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美國海軍在費城進行了一次人工強磁場的機密試驗,即著名的「費城實驗(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實驗成功地將一艘驅逐艦及全體船員投入另一空間,在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啟動脈衝和非脈衝器,使船隻周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
隨後整條船被一團綠光籠罩著,船隻和船員也開始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實驗終止時,艦船已被移送到了479公裡以外的諾福克(Norfolk)」,這是人為編纂的謠言還是真實存在的事件?
有人說費城實驗是為了證明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然而這一項大工程幾乎耗盡了愛因斯坦一半的餘生都未能解決。如今的統一理論已經被楊振寧等人解決了四分之三,也就是把電磁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統一在一個理論裡,統一為拉格朗日量,這個統一沒有包含引力部分。
費城實驗如果真的實施了,愛因斯坦和眾多科學家應該可以從實驗中得到相關的答案,並且還會繼續做類似的實驗,這樣統一場論應該在那個時候就有很大的突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關於費城實驗,有人查詢了美國海軍的航海日誌,發現愛爾德裡奇號根本沒有到過費城。
美國海軍曾經數次闢謠,最後還公布了埃爾德裡奇號驅逐艦的航海日誌。日誌顯示1943年10月下旬,埃爾德裡奇號驅逐艦從美國東海岸駛往歐洲大陸,11月12號到達地中海。
也就是說,費城實驗這段時間,該軍艦一直在大西洋上。這也是實驗遭人質疑的最重要根據。
還有一點,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處在緊要關頭。
大西洋上,美英海軍需要全力對付德國海軍。面對德國海軍的狼群戰術,美英需要大量護衛驅逐艦投入戰場。太平洋上,美軍戰線越拉越長,裝備捉襟見肘,不得不放棄一些島嶼進行蛙跳作戰。美國海軍不會此時將一艘主力戰艦投入實驗。既然是實驗為何不用退役的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