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流浪地球》中的莫斯麼?川普推出「美國人工智慧計劃...

2021-01-08 i黑馬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特色大獲好評。片中 控制宇宙空間站、 擔任 地球導航重任 的人工智慧系統「莫斯」想必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斯所說的「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也成為全劇中的一個閃光點。回到現實中,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決定性議題,影響著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人權和社交媒體,其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應用也一直備受關注。

北京時間2月12日,一項基於電子病歷進行臨床智能診斷的研究成果在線刊登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上。 在這項由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夏慧敏教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康教授等專家聯合完成的研究中, 人工智慧不僅能夠「看圖」識別影像,還能「識字」即讀懂病歷中的文本信息,對某些疾病的準確度與經驗豐富的兒科醫師相當 。進一步印證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健康醫療的廣闊應用前景。

圖:Nature Medicine

「美國人工智慧計劃」拉開帷幕

同樣在今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將籤署一項行政命令,啟動「美國人工智慧計劃」(American AI Initiative),以進一步填補美國AI發展國家級戰略的缺位。

美國白宮在今日發布的一項聲明中表示:「新興技術正推動著未來產業的發展,人工智慧(AI)就是其中之一。從交通、醫療、教育到安全,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幾乎每一個領域。即使在這些技術商業化的早期階段,我們也已看到人工智慧在輔助工人、診斷疾病和改善國家安全方面的力量和潛力。」聲明還提到,作為人工智慧的早期開發者和國際領導者,美國受益匪淺。但隨著全球人工智慧創新步伐的加快,其不能坐視不管並自認為領導地位得到了保證。 因此,該倡議要求聯邦政府優先考慮醫療保健和其他領域機器學習的研究和開發,把資金和資源轉向人工智慧研究,並呼籲制定美國主導的人工智慧國際標準等,加速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領導力,包括五個「關鍵支柱」。

1. 投資AI研發。 政府將要求各聯邦機構在其研發預算中「優先考慮人工智慧投資」,但並未詳細說明白宮將投入多少資金以支持這一計劃。該計劃還呼籲各機構更好地報告人工智慧研發支出,以便對整個政府的研發支出進行概述。

2. 釋放AI資源。 各機構將幫助 AI 研究人員取用聯邦數據、算法和計算資源。

3. 制定AI標準。 此部分與治理監管相關,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和其他小組將共同起草管理人工智慧的一般準則,以確保其安全性、使用需合乎道德。具體將將涉及哪些領域並不清楚,但指出將會涉及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美國國防部等。因此,不難看出整個計劃將與健康醫療行業息息相關。

4. 創造AI勞動力。 白宮的 AI 資詢委員會及其就業培訓委員會將尋求讓協助勞工進修的方法。此外,還將要求各機構創建計算機科學獎學金和培訓課程。

5. 國際合作及AI優勢保護。 美方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人工智慧,同時不損害美國的利益,或放棄任何美國的技術優勢。但並未提及是否會解決科學家、工程師和學生的移民和籤證問題。

未來醫療「兵家必爭之地」

該計劃涉及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關注領域,但業內人士表示, 缺乏 明確資金也令人感到擔憂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18個國家啟動了國家層面的人工智慧戰略。數字從澳大利亞和丹麥的大約2,000萬美元到韓國的近20億美元不等。

在此之前,川普政府已經對人工智慧採取了一些措施。2018年5月,其就人工智慧的產業角色舉行了一次峰會。2018年9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宣布,已承諾為人工智慧研究提供20億美元資金,其中包括一些已經在進行中的項目。當月,白宮還呼籲公眾參與更新現有的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

對於川普最新的美國人工智慧計劃,外界反應褒貶不一。 「白宮最新的行政命令正確地將人工智慧作為美國決策制定的重點,」紐約大學AI Now研究所聯合主任Kate Crawford告訴《科學》雜誌。但她擔心的是政府對產業的關注度以及明顯缺乏學術界和民間領袖的參與,僅僅通過提及隱私保護和公民自由並不能消除人們對川普政府在這些問題上「令人不安的記錄」的擔憂。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川普政府的計劃應優先考慮人工智慧研究和培訓項目,並加強數據等輔助基礎設施。如果川普政府希望其人工智慧計劃具有變革意義,其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重新規劃現有的資金,用於人工智慧研究、技術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數據創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執行長Daniel Castro也表示, 美國公司已經接受了人工智慧,但他們的行動速度仍不夠快。 「中國在人工智慧研發方面的一些指標已經超過了美國。」例如,自2014年以來,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

實際上,美國要想在全球舞臺上,尤其是醫療領域保持人工智慧的競爭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年1月,根據Healthcare IT News的報導,到2022年,中國醫院系統的IT投資預計將達到657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是以前沿的人工智慧形式。此外,歐洲也正在採取類似的舉措,例如最近歐盟計劃在整個醫療保健領域推動人工智慧協作和發展。在美國,人工智慧已經證明了其在醫療醫療領域的價值,但更多的投資和研發僅僅有助於推動其成功。正如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John Halamka博士所述:「作為哈佛大學國際醫療創新中心教授,這意味著我每年旅行40萬英裡,體驗各種文化的醫療保健。在美國以外,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動數據管理和使用機器學習模型來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

