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高開低走爛尾收場,陳思誠的「唐探」宇宙卻在罵聲中讓人沉溺

2020-12-23 三聲

「現在還是一個需要多條腿走路的時候,但也要為了拔高中國主流觀眾的審美預期做這樣的品牌建設。

作者 | 江婧怡

採訪 | 張一童 江婧怡

打開《唐人街探案》網劇的第一集,一個叫林默的新偵探角色成為了主人公。只有偶爾出現的警長坤泰和手機視頻裡匆匆露面的唐仁,提醒著觀眾網劇與主線電影的關聯。

從2015年第一部《唐人街探案》(以下簡稱《唐探》)上映,到2020年網劇和《唐探3》組合牌的打出,中國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以系列化形式正向發展的影視IP。比起主線電影的延續,《唐探》網劇的出現或許更值得被標刻為這一本格推理電影系列真正發育成熟的裡程碑事件。

網劇以12集單元劇的形式呈現,推出了林默、Ivy、五大靈童等在《唐探3》中也將出現的新角色,先於主線電影建立了風格化的人物小傳。與此同時,柯汶利、戴墨、姚文逸、來牧寬四位由陳思誠一手挖掘並培養的新導演也被推向了臺前。

對於陳思誠來說,這是他圍繞IP開發有意識地建立創作團隊的開端,也是他由純粹的導演、編劇身份轉向項目決策型角色的嘗試。

對於借網劇契機冒頭的新一批導演來說,他們藉由IP影響力接觸到了更大規模的製作,這是一次接近電影的演練機會,也是他們向職業導演過渡的必由之路。

對於愛奇藝來說,這是具有行業標杆性意義的嘗試,創下新紀錄的單集千萬的高投入是探索網際網路娛樂新內容的必要成本。

這是一部被賦予多層意義的網劇,每個人都在其中各取所需。

01 | 陳思誠的身份轉變

這是一個從《唐探2》開始就鋪陳的計劃。

從第二部開始,陳思誠安排區別於秦風唐仁組合的新偵探角色批量出現,這是唐探IP系列化布局的初現。但在《唐探2》中,這些新偵探更多還僅僅是為了與主角形成差異而作為輔助性角色出現,包括更多選擇外國演員出演,網劇主角林默在crimaster的排行榜上已經出現,不過IP開發的重心此時還未落到鋪設支線上。

到《唐探2》告一段落,陳思誠開始構思林默這一角色的獨立篇章時,他對如何打造這一IP已經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用其他形態表達輔線內容,作為主線電影的補充,是系列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和長續發展的機會。「《唐探》這個系列的主線電影其實是越來越難做的,有點像漫威電影,所以我現在反而可以做一些其他偵探類的電影,它可以更風格化,更接近於偵探電影本身。」

相較於商業電影這樣需要向市場尋求最大公約數的C端生意,網劇這種目前仍以ToB為主的形態具備更多類型化的可能,更能滿足陳思誠系列化開發、樹立新偵探角色的需求。

「《唐探》的電影是一個複合類型,是因為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可以走進影院。劇的話更ToB,在平臺上看更可以讓我們不用考慮所有觀眾的感受,我反而覺得可以更接近於我認為更理想的偵探片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在網劇的第一個單元,我們會看到一個更類似驚悚片的推理劇,而《唐探》標誌性的喜劇元素在其中被允許讓位於更強烈的風格化敘事,而僅作為調節節奏、鬆弛觀眾神經的點綴出現。

自《遠大前程》後,陳思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對外表示不再拍攝電視劇,網劇也是他從未涉獵的領域。而且並行內容的規劃必然促使《唐探》IP容量的迅速增長,陳思誠個人的精力已經難以覆蓋整個系列的發育進程。

由導演角色轉向監製身份,培育起可以貫徹《唐探》系列風格、獨立運作劇集乃至電影的團隊,陳思誠才能更高效地分配有限的精力來拓展「唐探宇宙」和開發新的IP系列,這也意味著網劇將成為新團隊的練兵場。

