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俄羅斯人口的9個事實的歷史往事。
本文對關於俄羅斯人口的一些事實,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
事實一、
從1992年到2017年的26年中,俄羅斯人口自然下降達到1330萬。
不過,從蘇聯分立之後,俄羅斯成為前蘇聯成員國家的移民的目的地,這樣又帶來了人口的增加。
因此,俄羅斯總人口數量,從1992年初為1.487億,2017年初為1.445億。
這樣,從1992年到2017年的26年中,俄羅斯總人口數量的整體下降值,僅略多於400萬。
事實二、
2013年,自蘇聯分立以來,俄羅斯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首次達到正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6年。
事實三、
二戰後,由於勞動力短缺,蘇聯鼓勵生育。蘇聯的企業和當地公共機構,廣泛建設了學前兒童保育支持設施,例如託兒所和幼兒園。
所以,在蘇聯時代,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蘇聯成員國俄羅斯的出生率相對較高。
例如1988年,在歐美發達國家中,只有愛爾蘭,紐西蘭和瑞典的總生育率(TFR)超過2.0,而蘇聯成員國俄羅斯,在同一年的總生育率(TFR)為2.1。
事實四、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從蘇聯分立後,俄羅斯企業為減輕經濟負擔,關閉了所屬的託兒所和幼兒園。
而同期,由於俄羅斯經濟的低迷,導致家庭承擔育兒費用的能力下降。
在1989年,蘇聯成員國俄羅斯的總生育率仍高於2.0。但從1990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到1993年,即從蘇聯分立一年後,俄羅斯總生育率降至1.5以下。然後,在1999年至2000年之間,俄羅斯的總生育率降至1.2以下。
事實五、
針對這種人口下降的趨勢,俄羅斯想加以緩解,但起初並沒有提供財政支持或育兒支持等具體措施。
在2005年和2006年,即俄羅斯開始顯示出持續經濟增長之後的幾年,情況有所改善。
2006年12月,俄羅斯增加了兒童保育津貼,並建立了一個大規模的生育福利制度,稱之為「母親基金」。
這樣,俄羅斯以分娩和育兒資助的方式,以社會福利的優化為導向,來促進俄羅斯人口的增加。
事實六、
俄羅斯的「母親基金」,為生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孩的家庭,提供25萬盧布(當時約11000美元)的補貼,用於為家庭購房,子女教育提供資金。
考慮到截至2007年9月,俄羅斯居民平均月收入為12,000盧布,「母親基金」的補貼,非常具有吸引力。
截至2018年,俄羅斯還根據經濟變化情況,設定了等效補貼,使其補貼基準,維持在2007年的水平。
事實七、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總生育率,幾乎一直在持續恢復。
相對於日本和歐美發達國家總生育率的停滯不前,在2013年,俄羅斯的總生育率達到1.7。
事實八、
俄羅斯總生育率,從下降到上升的逆轉,可以認為首先得益於經濟增長和收入增長,社會穩定,人們對未來的樂觀展望。
其次,俄羅斯採取了諸如「母親基金」等鼓勵生育的措施,將部分國家收入,轉移到撫養多子女的家庭。
事實九、
俄羅斯的人口統計數據,在1990年代出現了下降,在2000年代出現了從穩定到改善的趨勢。
也就是說,俄羅斯的總人口數量的改善,已經持續了大約二十年。
本文旨在發掘歷史,解讀歷史,以史為鏡,以史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