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棋魂》改編自由小畑健執筆的同名漫畫。
有數據表示,日本有近一百萬人因為《棋魂》投身圍棋行業。為了更完整精確地展現博大精深的圍棋文化,劇版《棋魂》不僅還原了現實中圍棋競技的經典場面,還聘請了世界圍棋混雙冠軍作為顧問,全程參與指導劇本創作,並對劇中所有棋局進行專業審視。
進藤光在平安時代天才棋士藤原佐為的指引下一步步接近圍棋的真諦。動畫中,它的每一個棋局都來自於歷史上出現過的棋局。精細、考究、燃是《棋魂》封神的原因。
而劇中描寫的是一群追夢人在不斷傳遞頑強不息的體育競技精神,努力實現熱血的青春夢想。
第一點,是把它變成一個中國版的故事。
本土化的改編,滲透著濃濃的本土風土人情。
如劇中,小學生時光深愛著小商品店的四驅兄弟賽車。
綠舌頭、老式爆米花、仙劍奇俠傳。
在香港回歸的歷史性時刻,小光情不自禁地唱起「小河彎彎入海流」,並對褚贏說,「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高興的日子。
此外,《棋魂》也盡力保留了主線劇情和高光時刻,音樂也配置了動畫原版。戰曲響起,那氛圍沒誰了。
改編最重要的地方,是不失人物的內核。
《棋魂》的內核,講的是棋士對圍棋的熱愛。褚嬴熱愛到魂魄不肯離散,在千年孤寂的時光中仍一直鑽研圍棋,所以鮮有敵手。
時光對圍棋的喜愛是摸索式的。
一開始並不真心喜愛圍棋,他喜歡在褚贏指導下贏棋後的掌聲、表揚、零花錢。兩人因為種種矛盾鬧翻,六年後時光替朋友上場下棋,才將這份天緣續回來,他也發現自己真正愛上圍棋。
時光的每一個煩惱,每一次進步,觀看的人會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
《棋魂》是一部從演員到編劇再到導演,都十分真誠的作品。它營造的「棋魂世界」無瑕又熱血。而主角間的羈絆,又是如此深沉。
褚嬴是時光職業道路上的領路人,反之,時光也讓褚贏找到了在圍棋中最快樂的狀態。
從褚贏手把手教落子的方式,到時光六年後真心喜歡上圍棋,成為褚贏在旁觀戰。這份羈絆本身像親情一樣戳人淚點。
長大後小光敗局歸來,上課走神,受到老師的冷嘲熱諷。褚贏氣極了,張牙舞爪地說,「小光是我見過最有下棋天賦的人,何況他還有我,他會和你們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親人般的護佑啊。
時光對褚贏說,「我感覺你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褚贏想,「我想著跟小光永遠下棋,就算找不到神之一手也沒有什麼關係。」卻沒成想到頭來,他苦苦尋覓的神之一手,正是時光。
所以褚贏和小光之間的關係,是註定的成長的悲劇。種子長成大樹,曲終人散離場。褚贏是一定會離開的,他的來是一場意外,那麼他的走也是必然。如何面也是時光和褚都必須經歷的成長。
時光和俞亮就是亦敵亦友的關係,天才少年俞亮幾次輸給受褚嬴指點的小光,小光深覺自己贏得不體面,而俞亮視其為鞭策自己的動力。他們成了精神上的圍棋少年,互相以趕上對方為努力的目標。
這些天我每天都在下棋
但不管我和誰下
我想的都是你
如果是你會怎麼應付我這步棋
----俞亮
《棋魂》原作中,進藤光、佐為、塔矢亮三位主角的人物設定和命運是最為吸引觀眾的,佐為是良師,一步步引導進藤光從一個不懂圍棋的少年成長為日本圍棋界的新星,而塔矢亮之於進藤光,就如流川楓之於櫻木花道一般,是宿敵也是益友。
原作中,佐為是平安時代天皇的圍棋導師,真人版《棋魂》中,褚贏的生活背景則被放置在了中國南梁時期。
圍棋本就起源於中國,古時稱之為「弈」,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南北朝時期玄學興起後弈風更盛,當時不僅以棋設官,還建立了「棋品」制度,圍棋分為「九段」即源於此,由此得見,劇中南梁這一時期的選擇之妙。
相比於原作,真人版《棋魂》處處透著中國文化底色,褚贏向時光闡釋圍棋奧妙時道:「黑白兩子,就像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每一局棋,都象徵著世間萬物。」將棋盤博弈與道家思想結合,道出了圍棋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內涵。此外,如「滄海化作桑田」、「大雅君子惡速成」、「祖墳冒青煙」等中國典故、俗語的引用,都在強化臺詞的「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