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鄭州晚報
昨日,省委政法委召開全省政法系統愛民實踐服務承諾新聞發布會,我省政法系統結合服務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中心工作,推出2020年愛民實踐服務承諾,既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便民措施,也有涉及企業營商環境的服務項,共40項。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玉東
省高院 90%以上網上立案實現3天內審核
網上立案後不再提交紙質立案材料
進一步優化網上立案、網上交費流程。90%以上網上立案實現3天內審核,網上立案後不再提交紙質立案材料,網上交費後直接列印電子票據。
加快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依託移動微法院、「雲間」庭審系統等,加快實現網上證據交換、庭審、聽證、調解等訴訟服務;協同推進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12368熱線建設,實現「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
立案後3天內進行網絡財產查控
持續強力推進解決「執行難」。全面推行智慧執行、公開執行,讓當事人可視可查、實時監督,實現對每一名執行員、每一件執行案件的實時管控;全面推行財產集約查控,立案後3天內進行網絡財產查控,查控後依法快速執行,防止被執行人轉移、隱匿財產;加快實現在全省範圍內對不動產、車輛、土地等財產「總對總」的聯網查詢、凍結、扣劃,盡最大努力保障當事人勝訴利益。
卷宗可以在線瀏覽、借閱
提升智慧審判水平,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完善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規則,讓群眾更加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決糾紛;深化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及時為當事人提供電子卷宗在線瀏覽、借閱等服務。
推廣民事、執行案件律師調查令制度
切實保障律師依法履職。深化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全面推廣民事、執行案件律師調查令制度,保障律師網上閱卷,建立律師網上排期開庭制度、實現開庭「自動避讓」;完成我省法院律師服務平臺與最高法院律師服務平臺對接,實現律師身份一次驗證,線上通辦各項訴訟業務。
省公安廳
推行出入境「周末辦證」服務
實行省內戶口遷移「一站式」辦理
居民辦理省內戶口遷移,不再出具紙質《戶口準遷證》和《戶口遷移證》,憑規定證件和申請材料在遷入地派出所一地辦結。
推行出入境「周末辦證」服務
在全省設區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延長服務時間,開闢「周末辦證」窗口提供辦證服務;將「周六辦證」服務延伸至縣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省公安廳出入境制證中心實行周末加班制證,進一步滿足居民辦證需求。
開闢交通違法、事故網上處理渠道
群眾可利用河南警民通APP手機軟體,實現網上提交申請、反饋覆核結果。拓寬交通違法罰款繳納渠道,開通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交管12123APP的支付寶和微信繳納罰款功能。推行道路交通事故遠程調解。
開闢涉外高層次人才籤證「綠色通道」
對來豫投資、創業、商貿等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口岸籤證「綠色通道」服務,採取簡化相關企事業單位證明材料、通過電子郵件和郵寄方式提交申請、上門服務等方式,為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辦理人才、工作、商務等口岸籤證提供最大限度便利服務。
完善律師會見保障服務
看守所在便民服務大廳公開律師會見指南等服務信息,設置律師專用停車位。實行網絡預約會見和延時會見服務;對確有會見必要的,正常工作日可延長會見時間至當日20時,周末和法定節假日也可正常會見。
企業刻制公章由1天縮為半天
行政審批事項將營業性爆破作業單位行政許可、營業性射擊場設立許可、保安培訓學校設立許可等10項行政許可、行政審批,委託下放各省轄市公安局負責實施。
將武裝押運保安服務公司、普通人防保安服務公司、保安培訓學校設立許可3項行政審批事項的審批時限由3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企業申請刻制公章符合規定的,印章刻制由原來1個工作日縮短為半個工作日。
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省、市、縣公安機關分別設立經濟犯罪舉報中心,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和報案,法律諮詢服務。在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較集中的園區設立警務室或警企聯繫點,建立常態化安全防範機制,也可根據企業需要選派民警進駐擔任「聯絡員」。
加強「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建設
建成河南省公安廳網際網路便民服務平臺三期工程,在進一步提升原有289項便民服務實效的基礎上,陸續推出居住證申報、違法異議覆核、行政複議、刑事複議覆核等14項網上辦理業務,進一步推動公安業務「一網通辦」。
省檢察院
群眾來信由簡訊回復變面對面接談
開展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專項活動
要開展嚴懲製售假冒偽劣防疫物資犯罪專項活動、嚴懲妨礙企業生產經營犯罪專項活動、寬嚴相濟辦理企業人員涉嫌相關犯罪案件專項活動、涉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經營民事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專項檢察監督活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打造河南依法治河新模式
圍繞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持續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總結專項行動經驗,深入實踐「河長 檢察長」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我省淮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形成保護水生態環境工作合力,推動打造河南依法治河新模式。
建立扶貧涉案財物快速返還機制
立足檢察職能,堅決依法懲治扶貧領域腐敗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扶貧領域涉案財物快速返還機制,保障貧困群眾的「救命錢」能在第一時間內發揮使用效能,促進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落地。
加大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辦案力度
持續開展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活動,紮實推進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重點辦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
推行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六項機制
積極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性侵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教職工入職查詢、法治副校長、法治進校園、校園及周邊安全治理等六項機制的落實。提供 「菜單式」送法服務,構築未成年人保護多重屏障。
深化「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制度
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提高群眾來信分流、辦理、答覆質效。在全省基層檢察院實行當面接談來信人制度,將7日內程序性回復由簡訊為主轉變為面對面接談,當面聽取來信人訴求,引導來信人依法規範信訪,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省司法廳
做好重點群體法律援助工作
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
整合各類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優化網上諮詢、網上申請、網上辦事等服務職能,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法律服務。持續開展「法援惠民生」 系列活動,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軍人、人民警察和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軍人軍屬等重點群體申請法律援助的,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受理、辦理。
做好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
加大對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糾正不當或違法的行政行為,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規範性文件異議審查申請,嚴格及時依法辦理。
紮實推進監獄、戒毒所政務公開。健全完善監獄長、強制隔離戒毒所長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公開接受群眾諮詢。
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
大力推進「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3年內為每個行政村培養5至8名「法律明白人」。
健全完善公證服務「綠色通道」。實施對老弱病殘當事人預約服務或公證員上門服務活動。降低特殊困難群體司法鑑定收費標準。對涉及殘疾人、農民工、下崗職工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司法鑑定事項,減收不低於法定標準20%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