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皇后外出遊玩時,不料被百姓看到隱私,衍生出一個成語

2020-12-15 忘忘說歷史

說起朱元璋能坐上皇帝的寶座,和一個人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秀英。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她是郭子興的乾女兒,當初也是多虧了有郭子興的幫助,朱元璋才能建城大業。

在朱元璋最困難的歲月,馬秀英就已經陪伴在她的身邊了。那時的朱元璋生活也是十分的拮据,甚至經常連飯都吃不飽,但是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馬秀英一點也沒有嫌棄朱元璋,還義無反顧地追隨著他。

在潘陽湖水戰的時候,還把自己所有的首飾都賣了用來犒勞軍隊,不僅如此,當時她還組織了不少的婦女,專門為將士們縫補衣服,馬秀英心裡明白國家大事自己幫不上忙,但在生活起居方面,她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經歷過艱難歲月的朱元璋和馬秀英,感情基礎自然也是很牢固。

朱元璋稱帝後就把馬秀英冊封為了皇后,不過馬秀英並沒有因此驕傲奢侈,她時常告訴朱元璋不要揮霍浪費,要勤儉節約,多多體會民間疾苦,在人才運用上,馬秀英也經常會給朱元璋提出一些建議。

朱元璋有一句人生格言,願得賢人共理天下,這句話其實是出自馬皇后之口。馬皇后也是出身貧苦人家,在她小的時候母親便因病去世了,由於古代的封建思想,古人都以小腳為美,可是馬秀英的母親很早就不在了,家裡也沒有人去教導她,需要纏腳的事。馬皇后也深知自己的一雙大腳非常得不好看,於是平日裡都小心翼翼的遮擋住,再加上自己國母的身份,馬皇后害怕自己的大腳影響皇帝的身份和形象,所以平日裡基本也不出宮。

