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屬於四王八公集團,集團內部各家的大事小情,作為四王八公集團的帶頭大哥都會到場慰問,給足手下人面子,這樣才能團結下屬,令下屬對他言聽計從,死心塌地。
北靜王給秦可卿路祭,並非因為秦可卿有什麼高貴的出身,完全是因為秦可卿是賈家的重孫媳婦。
北靜王路祭衝著賈府,衝著元春,而不是衝著秦可卿。
第一,北靜王衝著元春的面子。
秦可卿死的時候,元春還沒有封妃,但是作為郡王,北靜王一定聽到了元春即將封妃的消息。元春如果封妃,那麼賈府也會水漲船高。因此北靜王親自路祭,並且等賈府大殯過後,他才離開。
宮裡太監戴權,相當於大內總管,他親自到賈府祭奠秦可卿,代表的可不僅僅是他自己,說明皇帝派他來的。戴權肩負皇命。這暗示著賈府大小姐會得寵。
正因為元春的關係,京城裡的皇親國戚,王爺,駙馬,公主,誥命夫人等紛紛祭奠秦可卿,並且為秦可卿送殯。東、南、西三位王爺都設路祭。北靜王也不例外。
第二,北靜王和賈府的關係歷來很鐵。
(北靜王)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北靜王的祖先與賈府的祖先有交情,寧榮二公是武將,他們應該是北靜王的下級。他們是戰場上過命的交情。這種交情一直延續到現在。北靜王是一個賢王,不以官俗國體所縛,平易近人。他命長府官主祭代奠。給了賈府足夠的面子。
第三,北靜王拉攏賈府的第四代。
北靜王看到賈府的大殯過來,主動要求見寶玉,給了寶玉一個手串做見面禮,並且邀請寶玉常到他府中與家裡的高人逸士敘談,長長見識。
果然以後寶玉經常去北靜王府。北靜王后來還送給寶玉一件蓑衣,一個鬥笠,一雙木屐。寶玉見黛玉喜歡,就說再管北靜王要一套。可見寶玉和北靜王的關係很好。
過年前,北靜王主動派人給賈珍「送了字聯荷包來了。」
北靜王這是拉攏賈府的年輕一代。
北靜王給秦可卿路祭,不是因為秦可卿有什麼背景,是什麼落難公主,只是因為北靜王要收買人心,讓賈府人為他所用。
#紅樓筆記#
【粉絲精彩評論】
聞香識玉始知味評論了我的文章誰攆走了茜雪?賈寶玉?襲人?寶玉落難,茜雪為何不落井下石?
茜雪受害於薛寶釵。寶玉比通靈時發現了薛寶釵的不良目的,心裡非常吃驚但他當時大智若愚地忍住了,他帶著怒火回到絳雲軒,因茜雪名字裡有個雪(薛)字,所以引起他的反感,將一肚子怒氣發洩到她的身上了。這是作者的暗寫。她屬於躺著中槍的人,她跟薛寶釵根本不是一條藤子上的瓜,所以後來她有用場(脂批)
感謝老師別具一格的精彩評論!期待您更多精彩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