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這6個發現有些不尋常,如大紅斑在縮小,有第九顆行星嗎

2021-01-19 悟空科學世界

關於太陽系,其實每天我們都有新發現。今天,我們為你收集了6個關於太陽系最重要的發現。

1.冥王星有一個奇怪的大氣層

觀察冥王星的大氣層打破了所有的預測。科學家了解到這片霧氣已延伸了約1600公裡,與地球的大氣層相比,它上升的高度會更高些。通過「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科學家分析了這霧氣,並且還發現了一些驚喜。

研究人員發現,冥王星的大氣層有大約20層,它們比預期的要緻密得多。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線」小組發現,每小時都有數噸氣態氮離開冥王星,但不知何緣故冥王星竟然能夠不斷地補充其流失的氮儲備。也許是因為火山活動,使得這顆矮行星產生了大量的氮。

2.光環在太陽系中「無處不在」

雖然我們在17世紀就知道了土星的光環,但現代的宇宙飛船和更強大的望遠鏡使我們對太陽系了解了更多。現在我們知道,除了土星外,像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環系統。但與此同時,行星的光環又是彼此不一樣的,例如,令人印象深刻的土星環不會在其他任何地方重複出現。

3.木星的大紅斑正在縮小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時擁有太陽系中最大的風暴,它被稱為「大紅斑」,自17世紀以來,人們就在望遠鏡中不斷地觀測它。然而,沒有人知道這風暴為何肆虐了好幾個世紀,可目前又出現了另一個謎語,即:這風暴的規模正在縮小。

2014年,科學家估測了,這大紅斑的直徑只有16,500公裡了,大約為最初測量值的一半。

4.大多數彗星是通過太陽望遠鏡觀測到的

彗星曾經是業餘天文學家的領地,他們幾乎每晚都在尋找新的天體。但隨著1995年太陽觀測站(soho)的建立,情況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從那時起,人們通過太陽觀測站已經探測到了2400多顆彗星,看起來這是難以置信的,因為這觀測站的主要任務是用來觀測太陽的。儘管如此,許多業餘天文學家仍在參與尋找彗星,並在SOHO的原始圖像中尋找它們。

5.在太陽系的邊緣,可能有一個巨大的行星

2015年1月,天文學家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邁克·布朗根據數學計算和模擬結果宣布,可能有一顆巨大的行星潛伏在離海王星很遠的地方。對此,一些天文學家團隊現在正在尋找「第九顆行星」,當然前提條件是它真的存在。

這個巨大的天體可以幫助科學家解釋位於柯伊伯帶中一些天體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運動情況。此外,天文學家邁克·布朗已經在這個區域發現了幾個大天體,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天體的規模甚至超過了冥王星的大小。

6.海王星所釋放的熱量比從太陽那裡吸收的熱量多

海王星離地球很遠,但是,這顆藍色星球所釋放的熱量要比它接收的熱量多。這聽起來非常奇怪,因為海王星位於離太陽如此遙遠的地方,而且接收的太陽光十分微弱。

科學家們非常想知道,海王星的地表正在發生什麼,因為巨大的溫差會影響海王星的天氣和構造過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估算了地表熱源與大氣層中雲頂之間的溫度差,即:大約為零下160攝氏度。所以,我們正在等待一個太空探測器被送到海王星上去解決這個謎團。

