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娛樂圈的一個突出現象是:視頻網站話語權漸長,強勢介入內容行業上下遊,重置規則與玩法。而優愛騰幾度聯合倡議,從限制片酬,到抵制撕番,均直指藝人環節。
更有媒體報導,視頻平臺分約成為演員經紀行業新趨勢,潛臺詞即是「站隊」與「捆綁」。如此一來,既令經紀人、小演員心生焦慮,也無形之間強化了「資本」在粉絲心中的幕後黑手形象。
視頻網站的確強勢。然而,跟著平臺就有肉吃嗎?就能成為「鵝選之子」「褲家力捧」「桃的女孩」了嗎?還是太天真了!
硬糖君簡單了解了一下三大兩小外加B站的經紀業務,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有人要陪老闆跑馬拉松,有人大鬧火車站被開除,還有人演過了許多大IP,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視頻網站經紀圖鑑
視頻網站最初籤的藝人大多為自家主播,如搜狐視頻的大鵬,優酷的汪聰。
汪聰目前主業仍是主持,是今年雙11貓晚的三位主持人之一。大鵬自2004年起在搜狐視頻做主持人,2007年有了自己的脫口秀《大鵬嘚吧嘚》,2012年自編自導自演迷你劇《屌絲男士》,為搜狐視頻的自製劇業務打頭陣,主場隨即轉移到影視。
隨著自製劇綜業務的展開,各家這才開始認真布局經紀業務。
一方面,自製內容對於藝人的需求越來越大,被明星的片酬、檔期所牽制不如自主造星,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沒有人希望季播劇總是換主演,或者捧出的人不能為自己所用、反為別人做嫁衣,最好還是能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
愛奇藝旗下主要的經紀公司是2015年8月成立的果然娛樂,CEO劉濤曾供職於華誼,籤約藝人超過50位。演員中比較知名的有陳哲遠、李墨之,《偶像練習生》選手小鬼、朱星傑,《中國有嘻哈》選手VAVA等也在這家公司。此外,愛奇藝還成立了愛豆世紀與愛豆青春,專門負責NPC、UNINE兩個選秀男團的運營。
騰訊方面,哇唧唧哇的存在感過於強大,令人時常會忽略企鵝影視本身也有經紀業務這件事。《全職高手》中的「唐柔」李沐宸、《陳情令》中的藍家大哥劉海寬,就曾是企鵝影視籤約藝人,出演過多部自製劇。
另一事業群的騰訊影業,2016年宣布與歌手胡海泉的撲度娛樂達成戰略合作,在藝人挖掘與打造方面深度聯動。硬糖君看了一下微博,這項合作依然有效,撲度娛樂的兩名新人參演了騰訊影業剛剛開機的新劇《我們的西南聯大》。
阿里大文娛於2017年8月成立了酷漾娛樂,其官微簡介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藝人經紀公司」,足見思路與前兩家不同。主持人、演員、偶像男團BlackACE,以及《這就是》系列節目的熱門選手,都統一在這家公司,今年往貓晚上輸送了21位藝人。
搜狐視頻如今已掉出第一梯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家平臺曾有過一段領跑網劇的時光。白敬亭、張若昀,乃至彭昱暢、羅雲熙,都曾出演搜狐自製劇。
退出版權大戰後,搜狐開始專注「小而美」,鮮少採用明星陣容,而是通過自家的校花大賽、校草大賽不斷選拔新人,試圖打造「選秀+藝人經紀、視頻平臺、媒體分發」的商業閉環。
如果不是9月一條「女藝人大鬧火車站」的新聞,可能很多人都還不知道,芒果TV也籤了一批新人演員。
事件中的藝人名叫劉露,參演過兩部網劇,其中《三千鴉殺》還沒播,也是不知道為什麼有勇氣對民警自稱「公眾人物」。事件發生後,芒果TV直接發聲明與其解除合約,反應倒是乾脆利落。
B站的經紀業務也是今年才被大眾發現的,主要是因為送了知名UP主易言去參加《創造營2019》。易言在節目中標註的公司「超電文化」是B站的線下文化品牌,主營業務包括是UP主經紀、演出/展會及IP衍生/品牌合作,旗下獨家籤約UP主200餘人,涵蓋多個垂直領域。
萬年作配,還是成為「強推之恥」?
近些年,許多演員憑藉爆款網劇一夜成名、逆風翻盤。但有意思的是,他們基本上都不是視頻網站的直系藝人。「資本想捧誰捧誰」或許在唱跳偶像上可行,但在影視演員方面是暫時失效的。想要復刻TVB,談何容易?