陳思誠開始帶著寫好的劇本,沿著自己的人脈挑選合適的候選人。從《北京愛情故事》起就一直跟著陳思誠做執行導演的戴墨,對《唐探》系列的風格和片場的操作最為了解,讓戴墨加入網劇是他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當時他的人選範圍還擴展到了臺灣,柯汶利就是當時他在臺灣談的幾十位導演的其中一個。

個人的觸角畢竟有限,陳思誠需要一位比他更了解網際網路娛樂內容製作,而且具備挖掘新導演能力的製片人。曾在搜狐視頻擔任內容運營中心總編輯,並帶出過大鵬、姚婷婷、劉暢等青年導演的尚娜是一個合適的選擇。2018年4月以製片人身份加入後,尚娜幫陳思誠完成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遴選網劇的導演團隊。

陳思誠給尚娜提出的明確要求只有兩個,一是新導演必須具有拍商業類型片的審美和能力,二是未來能與唐探宇宙發生關係。在尚娜從FIRST、青蔥計劃、朋友推薦等多個渠道搜集的數十位新生導演中,來牧寬和姚文逸被挑選出來。

前者是北京電影學院1996級導演系的科班出身,而且已經在田壯壯、張楊等名導手下走完了一個職業導演的成長路徑,有相對成熟的類型片拍攝經驗。後者雖然年輕,僅有拍攝短片的經驗,但在青蔥計劃中表現出的類型片拍攝潛力被陳思誠和尚娜看中。

在這批新導演被推到前臺的過程中,陳思誠退居二線卻完成了升格。尚娜指出,陳思誠已經成為整個團隊最核心、最頂端的決策型人物,「好比一個公司的CEO,他有一個規劃,而你要把這個規劃變成實際存在的事。」

尚娜曾復盤過,網劇拍攝期間《唐探3》和《誤殺》兩部電影也在同期進行,而12集單元劇的片長相當於6部電影,這意味著陳思誠在網劇劇本研發到最終上線的這一年半時間內,總工作量等同於8部電影,培養了4個職業導演。

這是陳思誠如果仍作為導演所不可能完成的。

02 | 新導演的兩條路徑

《曼陀羅之舞》的第一個鏡頭,是主角阿溫對著鏡頭娓娓道來的畫面,節奏緩慢,沒有快速花哨的剪輯。按照網劇和網絡電影的前6分鐘吸引法則,這種拍法並不按常理來,反而更像是電影的開場。

柯汶利也確實是按照電影標準來拍的。當初柯汶利因為其作品中體現出的暗黑風格而被選中,考慮到他善於營造氛圍和影像語言的長板,陳思誠判斷要想在《曼陀羅之舞》這個故事中實驗「推理+驚悚」類型搭配,交給柯汶利來發揮會更適合。

在這一單元4集的體量中,無論是從鏡頭調度、音效美術,還是從恐怖轉驚悚再轉向推理的複合類型設計,除了開頭對林默與唐仁關係的交代之外,你完全可以把它從《唐探》網劇的大標題下摘出來,當成一部完整的偵探獨立電影來看。

最開始答應陳思誠與他合作網劇的時候,柯汶利兩部《唐探》電影都沒看過,只覺得這是一個有片拍的工作機會。不過從拿到劇本到最終剪輯,由於配備給他的是電影的原班人馬,柯汶利自始至終都覺得,「我們本來就是在拍電影」。

因為柯汶利的《曼陀羅之舞》恰好是打頭陣的那一個,陳思誠需要主導影像、節奏和表演的定調工作,還要協助可能是整個片場最缺乏拍攝經驗的他在主創團隊中樹立威信,於是柯汶利成了四個導演中與監製接觸最多,溝通最密切的一個。

在現場,陳思誠經常會和他討論演員的戲,給予非常明確的指導意見,有幾場甚至陳思誠自己會下場拍攝,在拍攝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甚至比柯汶利還希望「再來一條」。

