九品,每一品都有正副之分,正好十八級,所以叫九品十八級。而且官員的品級還有文官和武官之分。我們分別看一下文官和無關怎能獲得一品的官職。

先看一下武官的一品,因為武官級別比較高,想要獲得還是容易一些。武官裡的正一品只有四個職位是的,分別是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伊犁將軍、綏遠將軍。這四個官職前兩個都是負責皇帝的安全,都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深得皇帝信任,一般人很難擔任這些官職。說白了能擔任的都是皇親國戚的比較多,其他人想要做到這個職位幾乎不可能。後兩個的伊犁將軍、綏遠將軍是清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將軍轄區裡的最高官職。這兩個地方都是邊防重地,一般只有滿族人才能擔任,也都是皇親國戚比較多。

這樣看的話,想要做武官正一品,除了是皇親國戚,其他人都不要想了。

再看一下武官的從一品。武官從一品有九門提督、內大臣、駐防將軍、都統、提督。前面兩個一個負責京城安全,一個負責皇帝安全,也都是皇帝的心腹才能做。不過漢人也是可以做的,要求不是特別嚴格。後面的、駐防將軍、都統、提督等,都是地方軍隊軍官,說白了想要坐雖然很難,但如果有軍功的話還是能坐上。總的來說武官從一品容易點。

總的來說,在武官一品裡,想要坐正一品除非是皇親國戚,其他人基本上面談。從一品要經過非常努力才能做到。不過我國從宋朝開始就重文輕武,武官的一品在文官面前級別還是非常低的。甚至不如文官的二品和三品。當然正一品除外,之因為這種人出了官職,還深得皇帝信任,一般人都不敢得罪他們。

再看一下文官的一品,相對於武官的一品,文官的一品說白了只是理論上存在,事實上很少有人能做到。

文官裡的正一品只有五個職位能夠做到,分別是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兼直省總督。這五個職位前面三個清朝幾乎沒有人擔任過,一般都是大臣死了會追封,想要活著的時候擔任這三個官職完全不可能。

再看一下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兼直省總督。殿閣大學士是一種榮譽,清朝的大學士分為很多級別,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有時候稱呼也有其他的,一共是四個級別。其中最高的是文華殿大學士。先要做大學士一般來講只有科舉出身才能做到,否則免談。古代的科舉和現在的高考完全不一樣,想要拿到舉人都比現在的高考狀元還難。更何況進士及第,真的比登天還難。科舉出身的官員,也要級別很高、深受皇帝信任才會被授予大學士的稱呼。比如和珅就曾經是大學士,要知道和珅在乾隆後期是隻手遮天的人物。做到這種級別,整個清朝都沒有幾人能比。

再看一下大學士兼直省總督。這是兩種身份,第一種是前面說的大學士,第二種是直隸總督。這是地方大員和中央官職結合起來的。只要能做到第一種,第二種還是容易一點。清朝一共有八大總督,地位最高的是直隸總督。因為直隸是京城的所在地,所以地位最高。這是封疆大吏,想要做到這點,不僅要奮鬥多年,還要深得皇帝信任。要不然皇帝也不會把自己老家交給你。

再看一下文官的從一品。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各直省總督(兵部尚書銜)、駐藏辦事大臣(加尚書銜)。前面六個都是中央裡的官職,其中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作為賞賜比較多,說白了都是兼職。這種官職沒有實權,只是榮譽。各部院尚書就是六部尚書,一共有六個,和現在的各級部長差不多。六部尚書可以說掌管整個清朝內政了。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是監察機構裡的最高領導。這兩個裡面包含八種官職,簡單地說放到現在都是國家領導級別的。有多難自己想。

各直省總督(兵部尚書銜)、駐藏辦事大臣(加尚書銜)。這是地方的。各直省總督是封疆大吏,駐藏辦事大臣是清朝在西藏最高行政長官。其實想要做到這些級別都是能力很高的,而且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

總的來說在文官一品裡,正一品有一半以上是追封的。剩下的也都不是常設的。從一品裡努力幾十年還是有希望的,不過前提是皇帝信任你,而且你能力還非常突出。

現在看起來,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想要做到一品不僅看自己的努力,還要出身好,運氣好。畢竟整個清朝歷史上加起來一品官員的人數都不多。除了那些皇親國戚的超品官職外,自己奮鬥而來的,可以說寥寥無幾。

