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諾案件是典型的合同詐騙案,定性為【非吸】案是錯誤的

2021-02-18 創奇藝藝術農場

納諾案件是典型的合同詐騙案,定性為【非吸】案是錯誤的

                     ———受害人的強烈訴求之五

  尊敬的資陽區公安分局,

  尊敬的 資陽區檢察院,

   尊敬的資陽區公安分局經偵隊:

        一,納諾案件是典型的合同詐騙案

      根據《刑法》第224條231條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四大要件:

     1,犯罪主體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因為納諾老年公寓事前與老年人(養老服務預訂金)有合同,甲方是有法人代表的,已經註冊的民營企業,市區政府認可並頒發了營業執照的經濟實體,有監管單位;還有黨報和網絡媒體的大力宣傳,所以能得到群眾的認可。甲方的批准監管部門負有相應的責任。籤訂合同的老年人沒有違法,是受騙。原來涉嫌為非法集資,認為交預訂金的老年人也非法。所有受害者確認,應當是合同詐騙。這種情況,不僅集資單位有責任,而且監管政府也有責任。籤訂合同的老年人的行為沒有違規,合理合法!

     2,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籤訂履行合同中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直接故意。

     (法(2001)8號規定:根據司法實踐,對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

      a,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據官方統計納諾案件涉案金額3.2896億元,共騙7000餘人,現有受害者4634人。              

       b,非法獲取資金後逃路的。魯光輝詐騙所得資金逃闢監管,私自處理,至今資金去向不明。

       c,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據悉,僅送特殊關係人一項就耗資400萬元,這不是典型的犯罪耗資嗎?

       d,騙取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高薪聘請律師團,精心研究如何逃闢金融監管,就是典型一例。

        e,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私自亂投資,致使有的資金無法收回。

        f,隱匿、銷毀帳目或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g,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如納諾老年公寓第二股東劉令賢於2019年底提前撤走資金近7000萬元(包括2000多客戶撤走的資金)。

     3,侵犯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和市場管理秩序,侵犯對象是公私財物,被害對象是某一特定人或人群或單位。納諾案被害對象是特定老年人。侵犯客體是複雜客體,侵犯了公私財產和擾亂市場管理秩序。魯光輝以養老服務為名,以老年人為主要詐騙對象。

     4,犯罪客觀方面實施了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詐騙行為。納諾老年公寓在與受害老人籤訂購買養老服務合同中,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實施了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老年人財物且數額較大的行為。納諾吸收資金是為了達到非法佔有其資金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靠的是與老人籤訂養老服務合同,預訂床位,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手段達到目的的,如果不籤訂養老服務合同,預訂床位,就無法實現其非法佔有老年人資金的目。而這一欺詐手段觸犯了刑法,符合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其行為符合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實屬於典型的合同詐騙罪。

        二,  現在納諾案件資陽區公安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來處理,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而且存在嚴重的社會危害:

        1,事實證明是錯誤的:

        a,我們受害者與納諾老年公寓籤訂的是《購買養老服務合同書》。顧名思義,我們得到的不是股票,不是存摺,而是養老服務合同書。顯然,只有當養老服務行為發生時,才能享受到這些優惠。我們交的錢,只是預訂金。我們拿到的是公司的收據,合同書,養老服務卡,福利消費卡。我們的主觀願望完全是想減輕子女的負擔,獲得優惠的養老服務,過好老年生活。

      b,我們不是儲戶,沒有到銀行去存款,也沒有拿到銀行存冊。

      c,我們不是投資人,我們沒有購買股票,基金,也沒有籤訂任何投資合同,我們沒有追求高額利息的主觀意圖,事實上也沒有享受到投資人的知情權,股東紅利權,所以根本不是投資行為。

    事實上我們與非吸公眾存款沒有任何關係,更沒有違反任何法律條文。

       2,判案依據的法律條文不符合社會的現實狀況

    據查,納諾案件定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非法集資案的一種形式)的法理依據是:1979年制定的刑法第176條的衍生品。這一條文及其衍生品,與國務院2010年5月7日頒發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文件大力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政策相牴觸。理應修改歸於統一。國發13號文第十條第二十九款寫道:清理和修改不利於民間投資發展的法規政策規定,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但是,文件沒有規定哪個部門去修改,結果放了空炮!於是,地方政府大開綠燈,發放各種證照,鼓勵老百姓出資給民營企業。現在地方政府一辦案就根本不理會國務院(國發2010.13號)文件,仍然按照1979年的舊刑法辦事。這樣就能為自己不追責,尋找各種歪理和藉口;可是,這就害慘了出資的普通老百姓。