僅有33天的拍攝期也是柯汶利唯一感覺到自己是在拍網劇的地方。相較於之後《誤殺》60天的拍攝期,要獲取幾乎同等的素材量卻被壓縮了將近一半的工作時長。這不是柯汶利習慣的工作節奏,「用時間去換質量是肯定的,但我們還要兼顧到品質。」

以商業電影為標的,33天確實比較緊迫,但與3個月拍60集的中國電視劇常規拍攝速度相比,《唐探》網劇12集拍三個半月,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精度。而時間意味著成本,從製片人角度來看,尚娜認為對標國內的網劇製作水準,《唐探》網劇已經給這批年輕導演提供了最高規格的單集成本和製作班底。

也就是說,對柯汶利這樣尚未在國內市場積累起充足行業資源的年輕導演而言,《唐探》網劇實現了在儘可能高的有限預算下,創造儘可能接近拍攝大製作商業類型片的實踐機會。

很快,柯汶利迎來了獨立執導電影的機會。《曼陀羅之舞》殺青不到一周,陳思誠將《誤殺》的劇本交到他的手上。除了一貫會在前期籌備時投入大量精力,《誤殺》2019年5月開機以後,陳思誠來片場的頻率明顯下降。其中雖然也有《唐探3》開始籌備、取景的原因,但柯汶利明顯感覺到和網劇時期相比,他「管得少了」。

如果說拍網劇時,在監製這一層的幫扶之下,柯汶利直接對接陳思誠,還能做到比較純粹地只是完成導演的工作,那麼到了《誤殺》階段,柯汶利則需要適應如何正面與製片、投資方接觸。

不過陳思誠在內容把控上,仍然保持著他的強勢。在李維傑取錢的那一場戲,他要求柯汶利和攝影重新剪輯,插入更多的閃回蒙太奇,用更主觀的影像語言營造催眠的感覺。「因為這是我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我不能讓它折。」

在陳思誠的用人標準中,每個項目都是測試新團隊的過程。拍攝標準接近電影的《唐探》網劇是對導演執行力的第一層考察,他會根據每個新導演的風格、成熟程度和個人機遇,推薦進一步拍攝電影的機會。

《誤殺》最終超11億元的票房驗證了柯汶利執導類型片的能力,他也成為率先在陳思誠手下完成由網劇導演向商業類型片導演快速成熟過程的新兵。

四個新導演裡,來牧寬是年紀最大的一個,和他同屆的北影表演系,就是最著名的出過趙薇、黃曉明、陳坤的96級明星班。他代表著不同於柯汶利的另一條路徑。

《幽靈邀請賽》單元雖然從劇本層面被陳思誠評價是最為完整的一個,但在團隊內部一致被認為拍攝製作難度最高。從更現實的角度來說,在需要同期籌備三個單元劇和《唐探3》時,把《幽靈邀請賽》交給閱歷和拍攝經驗更加豐富的來牧寬是他最好的選擇。

電競題材直接對標年輕觀眾,也就是網劇最廣大的受眾,不過國內此前從沒有成功的劇集案例,而且與前兩個單元的風格截然不同。五大靈童的日漫式強人設組合雖然有記憶點,也和《唐探》主系列的合家歡氣質更為契合,但導演需要在4集的體量內一次性樹立五個幾乎完全與主系列電影無關的新偵探形象和一個全新的遊戲世界觀,還要完整地演繹推理劇情,拿到劇本時,來牧寬「倒吸一口涼氣」。

劇情的文本並不涉及世界觀具體規則的制定,但「它需要去展示的,和需要去做的事情,是製造一個世界,讓你扮演一個上帝的角色。」以至於最終畫面剪輯確定到開播前的這段時間,《幽靈邀請賽》的電競世界觀塑造工作一直在進行。

「對觀眾來說這就是把特效加進去,對於我們來講它是要講道理。為什麼是電磁圈和毒霧會傷害人,它是物理傷害,還是概念性的傷害,它是讓人窒息而死,還是讓人中毒而死。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不需要觀眾看到,但我要考慮這些東西的合理性。」

