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這麼看我們的」,你怎麼看?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天涯一篇題為《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帖子引爆兩岸網絡,在帖子中版友「夜空的星隕」截屏了許多臺灣電視節目關於對大陸錯誤理解的、甚至是好笑的畫面,例如大陸女孩沒見過包包、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大陸沒有熱水器、大陸人分不清左右、大陸產婦學著臺灣坐月子等等,如此畫面讓大陸網友均笑從中來,紛紛吐槽。 【閱讀】

         在大陸吃泡麵五六十人圍觀           大陸男生對臺灣女生有無限遐想  

    

         大陸沒有熱水器          《爸爸去哪兒》KIMI家教第一   

   

誤讀截選

●消費不起茶葉蛋 在大陸吃泡麵五六十人圍觀

  而且他們好像不會吃茶葉蛋,那個茶葉蛋的東西,事實上他消費不起。茶葉蛋都消費不起,人均所得很低的。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五六十個人圍觀,大家覺得這個東西這麼香。

●大陸人分不清左右

  而且他們那邊那個轉彎,好像跟我們臺灣不太一樣,他們都說大拐、小拐。我要左拐跟右拐就好啦,沒有,他不行。他們有些分不清左右。

●產婦學著臺灣坐月子

  臺灣的產婦在產後要坐月子,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過在中國大陸呢,原本是沒有這個風俗習慣的。但是隨著兩岸之間的交流,臺灣節目在大陸的熱播,那麼許多對岸的媽媽們現在也流行起坐月子了。

●楊丞琳&阿雅:大陸穿睡衣的都是有錢人  

●大S是仙女下凡

●河南跟河北是中國最窮的城市,就他們的所得而言,冷凍水餃是非常昂貴的。

●馬勒戈壁是真實地名 在中國有一個地方叫戈壁,然後有一群羊駝,叫草泥馬對不對,然後叫馬勒戈壁,這是真的地名。因為生態危機的關係,被一些河蟹把那些草,把臥草吃光了

【更多】

 

「存錢到臺灣」成大陸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做的事。圖片來源網絡

   大陸網友——」諷刺無下限 無知「

  對於臺灣節目中一些嘉賓的說法,很多大陸網友紛紛表示「傻眼」,不理解為什麼臺灣節目會對大陸有這樣的認知。難怪網友反擊出言不遜的嘉賓為「島民之蛙」。網友都表示無力吐槽了,這些臺灣節目真是把臺灣民眾當成蠢貨嗎? 【閱讀】

   臺灣網友——「小鼻子小眼,只能說井底之蛙」

   「陸盲」顯現偏見與無知 臺灣網友都覺得丟臉 相比底層民眾,臺灣的政商界人士,更有機會看到一個全面的大陸。經常上政論節目的綠營學者郭正亮,在微博發出評論,認為臺灣名嘴「如此以訛傳訛,如此自以為是,如此誤導民眾,如此不了解大陸」,實在令人汗顏。 【詳細】   

    在臺陸生——刻板印象導致兩傷

   因為大學時老師總喜歡講新聞媒體在臺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陸生言牙曾經對臺灣媒體很是神往。來了之後才發現,什麼「言論自由下的媒體第四權」終歸是想像,「一百個頻道競爭八百萬戶收視」才是現實。一派和氣的臺灣人到了電視上就是各種出位與猙獰,謙和包容的精神在鏡頭前也變得一驚一乍又狹隘偏頗。 【詳細】

    媒體人——臺灣綜藝節目 沒內容沒思想不改進

   論壇上一則《發現一個好玩的帖,原來臺灣人是這麼看我們的!》的帖子引爆網絡,內容充斥臺灣綜藝節目對中國大陸的誤解與偏見。對此,臺灣資深娛評人麥若愚批評,臺灣綜藝節目沒內容、沒思想、沒企劃,卻不見改進,總拿沒有錢做藉口。 【詳細】

相關報導:高凌風批臺灣綜藝節目沒希望:因陋就簡、惡性循環

         臺灣媒體亂象 只重腥羶不求深度  透視臺灣名嘴亂象

   「三全食品」——跟進打廣告

    隨著「河南跟河北是中國最窮的城市,就他們的所得而言,冷凍水餃是非常昂貴的」的誤解帖子發出,三全食品在新浪微博藉機而上,將帖子內容與產品宣傳結合,娛樂一把自己又宣傳了一下自己。 【微博圖片】    

 

