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巴西裡約奧運會開幕在即,留給世界「熱情桑巴」印象的巴西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被列為全球旅遊最不可錯過的勝地之一。巴西人的熱情也體現在藝術上,當你在漫步裡約街頭,或徜徉於海邊沙灘,或探險亞馬孫叢林時,也應該了解一下巴西這些著名的戶外公共藝術。
森萬裡子的瀑布裝置
日本藝術家森萬裡子(Mariko Mori)的裝置《Ring: One With Nature》於8月3日在Cunhambebe國家公園(Cunhambebe State Park)揭幕。這件作品由丙烯酸樹脂製成,直徑約10英尺,被「懸掛」於200英尺高的Véu da Noiva瀑布上面。這件作品是繼《原始之韻》(Primal Rhythms)之後,又一由她創立的非營利藝術基金會Faou基金會帶來的傑作。森萬裡子表示:「我希望這個環能夠將全世界聯繫在一起,也希望每一個人在自己心中建立一個環,與周圍緊緊相連」。
「在瀑布頂懸掛『圓環』的這個景象早在7年前就出現在我的夢境。2011年時,我剛好有機會到巴西舉辦個展,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尋找理想的瀑布展示我的雕塑作品」。森萬裡子在接受《Rio 2016》的採訪時說,「當我來到曼加拉蒂巴(Mangaratiba)看到Véuda Noiva瀑布時,我確信這裡就是我夢中的地方。」
▲ Véu da Noiva瀑布頂端呈現的作品,圖片來源:Faou基金會
在一天內,這個環會隨著光線強弱變換色彩,有時呈現冰晶藍,而有時也會泛起金光。Faou基金會諮詢委員會成員Marcus Vinicius Ribeiro表示,這件作品「更好地詮釋了巴西自然環境的美」。
8月5日,森萬裡子將會接過奧運火炬,並在奧運會開幕儀式上點燃聖火。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森萬裡子也將創作一個相關的作品,她坦言,希望這件作品能作為裡約奧運會和東京奧運會的一個橋梁,也希望自己能在每一個大洲都創作一個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大型作品。
羅伯託·伯爾·馬克斯 的「地面畫卷」
經過巴西現代主義藝術家羅伯託·伯爾·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的作品時,總能隱約聽見海浪柔緩衝刷海灘的聲音,聽見海灘上人們的低語。在藝術家多米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於2001年拍攝的錄像作品《Plages》中,人們來到裡約熱內盧的海灘邊,慶祝新年。跨年夜,人們在海灘上的沉浸式繪畫中來回穿梭,而繪製於海灘地面上的這些平面繪畫,正是馬克斯所作。半個世紀以來,科帕卡瓦納海灘(Copacabana Beach)上的這幅「地面畫卷」為整個海灘增添了生機。
▲ 羅伯託·伯爾·馬克斯在科帕卡瓦納海灘上的畫作,圖片來源:Arch Daily
在裡約熱內盧,科帕卡瓦納海灘棧道上的繪畫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大道(Avenida Atlântica)。這些繪畫組成巴西獨特的城市景觀,也成為許多人嚮往巴西的緣由之一。傳統葡萄牙地面鋪設將黑色波浪線條與白色石頭結合,而馬克斯的繪畫將這一傳統進行了抽象的表達。
伯爾·馬克斯曾被建築設計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與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發掘。在他們的幫助下,伯爾·馬克斯在巴西的各個城市留下了他的戶外創作,包括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除了海灘之外,他也曾在公園進行景觀創作。
Inhotim公園內的雕塑展
在巴西東南部,距離貝洛奧裡藏特(Belo Horizonte)西南2小時車程的郊區,巴西礦業大亨貝爾納多·帕斯(Bernardo Paz)在此打造了一個5000英畝隱於世的雕塑花園——Inhotim。除了對當代藝術和雕塑進行展出以外,這裡還是植物園、靈修之地、科研工作站、文化中心,亦是對18世紀歐洲田園藝術裝飾性建築的未來主義巴西式詮釋。
▲ 路易絲·布爾喬亞作品曾在Inhotim園內展出,圖片來源:Inhotim
包括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克裡斯·伯登(Chris Burden)在內的許多藝術家都曾在這裡進行展覽;除此之外,這裡還有500件左右的永久藏品,藏品數量還在不斷擴大。
目前,除了16個展亭正在展出以外,還有許多雕塑分布於公園內。例如義大利後現代藝術家吉塞普·佩諾內(Giuseppe Penone)32英尺高的青銅漂浮樹,美國觀念藝術家道格·阿提肯(Doug Aitken)在地面鑽了一個663英尺深的洞,可以讓觀眾傾聽大地的「震動」。
奧林匹克遊泳館講述「巴西移民史」
此外,巴西藝術家阿德裡亞娜·瓦勒讓(Adriana Varejão)受奧委會委託在裡約的水上項目場館外牆覆上其2004年到2008年的作品《腔棘魚造成海嘯》的複製品。這件作品曾在Inhotim展出,由葡萄牙瓷磚拼貼而成,呈現出混合著海與天使圖案的巴洛克風格,敘述著整個巴西的移民史。裡約文化部部長Carla Camurati年初曾困惑於選擇怎樣的作品來裝飾場館,當他在Inhotim看到Varejão的作品時,他有了答案。
▲ 阿德裡亞娜·瓦勒讓(Adriana Varejão)的《腔棘魚造成海嘯》
「奧運在現在舉行,實在不是一件幸事,」阿德裡亞娜·瓦勒讓說,在6月接受《藝術新聞》採訪時,瓦勒讓曾表示賽事仍然是有「積極面」的。「運動員從世界四處趕來參賽,我想用這件作品歡迎他們來到我的城市。」
JR的「巨型運動員」
為慶祝奧運的召開,法國街頭藝術家JR為此創作的兩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近日在裡約熱內盧成為了城市一景。JR鍾情於不同視覺產生的錯覺效果,今年夏天,他曾用光學幻覺的效果,用巨幅博物館照片將貝聿銘的整個金字塔遮蓋,從特定角度進行觀察的話,金字塔就像融入了建築並且消失了一樣。
▲ JR的裝置藝術在裡約市內某居民樓頂,圖片來源:藝術家本人的instagram
這些巨大的裝置是他利用自己研發的新技術,以建築腳手架為原材所創作的作品。由於材料可以隨意拆分、組裝,這些裝置能夠在包括裡約周邊的地區進行展出。
(編譯/李葉萌、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