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力量

2020-12-14 騰訊網

俄羅斯海軍力量日落西山雖不至於,但是確實不復當年之勇。受蘇聯解體後經濟實力下降和相關技術廠家分布在其他國家的影響,俄羅斯幾乎沒有更新大型水面艦艇,大型水面艦艇的艦齡幾乎都在30年以上,這個確實不假,但是俄羅斯的核潛艇發展卻仍然在小步快跑中,也建造了一些輕型重火力護衛艦,仍然具有相當的實力。

俄羅斯海軍現在的狀態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面上已經大不如前,但是裡子還是有些技術,最主要的就是缺乏經濟實力和配套廠家。如果俄羅斯的經濟持續低迷,那麼俄羅斯海軍將真正日落西山。

小步快跑,持續更新的核潛艇

俄羅斯目前還保有35艘核潛艇,都是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核潛艇。其中蘇聯時期的667型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7艘,941型颱風級戰略核潛艇1艘,945型塞拉級攻擊核潛艇3艘,949型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8艘,971型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12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研製的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2艘,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4艘。

第三代941型戰略核潛艇

941型戰略核潛艇是蘇聯/俄羅斯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北約稱為颱風級,由蘇聯紅寶石設計局研製,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945型戰略核潛艇是迄今為止體積和噸位最大的潛艇,1972年開始研製,首艇1977年建造,1981年服役,蘇聯解體前共建造6艘,現有1艘在役。

941型戰略核潛艇長172.8米,寬23.3米,吃水12.2米,最大排水量46000噸,採用雙殼體和鈦合金,其極限潛深達500米,自持力120天,艇員編制175人;採用2臺VM-5壓水反應堆,OK-650B蒸汽發生裝置,功率2×190兆瓦,雙軸齒輪傳動,雙7葉低噪聲定距槳,最大航速27節,噪音水平120分貝。

941型戰略核潛艇搭載20枚P-39型潛射飛彈,該飛彈長16米,直徑2.4米,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可攜帶10個分導式彈頭,射程約8000-10000千米,圓概率偏差約500-600米,是蘇聯第一種固體燃料潛射彈道飛彈。

第四代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

885型攻擊核潛艇是俄羅斯最新一型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屬於第四代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北約稱為亞森級。885型攻擊核潛艇由孔雀石設計局研製,俄羅斯北方機械製造廠建造,計劃建造10艘,首艇北德文斯克號於1993年開工建造,2014年正式服役,目前已建成服役2艘,後續艇正在建造中。

885型攻擊核潛艇長119米,寬13米,吃水9.4米,最大排水量13800噸,極限潛深600-800米,自持力120天,艇員編制90人;採用1臺VM/KTP-6壓水核反應堆,功率195兆瓦,單軸單槳,7葉大側斜螺旋槳,最大航速35節,噪音水平95分貝。

885型核潛艇搭載8具三聯裝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可以裝載的武器包括潛射巡航飛彈、潛射反艦飛彈、反潛飛彈、超空泡飛彈等俄羅斯海軍現役的多種武器,總共攜帶24枚各種飛彈,包括射程550公裡的3M-45「花崗巖」反艦飛彈,射程2500公裡的3M-14「俱樂部」巡航飛彈等多種先進武器。

885型核潛艇有8具650毫米的多用途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各種制式的魚雷和反潛飛彈,亦可以用作布雷,最多可以裝載60枚魚雷。

第四代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955型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約稱為北風之神級。955型戰略核潛艇由俄羅斯的紅寶石設計局研製,北方機器製造廠建造。1980年開始研製,首艇1996年開始建造,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困難,直到2008年才下水,2013年服役,計劃建造10艘,目前已經下水4艘。

955型戰略核潛艇長170米,寬13.5米,吃水10米,最大排水量24000噸,極限潛深450米,自持力100天,艇員編制107人;採用1座OK-650型壓水反應堆和1座汽輪機,單軸,功率380兆瓦,最大航速30節,噪音水平108分貝。

955型戰略核潛艇攜帶16枚RSM-56布拉瓦潛射彈道飛彈,每一枚飛彈可攜帶多達10枚1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射程達到8000公裡,命中精度為60米。該級艇裝備了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16枚魚雷和SS-N-15型反潛飛彈,同時還配備了SA-N-8型近程艦空飛彈,自身防衛作戰能力相當強悍。