目前,美國政府還未提供更多有關該計劃的細節,僅表示將為聯邦機構制定具體的「可交付成果」時間表,並預計在未來6個月內公布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莫斯」的原型原來是它?
    在2019年火遍全國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裡,「領航員號」空間站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莫斯,也跟著火了一把。 影片中,人工智慧莫斯負責管理空間站的各種事務,是「流浪地球」計劃與「火種」計劃的監督者和執行者,擁有聯合政府授權。
  • 流浪地球裡面的人工智慧莫斯,到底有沒有進化超過人類?
    說起流浪地球,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吳京,百億導演,流浪地球在2019年迎春賀歲檔中真的是大放異彩!別的不說,光是收益就讓導演已經投資方賺得盆滿缽。不過這都不是咱們今天要說的,咱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吳京,也就是劉培強最後用空間站當作導火索引燃木星,人工智慧莫斯最後有一句特別驚悚的話:看來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的確是一種奢求。這就讓我們產生了一個疑問,莫斯這句話,是不是莫斯在最後的臨死關頭,突破了人工智慧的極限,進化出了類似於人類的感情呢?閒話少說,我還是先表明下小編的觀點,我認為莫斯並沒有突破人工智慧的極限!
  • 《流浪地球》中的莫斯是如何煉成的?你與它的距離或許並不遙遠
    電影《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憑藉強勢的口碑,票房一路逆襲,目前票房已突破24億元,主流媒體均認為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說《流浪地球》在中國掀起了一陣狂歡並不為過。
  • 流浪地球:真的是偽科幻?你還沒看懂機器人「莫斯」這個細節!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儘管網上很多人詬病說他很多情節不講科技依據,但夢九想說的是,點燃木星這個計劃其實是全片最突出的一個科技元素,而且十分嚴謹。我展開說說。總之,擁有燃料(氫氣)的木星,獲得了來自地球的大量助燃劑(氧氣),所以只需要一個火源就能點燃,巨量氫氣快速燃燒會形成強大的衝擊波推向地球,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有很多細節在做鋪墊。男主劉啟在危難之中想到了這個計劃,如果放在美國科幻片裡,這絕對是只有主角臨死之前一拍腦袋才能想到的神來之筆,其他人絕對想不到這樣的計劃。
  • 流浪地球裡的機器人「莫斯」還記得嗎?現實版的在這裡!
    看過《流浪地球》嗎?還記得那個叫做「莫斯」的機器人嗎?劇中的人工智慧系統「莫斯」無所不知,而且擁有超強語音識別能力,在極為複雜的聲音環境下依然能夠精準的識別並回答劇中劉培強的提問。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這樣的場景離我們並不遙遠,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醫療的應用層出不窮,比如掃地機器人、智慧洗衣機(它能精準感知衣物的髒汙程度、衣物重量,從而匹配最佳洗滌模式)、用於家庭教育的陪伴型機器人,甚至2018年人工智慧大會上還出現了「AI實時檢測癌症」設備。近日傳出好消息,助聽器行業也迎來了第一個「AI人工智慧聽力解決方案」!
  • 流浪地球中,劉啟成功拯救地球,為什麼電腦莫斯沒有預料到?
    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在熱播,電影中,地球在逃離太陽系的過程中被木星引力捕獲,即將面臨解體。就在大家都失去希望的時候,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和他的兒子劉啟,依靠過人的智慧和敢於犧牲的勇氣,最終帶領人類拯救了地球。
  • 看懂《流浪地球》的三個瞬間,「莫斯」最後一句話細思極恐
    《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在國內廣受好評,被廣大朋友成為:「中國如今最為拿得出手的科幻片。」這個頭銜細細數來和《流浪地球》搭配確實妥當。整部片子上千的特效鏡頭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由中國的團隊製作的,可以準確得稱為「中國製造」。
  • 流浪地球大火,連裡面的莫斯都被擬人化了,簡直帥出天際
    《流浪地球》自上映以來,票房大火,收穫了超高關注度,不僅震撼精彩的特效和嚴謹的故事情節在網絡上被熱議,連電影中各個角色的互動和發展也在網絡上引起了討論。電影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除了和兒子劉啟這一條親情線,在太空領航時,還有親密的俄羅斯太空人和進化高級的機器人Moss莫斯陪伴。俄羅斯太空人在前期就已經先領盒飯了,之後在空間站一直和劉培強保持聯繫的就是莫斯了。
  • 《流浪地球》中5大高科技產品,有些已經實現,科技改變生活!
    太空服,現有的太空服,即便功能可能沒有流浪地球中那麼豐富,但已經是頂尖科技的凝聚了,差距不會很遠。 流浪地球中的太空服是艙內艙外兩用的;而現階段的太空服艙內、艙外是各一套,太空人分開使用的。艙外太空衣非常臃腫,外觀差別在這方面比較明顯。
  • 作家看電影:《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過程顯得過於草率
    其中,《流浪地球》更是為這個春節檔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真正的裡程碑式作品。很多人盛讚這部影片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片的新時代,讓2019年成為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而在我看來,《流浪地球》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硬核科幻電影,它還同樣代表著中國新主流電影的探索方向。
