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馬布裡在場邊咆哮指導。
「請問馬指導,這個賽季打入八強,算是滿意的成績嗎?」當北京記者按照慣例拋給馬布裡這個問題時,馬布裡只回答了一個字——「No」(不滿意)。
惜敗於新疆男籃,止步八強的馬布裡最後一次坐進賽後的新聞發布廳,在回答記者的每一個提問時,他都言簡意賅,隻言片語中不難感受到一份不甘……
這樣的場景,確實很難和「菜鳥教練」這個頭銜聯繫在一起——這只是43歲的馬布裡執教生涯裡的第一個賽季。
從上賽季的聯盟倒數第二到這個賽季常規賽第七,提前搶下季後賽門票的北京北控在球隊歷史上第一次嘗到了季後賽的滋味,這樣的蛻變和成長,馬布裡居功至偉。
「短暫的休息之後我們就要集結,準備下個賽季的比賽。」馬布裡的野心遠不止於季後賽八強,「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0:31
馬布裡徹底改變了北控。 (00:31)
一個「不滿意」的賽季,馬布裡已創造歷史
不論是作為球員還是主教練,個性鮮明一直是馬布裡的標籤之一。
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當記者問出「是否對這個賽季的成績滿意」時,馬布裡才會如此直白回答一個「No」字。
事實上,當時的發布會現場安靜了片刻,記者們都在等待著馬布裡說出更多「門道」,但馬布裡的發言就這樣戛然而止。為了緩解氣氛上的些許尷尬,馬布裡身旁的翻譯才多加了一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布裡的不甘,都體現在了北京北控輸給新疆男籃的這場比賽裡——在比分上糾纏了三節時間,擁有雙外援的北京北控無奈在最後一節被新疆男籃拉開比分,直到最後一分鐘,眼看分差來到兩位數,但馬布裡依舊喊了暫停,專注地布置著戰術。
不論勝負,戰鬥到最後一刻並且站著接受結果,這是馬布裡一貫的風格。也正因如此,就算馬布裡口中說著「不滿意」,他執教的北控男籃已經創造了球隊的歷史——提前常規賽前八,並且隊史第一次打入季後賽。
要知道,上個賽季,這支「京城球隊」還是CBA聯盟裡的倒二。而當馬布裡在去年的6月以教練的身份第一次踏入北京弘赫國際體育運動中心時,一切都改變了。
「現在你們站在這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賽季開始前還有誰站在這裡。」在當時的履新發布會上,馬布裡在所有球員面前放下了這句狠話。
四個月後,北京北控完成了「大換血」——上賽季球隊15人僅保留3人,包括孫悅、孫桐林、高尚、王少傑以及3名外援在內的其他球員,全部都是生面孔,而這一張張生面孔,正是幫助北京北控書寫歷史的「主角」們。
「進入季後賽,只是我們的基本目標。」當馬布裡在誓師大會上喊出這個口號時,球隊裡的管理層都不敢保證這是不是馬布裡誇下的「海口」,但這個「菜鳥」卻有著自己的魅力,給所有球員都注入信心。
「如果輸球,所有的指責批評都給我;如果贏球,每一名球員都值得讚揚。」
馬布裡為北控設計了合理的戰術。
用一年時間,注入屬於馬布裡的球隊文化
就這樣,馬布裡以高調的姿態執起了教鞭,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教練生涯。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教練在場邊一襲暗色西裝的著裝風格,馬布裡把個性全都寫在了自己的穿衣搭配上。
上半賽季,馬布裡幾乎每一場比賽都要變換一身行頭,從顏色到款式,時而沉穩、時而靚麗、時而時尚、時而復古,有時中規中矩,有時又天馬行空……
但不變的是每場比賽都一定會穿上紅襪子。有不少記者都問他,為什麼一定要穿紅襪子,馬布裡說得很直接,「在我心中這是能夠帶來好運的吉祥顏色。」
借著這份好運,加上他在訓練場上的嚴格以及臨場指揮時的專注,馬布裡帶領北京北控在複賽前打出了19勝11負的搶眼戰績,並列聯盟第四位。
去年11月,作為北京北控的教練,馬布裡再一次踏入熟悉的五棵松球場。這是馬布裡掛帥北控後首度重返五棵松,更是馬布裡與林書豪新老兩代超級偶像的首次對話。最終,北京北控以8分之差輸給北京首鋼,但馬布裡的執教能力還是得到了曾經的「小兄弟」們以及首鋼教練雅尼斯的肯定。
