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騰訊V視大會上,由企鵝影視和壹心娛樂共同發布的講述藝人和經紀人之間的故事《朝陽裡N3》(現《我和我的經紀人》),被定義為S級(重點)綜藝,壹心花了三年之久策劃這檔節目。
3月17日,這檔節目如期上線,上線僅12天播出兩期,豆瓣評分以達7.2,騰訊獨播的狀態下點擊量1.6億,根據骨朵傳媒顯示排名網綜Top10,上升勢頭迅猛。新年願望,再也不上熱搜的楊天真,因這檔綜藝,再次霸佔了熱搜榜。
什麼是經紀人?
經紀人因和藝人緊密的工作關係,被掩蓋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和我的經紀人》從這個題材入手,以職場奮鬥作為價值宣傳點,進行整檔節目製作,其獨特的題材和真實的表達,收割一大批受眾。
國內藝人跟經紀人的關係分三個類型。
「保姆型」,合作關係最緊密,信任感極高的一種類型,經紀人包攬了藝人一切事物,從商務到媒體宣傳都親自操刀。經紀人也擁有成熟的經驗和廣大的人脈,但同樣能帶的藝人數量也十分有限。國內第一代經紀人王京花、常繼紅初期都是採取這樣的經紀模式。
「工作室類型」,藝人親自挑選組建的經紀團隊,藝人對其自身規劃有核心決策權,同時負責其商務資源拓展,最大限度的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對藝人的成熟度及經驗值要求極高。
壹心的模式則屬於第三種,「職業經紀服務公司」,平臺型公司,提供模塊化藝人服務,商務團隊、媒體宣傳團隊、市場營銷團隊、法務團隊組成了專業藝人服務體系。
「流量明星和小鮮肉是媒體為了製造出話題做的同類項合併,存在即合理,你認為他不合理是因為你感受不到他的合理性」—— 楊天真
流量和口碑到底哪個才是首選?
個人形象定位會上,朱亞文跟「天真女團」在個人工作甄選及形象定位上,出現了較大爭議,暴露出藝人和經紀公司目標及權益平衡的一個切面,藝人要堅持自身的獨特性,要維護個人專業的形象,但經紀公司需要藝人拓展更多的粉絲,形成可直接轉化的商業流量。
完成藝人到明星的轉化,先流量和先口碑是兩條不同的路徑,先流量必然是一個捷徑,讓藝人可以迅速走向大眾視野,先口碑則可能需要數十載的積累和努力,必然無法為經紀公司帶來時效的利益。從「頂級流量」鹿晗,到以工作室的形式跟張藝興合作,壹心對於流量的重視不言自明。
影視劇是作品是為演員建立自身的口碑,宣傳及綜藝服務於大眾認知及大眾流量,商務合作則是演員核心的營收。
從這個角度來解析朱亞文全年的工作內容,整體分布是合理的,影視劇作品佔據了80%的工作量。但深挖2018年朱亞文的影視劇作品,三部影視劇《大明皇妃》、《賴貓的獅子倒影》及《小豬佩奇》大電影,《大明皇妃》從曝光的演員班底及片花來看,質量尚且可以保證,同時也彌補了朱亞文在古裝劇上的經驗,但這兩年越來越嚴的「限古令」,讓這部作品上線時間充滿不確定性。跟楊子珊合作的純網劇《賴貓的獅子倒影》導演是大陸版《深夜食堂》的導演蔡嶽勳,改變自網絡小說《老婆愛上我》,也有意圈粉低齡人群。豆瓣評分僅4.2的《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電影,則成為朱亞文作品中口碑最低的作品。影視劇背後也為拓展粉絲群鋪路,口碑為流量讓路,這步險棋,只能靜觀其變。
體制化經紀公司和內容資源型經紀公司如何甄選?
以壹心和喜天傳媒為代表的體制化流程化經紀公司和以華誼兄弟為代表的影視內容製作型經紀公司,是目前兩大核心經紀公司類型。
壹心的特點為通過自身專業化的營銷手段,對接頭部影視劇資源為藝人的發展做整體的規劃,但不足也正是缺少內容製作方的加持,藝人資源不穩定,對大眾無法形成持續的作品宣傳。
華誼兄弟和近期迅速崛起的視頻門戶網站及剛完成對泰洋川禾投資的字節跳動,代表著正迅速崛起的內容製作型經紀公司,他們憑藉強大的內容製作及宣發渠道,給藝人帶來穩定的內容輸出。對於喬妹希望每天都工作的訴求,喬妹的離開可能對個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人設」更多的是一種創造,但我覺得我的工作只是一個放大,他本身就有這個個性,就有這個能力,就有這個特質,你選擇了這個面,放給大眾而已——楊天真
「立人設」創造人設還是放大真實?
「被選擇的信息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知道冷很多事實,其實卻離事實越來越遠。」——《娛樂至死》
在琪仔的宣傳方案匯報中,被挑戰的最多的則是宣傳方案的整體性和邏輯性。
藝人在產生有影響力的作品後,需要抓住機會迅速提升國民認知度。找到核心定位成為突破口,穩準狠的透傳已認知人群同時影響更多潛在人群。無論如何洗白「人設」,「人設營銷」論仍是壹心的核心營銷手段。
從楊天真幫助範冰冰立起「範爺」的人設後,範冰冰事業得意迅速發展,到籤約壹心後,鹿晗迅速變成了「流量明星」,雖極力否認「立人設」的說法,但放大明星個人定位,仍是壹心主要的營銷手段。隨著國內文娛產業對專注內容作品的風向回歸,靠話題及流量營銷是否還能見效?
最終,藝人和經紀公司的關係,永遠存在著商業利益和個人品牌建設上的博弈與堅持。隨著藝人個體的成熟,市場對其認知的不斷完善,經紀公司所承擔的角色也在不斷地轉變。話題流量營銷是可以快速產生影響力的方法,但歸根結底還需要通過硬核作品產生可持續的長尾效應。觀眾或許可以通過一檔節目了解到經紀公司跟藝人之間的運作模式及合作方法,但同時暴露出來的藝人跟經紀公司之間的問題也需要雙方進行長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