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實現可信的人工智慧?蓋瑞·馬庫斯:精彩的AI之路在於常識...

2020-12-1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是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創新潛能最大的技術發展浪潮。在未來的幾十年裡,它不但能誕生全新的大規模基礎產業,也能極大程度地提升和改造所有現有行業。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將是空前的。與此同時,圍繞人工智慧,還有很多謎題需要聰明的大腦去解開。比如當下的AI存在哪些風險?真的有可信的AI嗎?理想的AI與現實的AI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構建人類和AI之間的信任?

蓋瑞·馬庫斯

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重磅演講嘉賓,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專家蓋瑞·馬庫斯,提醒我們,關於人工智慧的炒作總是甚囂塵上,但要得到真正可信的AI,卻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超級智能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來。創造真正可信的AI需要賦予機器常識和深度理解,而不是簡單地統計分析數據。

蓋瑞·馬庫斯,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同時還是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在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語言學、人工智慧等領域都練就了相當深厚的學術功底,並敢於挑戰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當整個人工智慧學術界都在過分樂觀地高歌猛進時,他不斷撰文和發表演講來指出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當下AI的弊端和局限性,與另外一位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專家戴維斯合作的《如何創造可信的AI》,正是馬庫斯對他關於人工智慧觀點的最佳總結。

在書中馬庫斯提出了他認為的能通向未來可信AI的核心路徑。馬庫斯以認知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和哲學為基礎提取出11條關鍵線索,認為這將對未來人工智慧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達到具備人類智能起到關鍵作用。這些線索的共同核心是用內在更豐富的結構來表達信息、建立認知、建立起其他智能體系的核心要素,比如因果推理能力等。他指出AI真正的問題在於信任,常識才是深度理解的關鍵。最終從認知科學中提煉出了11條對人工智慧發展方面的啟示,以通用人工智慧為發展目標,給出了未來 AI 技術的一種發展方向。有人評價這本書讓我們第一次理性地看到人工智慧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以及構建可信的人工智慧需要什麼。

與「人工智慧霸主統治人類」的誇誇其談不同,這本書既診斷出了當下人工智慧領域的真實疾病,也開出了切實可行的治癒良方。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傅小蘭說:「在言必稱AI的年代,《如何創造可信的AI》這本書無疑是一副清醒劑。忘掉深度學習,回歸常識推理,更加精彩的AI之路在於深度理解。」

為該書作序的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提醒讀者,馬庫斯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堅信者,並在人工智慧學術研究和實際應用上做了很多積極的推動工作。他也認為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在過去十多年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一系列商業化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馬庫斯質疑當前主流的人工智慧技術,是希望學術界和其他相關行業能一起更有效地克服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局限性,探索新技術上的突破,從而真正實現可信的AI。