相關焦點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
  • 在清朝想要升到一品大員有多難?(武官篇)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在清朝文官想要升到一品大元,有多難得出的結論是。非常的尤其是漢人。那麼。如果你。要成為一名武官升到一品大員,有多難呢?在這裡小編想說的是,如果你要從武。那麼這個難度比擔任文官更加難。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殿試以後,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職在這裡授予的官職就與文科科舉不同了。順治朝規定武狀元授予正三品的參將,榜眼授予從三品的遊擊,探花授予正四品的都司。雍正朝規定武狀元授予正三品的御前一等侍衛。榜眼和探花授予正四品的御前二等侍衛。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職,位列一品官銜比總督還高,實權卻比縣令還低
    這個官職聽起來就很厲害,通常是簡稱為提督,在很多影視作品裡面,經常會出現提督這類的稱呼,提督最早出現在宋朝,可當時還不是一個官職,明朝建立,提督漸漸成為了官職,清朝也把這項制度給沿襲下來。根據兵種的不同,提督也分為陸軍提督,水師提督,提督按理說應該能負責軍政大事,而且提督是正一品的高官,這應該有著更大的權力,實際上,提督實在很憋屈,不僅沒有什麼實權,還處處受人掣肘。
  • 清朝一品官職有多大
    在古代,對於官員等級的劃分,每個朝代都不一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九品十八級」制度,每一品的官員還有正和從的區別,這一套制度是根據前朝的官員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善而得到的,最小的就是九品官員,等於現在的一個縣級的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了,不過正一品的官職有不少,每個官職的地位其實也都是不同的。
  • 明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真的屈指可數!
    正一品,中國古代歷史上官品等級的最高級別。古代官職分為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在古代歷史上,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稱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稱為堂下官或參上官。正七品以下為參下官。就明朝時期,正一品的官職可謂屈指可數。比如明朝時期的六部尚書,只是正二品的官職。
  •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在古代的時候,幾乎每一個讀書人都希望能夠有所成就,都希望自己能夠當官,但是不同的官員,所能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清朝的官員分為九品十八等,最高的是正一品,也就是傳說中的一品大員,要成為正一品的官員並不容易,據說清朝正一品的官員很少,大約只有15人,因此,正一品官員的待遇還是很好的,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好奇!
  • 大清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想升到正一品,身體要好還得活得夠久
    除了太師、太傅、太保這一類虛職外,清朝官職一共分為九品,按照正常情況,每個人的晉升時間都不同,例如從一品升到正一品,陳廷敬花了20年的時間,劉墉則是16年。那麼,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到底是有多難?能讓這些學士不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費盡心思才能升上去。
  • 古代的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啥職位?
    當時在清朝時代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仔細了解過那個朝代的官職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有在清朝時候官職和現在我們在行政的這些官員他們的級別有什麼區別,還有他們級別到底怎麼樣,到底是清朝的那個一品,二品的官職在當時有很大的職權,如果這些官職放到現在到底是怎樣的,一起來想想看,結合自己學的歷史知識,看和你自己心裡想的那些一樣嗎。
  • 清朝的一品官職,權力根本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古代的一品官職分為文職和武將。而許多官員等級的劃分,又區分於很多級別。特別是在清朝時期,採用了「9品18級」制度,不但如此,而且每一個級別的官員還有正副之分,比如正一品和從一品。清朝時期最小的就是九品芝麻官兒,也就是縣一級別的單位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官職了!即便如此,官職的地位還是有所不同。清朝時代的正一品文官,首先就是所謂的太師太傅和太保。說白了就是太子的老師,但是這一個官職就是虛的,一切都是為了皇帝的面子著想,你想想,如果皇帝的老師是二品,那皇帝的面子往哪擱?
  • 唐朝的正三品官職,是最厲害的官職嗎?那麼一品和二品呢?
    但宰相併不是一個官職,而且它在唐朝的發展也是一步步逐漸走向成熟的。而且,總體上,唐朝實行的是群相制,這些宰相併不拘泥於某一個品級的官員,從正一品到正五品都有可能是宰相,只要是成為實權派的宰相,那就是百官之首。大體上來說,宰相集中在三品和四品官員之中。
  • 古代最被低估的官職,聽起來像是芝麻大的小官,卻讓一品官員羨慕