雖然來牧寬一直覺得這個建構於電競世界之上的劇本「好像不是現在應該去做的一個項目」,但《幽靈邀請賽》真正吸引他的地方又在於那些更形而上的、為故事帶來層次感的主題內核,包括遊戲與現實人生的關係,包括虛擬空間對人的影響,以及關於人的孤獨的話題。

「劇裡我們沒有這麼深刻,我們也不需要那麼深刻。我們覺得觀眾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我們希望給觀眾更多的友善。但是這東西你必須要知道,就跟我們遊戲規則一樣,不需要告訴觀眾,但是你必須要想清楚這個事情。」

對於來牧寬而言,在陳思誠提供的空間裡,他最需要的不是成長性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他擁有完整的職業導演訓練路徑,也有過較為豐富的電視劇執導經驗,能掌握從廣告到類型片乃至文藝片的製作,接手《唐探》網劇以及後續的項目資源時,來牧寬更多考慮的會是這能否為他爭取到更大的個人創作理念表達空間,「做純粹的事」。

很少有觀眾能知道拍《自由人》的柯汶利,也很少有人注意到來牧寬還叫來赫時拍的那些片子。進入到中國目前最成功的商業片系列中,無論是柯汶利還是來牧寬,他們無疑藉助著唐探IP的影響力和陳思誠個人的商業決斷力,獲得了更高的起點和更好的資源。

03 | 平臺押寶新內容

在《唐探》網劇的映後發布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用「階段性標杆提升的典範」來形容這部12集的單元劇之於網絡劇集行業的重要意義。

上一次行業內如此有信心地談論網劇的內容升級,還是在2016、2017年。伴隨著《最好的我們》、《河神》、《無證之罪》等一批在市場和口碑上都表現優異的網絡劇集的出現,網劇投資水平完成了一次躍升,基本達到與傳統電視劇相當的投資體量,劇集水平也向更高質量、更接近電影水準的方向進行。

不過這一次陳思誠提出的是單集預算超千萬的短劇集規劃。雖然是全電影班底的製作水平,但在目前網劇的普遍製作水平下,《唐探》網劇單集成本甚至等於一些網劇的全部拍攝成本。

當年,尚娜負責開發的《匆匆那年》以單集過百萬的投資改變了網絡劇集低成本投入和製作的格局,因此她了解投資對網劇品質升級的重要性,「拍什麼標準的電影和錢是息息相關的。視頻網站要想做所謂電影級別的品質,就得用電影級別的投資。

達到如此投資體量和製作水準的《唐探》網劇必然要在幾家頭部視頻平臺中尋找合作夥伴,相應的,平臺能獲得的也將是國內目前最成功的商業類型系列片的團隊合作,甚至是能夠與海外劇集製作水準對標的機會。

優先拋出橄欖枝、與陳思誠一拍即合的是愛奇藝。

愛奇藝在網劇新內容上的布局從2年前開始。《無證之罪》驗證了更輕盈的短劇集也可以獲得良好的市場效應和口碑。作為長劇集市場的補充,短劇集的體量和集數不僅更符合網生一代年輕人的觀看習慣,而且在爭奪用戶的娛樂時間時更有機會。

「如果一個六七十集的長劇集不能成為現象級,不具備社交的屬性,你是絕對不會看的,因為你的時間非常緊張。但一個精品的12集其實佔不了你多少時間。這是我們去做短劇集這個大類型的布局的一個核心因素。」戴瑩介紹道。

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和內容付費的習慣養成,如今網絡劇集面對的市場情況比之五年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此前成功試驗的分帳劇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平臺的內容投入風險,直接從C端付費會員獲取收入從而減輕了平臺燒錢養內容的壓力,而且解決ToB為主的劇集生產模式離觀眾太遠的問題。

但分帳模式解決的是中小成本製作、更分眾的劇集上線問題。當平臺流量到頂,廣告收入和會員的商業模式進入拐點,如何提升留存率、保持持續拉新能力、提升ARPU值成了幾大視頻平臺的新命題。