「他們的戰績已經說明了一切,現在的北控相比從前已經完全不同了,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實足以說明。」
的確,雅尼斯口中的「不同」不僅僅是北京北控陣容上的變化,還有在精神層面上的蛻變——過去一年時間裡,馬布裡將自己的求勝欲、專注和那種兇狠的拼勁都以教練的方式注入了這支球隊。
幾位常年跟隨馬布裡採訪報導的北京記者回憶,有時北控在比賽中慘敗,馬布裡反而安慰大家辛苦了;但他卻會在隊員們慶祝勝利的時候,衝進更衣室對大家劈頭蓋臉一頓批,告訴他們這一場打得並不好。
顯然,馬布裡希望打造的球隊文化,並不是以勝負為定論,而是以球員在球場上的執行力和專注程度作為評價標準。更重要的是,馬布裡在嚴格的帶隊中還透著強調細節的人性化管理。
當CBA在疫情之下不知何時複賽時,馬布裡不斷地調整著球隊訓練的強度和頻率,進行了更為人性化的訓練安排部署——每周一三五全隊合練,其他時間不做硬性規定,球員們可以根據各自狀況到球館進行訓練。
「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之下,在確定時間的時候再去上量,我覺得這個訓練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
正是這樣的「執教哲學」,馬布裡在複賽階段帶領球隊打出了10勝6負的戰績,整個常規賽29勝17負,排名聯賽第七……要知道,上個賽季的北京北控,整個賽季才贏了8場球。
馬布裡的西裝成為CBA賽場亮點。
北京爺們,他不只是一位主教練
作為「菜鳥教練」,馬布裡這一年所經歷的波折真的太多了,最大的考驗就是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
今年1月份,當春節前的最後一場比賽結束,馬布裡返回美國陪伴家人。而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馬布裡成了最早一批回到中國的外籍教練和外籍球員。
3月11日落地首都國際機場後,馬布裡在社交網絡上記錄了自己接受核酸檢測和隔離測體溫的視頻,而他在社交網絡上呼籲球迷們「按照要求,按照規定!聽組織的!」的狀態更新,更是得到了眾多點讚。
馬布裡曬出自己核酸檢測全程。
馬布裡也從不掩飾自己對於中國、對於北京的喜愛,這位球迷口中的「老炮兒」也曾在疫情期間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有人說我來中國會掙更多的錢,但是比起中國球迷的熱情,我不在乎掙那麼多的錢。」
「在中國打球讓我覺得內心很平靜,中國球迷的愛與熱情就是我所需要的,這也是我為之奮鬥的。」
疫情期間,馬布裡更是藉助自己的影響力,關心和致敬醫務人員。
有一段時間,馬布裡曾經把自己的頭像改成了火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圖,然後配上一段文字:「我們在未知面前總是被動的。請不要太擔心,我們需要更多一些愛心。此時,要堅守信念,堅信結果一定是好的……這艱難的時刻,請閃亮的大家好好在家,把當下做好。加油中國,加油武漢,我和你們在一起。」
馬布裡把頭像換成了鍾南山院士。
而當CBA停擺151天後重新啟動,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將鍾南山院士夫婦請到了東莞賽區的現場,並且贈送了兩件36號球衣。隨後,馬布裡悄悄在第二天把微博的頭像改成了鍾南山拿著球衣的照片。
細心的網友還會注意到,早在幾個月前,馬布裡就曾將微博名片背景換為鍾南山院士的照片,以此表達敬意。
翻閱馬布裡的微博,最早一條與疫情相關的內容發自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的晚上。巧合的是,這天與十年前他初到中國的日子只有一天之隔。
來到中國的這十年,馬布裡從漂泊他鄉的異客成了地道的北京爺們,而在成為教練的這一年,他以不同的身份繼續書寫著關於籃球和愛的故事。
「愛就是愛」這是馬布裡的人生格言——球場勝負之外,馬布裡的這份情感讓他的教練故事更加溫情。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