核潛艇作為大國的重要武器裝備,尤其是戰略核潛艇更是核打擊的重要支柱。雖然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核潛艇發展緩慢,但是今天的俄羅斯仍然擁有世界頂級的核潛艇,仍然保持核潛艇領域的第一梯隊地位。

蘇聯遺產,大型水面艦艇

俄羅斯的大型水面艦艇基本上都是蘇聯時代的遺產,目前擁有1艘航母,4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其中唯一的航空母艦現在處於維修狀態,並不具備作戰能力,而其巡洋艦和驅逐艦並沒有裝備現在流行的盾艦系統,防空反導能力並不能和現在的盾艦相比。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艦,是蘇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時擁有斜直兩段飛行甲板和滑躍式飛行甲板的航母 ,排水量67500噸,搭載蘇-33重型艦載機。該級艦一共建造2艘,第2艘瓦良格號只建造完成68%,後來賣給中國,經過改裝後現在是中國的遼寧號級航空母艦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長305米,艦寬72米,吃水10.5米,滿載排水量6.75萬噸。動力系統採用的是8臺增壓鍋爐和四臺TV-12-4型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8500海裡。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可以搭載50架左右的艦載機,計劃的搭載方式是20架蘇-33戰鬥機,15架卡-27直升機,4架蘇-25UTG教練機和2架卡-31預警直升機。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和前兩代航母一樣,除了搭載艦載機,自身也攜帶強大的武器,最著名的就是其艦艏的飛行甲板下方裝有12單元反艦飛彈垂直發射裝置,裝有12枚3K-45花崗巖反艦飛彈,這種飛彈可通過衛星接受目標信息,實施超視距打擊,最大射程可達550千米,比雅克38的作戰半徑還遠,可謂火力強大。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最後一艘建成的航空母艦,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已經快30年沒建造航母,而且隨著蘇聯的解體,很多配套廠家分布於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事實上俄羅斯已經喪失了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現在庫茲涅佐夫號還在船廠維修,能否重新服役還是未知數,而其艦載機都開始加裝減速傘改裝為路基戰鬥機。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目前只剩下一艘彼得大帝號在役,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因噸位太大又被劃分為戰列巡洋艦,僅次於航空母艦,艦上裝載超過500枚飛彈,號稱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長250.1米,艦寬28.5米,吃水7.8米,滿載排水量2.6萬噸;動力系統採用的2座kn-3核反應堆,4燃氣電力渦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31節;搭載3架反潛直升機,甲板上有一個半埋式機庫,備有一座升降機,能容納並維修一架直升機。

基洛夫級巡洋艦裝備花崗巖遠程反艦飛彈系統,共有20枚SS-N-19反艦飛彈,最大射程為500-550公裡,最高飛行速度1.6馬赫,可裝備核戰鬥部。擁有有完整的遠中近三層防空體系,遠程防空由S-300FM Fort-M 要塞-M艦空飛彈系統負責,共備彈96枚,這是陸基S-300F防空飛彈的艦載型,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比美國領先了5年左右。中程防空由3K95 道爾艦空飛彈系統負責,共備彈128枚。近程防空由9K33 Osa-MA 黃蜂艦空飛彈系統和卡什坦防空彈炮合一系統負責,其中9K33 Osa-MA 黃蜂艦空飛彈系統備彈40枚,卡什坦防空彈炮合一系統共裝備6座。

光榮級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目前還有3艘光榮級巡洋艦,分別為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北方艦隊主力作戰艦艇烏斯季諾夫海軍元帥號。

光榮級巡洋艦長186.4米,艦寬20.8米,吃水6.28米,標準排水量9300噸,滿載排水量11280噸;動力系統採用的2臺M-70巡航用燃氣輪機,2臺廢氣循環巡航用鍋爐,4臺M8KF加速用燃氣輪機,總功率13萬馬力,最大航速32.5節,最大續航7000海裡;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光榮級巡洋艦的主要武器裝備有1門AK-130雙管130mm艦炮,6門AK-630M30mm近防炮,64單元的S-300PMU遠程防空飛彈;在船舷兩側的16枚P-1000火山巖反艦飛彈尤其引人注目,造型霸氣側漏。

