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移動2020年PC伺服器集採項目中,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全面入圍,中標達19563臺,其中中移系統集成(H3C)13475臺,華為TaiShan伺服器6088臺,在鯤鵬所參與的標段中佔比超過67%。
官宣的信息裡有兩大KM:一個是鯤鵬伺服器全面入圍此次集採,另一個就是中標的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中包括大量H3C的產品。沒錯,就是新華三!
業界大廠實力加盟
為自主可控而生的鯤鵬處理器,本身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效能等優勢,可支撐運營商進一步提升在多樣性算力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但在筆者看來,鯤鵬生態能否真正做大做強,首先要看能否有其他業界大廠的「捧場」。
在3月27日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上,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透露:華為聚焦做好晶片、板卡和主板,使能合作夥伴優先發展自有品牌的整機。目前全球已經有11家整機夥伴基於鯤鵬主板推出了伺服器及PC產品,比如黃河、長虹天宮、紫光恆越、同方、湘江等,並已經批量上市。
兩個多月之後,估計推出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廠商數量又有增加。但除了一些相對較小的硬體廠商和軟體廠商參與以外,一直都沒有排名行業TOP級的大廠加入鯤鵬,如果沒有業界大廠參與鯤鵬生態也很難做起來。
萬萬沒想到,新華三成了鯤鵬的「第一個大客戶」。在中國移動2020年PC伺服器集採項目中,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中標達19563臺,其中華為TaiShan伺服器6088臺,中移系統集成(H3C)13475臺。這次集採,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作為新華三的產品代理參與投標並中標,因此雖然中標的是中移系統集成,但採用的伺服器產品應該就是來自新華三。而從新華三官網來看,採用華為鯤鵬920晶片的伺服器產品包括H3C UniServer R4960 G3伺服器等。
真開放獲業界認可
在筆者看來,以新華三的體量、在伺服器市場的江湖地位來說,其加入鯤鵬生態陣營,無疑是對鯤鵬處理器的巨大認可,對整個鯤鵬生態將產生三方面積極意義:
1.大廠打個樣。新華三和華為非常相似,是業界唯二的具備完整IC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廠商,擁有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全方位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聯接、5G、信息安全、新安防、物聯網、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在伺服器市場的多個細分領域,新華三都是業界TOP大廠,這樣的大廠加入鯤鵬生態無疑會產生巨大的示範效應。
2.對手來擁抱。雖然此前兩個廠商有一些複雜的「血緣關係」,但在前些年撇清關係之後,兩家巨頭早已成為近身肉搏的最直接競爭對手。因此作為華為的友商,新華三的伺服器能夠搭載鯤鵬處理器,便是對鯤鵬生態的最大認可。
3.鯤鵬真開放。華為在計算產業發展的策略是「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而現在看來,鯤鵬生態向合作夥伴全面開放這話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基於鯤鵬的伺服器華為完全可以自己做,但華為卻將其開放給了競爭對手,加上新華三這樣的行業巨頭加入鯤鵬生態,足以說明鯤鵬是真的開放。
目前,全國已成立16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600多家ISV夥伴推出了超過1500款通過鯤鵬技術認證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在政務、金融、電信、網際網路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未來,也希望浪潮、聯想等更多的中國伺服器大廠商能夠加入到自主可控的陣營中來。
運營商現網支持自主可控「實戰」
當然,只有廠商的幫襯還不夠,還要運營商敢於在現網真正引入基於自主可控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才能夠真正讓鯤鵬生態落地生根,讓自主可控的產品在實戰中經受檢驗和不斷進步。
在這方面,運營商的覺悟和勇氣是值得點讚的,我國運營商對於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在這次中國移動2020年PC伺服器集採項目中,不僅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中標高達19563臺,而且本次鯤鵬伺服器全面覆蓋計算型、均衡型和存儲型等伺服器類型,將廣泛用於中國移動IT雲及移動雲的建設,為中國移動「5G+」計劃落地提供多樣性算力支撐。事實上,中國移動一直在持續加大IT系統整合,構建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架構,從去年就開始採用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在分布式存儲、CRM、計費、大數據、CDN、OSS等業務場景進行測試驗證及商用部署,構建網絡雲端到端4G/5G核心網環境。
無獨有偶,中國電信日前開啟的2020年伺服器集採資格預審公告顯示:預估集採規模56314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採單獨列出了包含華為鯤鵬920晶片或海光HYGON Dhyana系列處理器的H系列全國產化伺服器,是首次將全國產化伺服器單獨列入招標目錄。
不止眼前的「苟且」
在筆者看來,華為之所以要一根筋強推鯤鵬生態,主要是要加強自身乃至我國在計算產業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尤其在如今波詭雲譎的國際環境下,不僅華為自身面臨美國的打壓、隨時有晶片等底層元器件斷供的風險,所有中國ICT企業都有可能面臨這樣「卡脖子」的危機。
而華為對自己的定位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為此,華為甚至不惜犧牲眼前的利益。在去年9月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華為會退出伺服器整機市場,專注於做板卡、模組,不與伺服器廠商競爭,從而更好地構建鯤鵬生態。
現階段,華為將鯤鵬開放給競爭對手,甚至如果有一天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華為真的退出伺服器整機市場,看似華為損失了一些市場份額、犧牲了短期利益;但從長遠來說,一旦鯤鵬生態做大做強就一定會有收益;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對中國企業自身的長久生存,還是對中國自主可控產業鏈的成長、成熟、繁榮和壯大,若干年後回頭再看,這一切,都是值得的!(C114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