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遊就用百度地圖
查路線!看攻略!應有盡有!
墾丁位於中國臺灣省南端的屏東縣。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8°,夏季多雨,冬季較為乾燥,時而颱風經過。屏東縣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墾丁龍坑生態保護區、鵝鑾鼻公園、貓鼻頭公園、墾丁國家公園、龍磐公園都是遊客們十分追崇的去處,下面小編將為你一一呈現。
墾丁龍坑生態保護區
緊鄰鵝鑾鼻公園,在佳鵝公路的起點,龍坑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由於地處鵝鑾鼻夾角的端點,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造就了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的地形,由於形狀像條龍,龍坑因而得名,二一五種珊瑚礁海岸植物滋養其間,並有種類繁多的鳥類和爬蟲類等,不論是珊瑚礁地形或是動植物生態都深具研究的價值,所以被列為生態保護區。
景點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浦頂、坑頂村
綜合評分: 4.0
營業時間: 8:00-15:30 可進入,17:30前必須離開(周二除夕不開放)。
鵝鑾鼻公園
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前身為海底礁巖,故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象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勝。以燈塔馳名,為臺灣八景之一。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鵝鑾鼻燈塔為公園標誌,高18米,周長110米,以炮臺為塔基,圍牆上設有槍眼,四周更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鐵塔內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炮,三層為洋人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炮,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毀,後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臺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享有「東亞之光」美稱。此外在塔旁還有巨像一座,供遊人瞻仰。巨像前有「臺灣八景」紀念石碑一座,供旅客照相留念。
景點地址: 946臺灣屏東恆春鵝鑾裡鵝鑾路301號
綜合評分: 4.2
營業時間: 6:30-18:30
貓鼻頭公園
貓鼻頭公園位於恆春半島西南頂端,其外形狀如蹲伏的貓,因而取其名為「貓鼻頭」。 這裡冬天適合藻類的繁殖,海岸邊處處可見到各式繁茂的藻類隨波搖曳,與蔚藍清澈的海水、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猙獰的珊瑚礁巖相襯極富觀賞之美。附近的後壁湖是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漁港,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不同的漁獲。每當黃昏時,常可見本地人和遊客爭購海鮮,極為熱鬧。而至傍晚時刻,夕陽染紅了整個海面,景致十分狀麗,早為恆春八景之一。
景點地址: 946臺灣屏東縣恆春鎮下泉路100號
綜合評分: 3.5
營業時間: 8:30-18:30 (4月1日-10月31日); 8:30-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臺灣在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部政務管理機構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裡,東西寬約24公裡,全境屬熱帶,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景點地址: 臺灣屏東縣
綜合評分: 4.5
營業時間: 每天上午08:30至每天17:00止
龍磐公園
龍磐公園位於在鵝鑾鼻與風吹沙之間。龍磐草原位於公園內此區域是屬於上升的石灰巖臺地,由於石灰巖容易被水溶蝕,因此區內有石灰巖洞、滲穴、崩崖、紅土等地形景觀。公園內有大草原,可從陡峭的崩崖遠眺曲折有致的海岸。此區光害較少,適合觀賞日出以及夜晚的星空。
景點地址: 946臺灣屏東縣恆春鎮臺26線946號
綜合評分: 4.6
營業時間: 24小時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