相關焦點

  • 陸奇與蓋瑞·馬庫斯的老友記——2020AI的機遇在哪?
    此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一大看點是,馬雲、馬化騰、馬斯克這世界上最有錢的三大科技大佬實現三「馬」同臺。但其實還有一位人工智慧圈翹首以待的「馬」,他就是蓋瑞·馬庫斯。 關於人工智慧的炒作總是甚囂塵上,但要得到真正可信的AI,卻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超級智能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來。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超級智能時代何時到來?
    但新矽谷機器人創業公司Robust.AI執行長兼創始人蓋瑞·馬庫斯(Gary Marcus)與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教授、人工智慧領域科學家歐內斯特·戴維斯(Ernest Davis)卻對此保持著更為深層次的敏銳和思考。他們從認知科學中提煉出了11條對人工智慧發展方面的啟示,以通用人工智慧為發展目標,給出了未來AI技術的一種發展方向。
  • Hinton預言「AI將擁有常識」如何實現?劍橋最新研究:從小狗學起
    Geoffery Hinton曾經預言,十年內,我們將研發出具有常識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並沒有靈魂,它們只是具備了人類世界如何運作的知識,熟悉我們的慣例。它們知道爐子是熱的,知道人們通常不會買12臺烤箱等等。常識是什麼?
  • 困擾人工智慧發展的,是最簡單的常識問題
    這也就難怪常識推理會在1958年(AI這個學科剛誕生不久)成為人工智慧研究的一個主要關切(題為「常識編程」的一篇論文)。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研究人工智慧領域常識問題的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家Ernest Davis說:「總的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你就沒法進行自然語言理解、視覺或計劃之類的事情。」 儘管如此,這方面的進展仍然非常緩慢。一開始,研究人員試圖將常識轉化為計算機的語言:邏輯。
  • 最受歡迎北大AI公開課!科大訊飛劉聰:人工智慧的「頂天立地」之路
    本文由 AI 前線(ID:ai-front)獨家整理首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AI 前線導讀: 與 AlphaGo 大勝各路圍棋高手時的盛況相比,如今的人工智慧正在步入冷靜期,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人工智慧的落地場景是否剛需,以及它實際能夠給行業帶來多少價值。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到底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了?它在不同行業的落地情況如何?
  • 陸奇對話Gary Marcus:面對技術缺陷、倫理爭議,如何構建可信AI?
    如何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實現更為美好的 AI?對這一 「重啟(reboot)」 問題的多維思考,串連起 「圍爐夜話」 的所有環節與亮點。如何做到?Gary 給出的回答是,「用常識推理訓練機器」,機器不聰明的關鍵是其不像人類一樣擁有世界的常識。回望 20 世紀 60、70 年代,當時的科學家們並非用數據訓練機器,而是嘗試教給機器關於世界的常識,讓其用邏輯做一些簡單的推理。
  • 機器之心邀你參加陸奇與Gary Marcus的老友記——AI落地還缺啥?
    在工業智能落地過程中,「一機一模型」讓人頭疼,工業算法難泛化,這些落差意味著,在沒有充分理解人工智慧技術的情況下大量開發人工智慧應用將承擔較大的風險。關於人工智慧的討論總是很熱烈,但要得到真正可信的AI,卻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過去幾年各國產業實踐也都不約而同證明,2B 業務之所以很難做到快速擴張,核心問題之一在於如何獲取這種信任。
  • 真正ai換臉是對現實行為的一種抽象模擬
    ai換臉技術引起很多人的擔憂,因為現在很多人把換臉技術用於反騙,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前天晚上請來一位ai換臉專家,給我們分享關於ai換臉的方方面面。他講述的換臉實驗讓我印象很深刻,換的姿勢不同,效果卻完全不同,換臉技術被人類技術迷戀已久,有人說:ai換臉等於自閉智能,我們還只是一些人工智慧,才被人類僅僅掌握,要知道自閉和語言智能是兩個概念,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大腦的執行邊界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看待ai換臉技術,真正的ai換臉究竟是什麼呢?換臉並不是人類製造出來的。
  • Hinton預言的「AI將擁有常識」如何實現?劍橋最新研究:從小狗學起
    Geoffery Hinton曾經預言,十年內,我們將研發出具有常識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並沒有靈魂,它們只是具備了人類世界如何運作的知識,熟悉我們的慣例。它們知道爐子是熱的,知道人們通常不會買12臺烤箱等等。常識是什麼?最通俗的解釋是指與生俱來、毋須特別學習的判斷能力,或是眾人皆知、無須解釋或加以論證的知識。
  • AI與醫學的碰撞:是什麼阻礙了人工智慧的發展?
    Topol)看來,解決機器和倫理衝突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確保機器已完全剔除人類社會本身的偏見。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為例,用機器來識別病變確實非常方便,但機器識別的依據還是經由人工標記的數據,而人類意識中的偏見已經通過數據收集、標記的過程,深深植入機器之中。
  • IBM如何推進人工智慧治理,助力企業增強信任以及管理透明度
    /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擴展對人工智慧的使用,他們面臨的挑戰是怎樣緩解相關風險 , 以及在人工智慧決策中建立真正的信任。談及可信人工智慧,我們認為消費者、客戶和所有相關方都需要知道人工智慧怎樣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所在單位和工作。   在IBM,我們正致力於加速人工智慧透明化的進程。這就是為什麼IBM發布了新的IBM Watson功能和IBM服務,旨在幫助企業管理人工智慧並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建立信任——從準備和構建人工智慧模型,直至在生命周期中進行部署和管理。
  • 人們熟知的人工智慧AI到底是什麼東西?
    通用型人工智慧是ai領域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其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計算機語言理解和知識表示幾個子領域,它所規定和指導的ai手段正是符號邏輯和語義邏輯等基礎邏輯。由於其基礎邏輯更加容易被人們理解,所以通用人工智慧的發展可以解決實際應用中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也可以解決知識表示等方面的問題。2017年國內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獎3月底頒獎典禮上,華為雲通用人工智慧產mace11也獲得了該獎項。此次獲獎的成果顯示,華為雲通用人工智慧產mace11是ai創新應用載體,基於雲端,具有極強的多領域適用性和普惠性。
  • 人工智慧,以及科幻電影中的AI迷思
    加來道雄先生的科普著作《物理學的未來》加來道雄在他的書中著重指出機器人沒有常識這一致命缺陷。「常識」,這又是一個沒有辦法具體界定的詞。實際上,我們沒有辦法一條一條地數清楚我們頭腦裡到底儲存了多少常識。可以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知周圍的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積累常識。嬰兒從一出生便開始積累「常識」,尤其是嬰兒在爬行階段通過觸覺來獲得各種常識,比如這個硬那個軟這個熱那個冷等等。
  • 人工智慧進校園,如何實現「目中有人」?
    因材施教的重大意義就是使教育真正做到「目中有人」,看到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於是,我們所在的建蘭中學走向了一條不同的探索之路,也就是近三年我們一直著手建設的「學校大腦」。進一步說「學校大腦」之前,我們先說說與其誕生有著密切聯繫的杭州「城市大腦」。
  •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 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 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時間:2020-11-20 16:3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近些年,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 遊戲建築師:在《蓋瑞模組》裡玩了10年布景藝術的玩家
    突如其來的驚喜給足了Vioxtar甜頭,同時,Vioxtar在參賽作品中看到的那些高水平布景也對他的製作觀念產生了影響,從那以後他真正開始去了解和學習《蓋瑞模組》的布景知識和製作技巧。一作成名的Vioxtar開始在這方面顯現出天賦,在製作技巧越來越純熟的同時,源源不斷的靈感也眷顧著他。
  • 第三代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背後,是一次技術應用的常識普及運動
    12月9日舉辦的「2020第三代人工智慧產業論壇」上,清華系AI公司瑞萊智慧RealAI發布了一系列AI基礎設施,就將更安全、可靠、可信及可拓展的第三代人工智慧作為核心,來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與以往基於深度學習的數智化解決方案相比,有哪些不同?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來看看今天橫亙在企業與AI應用落地之間的困境。
  •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6 1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