但是有一年春天郊外的花開得非常好看,馬皇后看到春暖花開也是特別的高興,想要去一飽眼福,百姓們得知皇后要外出賞花時,也都想看看這位賢后的尊容,街道被人們擁擠得水洩不通。老百姓們看到皇后之後都紛紛下跪拜見皇后,但是不巧的是這時一陣大風吹了過來,把馬皇后的裙子掀了起來,馬皇后的一雙大腳也暴露在了大庭廣眾之下,百姓們看到後也是大吃一驚,很快馬皇后大腳的事就在城中被流傳開了,於是就有了露出馬腳這一成語,而且一直被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外出遊玩時裙子被風吹了起來,產生了一成語
    明太祖朱元璋在沒當皇帝之前,也就是個農民,甚至有時候還吃不上飯,元末的時候,朝廷腐敗社會動蕩不安,所以百姓的生活很苦,有不少的農民起義部隊,後來朱元璋就有幸,當上了皇帝。當時她組織了不少的婦女,專門為了將士們縫補衣服,後來老朱當了皇帝也沒有忘記自己妻子的好,馬氏也就成為了馬皇后,這位馬皇后雖然當了一國皇后,並沒有驕奢淫逸,自己十分的節儉。不僅自己這樣,還常常勸解皇上,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在用人方面,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就是願得賢人共理天下,這句話,也成了老朱的人生格言。
  • 朱元璋的皇后馬氏,為什麼能一直受到朱元璋的寵愛?
    對朱元璋來說,馬皇后就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因此,馬皇后可以在朱元璋的宮殿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皇宮裡有許多美女,也沒有人能動搖她的地位。年輕時,朱元璋也很窮。為了生活,他四處遊歷,甚至乞討食物,成為一名僧侶。
  • 明代約束公款吃喝:朱元璋為皇后賀壽只擺四菜一湯
    法制晚報訊 古代為官者吃喝應酬是常態幾成官場規則有時甚至不吃喝不應酬就做不了官掌不了權吃喝風雖長盛不衰但是限制官員餐飲宴請規格的各項制度措施也出了不少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當官可要當心因為多吃了一個菜而捲鋪蓋走人甚至掉腦袋呢  古代官員重視迎來送往排場  在古代中國,一方面官場上的吃喝接待由來已久
  • 【文化埇橋】埇橋名人 大腳馬皇后
    馬皇后隨時替他細心地整理這些記事的小紙片,等朱元璋查問時,立刻檢出,省了朱元璋許多精力。所以,朱元璋經常對臣下說皇后的賢德,還經常提起當年的燒餅之事,比之為「蕪蔞豆粥」、「滹沱麥飯」,又把她比之為唐太宗的長孫皇后。馬皇后總是非常謙虛地說:「我怎能比得上長孫皇后呢!」  馬皇后經常勸諫朱元璋要處理好與開國功臣及其他臣子之間的關係。朱元璋是一位性格極為複雜的人物。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看到自己榜上有名有多高興?登科後孟郊隨口作詩,還衍生出兩成語
    看到自己榜上有名,考生們往往會詩興大發,把滿腹學問化作一句句詩詞。其中,又歡快又出名的當屬孟郊的《登科後》。說起來,孟郊是個嚴謹的詩人,他的習慣是反覆琢磨,修改好幾遍才會把詩作定稿,幾乎沒有信手拈來的詩句。但是,這一年,四十六歲的他看到自己終於登第了,喜不自勝,怎麼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就一氣呵成吟出了《登科後》。
  • 一隻貓害死一個皇后,成就了一個平民百姓到成功人士的華麗轉身
    這下子犯了大忌,老太監教導他們時曾說;要答應「奴才在」 或「扎」。懿貴妃我們在看清朝的電視劇時,就經常聽到太監們答應時的「扎」,但是,作為一個孩童的李英泰情急之下卻忘了這個規矩,而是脫口而出:嗯 -吶.
  • 朱元璋薄情,為何卻對馬皇后不離不棄?馬皇后有什麼迷人之處嗎?
    坦白說,朱元璋在對馬皇后的態度上還是讓人尊敬的,儘管他還有很多房嬪妃,但是自打馬皇后去世後,就再也沒有立過皇后,馬皇后走的那天,電閃雷鳴、傾盆大雨,朱元璋哭得很傷心,很傷心。朱元璋對馬皇后是又愛又敬,同時也很感覺馬氏在打天下的初期陪自己共患難。
  • 明朝皇帝朱高熾死時殉葬並沒有被終止,為什麼皇后沒有殉葬呢?
    人殉制度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文明的一大惡習,其在夏商周時期就形成一種制度,當時的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在是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當時的貴族為了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耀採用人殉。明朝朱元璋只所以開啟殉葬之路實際上還是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總結之前王朝走向陌路的原因,知道其中因為外戚專權和後宮參政造成了一個王朝搖搖欲墜之事不在少數,讓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也看到唐朝的李世民因為沒有讓武則天殉葬而造成了武則天成為一代女皇。
  • 讀懂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后,就明白了
    從古至今,對於一個男人而言,能娶到一個好女人回家,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中國自古就有旺夫一說,一個旺夫的女人,到底有著什麼特徵呢?朱元璋得天下與坐穩天下,馬秀英皇后功不可沒,她是朱元璋的得力內助,從她的身上,能歸納出三個特徵。
  • 朱元璋判大臣死刑,馬皇后請朱元璋吃頓飯,讓大臣多活一年