「燒錢」的過程還要繼續,因為樹立平臺品牌獨特價值的過程仍在進行。在愛奇藝的判斷中,《唐探》網劇具備行業創新的潛質。在並非最有錢的前提下投入成本做一部最貴的網劇,愛奇藝押寶的是未來網際網路娛樂內容的新趨勢,即以內容為核心競爭力,提供更多高成本、大製作的頭部精品劇,從而吸引用戶為劇集品質花錢的路線。

「要是從純付費角度去看一個商業模式,可能選擇做《陳情令》更好。但是從平臺角度來講,你的商業模式來自你想要的那部分。可能現在還是一個需要多條腿走路的時候,但也要為了拔高中國主流觀眾的審美預期做這樣的品牌建設。也許愛奇藝在未來兩年、三年間,每年會出三部、五部《唐探》網劇這樣的內容,我相信它一定不只是去做公益。」尚娜說。

這次《唐探》網劇還沒有實行單片付費的模式,但據戴瑩介紹,《唐探3》上映後,網劇將配合電影轉為付費劇集。目前《唐探》網劇的男女觀眾比接近1:1,與網劇女性觀眾為主的情況不同,這意味著《唐探》IP進入劇集層面,仍維持著最大公約數的普遍吸引力。

當觀眾在電影院消費完《唐探3》以後,能帶動多少人回頭觀看網劇,並願意為網劇來付費,這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網劇付費模式的嘗試,也會成為檢驗唐探IP價值的一個驗證指標。