        3,按非法集資案辦案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

        a,給納諾案件受害者再一次嚴重的傷害。受害者本來被騙傷財造成嚴重打擊,正期待政府來解求我們的苦難;可是案件一開辦就給我們扣一頂大帽子:「非法集資參與人」,我們的行為違法了,我們交預訂金的行為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這猶如一聲炸雷在我們頭上爆炸,其打擊實在痛心。我們受害人堅決反對用資陽區經偵隊的「投資人登記表」報案,就是這種痛苦悲憤心理的一種表現。

      b,非法集資案不受法律保護,我們要回本金的權利被剝奪。

     如果先定性後辦案,那麼,辦案的壓力最小。儘管經偵隊努力追贓挽損,但是到底效果如何?我們受害人的損失能挽回多少?我們都心中無數;更何況魯光輝的現金現在基本已經化光了;主要的資產就是光輝頤養院的房產和所有設施設備,儘管努力實現價值最大化,距離我們挽回本金的願望不知還差多遠;更何況,據說第二股東劉令賢於2019年下半年撤資而跑,還要不要追責?魯光輝資金的去向到底能不能查清?能查到什麼程度?我們到底能挽回多少損失?根本無法預測。

      c,定性《非吸》案,後果非常嚴重。不但出借人要求追求回本金的權利被終止,而且辦案的領導幹警壓力最小:魯光輝的資產能不能徹底查清?三導問題還要不要追責?到底存在不存在背後的保護傘?這些問題都無法追究!甚至還可能出現詐騙犯及其同夥可以輕判,保護傘被保護,三導被免責的結果。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受害人的本金依然沒有追回,心中的傷痛沒有撫慰,晚年的生活堪憂,社會的惡人沒有得到懲處,政府中的貪官庸人沒有得到懲處,保護傘沒有打掉,那社會的穩定治安仍然堪憂,後果十分嚴重。

   

       三,我們的強烈訴求:

       1,將納諾案件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是錯誤的,請求資陽區公安分局撤銷。

       2,將納諾案件定性為《合同詐騙案》符合事實和法律規定。

       3,魯光輝詐騙受害人血汗錢的去向一定要追查到水落石出,向受害人作出徹底交代。

       4,納諾老年公寓第二股東劉令賢應當進行法律追責。

       5,追回本金是受害者的根本訴求,請求人民政府為人民辦實事。

         

                                一群納諾案件的受害者

                                               2020.9.27.

【文本/納諾案全體受害者    整理/義工唐朝】

                 

