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球天賦是第四級聯賽的,而我的頭腦是德甲級別的,因此我就只能徵戰德乙了。」
如此大方地自嘲自己與生俱來的運動才能,卻又對自個兒的球商和戰術頭腦這麼引以為傲之人,正是那位謙遜地稱自己為「the normal one(最普通的一個)」、在場邊不拘一格又激情四溢的「鬍渣型」足球教練、尤爾根-諾伯特-克洛普(Jürgen-Norbert-Klopp )。而若是克洛普本人不介意的話,我倒是很想套用權威足球雜誌《踢球者》的那套嚴苛評級標準,替克洛普,糾個「小錯」:德甲級的頭腦?哦不,你那顆腦袋,是真正的「世界級」。
說起來,克洛普在美因茨作為職業球員的綠茵生涯,雖不似他本人以玩笑話的口吻所點評得那麼乏善可陳,但倘若用「平凡寡淡」這四個字來評價之,倒也不算誇張。1990年,在輾轉多家業餘俱樂部和法蘭克福衛星隊後,23歲的高個前鋒(191cm)克洛普加盟彼時身處德乙的美因茨,總算是跌跌撞撞地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球員生涯。此後的12年裡,克洛普一直都在為這支坐落於萊茵河與美因河交界之畔的球隊效力,直至退役。在為美因茨出戰的共計340場比賽中,克洛普累計打入56球,是這支名聲不顯的隊伍的隊史第三射手——嗯,作為一名終其職業生涯都在次級別聯賽打拼的球員,其實渣叔所表現出來的競技水平,可沒他「自黑」得那麼差勁呢。
克洛普這令人豔羨的大長腿
而且,回過頭來看,雖然克洛普在美因茨的球員生涯不甚出彩,但它卻實打實地為渣叔未來轉型成教練的道路,築下了堅實的地基。是的,在1995年夏天,克洛普遇到了一個貴人、一個把他這個normal one點撥並擢升了一個境界的恩師——沃爾夫岡-弗蘭克(Wolfgang-Frank)。沃爾夫岡-弗蘭克其人,同樣也是一個名頭不大的平凡之人,一個普通的足球教練。不過,作為義大利那位「文藝復興」級名教頭——阿里戈-薩基(Arrigo-Sacchi)的忠實信徒,這位弗蘭克大兄弟的出現,對於美因茨和其麾下那位還比較平凡的克洛普,均有著非同一般的歷史意義。在那個德國足壇盛行352配一個清道夫陣型的年代,從薩基那邊吸取了他劃時代的戰術體系之養分的弗蘭克,大膽地在美因茨隊身上展開了自己的442區域防守&高位壓迫的戰術變革試驗。
克洛普和沃爾夫岡-弗蘭克
弗蘭克所鼓搗出來的這些戰術試錯,意義可大可小。往小了說,正是他一步步把克洛普從前鋒位置上往後撤,直至將渣叔布置到了中衛的位置上。如此安排,倒也讓克洛普在球員時代積累了不少踢不同位置的經驗。同時,渣叔也正式成為了于大寶的「鋒轉衛」老前輩。他倆大可一起倒杯慕尼黑黑啤,一起引吭高歌「同是足壇淪落人,前鋒何必踢中衛」;而往大了說,在沃爾夫岡-弗蘭克帶隊的那幾年裡,克洛普在他的身上,源源不斷地汲取了豐富的戰術素養、學習了充分的執教理念並錘鍊了自己的多項能力(包括且不限於,領導才能、溝通能力、成為球隊的場上戰術核心,等等),為他在球員職業生涯暮年順利轉型成教練並「受命於危難之際」、接過美因茨隊的爛攤子,鋪墊了相當多的必要條件。
在《道德經》裡,有這麼一段話:
「上士聞道起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
好吧,筆者並不是要掉書袋,其實關於這段話呢,咱們只需要搞懂第一句就好了。因為作為本文的主角,尤爾根-克洛普先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數千年後那遙遠的德意志大地上,透徹地踐行了老子的勸誡。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克洛普那清晰而銳利的頭腦,是他作為一個足球人最有競爭力的倚仗。在和沃爾夫岡-弗蘭克共事的幾年裡,作為聽聞了足球戰術之「大道」的「上士」,渣叔邊踢邊學又邊學邊用,吃幹抹淨地領會了恩師的戰術體系和足球哲學,並將之蕭規曹隨地用到了自己後來執教美因茨的過程之中。
在美因茨時期就開始共事的克洛普和布瓦奇
在克洛普於2001年作為球員接過時任主帥克勞琛所留下爛盤子之時,美因茨全隊上下,都因為接連的兵敗如山倒而士氣低落、戰意匱乏。看樣子,似乎德丙正在給美因茨隊準備著歡迎晚宴呢。就連與克洛普共事多年的美因茨時任CEO克裡斯蒂安-海德爾(Christian-Heidel),彼時也只是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選擇讓克洛普試試:「讓尤爾根從球員轉成教練,是個困難時期的非常之舉。我們需要一位能夠延續之前沃爾夫岡-弗蘭克所遺留下來的戰術的教練。而在他之前,已經有兩位職業教練被難倒了。因此雖然我相信克洛普,但選擇他的確是非常冒險的。」
幸好,披掛上陣收攏了殘兵敗將的克洛普,並沒有讓棋出險招的海德爾和美因茨的擁躉們失望。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自己的第一段教練經歷裡,帶給了殷切期盼的球迷們,非常多的驚喜:
保級?噢鄉親們這對我來說很容易;衝擊德甲屢戰屢敗?放心,灰太狼和火箭隊都沒我重新振作的速度快;要我們以有限的預算在德甲多留幾年?你們看看,咱們先苟個三季好好欣賞下頂級聯賽風景,夠不夠?喔對了,不知不覺中,咱們隊還莫名其妙地拿了個歐聯杯的外卡資格呢......