相關焦點

  • 「唐探」網劇,各取所需
    從第二部開始,陳思誠安排區別於秦風唐仁組合的新偵探角色批量出現,這是唐探IP系列化布局的初現。但在《唐探2》中,這些新偵探更多還僅僅是為了與主角形成差異而作為輔助性角色出現,包括更多選擇外國演員出演,網劇主角林默在crimaster的排行榜上已經出現,不過IP開發的重心此時還未落到鋪設支線上。
  • 《愛5》公開道歉,《唐探》網劇「爛尾」,賀歲劇水準集體下線?
    文/穆念慈《唐探》《愛5》高開低走,賀歲劇水準集體下線?春節將至,賀歲劇接連定檔,其中熱度最高的兩部劇當屬《唐探》與《愛5》,但與開播之前觀眾們的高期待相比,目前這兩部作品的口碑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崩壞」,從不被認可到有了完整的IP體系,《唐探》與《愛情公寓》系列作品陪觀眾走過了多個年頭,收穫的粉絲群體也愈發龐大,但此次的續作卻是讓人有些「一言難盡」,以口碑來看,並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
  • 網劇《唐人街探案》收官 這只是陳思誠的一小步?
    陳思誠並不滿足於此,Crimaster榜單上排名第四位的林默也正式在網劇《唐人街探案》中作為主角亮相,「唐探宇宙」版圖進一步擴張。同時,網劇中《曼陀羅之舞》單元的導演柯汶利則暗示,「不排除會有第二季、第三季。」近日,網劇收官,被不少網友吐槽爛尾,故事質量遠不及前兩周。豆瓣評分從8.1分掉到7.9分。但殊不知,這個結尾與將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唐探3》有不小的關聯。
  • 「唐探」網劇,各取所需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且並行內容的規劃必然促使《唐探》IP容量的迅速增長,陳思誠個人的精力已經難以覆蓋整個系列的發育進程。由導演角色轉向監製身份,培育起可以貫徹《唐探》系列風格、獨立運作劇集乃至電影的團隊,陳思誠才能更高效地分配有限的精力來拓展「唐探宇宙」和開發新的IP系列,這也意味著網劇將成為新團隊的練兵場。
  • 唐探網劇口碑斷崖式下跌,爛得如此明顯,陳思誠心裡能一點數沒有
    近日春節檔電影票房已經開始陸續發起預售,按照目前來看,呼聲最高的就是《唐探3》這部電影,作為整個系列的終章,加上陳思誠的「手法」,使得大家認為今天春節檔票房冠軍非它莫屬。在春節檔上映之前,官方還貼心地放出了網舉辦,雖演員陣容不同,但劇情同樣引人入勝。
  • 陳思誠和他的唐探系列,有才華,有野心,唐探宇宙能否做大做強?
    不過在《唐人街探案3》即將上映前接受採訪的時候,可以看到王寶強的狀態還是很好的,聲稱自己是越來越年輕了,越來越精神了,可見心態很好,似乎早已從被背叛的陰影中走出來了。導演陳思誠本人也是經歷了從新婚到做父親,再到被爆出各種出軌。即便如此也未曾改變陳思誠要把唐探系列做大的想法。
  • 網劇《唐探》爛尾引爭議,看最後四集,讓人有種走錯片場的感覺
    網劇《唐人街探案》開播之後口碑和人氣雙豐收,無奈最後出現了爛尾的情況,前八集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是無可挑剔,堪稱網劇裡的經典之作,大家也都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當時最後四集出現之後,遭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吐槽,讓人有種走錯片場的感覺,當時小編還特意退出去看了一下是不是跳轉到其他電視劇上了
  • 只有12集,一集1000萬,《唐探》網劇居然不圈錢也不敷衍
    最近還真有這麼一個人,讓巴塞君感受到了'宇宙'的氣焰。此人就是陳思誠,他運作的IP,就是他手裡的唐探宇宙。以下有輕微的劇透。眼看熱門電影的最終季就要上映了,陳思誠團隊這時候,卻悄悄放出了唐探的同名網劇。剛開始沒拿這部網劇當回事,認為這無非就是在大結局之前,多拿IP再炒一波熱度的操作。結果,看了四集,一樁案子之後,感覺還真有點沒想到。這棋下的夠大,唐探沒準真能成個宇宙。
  • 網劇唐探3高開低走!第三個案子太胡鬧 口碑斷崖式下滑
    網劇唐探3高開低走!第三個案子太胡鬧 口碑斷崖式下滑時間:2020-01-17 15: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劇唐探3高開低走!   作為唐探宇宙下的人物,所有新角色多少都會與之前的主要角色有些關係,新出場的偵探團也不例外,陳陳哲遠飾演的野田昊二正是《唐人街探案第二部》中與秦風比賽看監控野田昊的弟弟。
  • 「唐探宇宙」要成為漫威那樣的世界級IP差的是什麼?
    從《唐探1》到票房大賣33.97億的《唐探2》,再到全網熱播的《唐探》網劇,顯然這個IP已經趨於成熟,而陳思誠對「唐探系列」的打造也更加趨於完美。雖然《唐探3》還沒能和我們見面,但唐探宇宙的名聲已經在國內影壇打響,陳思誠也堪稱國產宇宙級電影第一人(雖然有點早,哈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陳思誠對唐探系列IP信心十足,也能感覺得到陳思誠的那種自信,畢竟《唐探3》要是真在這個春節上映40億票房甚至更多未必不可能。
  • 陳思誠稱《唐探》網劇是送給年輕人的禮物 主演邱澤和張鈞甯同框...