相關焦點

  • 木星的大紅斑在縮小,未來或許會消失!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認為,在大約50億年之前,太陽系剛剛誕生的時候,當時太陽系中的軌道系統是非常不穩定的,這是因為一共有上百顆行星從太陽的星雲塵埃中誕生了,我們都知道,太陽系的引力範圍最大也不過1光年左右,想要同時控制上百顆行星,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幸運的是,因為木星的出現,很快便替太陽系掃清了障礙。
  • 太陽系究竟有幾顆行星?
    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只是要提醒你,這是個富有爭議的話題。當你問太陽系有多少行星,是八大,十大還是更多的時候,有些人會相當暴躁。但是在2005年,邁克·布朗發現了厄裡斯星,一個在冥王星軌道之外的與它大小差不多的冰體。這將使行星總數達到10個。對嗎?沒有回頭路,教科書也應做出修改。為了解決這一爭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召開,旨在爭論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 新發現,類似太陽系中發現了「九號行星」
    根據該假設,第九行星的引力是這些e-TNO異常簇狀軌道的原因。現在,研究發現它擁有自己的第九行星,這一發現正在為這一假設注入新的活力。呈現這些結果的論文的標題為 HD 106906 b的軌道運動的首次檢測:9號行星軌道上的寬分離系行星。第一作者是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eiji M. Nguyen,它發表在《天文雜誌》上。
  • 「第九顆行星」發現關鍵證據,太陽也受到影響,會是原初黑洞嗎?
    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發現,被列為行星。不過到了後來,科學家陸續在柯伊伯帶和離散盤中發現了質量和體積都比它大的天體,所以科學界一致認為,行星劃分的標準有必要重新定義,冥王星就這樣變成了矮行星,不再列入行星分類。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科學家發現柯伊伯帶的6顆天體的軌道異常,這六顆天體的軌道傾角一致,但是速率不同,科學家認為一定有位置的引力在背後默默的發揮著作用。這項研究2016年發表在了《天文物理期刊》上。想法也跟天王星軌道異常預示著有新的天體一樣。
  • 引人注目的高解析度照片顯示木星的大紅斑上有洞
    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天文物理學雜誌增刊。 相關知識 木星是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79顆衛星。
  • 太陽系最大的風暴:木星的大紅斑正在縮小,它什麼時候會消失?
    但最近法國艾艾克斯-馬賽大學的研究人員的實驗結果表明,木星的大紅斑在近40年來並沒有在所有規模上縮小,至少它的厚度上變化非常小,這表明它的壽命比預期的要長得多!關於木星和它的大紅斑木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其它行星總和的2.5倍,直徑大約為14萬千米,它的軌道半長軸為5.2天文單位!
  • 木星上到處是風暴,大紅斑就是最大的一個,最大時可容納四個地球
    在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可稱得上是風暴的天堂,在這顆星球上,風暴隨處可見,它就是木星。木星上有許許多多的氣旋風暴,通過探測器所拍攝的木星照片,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這一點。對於地球而言,風暴是一種極端的天氣現象,而對於木星而言,這只是家常便飯罷了。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質量相當於其它的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如此巨大的氣態行星,上面風暴的產生和消散都是平常之事。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沒有人見過這顆行星的真面目。目前我們也只是根據一群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的軌跡作出推斷。這些天體到太陽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250倍,因此被稱為e-TNOs,海(海王星)外天體。由於這些e-TNOs不尋常的集群軌道,人們引入了第九行星的概念,並認為是這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引力導致了e-TNOs的異常運動。
  • 少了個冥王星,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還能否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
    太陽系行星現在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是八顆,但並不代表未來也是八顆,事實上有很大的可能,太陽系還存在著第九顆行星,而且這顆行星的質量和體積要遠比冥王星大得多。那麼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到底在哪呢?太陽系的第九行星最早源於天文學家們的假設,此後不斷有證據出現來支持這一假設,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幾乎已經可以斷定太陽系是存在第九行星的。那麼是什麼證據呢?
  • 可能連美國宇航局也發現不了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尼比魯
