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安陵容,她的一生是可悲又可嘆的。苦苦求得皇上寵愛,卻在自己懷孕之際,被賜予了鸝妃的稱號。
這個稱號的侮辱性意味過強,安陵容接到稱號後,心頭一冷,可她又無可奈何,只能夠表現得非常情願,接下了皇上的旨意。按理來說,皇上酷愛詩書,精通文學,每個字所代表的含義,應該都是非常清楚,不應該給安陵容這樣的稱號。
畢竟,一個妃嬪的稱號,是代表個人的美好品質,鸝,這個字,可謂是與美好品質沾不上絲毫關係。為什麼皇上會同意給安陵容這個侮辱性的封號呢?
其一,皇上打心底裡是看不起安陵容的,鸝,這個字何其不是皇上心中對安陵容最大的觀感。
歷史上的雍正,是一個文才非常博學之人。鸝,這個字所代表的含義,他不會絲毫不清楚。當時,安陵容封妃,內務府給過來的封號為文,儷等,都是象徵著美好的字。先不說文字,以儷字來說,安陵容是真的當不起這個字。
儷,有伉儷情深之意,在古代,能夠與皇上伉儷情深的大概只有皇后,安陵容不過是皇上平時取樂的玩物,又怎麼配用儷這個字。這時,甄嬛在一旁表示,既然儷不行,那麼同音不同字的鸝,是否更加適合安陵容。
平時安陵容,在皇上心中就如同她的封號一樣,是一隻清脆動人的百靈鳥。甄嬛一提這個字,旁邊的蘇培盛兩人配合得當,皇上大筆一揮,安陵容的稱號就這麼變成了鸝。
安陵容,從來都不曾真正地進入皇上心中。
皇上本身不是好色的人,他對於安陵容的觀感就是,溫和,有著一副好聽的嗓子,至於其他,皇上是想不到了。以純元和甄嬛為例,皇上所喜歡的就是那種富有才氣,高貴溫柔,詩書琴畫精通的人。
皇上對安陵容不放在心上,鸝字其實配安陵容再符合不過。
安陵容是一個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存在,所以當甄嬛提出要將安陵容的封號用鸝字時,皇上是想到了這個字的不對。
可一方面為了哄得甄嬛高興,另一方面安陵容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自然而然,安陵容好不容易求來的封妃,就以鸝妃告終。
其二,皇上並不想要給安陵容封妃。
安陵容的懷孕,是皇后算計之下,她這才求來的。即便沒有甄嬛的手段,安陵容也無法安然無恙的生下這個孩子,因為她的身體已經不允許她有身孕了。安陵容的懷孕,這本應該是大喜之事,畢竟皇上的子嗣一向並不豐厚。可實際上,她的懷孕,後宮中沒有人是真正歡喜的。
皇上,對於妃嬪懷孕一向是高興的。可安陵容這次懷孕的時刻,有些過於的巧合。安比槐貪汙受賄,皇上本來打算將其處理掉,這種做法也很符合雍正的作風,畢竟他所當政的時代,貪汙腐敗之事被他查出來無數。可這次,安陵容的突然懷孕,皇上若是繼續查安比槐的貪汙之事,有些不合時宜。
皇后看安嬪懷孕,請封她為妃位,也的確是按照後宮的規矩辦事。皇上內心是有千萬個不願意,可他又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拒絕。所以,在甄嬛提出應該大封六宮之時,皇上應該是非常高興的,覺得甄嬛幫他化解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即便大封,安陵容依舊還是要封妃,給予封號。鸝字,皇上是有著自己的考量。安比槐因安陵容封妃,在朝廷上有些過於囂張,這個封號可以大大打壓安比槐的氣焰。
可以說,皇上從未因安陵容的懷孕,就放棄處理安比槐。同時,皇后與安陵容聯合請求封妃,背後所打的主意,皇上一清二楚。為了平衡六宮的形勢,維持一種穩定,安陵容的犧牲成為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其三,安陵容是一個毫無特點的人。
後宮之中,妃嬪的封號,實際上並不是封妃時候才出現。在此之前,皇上若喜歡你,將會賜予你適合的封號。比如說初入宮的甄嬛,就獲得了莞這個稱呼。
內務府所遞交上來的封號,與安陵容本人可謂是絲毫不相符。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一直以來安陵容都沒有非常能夠展現她特點的地方,她唯一擅長的不過是唱歌。內務府遞交上來的封號,都不適合,皇上選擇讓甄嬛為安陵容取一個。
甄嬛與安陵容,那可謂是舊怨頗深。沈眉莊的死亡,徹徹底底讓甄嬛與安陵容之間的仇恨無法化解。
皇上給甄嬛取封號的機會,讓甄嬛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胡編亂造。皇上不是不知道甄嬛的想法,可甄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非常高,皇上願意順著甄嬛的話。鸝字與甄嬛相比,在皇上心中孰輕孰重,這都完全無需比較。
其實,封號一般若是皇上喜愛這個妃子,都會親自翻看,取一個最適合最為美好的。可安陵容被皇上先是交到了內務府中,又由甄嬛確定了稱號,足以看出皇上是真的不在意安陵容。
這個稱號,在本就自卑的安陵容看來,是最大的屈辱。做低伏小,付出了那麼多東西,得到的卻是一個侮辱性意味濃厚的稱號,又得到了甄嬛送來的黃鸝鳥,安陵容的面子被甄嬛徹徹底底踩在了腳底下。
可安陵容這些心路歷程和情緒,皇上不知道,也不願意去了解。隨隨便便給了安陵容一個封號,全了皇后的面子,這就足夠了。後宮到底是後宮,那些明爭暗鬥,只要不威脅朝政統治,皇上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很多事情,即便心知肚明,都假裝看不見。
或許,對於皇上來說,能夠讓後宮的妃嬪為自己爭寵,這也是一種魅力所在。一個封號而已,皇上又怎麼能夠顧及這麼多,安陵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決定了她所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