   理性看待兩岸民眾認知落差 媒體發揮正能量——   

   儘管不少內容幾年前就已播出,嘉賓觀點也早已過時或有所偏頗,但仍然引發大批網友的關注和議論。這一現象表明:兩岸民眾間的確存在不小的認知落差,彼此間的了解和理解亟需加強,而媒體和民眾更需在其中發揮正向功能。 【詳細】   

   臺灣人不了解大陸說明兩岸交流還不夠——

     一時義憤容易消解,然而此次事件引起的反思仍未結束。海峽兩岸互通有無已近三十年,自2008年兩岸真正實現「三通」,也已過去五個年頭。政治上的接洽愈發圓融,但是兩地民眾的交流卻似乎還沒那麼圓滿。這不是靠制度上的放開或是鼓勵就能解決的,人際的交流靠的是心意的誠懇,表現在行動上,便是對於彼此不同以及因為不同而帶來的小齟齬的寬恕與包容。與國際友人相交尚且需要「求同存異」,何況與一母兄弟。 【閱讀】

       兩岸民間交流 從抱怨、傾聽到改變——   

   不論是批評還是讚譽,其實都是兩岸從陌生到認識的過程。陸配及陸生的「反擊」,只是想要改變臺灣人對大陸的偏見,臺灣作者從過去所呈現的不適應感到現在的換位思考,也同樣是認識加深以後的轉變。【詳細】       

