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影是經典月影系多肉,因為出狀態的時候葉片會緊緻的包裹起來,且顏色潔白如玉又帶有通透感,所以深受眾多肉友的喜愛。我也非常喜歡白月影,雖然氣候環境和養護環境都不好,無法將它養出很好的狀態,但我還是養了兩盆,第一盆現在已經變成多頭群生狀態了,而第二盆則是它的葉插苗,現在冠幅都還沒超過5釐米。
包裹成球狀的白月影
其實我第一盆白月影也是葉插來的,那時候它還屬於貴貨行列,於是從同城的肉友那裡要了葉片來葉插,最初的照片因為換了手機,已經找不到了,只尋到上盆時的照片,也就是下圖,株型看起來還頗為緊湊。
剛剛上盆的白月影
我養的多肉差不多都這個樣子,如果遇到冬季晴天稍多的話,它們的狀態就相對要好一些,反之運氣不好一直下雨的話,那差不多就是白忙一年了。我記得下雨時間最長的一年是從9月3號高溫結束就一直開始斷斷續續的下雨,下到3月底晴天才開始多起來,而中間那幾個月出太陽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10天,一樓頂多肉基本沒有上色出狀態的。
夏天的白月影
上圖應該是白月影單獨栽種第一年度夏的樣子,夏天的月影系多肉基本上是很難區分品種的,因為它們一旦長開了就差不多是一個模樣。而後我拍的多肉照片基本上就都有時間水印了,下面這張是去年1月份拍的,從葉插開始估算一下的話,大概已經養了有3年左右的時間了。
葉插3年左右的白月影
從花盆口徑對比來看,白月影到去年3月份的時候冠幅應該達到了10釐米左右,而且底部開始冒出很多側芽來,只是從上面拍的看不到而已。我們常說大盆養大肉,我這棵白月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雖然生長速度很快,且株型也足夠大,但從移栽之後基本上就沒啥狀態可言了,所以我們氣候環境和養護環境不好的話,養多肉最好還是以小盆控養為佳。
大單頭白月影
今年年初為了讓白月影狀態好一些,同時更好的生長,於是給它換了盆,且重新配了土,不過換盆沒多久它就被鳥給襲擊了,啄破了好多葉片,氣得我撒了好多小紫藥在上面。而這時白月影已經進入快速爆崽階段,不止底部,連中部位置都開始長側芽了,20幾釐米的大盆眼看剩餘空間就寥寥無幾。
冬天被鳥啄破葉片的白月影
換盆且配土顆粒比例提高以後白月影明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啊!不好意思,說錯了,是狀態明顯好多了!不過俗話說多肉換盆後一年醜,兩到三年美到沒朋友,希望今年它能更漂亮一點吧。
顏值開始回升的白月影
按照慣例,最後當然是曬白月影的近照了,目前就是下圖這個樣子。它從葉插苗到長滿這個20幾釐米的大盆,大概也就4年多一點的時間,我打算暫時不動它了,就從今年冬天開始控養。我估計再換盆的話,30幾釐米的花盆都不夠它長,且盆大了即便顆粒比例高也很難出狀態,所以這3-4年左右就一直維持現狀吧。
又爆盆的白月影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札記原創(部分配圖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