    時光網訊   由陳思誠監製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已於1月1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日前劇集主創邱澤、張鈞甯等齊聚北京,張鈞甯直言邱澤很帥,很會撩,在片場更是通殺,俘獲一眾迷弟迷妹。  網劇《唐探》圍繞著Crimaster偵探排行榜上的林默、五大靈童展開,講述新偵探如何破解離奇案件。第一案《曼陀羅之舞》以「懸疑+人性」,揭開人心之惡引共鳴;第二案《玫瑰的名字》故事圍繞「愛情+反轉」,用女性視角呈現懸疑劇的不同打開方式;即將上線的第三案《幽靈邀請賽》結合「搞笑+遊戲」,主打年輕化新潮流探案。
  • 華語片能構建「電影宇宙」的IP很多,為什麼「唐探宇宙」被認可?
    很顯然「唐探」系列的首部網劇上線,使得「唐探宇宙」骨架得到豐滿,據官方提供的故事線來看,原本三個案子的順序因為要配合《唐探3》的上映,而做了微調。這樣的好處就是網劇的呈現,既道出了排行榜第四名林默的能力和過往,又能為《唐探3》的上映提前預熱,可謂一舉多得!
  • 我們低估了陳思成的野心,唐探網劇首播8.1,唐探宇宙真的來了!
    與電影《唐人街探案》同樣的「喜劇+懸疑推理」的創作風格,雖然網劇和電影講述的故事相對獨立但它們在內容上又有著聯繫,形成互文。「唐探系列」可謂是近些年中國電影中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優質國產原創影視作品之一,隨著唐探網劇的正式拍攝,導演兼編劇的陳思誠想要打造「唐探宇宙」的規劃與布局在大眾視野中也是逐漸清晰起來。
  • 《唐探》網劇耗資堪比電影,單集投資破千萬,觀眾表示完全不夠看
    從演員到導演再到編劇和監製,陳思誠這三個字已經貫穿整個影視行業,他給觀眾帶來的驚喜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從《唐探》系列以來,陳思誠就一直在追尋突破,電影票房更是成「次方」的形式增長,如今網劇《唐探》的上映,讓陳思誠的名氣更上一層。
  • 超級網劇《唐人街探案》: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妥妥的穩!
    然後《唐探3》還沒等來,先來了一部超級網劇,網劇和電影聯動,一個跨年檔,一個春節檔,這個操作可以說是很自信了,也能看出這一系列的野心,從電影,到網劇,陳思誠在這個IP的開發上實在是很有眼光和布局。愛奇藝出品的網劇《唐人街探案》一上線,觀眾們就炸了鍋,紛紛點讚驚呼,豆瓣8.1分的開分足見這部網劇的質量,網劇一出,徹底宣告了陳思誠的「唐探宇宙」成了。
  • 少了《緊急救援》,陳思誠的《唐探3》能獨霸春節檔嗎?
    這也是陳思誠有底氣堅持影片延期至2021年的春節檔上映。五年前,誰也沒想到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日後會發展成一個「唐探宇宙」。陳思誠非常熱衷在最後五分鐘裡搞事情。當所有人都期待著《唐探3》快快上映,陳思誠他不急。轉頭又去搗鼓出一個《唐探》網劇。至此,「唐探宇宙」不再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
  • 填補時間線拓展角色懸疑升級 網劇《唐探》引熱議
    原標題:網劇《唐探》引發熱議:「誰是Q」 到上周,豆瓣分高達8.1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已推出兩個完整故事,即《曼陀羅之舞》和《玫瑰的名字》,而來自同一IP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還有10多天上映,偵探粉興奮地表示,2018年《唐人街探案2》提到的「全球偵探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神秘「Q」,已在網劇中有所體現,《唐人街探案3》也有Q的消息。
  • 被媒體捧上天的《唐探》網劇,看完前4集後,我列出了這5大缺陷
    這部網劇的實際質量到底如何?帶著這樣的疑問,皮哥也在近日觀看了已播出的前4集,現將真實感受陳述如下,給大家以參考。一、為何《唐探》網劇如此大火?評述劇集實際質量前,我們先要理清為何這部網劇熱度如此之高。在皮哥看來,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腦洞大開為你揭秘唐探系列的神秘人
    作為打造「唐探系列」的關鍵線索,從電影「唐探2」開始,陳思誠便在埋伏一個大的伏筆——偵探排名第一的Q到底是誰?許多粉絲甚至剛從《唐人街探案2》的影廳出來便開始了腦洞大開的推理。有人覺得Q就是《唐人街探案》第一部中的張子楓飾演的小女孩思諾。
  • 《唐人街探案》開啟唐探宇宙,Crimaster世界偵探排行榜真實存在
    《唐人街探案》電影系列,獲得不少影迷的追捧,電影由陳思誠導演,陳思誠編劇的,燒腦偵探系列大片,第三部也將在2020大年初一上映。唐人街探案33且不說電影版《唐人街探案》,最近一部網劇《唐人街探案》突然火了,小編特意去看了下,該片還是陳思誠編劇,一共12集,現在已經播出4集,講述了唐人街第一神探唐仁的徒弟林默的偵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