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優秀運動員,有過許多「拼命三郎」型的球員,張雲松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一位。從一開始淘氣頑皮的小孩到中國男籃的標杆人物,張雲松成長的過程註定少不了非凡的經歷。
1977年,張雲松出生於北京東城區,他的父親是一位警察。小時候的他對小汽車十分感興趣,父親前前後後給他買了100多輛汽車玩具和模型。可這個「皮孩子」總是調皮搗蛋,讓父母頭疼不已,父親警察的身份也沒有震懾住淘氣的張雲松。
一次,在張雲松幹完壞事後,父親曾安排同事把他帶進派出所。可是這次讓張雲松心驚膽戰的派出所之旅,並沒有根治他的壞習慣。父母想盡各種辦法管教他,根本無濟於事。
二年級的時候,母親要去上海學習,身為警察的父親本來就很忙,再加上要照顧孩子,更是忙的不可開交。無奈之下,父母將張雲松送進了體校,希望體校的教練能夠管住「小雲」,好好「治治」他。
雖然張雲松小時候特別淘氣,但他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他能安靜下來,去專注地做一些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而且他特別乾淨整潔,自己的東西都收拾的乾乾淨淨,床鋪永遠都是最乾淨的。還會把小汽車擦得乾乾淨淨,搭個小坡,一個一個給它們測速。
進入體校後,張雲松最初接觸到的並不是籃球,而是田徑,他還獲得過全區400米比賽的冠軍。9歲那年,張雲松懵懵懂懂地被東城區體校籃球隊招走了,他第一次接觸籃球,就深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那時張雲松是隊裡身高最矮的一個,身材也比較瘦弱。大家都知道身高雖然不是打籃球的必要因素,但是身高在球場上的作用還是蠻大的。「小雲」也一度十分沮喪,好在父母在他每天訓練後幫他補充營養,還鼓勵他一定能行。
隨後幾年,張雲松的身高快速增長。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認識到自己可以把籃球當作事業。於是他全身心投入到籃球訓練中,希望自己成為真正的籃球運動員。
1994年,張雲松進入了北京青年隊,在全國青年聯賽中成為了「最佳搶斷手」,隨即被提上北京一隊,正式走上職業道路。可迎接他的並非坦途,升上一隊後,「小雲」就一直坐在冷板凳上,直到1997年才漸漸打上比賽。
媽媽在後來說到,那段時間「小雲」情緒特別不好,一度想過離開北京隊。在板凳上,張雲松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隊友,包括做他教練的閔鹿蕾、許利民,包括單濤、巴特爾等前輩。直到1999年,他才打上主力。那時,和他同時進一隊的焦健已經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大名單,而「小雲」,仍然寂寂無名。
這段時間父母對於張雲松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無時不刻都在關心、開導「小雲」。還有一件事讓張雲松變得堅毅,張雲松的父親在2002年7月因癌症離世,張雲松很是傷心,卻也更加成熟。他時刻謹記父親對他最大的期盼:有朝一日能夠穿上國家隊的球衣為國家隊效力。從那時起,父親成為了張雲松的精神寄託。
經歷了前期的積累,張雲松的實力迎來了質的飛躍。2001年,23歲的張雲松迎來了爆發,他場均砍下9.3分、4.2籃板、2.2助攻以及1.9搶斷,成為了北京男籃的絕對主力。後來的幾年,張雲松的數據更加豪華,尤其是在2003-04賽季。
這個賽季張雲松場均可以得到18.2分、3.7助攻以及1.5搶斷,成為了球隊最穩定的得分點。也是憑藉這個賽季的出色表現,張雲松成功進入了雅典奧運會的大名單。雖然在奧運會中的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對於張雲松來說,能夠進入到那屆奧運會陣容是三生有幸,並且他完成了父親對他的期許。
打完奧運會回來,張雲松特意去父親的墳前,報告了這個好消息。隨後幾個賽季,他有三場比賽都得到了36分,為職業生涯的最高分,成為了北京隊的隊長和絕對「大腿」。自己其他的數據也在不斷刷新。
2009-10賽季結束後,33歲的張雲松決定退役,離開他鍾愛的籃球事業。張雲松作為首鋼男籃的功臣,退役之後當然不會離開北京籃球,他原本計劃退役後擔任北京青年隊教練。
可是張雲松退役後,中國籃協就發出邀請,讓他出任中國籃球特體隊教練。特體隊所有球員都不足15歲,是中國男籃球星的搖籃。2011年張雲松回到首鋼,順理成章地成為北京青年隊主教練,繼續為北京籃球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雲松也是有情有義的好兄弟。前段時間,北京首鋼男籃球員吉喆因病去世。身為北京女籃教練的張雲松,在吉喆住院期間經常抽空看望這位小老弟。在吉喆去世的前一天,他向老隊長「託孤」,拜託張雲松照顧他的孩子和父母。張雲松自然答應了,畢竟他知道父母對孩子可以有多大作用。
張雲松對於中國籃球的貢獻非常大,他時刻懷揣一顆真摯的心,將自己的實戰經驗傳授給年輕球員。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會為中國男籃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奮鬥終生。這就是張雲松,一個專門為籃球而生的中國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