956型現代級驅逐艦

956型現代級驅逐艦是蘇聯時代研發的反艦型驅逐艦,俄羅斯到目前只有5艘在役,中國也採購有4艘該型號的驅逐艦,並被稱為新的四大金剛。該艦的反艦能力出眾,但是防空能力和現在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相差甚遠,僅具備點防空能力。

現代級驅逐艦長156米,艦寬17.3米,吃水6.5米,標準排水量6500噸,滿載排水量7940噸;動力系統採用的2臺蒸汽輪機,單臺功率為50000馬力,共有4座高壓鍋爐,總功率10萬馬力,最大航速32節,最大續航4500海裡;裝備2門雙管130mm艦炮,飛彈為8枚SS-N-22日炙反艦飛彈和2座SA-N-7防空飛彈發射架,備彈44枚,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現代級驅逐艦最大的特徵是艏樓兩側各有1座4聯裝反艦飛彈發射筒,共有8枚重達4噸的日炙重型反艦飛彈,一枚日炙飛彈就能重創美國航母,兩枚足以擊沉,堪稱航母殺手。這也是當初中國進口改型驅逐艦的主要原因,不過該艦由於時代的局限性並未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目前中國已經對該艦進行改裝,加裝3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

1155型無畏級大型反潛艦

1155型大型反潛艦是蘇聯建造的以反潛為主要作戰任務的驅逐艦,主要為艦隊提供反潛保障,無遠程反艦能力,與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分別執行反潛、反艦任務。最主要的武裝為艦首布置的一對四聯裝飛彈發射裝置,發射UPK-5反潛飛彈。

無畏級大型反潛艦長163.5米,艦寬19.3米,吃水7.79米,標準排水量6930噸,滿載排水量7570噸;動力系統採用2套M-9型全燃動力系統,總功率達61000馬力,2臺22500馬力M-8KF型燃氣輪機組成的DT-59型加速機和以兩臺8500馬力M-62型燃氣輪機為核心的D-090型巡航推力機共同實現;最大航速35節,最大續航4500海裡;裝備2門AK-100型100毫米單管70倍徑艦炮,2座四聯裝UPK-5飛彈發射裝置,64枚垂直發射的3K95艦空飛彈,4座AK-630型30毫米近防機炮,搭載2架直升機。

囊中羞澀,輕型重火力護衛艦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不見經濟實力不足,更是失去了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造船廠,以及相關的配套廠家。現在的俄羅斯只能建造中小型的水面艦艇,而且動力系統還受制於人。俄羅斯目前建造了從1000多噸到4000多噸的各種輕型護衛艦,別看噸位不大,但是火力強度可不遜色,搭載了射程上千公裡的口徑系列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攻擊能力一點不弱。

22350型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護衛艦

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第一種從頭設計、開工建造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整合俄羅斯最新型武器裝備和電子系統,整體配置布局緊湊,綜合火力強大,代表了目前俄羅斯水面艦艇的最高成就,目前已服役3艘。

22350型護衛艦長135米,艦寬16米,吃水4.5米,滿載排水量4500噸;動力系統採用DGTA-M55MR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推進系統,臺M90FR燃氣渦輪,單機輸出27500馬力,2臺巡航用的10D49柴油機,單機輸出5200馬力,最高航速29節,最大續航力4000海裡;裝備1門AK-192 130毫米艦炮,2門帕爾馬彈炮合一系統,28單元的魯道特垂直發射系統,可以裝填28枚48N6系列遠程防空飛彈或者28枚9M96E系列中程防空飛彈,或者一坑四彈的形式裝填112枚9M100短程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則裝填在防空飛彈後面的另一種垂直發射系統中,可裝填16枚紅寶石或者布拉莫斯反艦飛彈,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11356R型護衛艦

11356R型護衛艦是俄羅斯為印度建造的塔爾瓦級護衛艦出口轉內銷的成果,由俄羅斯北方設計局設計,是一種多用途護衛艦,目前已服役3艘。

11356型護衛艦長124.8米,艦寬15.2米,吃水4.2米,標準排水量3850噸,滿載排水量4035噸;最高航速32節,最大續航力4500海裡;裝備1門A-190M 100mm艦炮,1門A-190 100mm自動艦炮,12單元3S90E冷射式垂直發射器,裝填9M317ME防空飛彈,8單元KBSM 3S14U1垂髮系統,12單元反潛火箭發射器,2座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2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20385型護衛艦