  • 帶上地球一起逃?《流浪地球》和美國科幻大片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春節期間的各部賀歲大片中,要說最硬核的,絕對要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這也是今年唯一一部提前開放點映的賀歲片,或許敢於點映,本身就證實了片方對這部影片的自信,畢竟,在此之前,我們看到的科幻大片,還大都是美國人拍的,而這次的《流浪地球》,不僅有《三體》作者劉慈欣的原著打底,還有著不輸國際水準的特效。
  • 《流浪地球》第一部,有哪些科幻元素,能否在未來成為現實?
    那麼在電影中,科幻元素則是不可或缺的必備的乾貨了。在《流浪地球》第一部中,有哪些科幻元素呢?,流浪地球計劃與火種計劃的監督者和執行者,是典型的人工智慧裝備。對科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外骨骼並不是流浪地球的原創,在科幻電影中,帶輔助動力的外骨骼很早就出現。在1986年的《異形2》中,人類不僅用上了電磁脈衝武器,更有外骨骼配合,這使得戰士們可以輕鬆操控沉重的機槍,暴揍異形。
  • 流浪地球中點燃木星成功的機率已被證明為零,為什麼最後成功了
    昨天剛剛看完這個電影,可能很多人有疑惑,為啥明明慕斯說點燃木星計劃成功機率為零,大家還是選擇這種方案,並且成功了。作為電影的《流浪地球》其實就是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所有人都認為已經沒有機會,也不清楚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仍然有人選擇自我犧牲,最後拯救了地球。
  • 《流浪地球》裡的「火種計劃」應當如何定密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流浪地球》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一部科幻片,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在國內外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熱度和話題討論度一直居高不下。《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講述了人類為了避免太陽氦閃導致的文明毀滅,為地球裝上宇宙發動機,逃離太陽系,掙脫木星引力,避免了木地相撞的故事。今天「保密觀」要跟大家聊的是電影中「火種計劃」的定密問題,其折射出的信息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 《流浪地球》彩蛋全解析
    2.逃跑計劃面臨滅頂之災的人類自然不會選擇坐以待斃,原著中人們便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逃跑方案:一是宇宙飛船方案,建造擁有微型生態圈的宇宙飛船,拋棄地球駛向宇宙;二是流浪地球方案,在地球表面上建造行星發動機,讓地球與一起人類一同奔向星海。原著中甚至因為對方案的分歧,人類內部分裂出了兩種派系:主張宇宙飛船方案的飛船派,以及聯合政府主張流浪地球方案的地球派。
  • 《流浪地球》告訴你什麼叫「戰狼式蠻不講理」,呵呵!
    別誤會,毒舌君其實蠻喜歡《戰狼2》的,標題裡之所以帶上了「戰狼」,只是借用網絡上將「戰狼」這個詞汙名化之後的貶義,也就是「強橫自大、蠻不講理」的意思吧,來表達毒舌君對《流浪地球》裡一個關鍵情節設計的嚴重不滿!具體就是吳京出演的下面這個情節——地球救援隊「點燃木星」的計劃遭遇挫折,地球毀滅似乎不可避免。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11月26日回歸,重拾熱血與感動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11月26日回歸,重拾熱血與感動大家還記得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流浪地球》麼?據電影流浪地球官微介紹,#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 將於11月26日重磅回歸,這是包含了「心創作」、「心剪輯」、「心視效」、11分鐘新內容全「心」版本的《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
  • 《流浪地球》中5個笑死我的bug
    一天之內我連看了《流浪地球》《飛馳人生》和中美合拍開花的《瘋狂的外星人》3場電影,總結來說是沈騰和一隻流浪地球的外星人打鬥後幡然醒悟決定賽車的故事。《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人類背著地球去流浪的故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靠近木星時遭遇生死危機,男主劉培強、劉啟父子點燃木星成功拯救地球!
  • 小火箭聊流浪地球
    應小火箭好友們的要求,小火箭給出計劃外的系列:流浪地球。氦閃為何要流浪?難道是星辰大海的徵途提前啟航?難道是終於下定決心去尋找詩和遠方?不是的,是太陽打了人類一個猝不及防。由於懼怕太陽氦閃爆發引起的災難,人類決定組成聯合政府,並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通過動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在宇宙中流浪,找尋新的星系作為人類的家園。這個流浪計劃的實施時間長達2500年。氦閃,這個概念乘著《流浪地球》的東風開始成為眾人討論的話題。那麼,在科幻作品中提到的這個氦閃,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麼?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