總之,相信親眼目睹了這一步步的突破性戰果的美因茨球迷們,一定會自豪又欣慰地讚嘆:嘖嘖,咱們這支小本運營的小球隊,在克洛普的率領下,真的有出息了啊。
那麼,克洛普是如何做到這些足以在美因茨隊史留名的成就的呢?依我之見,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作為主教練的克洛普,除了掌握了自己那套啟發於沃爾夫岡-弗蘭克的高壓戰術體系之外,還擁有著大多數學院派教練所不具備的獨特才能——人格魅力。可別小看這種看似屬於「賽場外因素」的個人能力哦!諸君可以設想一下,如貝尼特斯、範加爾、孔蒂、埃梅裡等等深諳足球技戰術、卻屢屢在處理更衣室關係上翻車、導致執教生涯有些不圓滿的名教頭們,是否會對克洛普的這種技能發來強烈的「實名羨慕」呢?對於渣叔來說,這種和球員、球迷們打成一片的強大號召力和感染力,也許是他這個平平無奇的normal one身上,最與「天賦」這兩個字沾邊的特質了。
事實上,自克洛普從美因茨初出茅廬伊始,不論是在他鋒芒畢露的多特蒙德時期,還是到他後來在利物浦的,渣叔的這一特質這種風格,從未曾改變過,一直都是其身上最扎紮實實的烙印。不論是克洛普那標誌性的「農夫三拳」慶祝動作也好、不惜眼鏡被「誤傷」也要和球員們擠成一團共慶勝利的熱烈性情,還是時不時給予弟子們蘊含濃烈鼓勵意味的「愛的抱抱」也罷,都是他那種強大號召力具象化後的體現。眾所周知,克洛普賴以成名的那套「重視高位壓迫、就地反搶試圖反擊、狠抓攻守轉換節奏、強調速度與激情」的踢法,對他帳下的將士們來說,是需要承擔很多額外的身體負擔和體能損耗的。但是,縱觀克洛普坐上教練席之後所帶過的球員們,不論他們各自的來歷背景是多麼的五湖四海,這些人對克洛普的態度,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的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乖乖,即使是著眼於整個世界足壇,能讓弟子們對自己這等信服的教練,恐怕也沒有幾個吧?說到這裡,我務必得提一下克洛普能夠贏得球員們萬分信賴的一大利器了——坦誠相待、肝膽相照。
在執教多特蒙德之初,渣叔就曾開誠布公地對球員們說:「說實話,你們踢球的水平可比我高多了,因為我從來沒踢過德甲,所以我不會騙你們說我什麼都懂。但是,我一定會盡我所能,來幫助你們提升水平。」而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克洛普並沒有食言。在他的「渣叔妙妙屋」——多特蒙德的訓練基地裡,一批又一批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青澀球員,脫胎換骨成了叱吒德甲的大將。這些球員,包括但不限於:沙欣、庫巴、「大十字」格羅斯克羅伊茨、胡梅爾斯、施梅爾策、蘇博蒂奇、格策(好吧這是我最不想提到的名字)、本德弟弟、香川真司、萊萬、京多安、羅伊斯,等等等等。渣叔一手挖掘、提拔、重用、信任了這些青年才俊,並使他們成為了大黃蜂陣中最尖銳的釘刺。而這些球員們,也靠著自己「大衛掀翻巨人歌利亞(拜仁慕尼黑)」、甚至一度在國內陣線連續五殺強大的南大王、並從後者手裡搶得了兩座德甲沙拉盤和一座德國杯冠軍的勵志壯舉,全力回報了克洛普的傾心栽培。壯哉!身為一球員,得如此非常之師,夫復何求?