    太陽系有多少個顆行星?想必大家都會回答八個。不過可能會有些小夥伴依稀記得是九大行星。這也不怪你們,因為以前的確是九大行星。只是後來悲催的冥王星被降級成了矮行星,所以才成了八大行星。但其實,還有一顆傳說中的行星,只是連美國宇航局「NASA"也找不到它。
  • 太陽系會有第九行星嗎?在太陽的背面,會不會有一顆「反地球」
    曾經的太陽系擁有九大行星,自從人類以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太陽系就剩下了八顆行星,那麼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再發現一顆行星,補足九顆呢?這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因為現在人類的天文觀測手段還十分有限,無法確定太陽系外圍是否還有新的行星存在,比如在海王星外側的柯伊伯帶之中,就有可能存在著一顆尚未被發現的冰巨星,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可能和猜想,並沒有什麼確實的證據。新的行星只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外圍嗎?
  • 新知丨太陽系有顆矮行星叫「共工」
    我們的太陽系由八個已知的大行星和環繞這些行星運行的上百個衛星組成。此外,還有無數小行星、彗星以及被稱為矮行星的天體也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遊蕩;它們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體積最大,一度躋身「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矮行星冥王星。
  • 木星出現怪異現象,大紅斑面臨消失,卻長出了神秘白色條紋?
    木星出現怪異現象,大紅斑面臨消失,卻長出了神秘白色條紋?我們都知道木星是宇宙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之一,多年以來,它在太陽系中對我們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為它雖然離我們地球非常遙遠,但也是始終在保護著我們的地球。
  • 九號行星即將發現?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發現數百顆小行星
    九號行星是一個科學假設,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有一個巨大的冰芯行星,而且他的運動軌跡在冥王星之外。據悉,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識別了海王星以外的316顆小行星,在這其中有139顆是全新的。這一發現可能會讓我們離尋找這顆神秘的行星更進一步。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是什麼樣的星球?這裡有太陽系最驚豔的極光
    海洋、沙漠、雨林、極地都不太適合我們居住,而這些幾乎佔據了地球的全部表面積。 但是放眼整個太陽系,地球就顯得微不足道,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靠近太陽的4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石行星,而另外4顆則是氣態巨行星。
  • 假如太陽系消失一顆行星,整個太陽系會崩潰嗎?
    八大行星是一個聯動的整體嗎?有盆友認為八大行星的引力相互制約,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消失,整個太陽就崩潰了,那麼事實上會是這樣嗎?哪顆行星消失大家的反應比較猛?先來看看木星的規格木星相關參數木星的質量大概是太陽的千分之一,直徑是太陽的十分之一,距離太陽的距離大約7.5億千米左右,儘管在太陽面前是個小不點,但在行星中絕對是個巨無霸,因為它的質量是其他七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以上!所以它的存在在太陽系中是舉足輕重的!
  • 9個宇宙事實,比如月球上的足跡可持續長時間,木星大紅斑在減少
    4.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這已不是什麼秘密了,太陽太大了,而且密度也非常之高,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所以,它起到主導作用。在太陽核心處,每一秒,大約有6億噸氫被轉換成氦,並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一過程,它已「工作」了45億年,並持續到今天,但你不必擔心,太陽的壽命大約還有50億年時間。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銀河系中行星的數量如果我們想準確估計銀河系中有多少顆行星,我的觀點是:我們不能用我們在一部分恆星中發現的行星數去乘以銀河系中的恆星數量。這是我們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做出的一個天真的估計。這樣的估計將給我們的銀河系帶來大約2到3萬億顆行星。(這還不包括行星的衛星!)
  • 如果第九行星是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會怎麼樣?
    這張截圖來自一篇論文,其中有一個直徑大約4英寸的黑色圓面,據計算,這等於一個5倍地球質量的黑洞的大小。研究人員說,10倍地球質量的黑洞有保齡球那麼大。圖:肖爾茨和安文(arXiv)一顆行星?也許吧。但為什麼不是一個小黑洞呢?這是兩位科學家在一篇新論文中描述的情景。當然,他們知道那更有可能是一顆行星,而不是和我們直接觀察到的任何天體都不一樣的古老黑洞。但他們只是想讓天文學家在尋找這個通常被稱為第九行星的假想天體時能夠創造性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