從源頭上來說,業內尚有許多老牌製作公司和專業經紀公司,視頻網站一來起步晚,二來專業程度存疑,未必搶得到好苗子。
從資源分配上說,視頻網站更多追求的是流量,大劇主演的首選還是當紅明星、成熟藝人、專業演員,而非自家新人。籤約新人所能分配到的不外乎兩種——大IP配角和小網劇主角。平臺藉此是可以獲得高性價比,然而從捧人的角度看,這兩種角色對藝人的帶動越來越有限。
首先,劇集市場本身越發殘酷,出圈難、爆款難。20%的頭部內容吸引了80%的關注,其餘大多淪為炮灰,捧人無從談起。
大IP往往意味著大明星、大群像,如果沒有足夠出眾的人設、實力或者顏值,配角很容易被忽略。李沐宸、阿麗亞分別都參演了多部騰訊視頻的大IP劇,但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兩個名字還是會覺得陌生。
小成本網劇能否捧人,也要看其本身的熱度表現。愛奇藝今年播出了兩部果然新人主演的雙男主腐劇《晨陽》和《少年江湖物語》。「兄弟情」CP有了,顏值各花入各眼也算有了,但是由於製作粗糙、表演青澀、體量小、宣傳力度不夠等種種原因,劇和人都只在小範圍內引起關注。
某種意義上說,視頻網站進退兩難。籤了人要捧,天經地義,否則誤人子弟,自己也賠本兒。但如果藝人本身實力不足以服眾,不能勝任角色,分分鐘又會引來「強捧」、「加戲」的爭議。
比如《破冰行動》的五番女主李墨之,不是因為戲好受到關注,而是因為人設奇葩且戲份冗長成為彈幕集火對象。發現她是愛奇藝自家藝人之後,群眾徹底怒了。
此外,目前視頻行業的格局還是多家視頻網站並存,新人如果和某一家平臺籤約,和其他視頻平臺的合作就會有障礙。
選擇範圍本來就不大,還得除以三,被動加被動。因此,新人即便籤約了平臺,也未必都能保證有戲拍。而平臺也未必能消化和服務好這麼多不上不下的藝人,粉絲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在家摳腳也就罷了,視頻網站藝人有時還真會面對一些其他藝人不會遇上的局面。比如搜狐的藝人,還要陪查爾斯跑跑馬拉松、過過情人節。
阿里的藝人,則有望成為藝人經紀4.0、5.0的小白鼠。藝人員工制什麼的,總感覺離社畜近了一步呢。不知我們還略知姓名的幾位酷漾藝人,現在是阿里P幾呀?
平臺再轉向
說到底,藝人(特別是演員)走紅是一件很「玄學」的事,沒有辦法按網際網路的思路找到某種方法論模型。視頻網站也是在不斷試錯中學習和調整的。雖然某些平臺無休止的擴招依然令人擔憂,但總體來看,視頻網站的經紀業務近年又出現了新的轉向。
比如,對新人不再放養,除了選拔還要培訓,甚至量身打造劇目。2017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官宣了與劉天池表演工坊合作的「天鵝計劃」,整合平臺資源,挖掘和培養新人,同樣試圖打造平臺內部的造星閉環。
不久前剛剛播出的網劇《戀戀江湖》就是「天鵝計劃」的首部定製劇,主演姜貞羽、楊仕澤、徐凱鑫、李嘉豪均為「天鵝計劃」第二期學員。
再比如,尋求更為靈活的合作方式。與外部藝人籤部頭約可能是其中一種嘗試。
另外,上文提到的李沐宸已經離開企鵝影視,去了楊洋所在的、賈士凱的悅凱娛樂,但仍出演了企鵝新劇《餘生請多指教》。硬糖君不負責任的猜想一下,或許背後並非傳統印象中的撕破臉式解約,而是將相對成熟的藝人交給專業經紀公司打理,把目光放得更長遠。
更何況,眾所周知,鵝還入股了耀客傳媒、檸萌影業,並通過閱文間接持股新麗傳媒,這三家公司也都是有經紀業務的。檸萌的江疏影,新麗的辛芷蕾、何泓姍都有不少戲在騰訊。如果這樣也能夠實現與藝人的「綁定」,又何須將人全籤在自己旗下?
另外,優愛騰三大平臺,從爭搶大劇獨播,到如今常常兩兩聯播,再到抱團倡議,整治行業亂象,已經展現出了一種更為成熟的競爭與合作姿態。
這種變化也反映在了用人上。騰訊視頻的《超新星全運會》能夠集齊「搖壺炒河」世紀同框。楊超越可以登上《奇葩說》,「為鵝爸爸去隔壁奇藝叔叔家賺qq幣」。
還有鵝家官宣的項目《青簪行》,網傳果然娛樂的陳哲遠也將參演。可見,在共同利益面前,平臺間的「門戶之見」可能也沒有那麼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