20385型護衛艦是俄羅斯海軍的多用途輕型飛彈護衛艦,由20381型機敏級護衛艦改進而來,強化了反艦能力;而20381型機敏級護衛艦則由20380型護衛艦改進而來,20385型護衛艦屬於是20380型護衛艦的防空和反艦能力增強型,目前已服役6艘。

20385型護衛艦長113米,艦寬14米,吃水4米,標準排水量2000噸,滿載排水量2500噸;採用2臺DDA12000 柴油機,單臺功率11660馬力,最高航速27節,最大續航力4000海裡;裝備1門A-190M 100mm艦炮,2門AK-630近防炮,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以發射射程上千公裡的口徑巡航飛彈,執行反艦和對陸攻擊任務,防空飛彈則有1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以裝填16枚9M96D/E/E2中程防空飛彈,也可以一坑四彈的形式裝填64枚9M100短程防空飛彈,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20385首艦從開工到下水用花了5年時間,但對於俄羅斯來說已經是比較順利的造艦項目,雖然排水量僅千噸級,但是基本上把能上的武器都上了,是十足的重火力艦 。

現在的俄羅斯海軍總共只有10多艘蘇聯時代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而且都是艦齡30年左右的老艦,其中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還在維修中,最終能否重新服役還是未知數。俄羅斯最新建造的12艘護衛艦都是5000噸級以下的小型重火力艦,雖然火力上遠超同時代的其他各國護衛艦,但是和中、美、日、韓的萬噸級大型驅逐艦相比,噸位上存在明顯的不足,火力持續性相差甚遠,綜合作戰性能要差一大截。

總體看來,雖然俄羅斯海軍已不復當年榮光,受制於經濟實力不足,蘇聯解體造成的配套產業缺失,已無能力建造大型水面作戰艦艇,但是通過建造小型重火力護衛艦,一方面滿足海軍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解決了裝備更新問題;同時也是最大程度的保證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養活整個海軍裝備產業鏈,不至於造成人才和技術的斷層,人才和技術的流失才是真正無法挽回的損失。

