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穎珺律師
戾氣太重的女人,自然是萬箭穿心。
多年前就聽說過這部電影,看了一半,女主角的暴烈,連我這樣長期代理女性當事人的家事律師都受不了。
文化跟修養是不成正比,有些人學歷很高,但並不懂得尊重別人。有些人沒有讀過太多書,但淳樸厚道、內心平和,對人充滿友善。
李寶莉的不幸,並不在於她身處底層,是體力勞動者,而在於她的內核,是一個對世界充滿仇恨、粗暴對待自己和別人的女人。
一開場的搬家,她就滿嘴的「老子老子」,聽得人耳朵尷尬癌發作。
老公發煙給師傅,讓兒子買汽水給師傅喝,李寶莉衝過來臭罵老公浪費錢。本來就不花幾個錢,李寶莉卻在外人面前這樣啪啪打老公的臉。
她還一直斥責那些搬家的師傅刮花、踩髒地板,那叫一個嫌棄,仿佛別人應該凌空把柜子搬到她指定的角落。
搬家師傅對馬學武說:「雖然你是幹部,我們是賣苦力的,但我們老婆賢惠,日子過得比你舒服多了」。
幾句大白話把馬學武在這段婚姻中的悲催勾勒得淋漓盡致,自然又遭招來李寶莉歇斯底裡的罵街。
房子是丈夫單位分的,丈夫為家庭做了這麼大的貢獻,也換不來妻子的一個好臉色一句軟話,還處處受打壓,長期以往,誰又能忍受?
丈夫是獨子,母親來住,老人家剛一進門,李寶莉就把丈夫拉到房間裡訓斥,母親只能黯然離去。李寶莉的兒子才六七歲,對自己的父親深表同情。
對了,李寶莉也不曾給兒子一丁半點的溫柔。
是的,女人不需要對男人千依百順,也不需要伺候男人,但起碼兩個人要互相尊重。真正的力量是從骨子裡、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這個世界的愛和給予。
馬學武出軌是事實,這一點上他犯了大錯,無可爭議。李寶莉偷偷報警說有人賣淫嫖娼,害老公廠辦主任的職位硬生生被革掉,還下崗丟了飯碗。
李寶利假裝原諒丈夫,並不是寬宏大量,而是要控制丈夫,從此在道德高地上加倍蔑視丈夫。
馬學武跳水自盡。李寶莉把丈夫生生逼死,她沒有親手殺死丈夫,但確實是她把丈夫殺死了。
白頭人送黑頭人的老太太哭得撕心裂肺,李寶莉不僅不安慰,還在一旁流露出不滿和鄙視的神色。
兒子衝上來捶打著李寶莉「還我爸爸,還我爸爸」。情何以堪?
李寶莉對閨蜜說不值得為他哭,「搬了新房子,一下子說離婚,一下子跳河,不知道為什麼」。
三觀與她一致的閨密說「房子風水不好,萬箭穿心」。
想起一句話,女人的性格就是一個家的風水。
李寶莉這時大義凜然說「要把老太太和兒子都罩著,這叫萬丈光芒」。
好一個自我感動、自我拔高。我們也只能呵呵了。
兒子依偎在奶奶懷裡。可憐老太太是看孫子太慘,留下來陪伴照顧他,你以為七十多歲的老人真的是為了看你的臉色嗎?
李寶莉硬是要把兩人拆開,說「這麼多人下崗,如果都去跳河,那麼長江都要堵了」。
你男人為什麼走了絕路,你心裡沒有點數咩?
鐵石一般的心腸,見了死人也不會落淚。
死了的丈夫在她嘴裡就是「一個沒有鬼用的男人,不再去想他」。
李寶莉不顧兒子的強烈反對,把丈夫遺像收起來。母親把上一代的仇恨延續,兒子懷念爸爸都不被允許,又怎麼能怪兒子一直對母親疏遠、怨恨。
不知道一個創作者的心要狠到什麼程度才這樣去塑造一位妻子。
把丈夫害死,然後挑扁擔撐起一個家,這就是你們理解的新時代堅強女性嗎?一個人很慘,他(她)就很偉大嗎?這不知道是什麼邏輯。凡種種果,皆有因。
在電影的後半段,李寶莉突然像變了一個人,天天肩挑背扛,極其隱忍,一肚子的怨天怨地突然都消失了。這種畫風突變,只能說是文學上的「理想化」了,根本不具有現實的基礎。
李寶莉被兒子「抓姦在床」,成績拔尖的兒子高考前一天被野男人狠揍,這又能怪誰?
真是害死了老公還不夠,還要害死兒子,她還求老天爺保佑兒子高考順利,自作孽不可活。
更狗血淋頭的是,她還去給野男人陪醫藥費,被甩了一句:「反正你也陪我睡了,我不吃虧」,氣得她大罵:「你個婊子養的」,男人說:「都是買賣,你還當真了」。
女人的臉都給她丟光了。
兒子恨透李寶莉,提出房子是我爸的,我要留給奶奶住,請你搬出去。
兒子固然是無情,但這個無情是誰造成的呢?
李寶莉和兒子天台對峙,二話不說,上來先抽兒子一個大耳光,「我生你養你……」
真可怕,多少父母就在這句話的邏輯之下,將兒女虐得體無完膚。看來兒女只能割骨還父,割肉還母,否則永遠是大逆不道。
李寶莉說諮詢了律師,兒子對她有贍養義務,所以不能把她從房子趕出。
我不知道她諮詢的是什麼律師,從法律上兒子對她的贍養,與她能否居住該房屋沒有關係。況且兒子尚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她還有一身力氣天天挑擔,贍養不知從何講起。
其實李寶莉大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個房子是你爸婚內單位分的,是夫妻共同財產,我有一半」。
腦殘的人,說話全都不在點子上。
最後李寶莉幡然醒悟,她說「想通了,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兒子,他那麼小沒了爸爸,自己又沒時間照顧他」,總算說了一句人話。
她說「當時離了婚的話,就沒那麼多事了」。
野男人又來糾纏她,李寶莉扔下一句「老子就是個命不好的人」,
是的,一切都怨命,不怨自己。我們也只能呵呵了。
智商有限,真的不知道這部電影是批判李寶莉,還是歌頌李寶莉。
這純粹就是一篇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