而在利物浦,渣叔同樣也是綻放著他點石成金、知人善用的魔力。明明在發布會上,他還裝孫子地說著「我是很普通的一個」,但是當他光降梅爾伍德、駕臨安菲爾德之後,利物浦球迷們,很快就領略到了老渣的匠心之處。
名 場 面
半路接手了羅傑斯遺留下的那副有些束手束腳的牌後,克洛普最大程度的讓現有的球員們發揮最強的戰力。他用心培養奧裡吉(可惜毀於莫裡的骯髒犯規)、慧眼如炬地開發了菲爾米諾的新用法、激活了拉拉納、亨德森、埃姆雷-詹等人,同時繼續對當時球隊的核心、也是未來的「新格策」——庫蒂尼奧予以重任。很可惜,那個賽季利物浦距離接連打入了聯賽杯和歐聯杯的決賽,卻連續兩次鎩羽而歸,聯賽也僅僅位列第8名。不過,但凡完整目睹了克洛普率隊的第一個不完整賽季的kop們,也許在隱隱之中,都會在心裡存著一絲期待,一絲「我軍,難道終於迎來了Mr. Right」的期待。
後面發生了什麼,大家也都爛熟於胸了——在16-17賽季的招兵買馬(內)以及蟄伏打磨後,從17-18賽季起,每個賽季渣叔和他旗下的落魄豪門利物浦,都能帶給球迷們驚喜。三年來,他率隊兩進歐冠決賽,奪冠一次;三年來,他兩次和曼城在聯賽中纏鬥,最終在上個賽季熬成正果,成功打破利物浦30年來未曾聯賽奪冠的尷尬紀錄。這幾年,無疑是諸多利物浦球迷們,看球多年來最神清氣爽、也是最開懷歡暢的時代。而這一切,均拜尤爾根-克洛普所賜。所以,安菲爾德那飄揚的「五賢旗」,毫無懸念地變成了「六賢旗」。克洛普,已經將自己的名字鐫刻進了利物浦光榮的隊史之中。
寫到這裡,差不多也該讓筆者對克洛普,夾帶一些「私貨」了吧。在我看來,渣叔既是一個熱衷於大包大攬的家長式主教練,也是一個心思縝密且願意走進球員內心的主帥。由此觀之,筆者願稱他為足壇的「白鬍子」愛德華-紐蓋特。的確,這兩位豪情萬丈的領導者,極為相似:把俱樂部上下視為一個家庭,把球員們都當作自己的子侄,「來吧,做我的兒子吧!」在這種真誠的交心態度下,哪怕是亨德森這樣見過各種場面、品嘗過各種酸甜苦辣的堅韌隊長,也會在他懷裡卸下防備放聲哭泣,宣洩自己奪得歐冠後百感交集的情緒。
上文提到過的、那位深悉克洛普秉性的老朋友、美因茨CEO海德爾還曾評價過,克洛普有一種獨特的能力,能夠將原本針對他的」doubters(質疑者)」轉變成他的」believers(信徒) 」。而仔細翻閱足壇史冊後,你們就會發現,這種讓人在冥冥之中覺得有些似曾相識的卓越感染力和領導力,的確會在每個時代的豪傑人物身上,隱約浮現。而對於克洛普來說,這種熟悉感,是在這裡:
——1971年5月9日,利物浦在足總杯決賽1-2不敵阿森納。落敗而歸的比爾-香克利,率領利物浦全隊,在聖喬治大廳外,發表了著名的「Chairman Mao Speech」。一代名帥,氣度恢弘如斯,無怪乎香帥位列利物浦六賢之首;
——而在02-03年的德乙賽季結束後,僅以1個淨勝球微弱劣勢位列第四的美因茨和克洛普,沒能贏得升級到德甲的資格。面對如此失之毫釐、如此殘酷的結果,在美因茨市中心、在10000名美因茨死忠面前,少帥尤爾根-克洛普高聲宣布:誰說在遭遇了這種悲慘結局後,我們會一蹶不振的?我們一定會升級的!而在下一個賽季,克洛普果然言出必踐,做到了他承諾的事。
在一時的失敗面前,香克利和克洛普,這兩位跨越時代的教頭,氣質何其相似?能讓球員球迷全心信賴者,焉有不成功之理?無所畏懼,永不服輸,捲土重來,直至勝利。這,就是這位非常normal的尤爾根-克洛普,能夠一步一步,逐漸走出一條不凡之路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