俄羅斯目前在核潛艇領域仍然具有優勢,其實力仍然是世界領先。也正在因為有這麼多先進的核潛艇,即使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經濟下滑,武器裝備更新滯後的情況下仍然是世界軍事大國,支撐著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遏制俄羅斯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5日報導,美國海軍司令理查森海軍上將4日宣布,美軍在解散第二艦隊近七年後,決定重新成立這支艦隊,負責在北大西洋執行任務,應對俄羅斯構成的威脅。報導稱,俄羅斯過去幾年展現強勢的作風,在烏克蘭與敘利亞的軍事衝突中顯示軍力,由此也造成莫斯科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加劇。在海軍方面,俄羅斯增加在波羅的海、北大西洋及北極的海上巡邏活動。美媒網站截圖理查森說:「隨著安全環境的挑戰性加劇及日趨複雜,我們的國防戰略清楚列明,美國重新回到大國戰略競爭的年代。」
  • 俄羅斯為何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
    圖片來源 俄羅斯國防部綜合編譯 史春樹從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到紅海和印度洋,緩慢復甦的俄羅斯海軍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延續著這個北方大國數百年來對「溫暖水域」的嚮往。臨近2020年年底,莫斯科公布了一項旨在拓展海外軍事存在的重量級舉措:在東非國家蘇丹建立海軍基地。
  • 俄羅斯為何在蘇丹設立海軍基地
    蘇丹國力長期疲弱,無力維持成規模的海上力量,甚至在紅海事務上的話語權都很微弱。國家實力和戰略位置決定話語權,紅海作為全球性海上戰略通道,紅海及其周邊事務由地區性和全球性大國主導。  冷戰期間,蘇丹曾與蘇聯保持著長期的軍事和政治合作,蘇聯在紅海地區設立過軍事基地。
  • 俄羅斯海軍更弱了,還不如印度海軍:連烏克蘭老舊飛彈都對付不了
    但是,烏克蘭RK-360MC型海王星反艦飛彈還是對俄羅斯海軍黑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因為,就是這種落後飛彈,俄羅斯海軍其實也很難對付。俄羅斯黑海艦隊現在說起來有5個水面艦隊,但是其實只有,6艘軍艦,7艘登陸艦,29艘小型艦艇和8艘潛艇。
  • 鐵翼紅星照耀聖安德烈旗——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過去與未來
    在俄羅斯軍事改革啟動10周年之際,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第一階段改革終於迎來收尾。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到今年年底,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第一階段改革將正式完成。長期缺乏關注的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風雨?改革之後這一兵種又能否配得上「俄羅斯海軍之翼」的稱譽呢?
  •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參觀中國海軍遼寧艦
    據人民網北京11月8日消息,中國海軍官方微博「中國海軍發布」發布稱,11月5日,正在中國友好訪問的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一行登上中國海軍遼寧艦參觀,並與遼寧艦官兵進行了交流。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在遼寧艦甲板上檢閱水兵 據公開報導,遼寧號航空母艦是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未建成的「瓦良格」號航母。
  • 俄羅斯海軍:大中型水面艦艇陳舊了,拿得出手的是水下核力量
    因此,俄羅斯海軍規模與蘇聯紅海軍時期相比是嚴重縮小的,俄羅斯成立將近30年來,其海軍都沒有開建一艘驅逐艦,現有艦隊中的航母、巡洋艦、反潛艦、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都是繼承蘇聯紅海軍時期的遺產。相比蘇聯紅海軍時期,擁有數百艘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反潛艦、護衛艦等龐大的水面作戰群,以一己之力足以和美國為首的整個北約海軍相抗衡,印證了俄羅斯海軍逐漸沒落、日落西山的態勢。為了抗衡美國為首的北約海軍,俄羅斯海軍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在水面艦艇上的硬扛,水面艦艇的實力非常有限,無法與整個北約海軍相對峙。
  • 波蘭又來挑釁毛熊了,「澡盆海軍」大舉出動,劍指俄羅斯戰略飛地
    演習地點也非常敏感,正是被俄羅斯視為逆鱗的戰略飛地加裡寧格勒。 波蘭海軍又來挑釁 眾所周知,加裡寧格勒是俄羅斯在東歐的最後一個戰略要點,是俄羅斯東線防禦的重要支撐點,為了保住這個戰略要點,俄羅斯不惜犧牲經濟,對該地進行嚴厲的軍事管制。
  • 海軍放棄航母,目標兩棲攻擊艦:俄羅斯海軍路在何方?
    老實說,俄羅斯海軍現如今的地位,跟美國陸軍十分相似。蘇聯解體之後的二十年時間裡,俄羅斯海軍幾乎沒有大型水面艦艇服役,就算有也是輔助型艦船,大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似乎已經不在俄海軍考慮的範圍之內。
  • 衰落的俄羅斯海軍,還有哪些看家本領?能硬扛美軍,再續輝煌!