    對於我國古代的官職,相信大家知道的並不多,無非也就是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宰相、知府、知縣、尚書這幾種。其實,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唐朝的正統官職足足有40多種,這還只是在職事官,還有成百上千的散階官員沒在統計之內,可見我們知道的這些官職只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 明清六部尚書都只是二品,那一品都是什麼官?
    以清朝官制來講一下品級:清朝官制共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中央官職分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例如內閣、軍機處、六部等。清朝地方官制分文官、武官等,例如總督、巡撫、將軍、提督等。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品級為一品的中央、地方大員。
  • 清朝享國268年,等級達到一品的官職有哪些?總督是幾品官職?
    清朝的制度大體上繼承明朝,稱為「清承明制」,官職制度也非常接近,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些很有趣的歷史知識,都知道清朝官職有分級別,從高到低是一品到九品,其中每品又分正和從兩個級別,那清朝前後268年,官職達到一品的有哪些?晚清經常提到的總督,又是幾品官職?
  • 科場舞弊案,鹹豐帝殺了一位一品大員,從此再無大規模舞弊事件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清朝鹹豐帝時期的戊午科場案,此事牽連甚廣,最後甚至是殺了一品大員柏葰,這樣的力度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說到這裡,可能有人不太了解這個力度到底有多強,那麼宋安之先來說說古代的一品大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 明代官服的補子,從文官到武官,從一品到九品
    到了洪武26年,對補服的圖案有了明確規定。至此,明代的官員無論文武職務,無論官職大小,都有了補服。補子的圖案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皇親國戚、公侯伯子爵,他們使用的補子圖案是傳說中的瑞獸麒麟和白澤。傳說麒麟出沒處一定會有好事情發生,後來麒麟有了更多的含義。比如才華出眾、德才兼備的人也可以用麒麟來形容。白澤被稱為上古時期五大神獸之一。
  • 廉州,誥命一品夫人墓
    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稱誥,六品至九品稱勅。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沒實權(古代好,丈夫當官妻子可領俸祿,妻以夫為榮)。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自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從高官的品級。一品誥命夫人是她的丈夫是一品高官,她是皇封的一品誥命夫人。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
    作為女主角的明蘭,從一個普通出身的少女一路奮鬥到一品誥命夫人,經歷了諸多坎坷與挫折。然而很多人看完電視劇後都有一個疑問:到底什麼是一品誥命夫人?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一品誥命夫人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可以用三種人來概括的,第一自然是皇族,第二是大臣,第三是百姓。而且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重男輕女,大部分的官都是男的,基本沒有女的,而在大臣裡也是分為九種,一到九品。
  • 在清代,想官升一品究竟有多難?大部分人不以為然,看完你就懂了
    每個朝代的官員升職都是非常艱難的,今天就來看一看,在清朝,一個普通的人想要做到"正一品"的官員到底有多難?首先在清朝,平民想要得到官員職位,就必須經過一個途徑,那就是科舉和武舉。而官員之中又有每三年的一次考核,考核成功一次便會升一等級,從變正,正變上一等級的從。試想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狀元,在之後會被封為從六品,到正一品一共有11個等級的差距,也就是說要考33年才能夠坐上正一品的位置,而且保證每一次考核都要通過。在清朝法制中,官員考試前要經過朝廷排查,一旦查出有貪汙受賄,就會立馬停職查辦,終止考試。
  • 唐朝宰相才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什麼官職?
    但是按著這個思維去看唐代的官職,宰相才是區區三品官,那麼一品二品官職是什麼呢?今天芒果菌就來細說一下唐代宰相為什麼才三品唐代官職在唐朝,官員是分成九品三十級的,最低的官員就是九品官,因此會有九品芝麻官的說法,而且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極大程度的分權,避免有某個人的權勢過大,威脅到皇帝的地位
  •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在清代,一說到一品大員二品大員,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凡是一品大員二品大員什麼的,都是朝廷以來的重臣,都是時代的紅人,比如說和珅、李鴻章什麼的,那官做的都老牛鼻子大了,可是話說回來,這些官員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和今天相比的話,一品二品三品甚至說四品,是個什麼職級,漲工資嗎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很有說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