    但是,在這場大案中有一個叫宋慎的人,讓太子朱標如坐針氈。朱標認為,宋慎雖然參與胡惟庸謀逆,但他的家人無罪,懇求父親朱元璋能夠赦免宋慎的家人,但朱元璋並沒有給太子面子,宋慎的家人全部被捉拿,等待問斬。宋濂從生下來時,就是個奇蹟。他是個早產嬰兒,母親懷孕剛滿7個月因為意外,導致宋濂早產。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種嬰兒存活的概率非常低。宋濂的祖父給孩子取名為送壽,希望一個「壽」字能讓孫子長命。隨著宋濂的慢慢成長,大家發現宋濂有兩大特點:第一,體弱多病,經常生病;第二,對詩詞文字非常敏感,是一位神童。
  • 馬皇后:被譽為「四大賢后」之一,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難得的好人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透過一層層塵埃看到過去的影子。明朝是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念想。最值得稱頌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的傳奇愛情故事,朱元璋很多人想必都有所了解。他是古代少有的布衣皇帝,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時間推翻了元朝,奪取了天下。他能夠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歸根於自己的結髮妻子馬氏。
  • 朱元璋曾對一個餵豬女子傻笑,馬皇后把她接進宮,為何朱元璋不要
    但是,當朱元璋走到了一戶人家,他看到一個女人在餵豬,這個女人穿的破破爛爛,但是,不難看得出,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再加上朱元璋在這裡駐足了很久,還時不時發出「嘿嘿」的聲音,跟隨朱元璋的侍從們就覺得,朱元璋應該是對這個女人有意思了。當然了正常人都是這樣想的!
  • 東漢最牛縣長,去世時3萬百姓來送行,還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我們現在稱偷東西的叫「小偷」,而在古代,「小偷」有一個雅稱叫梁上君子。梁上君子如今成了一個成語,這個故事是這麼來的。話說東漢時期,有一個陳寔的縣長,此人在縣長期間,有一天,家裡來了一個偷東西的。偷東西的爬上了陳寔家的房梁上,打算晚上幹一票,沒想到被陳寔發現了。發現有賊後,陳寔並沒有揭穿,而是把自己的子女叫來。
  • 明太祖朱元璋
    他在兄妹中是大難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餘孩子都因無力撫養而送人或嫁出。  由於家裡貧困無法讀書,朱元璋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放牛為生。  反元鬥爭  加入義軍  元朝末年腐敗,壓榨百姓,把人分為四等,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蒙古人無需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財產,殺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錢。
  • 不用百姓一粒粟,養出百萬驍勇軍,看明太祖朱元璋是怎麼做的
    提起來朱元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明朝的傳奇開國皇帝,從一個小小的乞丐,到最後的開國之君,這個過程大家可能想像不到,但無疑是艱苦異常。但是咱今天不說他他是怎麼樣逆襲成功的?今天咱就說一說它所用的一種軍屯制,說起來這個制度可不簡單。話說當時就是用了這個制度,朱元璋做了一個創舉。
  • 小吏欺壓百姓,被官員鞭笞致死,朱元璋得知稱讚打得好
    明朝時期朱元璋來自社會底層,對於百姓的生活非常的熟悉,他在登基之後,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嚴懲貪官汙吏,對於百姓非常的寬厚,在當時,一位小吏欺壓百姓,被官員鞭笞至死。消息傳到宮中,朱元璋得知後,卻稱讚打得好。
  • 劉秀是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因他衍生出多個成語,大家經常使用
    很多後人都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甚至還有人說他是最會打仗、最有學問而且最會用人的一個帝王。實際上,經過研究又會發現,這個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因他也延伸出了許多成語,到了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第一個成語就是推心置腹。這個成語的意思很簡單,也就是真心實意的對待別人,這個成語之所以會因劉秀衍生出來,其實也是有一番緣故的。
  • 大明國姓是「朱」,百姓吃豬肉咋辦?朱元璋改一字,很多人讀不出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原名是朱重八,原因是元朝不讓漢族人取正式名字,出生於沒有讀過書或是沒有做過官的家庭,只能用數字,不過朱元璋並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後改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又改為元璋。
  • 一天一個成語:無可厚非
    無可厚非 【成語拼音】wú kě hòu fēi 【成語釋義】厚非:過分責難、責備。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後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 【成語造句】 1.金錢是物質,不能夠用無可厚非來形容。無可厚非多形容一個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