相關焦點

  • 南京中院公布2015年10件典型案件 虐童案最揪心
    國家是未成年人的最高監護人;以法律的形式對精神贍養予以肯定……昨天下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15年南京法院系統10大典型案件,並闡述了評選理由。去年,南京市、區兩級法院共受理案件19.8萬多件,這10大案件便是從這些案件中評選出來的,其中包括現代快報曾做過多次報導的浦口虐童案。虐童案判決獲讚譽,有裡程碑式意義昨天,作家陳嵐出現在南京市中院會議室,並向南京虐童案的一、二審法官頒獎,她認為南京虐童案的判決,在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案件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邦家案、金元寶、綠化貸、嘉潤投資涉嫌非吸案進展通報!
    金融虎訊 12月22日消息,近日,邦家集資詐騙案、金元寶、綠化貸和吉林嘉潤投資涉嫌非吸案均有了新的進展通報。公告稱,為核實登記 " 邦家案 " 集資參與人信息,確定集資參與人合法權益,現開展信息登記工作。廣東 " 邦家案 " 登記期限為 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20日,登記人員範圍包括經各地司法機關判決認定的 " 邦家案 " 受損集資參與人,登記內容為集資參與人的身份信息及銀行帳戶信息。
  • 長沙一養老機構涉非吸29人被抓,民政局:勿盲信造勢宣傳
    當地政府將愛之心老年公寓案定性為以養老為名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而非集資詐騙案。相關涉案人員35人被刑拘,涉案金額達到5.05億元,受害人達到3972人。愛之心並非個案,在爆雷養老機構中,位於長沙望城光明村的順祥養老公寓的情況最為嚴重,非法集資的涉案金額達14億元,受害人數1萬餘人。
  • 代物清償協議應該定性為諾成性合同
    第二種意見認為,代物清償協議是實踐性合同,本案中,只有債務人王某實際履行了交房義務,該協議才成立,原本債務同時消滅。而實際情況是王某並未履行交房義務,合同因此尚未成立,李某自然就不能要求王某根據代物清償協議履行交房義務。第三種意見認為,李某有權要求王某實際履行交房義務。
  • ...同一事實」、「同一法律關係」是區分民刑交叉案件處理方式的標準
    案涉2300萬元系案外人陳智峰集資詐騙案涉案金額的一部分,據已生效的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閩刑終59號刑事裁定及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泉刑初字第97號刑事判決,可認定該筆款項的借款人為案外人陳智峰而非王華棟,出借人系晉江鑫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盛公司)而非洪瓊瑤。洪瓊瑤非本案適格原告,王華棟非本案適格被告,一、二審判決認定主體有誤,程序違法。
  • 鄧忠開|從叢某涉嫌合同詐騙案不起訴談刑事案件的有效辯護
    從叢某涉嫌合同詐騙案不起訴,筆者認為,辯護人接受委託代理的刑事案件,在閱卷後,對案件的事實,基本上可以掌握個七七八八,雖然不能說是全部,但可以推論得出公安偵查機關「手頭」查明的「有罪」事實和證據是什麼?
  • 張家慧案最新通報:所涉案件將複查,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近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涉嫌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宣判,其獲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百萬元。12月11日,聯合調查組發布了關於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的通報。聯合調查組關於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的通報2020年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現將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通報如下。
  • 以案弘道以法為媒 青島中院發布典型案例
    1月6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青島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十個案例聚焦「小案大道理」,發揮司法案例的規範、指引、評價、引領社會價值作用,讓公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 規則漏洞的罪與非罪:300萬是李某詐騙還是保險公司的"學費"
    警方從李某家中找到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資料文 | 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鄭超法治周末記者 孟偉關於李某上述行為的「罪與非罪」最近引起了法律界的熱議。根據已公開年的案情,法治周末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對此也有不同看法。雖然目前社會各界探討得熱鬧,但對於李某是否構成犯罪,依據現行法律,並非可以簡單定性。
  • 原創|非吸案件,資產處置之心得
    在代理非吸案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集資參與人的訴求隨著案件的推進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在非吸公司暴雷初期,集資參與人最早的訴求就是要求辦案機關儘快羈押平臺高管和業務員。所以,我們作為律師在參與非吸案件的過程中,對於集資參與人這種挽損的迫切需求,應當給與更多的關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應當作為首要任務。但是實踐中,辦案機關早已千百遍的告訴集資參與人,在非吸案件中,辦案機關沒有為集資參與人挽回損失的法定義務。
  • 最高法院印發典型民商案件的會議紀要(涵蓋合同、破產等八大...
    為便於大家了解,現將第一巡迴法庭民商事主審法官會議紀要中較為典型的內容梳理並作簡化(本次推文涉及13個法律問題),歡迎關注。1. 合同的違約責任條款不僅約定了違約金,還約定了如違約方未在約定期限內支付違約金須另行支付違約金的利息,合同當事人依據該約定主張違約金利息,是否應予支持。甲說:對違約金利息原則上不予支持。
  • 曾傑律師:在非法集資案件中,到底如何認定主從犯?
    作者:曾傑律師,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高級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在非法集資類案件中,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案,如何認定主犯和從犯,是一個對於定罪量刑非常重要的關鍵性問題,其區分標準,基本的原則應該回到
  • 速看:北安市公安局偵破一起特大詐騙案
    速看:北安市公安局偵破一起特大詐騙案 2020-09-16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家慧案最新通報:所涉案件將複查
    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判決書中提到,2006年以來,張家慧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向相關法官打招呼等方式為案件請託人謀取利益,直接或通過其丈夫劉遠生、外甥劉磊(均另案處理)非法收受張阜等37人財物共計4375萬元人民幣。
  • 司法實踐中出現的與指導性案例相類似的案件應參照適用指導性案例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明確規定:對於司法實踐中出現的與指導性案例相類似的案件,應當參照適用指導性案例,而非參考適用。截止到現在,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21批112件指導性案例,其中詐騙犯罪指導性案例共2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共發布14批56件指導性案例,其中詐騙犯罪指導性案例共2件。
  • 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秋風2020」行動典型案件
    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部門著力查處各界強烈反映的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從嚴懲治不法分子。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梳理並對外通報8起典型案件。1.江蘇常州張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
  • 被警官認定為黑惡勢力的套路貸重大團夥犯罪案件,我是如何取保成功...
    二、李某某跟薛某某之間為高利貸的民事借貸行為,而不是詐騙犯罪。(一)李某某沒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薛某某也沒有陷入任何錯誤認識,更沒有因為錯誤認識而去借款。雙方真實意思表達形成的合同關係,借款人未陷入「認識錯誤」,李某某不構成詐騙罪。
  • 印度4歲女童被巴士司機侵犯,警察一通操作之後,定性為綁架案
    據印度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ANI)報導,印度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案件,一名4歲女童被一名運送私人公司員工的巴士司機糟蹋,女童差點因此丟掉性命。事情發生在孟買市郊的一處貧民窟,當時受害者正在和小朋友們玩耍,玩耍的地點是一輛巴士車。
  • 「殺豬盤」入選去年打擊整治跨境網絡賭博犯罪典型案件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公安部今日(1月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跨境網絡賭博犯罪情況和10起典型案件,海南省公安廳偵辦的「9·01」網絡賭博詐騙案「殺豬盤」等案例入選。
  • 質量違法典型案件曝光
    質量違法典型案件曝光 2018年09月30日 06:39:09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白麗媛 通訊員 沈志堅   浙江在線杭州9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白麗媛 通訊員 沈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