   ◆ 歷經數十年分隔,兩岸民眾對彼此的了解並非一蹴而就,若想期盼水到渠成勢必要經歷磨合與融合,而這期間不僅是兩岸民眾互相在交流中對彼此加深理解,以耐心與愛心彼此體諒,兩岸媒體同樣承擔著傳播「正能量」的職責。我們應放下對彼此「臺灣媒體腥羶」、「大陸民眾陋習」的指責與誤解,解除抱怨,試著傾聽,共同努力從「誤解」邁向到「了解」!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大陸人看臺灣:懷念臺灣的真實魅力 感受風土人情
    中新網12月6日電 臺灣《旺報》6日刊發大陸赴臺交換生周雪林的文章稱,之前在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臺灣的文章,題目是《臺灣人的溫和善良,令我們自慚形穢》,讀了以後感觸良多。它說:「臺灣真正的魅力在於人,而不在於物。」說出了作者的心聲。  文章摘編如下:  我身邊很多的人都說想去臺灣旅遊,因為最近臺灣陸客減少,旅遊價格變得比較便宜。
  •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2013年02月06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其實我本人對臺灣人印象不太好!我1983年出生,老家是漳州東山縣。東山縣跟臺灣島算是很有淵源的兩個地方,從明朝到民國,一直不斷的有東山人遷徙到臺灣,比如著名的謝長廷祖上就是從東山過去的;明末鄭成功從銅山(銅山守御千戶所–東山縣銅陵鎮的古地名)出發去臺灣;施琅從銅山出發打鄭經;清朝時澎湖駐守軍人一半來自是東山;1951年東山保衛戰,敗退的國民黨從東山縣抓走了很多壯丁,我們家就有親人被抓走。
  • 你知道金馬獎的「金馬」怎麼來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金馬獎的「金馬」怎麼來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0:14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 2ch網民:《你的名字》在臺灣看的人很少
    「君の名は」、臺灣でガラガラwwwwwwwwwwwwwwww《你的名字》在臺灣看的人很少
  • 臺灣說大陸綜藝太LOW,於是我們看了看他們的綜藝...
    以及徐乃麟是???↓所以橘子君想真誠的問一下徐先森,你說的那檔臺灣節目到底叫什麼名字啦。雖然徐先森呼籲觀眾多支持臺灣節目,但事實是現在灣灣綜藝終於徹底flop了啊~灣灣只有2600萬人但是有100多家電視臺,所以節目組都沒啥錢,這個小橘子們看一眼演播廳的大小和裝修就知道了↓
  •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如果看文章的你知道原因,歡迎告訴我。  但這種撞名字(大陸叫「重名」),臺灣人也一點不陌生。
  • 羅鼎鈞:日本嘲笑臺灣媚日,臺灣青年怎麼看?
    為何臺灣部分政治人物不時冒出媚日言論?現在臺灣年輕人怎麼看待日本?種種疑惑,我們姑且從這幾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說起。 如果問「大陸和日本時,你想去哪個地方時?」,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日本」。 來自日本有少數人的歧視 在這樣的「哈日」氣氛下,去日本留學在臺灣非常有市場。或許是把日本想得太好,許多臺灣留學生,到了日本,才發現臺日關係不是那麼回事。因此幻滅了哈日「小粉紅」的也不在少數。 有位臺灣朋友在日本留學時遇到過一個極端案例。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
  • 看了「臺灣腔表情包」灣灣囧了:我們講話有這樣嗎
    依環環看,這位記者實在是太謙虛啦~不過從他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現在連外國人都知道中文有很多口音啦~在許多大陸人心中,臺灣人的口音是柔軟輕細,且速度偏慢的。尤其是很多帶有臺灣口音的女生說話都嗲嗲的,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主人公學那個腔調,比如,幹嘛醬紫~有網友日前在微博發出9張「臺灣腔表情包」圖片,總結了經典的臺灣腔,其中包括「幹森麼啦!
  • 臺網友看「臺灣腔表情包」:我們講話有這樣嗎
    依環環看,這位記者實在是太謙虛啦~不過從他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現在連外國人都知道中文有很多口音啦~  在許多大陸人心中,臺灣人的口音是柔軟輕細,且速度偏慢的。尤其是很多帶有臺灣口音的女生說話都嗲嗲的,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主人公學那個腔調,比如,幹嘛醬紫~  有網友日前在微博發出9張「臺灣腔表情包」圖片,總結了經典的臺灣腔,其中包括「幹森麼啦!
  • 遊客來到臺灣表示:怎麼這麼破?臺灣為何發展停滯不前?
    文/北望千山遊客來到臺灣表示:怎麼這麼破?臺灣為何發展停滯不前?現在旅遊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流行方式,不管什麼時候我都覺得旅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以前自己還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覺得旅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雖然說現在自己的經濟能力並不是多麼好,但是養活自己去旅遊還不是什麼難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嚮往外面的生活,他們都會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外面的一些城市旅遊,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喜歡宅在家的人,我覺得大家真的可以趁著有空多出去走走。
  • 你怎麼看長篇大論的人?
    那麼,你怎麼看長篇大論的人?下面就筆者個人看法說道說道。「長篇大論」的人,首先容易亢奮。一旦亢奮,容易語無倫次,一個意思不斷的重複或者凌亂,或者本來只想講一個事情,結果關聯了其他事情,搞得沒法收尾。其次,邏輯不清。因為邏輯不清,使得他們只能不斷的重複、強調,有一種強迫別人認可的意思。再其次,故作玄虛。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看臺灣 當面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廣場上所有的人都自覺地站立在原地,向這面旗幟行注目禮。我們原本是坐在「國父紀念館」門口的臺階上,我被老婆拉著站了起來。我注視著那面旗幟,可是嘴裡卻在跟老婆說,「在我的印象中,這面旗一直是被踩在腳下的。」
  • 在臺大陸媒體人騎單車看臺灣(圖)
    福建日報   開欄的話 如古,一位供職於臺灣媒體的福建人。2009年定居臺灣,現為臺灣《旺報》主筆。她酷愛單車運動,經常騎行在臺灣的青山綠水間和大街小巷裡。今天我們邀請她推出《騎單車看臺灣》專欄,看她如何用車輪丈量寶島、丈量夢想,並且以媒體人的獨特視角,講述臺灣的百姓故事、風土人情,感悟人生的點點滴滴。
  • 阿朵霸氣回應經紀人:為什麼這麼社會這麼功利這麼現實,你怎麼看?
    阿朵說:"為什麼這麼社會,這麼功利,這麼現實。"可見,阿朵是一個不貪圖名利的姐姐。正如萬茜在節目中所說,大家都在奮鬥,在努力,我們享受的是這個過程。阿朵奮鬥了,努力了,雖然被淘汰了,但是在參賽的過程中,阿朵覺得很有意義,同時和團隊其他姐姐一起,共同努力,互相加油,這個過程值得留念和回味,這就足夠了,何必這麼功利呢?
  • 濁水之南看臺灣——高雄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日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經貿團訪臺,期間也特別去了臺灣南部大高雄市。高雄工商界人士對於陳雲林會長參訪表現出了極大熱忱。今天"濁水之南看臺灣",我們為您介紹高雄。我們通過衛星連線方式請到了兩位臺灣嘉賓,帶您深入了解大高雄市情況。一位是高雄農會總幹事蕭漢俊先生,一位是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先生,歡迎二位。
  • 欣賞是一面鏡子,你如何看人,人就怎麼看你
    凡事多看別人的優點,少一點刻薄與挑剔,才會更多看到生活的美好。一個真正懂得欣賞的人,他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他一定是一個謙遜大氣,胸襟寬廣的人,欣賞是一種懂得。你欣賞別人,給人家一個笑臉,一聲讚美,你的人生也會收穫快樂,也會被人欣賞。不要動不動就 看人短,卻是自己不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