    目前,俄羅斯海軍各大艦隊的規模和戰備狀態極差,水面和水下力量根本無力在大洋和遠海進行旨在殲滅美國或北約海軍打擊集團的艦隊戰役。根據俄羅斯著名軍事新聞網站「弗洛特」報導,近幾年俄羅斯海軍的戰鬥力正在逐年下滑,並且和美國海軍的之間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 一年下水突破24萬噸,中國海軍排名力壓俄羅斯,總噸位已經超2倍
    特別是海軍,近些年下水了大批的先進艦艇,這些艦艇不僅僅新,噸位也大,作戰水平更是「毋庸置疑」,中國海軍軍艦下水的速度網友更是用「小餃子」來形容,年軍艦下水總噸位也一年比一年高。 超過了世界海軍軍艦總噸位排名第十的義大利(軍艦總噸位19萬噸),可以說中國海軍一年下水的艦艇總噸位就超過了世界上98%以上的國家海軍的總噸位。近3年下水的艦艇總噸位更是超過了除美俄以外所有國家海的總噸位,要知道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海軍總噸位也不過50萬噸,而近三年中國海軍下水艦艇的總噸位已經超過了50萬噸。
  • 俄羅斯海軍還有希望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新照曝光,網民失望
    不過鑑於這是其唯一一艘可為海軍撐場面的航母,俄羅斯海軍最終也沒有放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是讓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對其進行大修。近期,一張正在大修中的庫艦照片被上傳至網際網路,從圖片中可見,該艦水線以上部分仍在大修,艦島旁有吊車施工,但與10月份照片相比,其艦島腳手架似乎並沒有大的改觀。
  • 與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海軍正倒退一步!俄網友:應找中國買軍艦
    昔日,二戰前蘇俄海軍的攻擊型潛艇數量,據統計,非核動力攻擊潛艇數量在300艘上下,二戰後更是逼近400艘。攻擊核潛艇數量也有近百艘。而今俄羅斯海軍現役裝備中,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1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4艘。當然不排除舊艦退役所以數量減少,但也證明這麼多年間,俄羅斯軍事建造速度趕不上蘇聯時期艦艇退役速度。這是縱向對比。
  • 新艦艇不足中國零頭,俄羅斯已喪失遠洋海權,萎縮成一支黃水海軍
    在冷戰時代,蘇聯海軍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可畏的海上力量,擁有大規模的大型水面戰艦,能夠在海軍航空兵配合下在遠洋執行進攻性任務。目前俄羅斯已經喪失了遠洋海權,俄羅斯海軍現在已經淪為一支地區性海軍,甚至有人認為其是一支近岸海軍,也就是「黃水海軍」。
  • 時隔43年,俄羅斯海軍重返戰略要地,對中國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82字,閱讀約需2分鐘在蘇聯時期,其海軍力量相當強大,是可以和美國海軍一較高下的存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最終解體,俄羅斯的海軍已經沒有往日那般犀利,但近期,在時隔43年之後,俄羅斯海軍重返戰略要地紅海,這標誌著俄羅斯海軍又開始準備重現輝煌了,而對中國來說這同樣意義重大。
  • 中國海軍陸戰隊打造多維一體新型作戰力量
    從水際灘頭到遠海大洋 從兩棲攻堅到全域徵戰海軍陸戰隊打造多維一體新型作戰力量尚文斌 攝解放軍報訊 記者陳國全、特約記者吳浩宇報導:東經115度,南海某海域,夜幕掩護下,海軍陸戰隊員趙前進帶領小隊利用繩索機降,迅速展開艙室搜索,快速鎖定「海盜」位置並精準狙擊。同一時間,東經45度,亞丁灣某海域,海軍陸戰隊員黃勝與戰友乘快艇登臨「被劫船隻」,展開武力營救……暮春時節,海軍陸戰隊實戰化訓練深入遠海大洋,見證著新型作戰力量的能力嬗變。
  • 緊跟美國戰略步伐,二流海軍要去俄羅斯後院,英國甘願充當出頭鳥
    最近美國海軍、美國海岸警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聯手出臺報告,將中國和俄羅斯列為了威脅美國海上統治地位的主要對手,實際上美國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威懾是一個常態的過程,其中也就有美國的盟友的參與,包括英國。
  • 俄羅斯獨立日再獲水下「鎮國大殺器」,海軍總司令:世界獨一無二
    6月12日是俄羅斯獨立日,就在當天,955A型「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戰略核潛艇正式加入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服役。俄海軍總司令尼古拉·埃夫梅諾夫表示祝賀並指出,「就在俄羅斯獨立日這一天,俄海軍潛艇部隊服役了一艘新式且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飛彈潛艇。」
  • 俄羅斯重新啟動海外軍事基地擴張,但海軍實力讓其略顯尷尬
    尤其是俄羅斯在東部烏克蘭、敘利亞、和高加索等地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舉動就更加令人難以理解了。當然,換一個角度,俄羅斯這麼做確實有戰略眼光,因為蘇丹眼下不但吸引著美國、法國這些傳統海軍強國的注意力,還讓土耳其和一些中東國家也備感興趣。但是,就像我們一開始說的那樣,俄羅斯眼下選擇這麼做,不但很出人意外,而且他的海軍實力對此也是勉為其難!
  • 2021年中國海軍會發展成怎樣?俄羅斯給出答案:三艘航母毋庸置疑
    俄羅斯的媒體引用了網上的圖片,更加直觀地向外界展示了中國海軍在21年的陣容。他們覺得在2021年,我國海軍會擁有三艘兩棲攻擊艦,和一些其他型號的船艦,到了21年之後,會擁有著2艘航母,在年底第3艘也會正式下水,還有可能進行服役。按照俄羅斯的猜測,我國到時海上的陣容將會在短時間內超過俄羅斯,達到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