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碧桂園智慧工地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5 央廣網

提起建築工地,你會想到什麼?漫天灰塵,還是堆放如山的工程材料?近些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的普及應用,傳統的工地也在悄然發生著「質」的變化。

技術帶來的不僅是直觀的衝擊,更重構著內在的運行體系,更安全、更高效也有了科技的抓手。

如今,走進碧桂園的智慧工地,AI視頻監控、塔吊在線監測、揚塵監測等大數據應用已經被逐步推廣。7月26日,碧桂園即將迎來第三個「安全生產日」,三年來緊抓安全生產,其中有哪些實踐經驗呢?

智慧工地項目數據大屏

 「先考試後搬磚」

安全教育無處不在

「哪個工作環境不適合電焊?」「選C,炎熱潮溼。」在碧桂園鳳凰灣工地休息區裡,工友王工一邊喝水,一邊掏出手機連接WiFi,屏幕彈出了這個小測試題。

原來,工友們在登陸智慧工地WiFi前,需要答對5道安全生產相關的題目才能聯網。項目管理方通過後臺數據還可以看到工友易錯的題目,後續再進行針對性講解。

工友王工開玩笑說:「沒想到來工地搬磚還要考試,天天講、天天看,想不記住都難。」這樣無處不在的安全教育,也讓碧桂園的施工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為保障施工安全,碧桂園對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管理,所有人員進出施工現場必須通過網際網路實名制門禁,未經安全教育培訓的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碧桂園《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全集團進入施工工地人數約為50萬人,其中43.6萬人已經完成體檢,佔比 87.2%,因工人身體狀況不佳累計勸退人數佔比1.7%。

碧桂園也履行對承建商施工工人的健康及安全承諾,加大安全生產管理費用投入,開展安全與質量培訓,如碧桂園滬蘇區域2019年共組織專場培訓15場,佛肇區域組織專場培訓27場。

AI、大數據加持

讓安全隱患無處可逃

當前,建築工地的工人平均年齡不斷上升,項目對工友的安全管理、健康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碧桂園的智慧工地大數據系統,讓安全隱患無處可逃。

「智慧工地」通過信息化手段,採集項目施工信息數據,實現工程可視化管理。對所有進場的工友,系統通過人臉識別匯總工友年齡、性別、工種、當天工作時長等關鍵信息,對勞動時間明顯超長的工友發出提醒。

AI智能算法自動識別的特定場景(示例)

工友突發疾病倒地、項目內突然起火、冒煙,有人非法入侵翻牆進入……工地上的異常情況都逃不過「智慧工地」的「法眼」。配合AI智能算法技術加持,「智慧工地」可以自動偵測14種安全隱患場景,實時發出警報。

此外,「智慧工地」的每一臺塔吊都配備了「人臉識別」功能,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非持證人員無法啟動和操作。它們能實時監測大臂迴轉角、幅度、載重、高度、傾角等數據,對每次吊裝超載實時監控,對塔機間碰撞提供實時預警,並自動制動控制,生產安全性得以提升。

根據碧桂園披露的《2019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截止2019年12月31日,碧桂園已逐步在54個項目推行「智慧工地」,通過運用大數據云、 勞務管理、綠色施工、工程巡檢管理、AI 監控等十餘個智能化系統多維度監督生產全過程,提升安全生產管控水平。

專人專崗管理

將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

2018年,碧桂園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在各個區域都設置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專人專崗對項目工程安全質量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截至2019年末,集團各區域安全經理已設置完畢,共有安全經理1901名。

BIM智慧管理建模展示項目概況

有人稱碧桂園工程項目的安全經理是「守夜人」,或是「安全領航人」。每天早上7點,在碧桂園鳳凰灣鳳雅苑項目擔任安全員的譚柱新,便要開始6小時的工地安全巡邏,發現隱患及時拍照上傳系統,督促相關班組進行整改。

除了工地檢查外,制度和安全培訓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防線。據介紹,每一個建築項目有三個主要的核心參與者,建設單位+施工單位+ 監理單位,要做好安全生產,三個核心參與者都要各盡其責。

隨著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的應用,「智慧工地」如今已逐步普及。而作為「智慧工地」的重要手段,建築機器人也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以碧桂園為例,成立兩年多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目前已組建5大研究院,招募了3400多名研發人才,在研建築機器人達50餘款,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並有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

截至2020年7月,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300多項,獲授權近550項,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而這些,無疑將極大地推動地產行業在「智慧工地」的變革。

相關焦點

  • 面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孩子,該如何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尤其是看到孩子寫作業時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手上小動作不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家長難免又急又氣,恨不得用膠水把孩子牢牢固定在凳子上。面對孩子的這種「坐不定」,我們常採用斥責甚至打罵的方式來糾正。採取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治標不治本」。迫於父母的壓力,孩子的四肢身體可能固定了,但是在看不到的地方,他們的大腦開始製造各種稀奇的神思。
  • 俄軍新電子戰系統一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光電系統 除了使用自己的傳感器外,還可以使用機載雷達以及敵我識別系統--只是可以收集電磁信號的設備都可以連接到這一系統之中,從而不漏掉任何信號,工作頻率位於1-18GHz和32-40GHz,一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 耳聽八方是如何做到的?
    >「耳聽八方」是人體耳朵先天特有的功能,取決於耳朵的基本構造,是父母給我們的最好的饋贈。耳聽八方,漢語成語,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八方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八個方向。意思是指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警。「耳聽八方」是人體耳朵先天特有的功能,取決於耳朵的基本構造,是父母給我們的最好的饋贈。耳包括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露於體表,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LiDAR應用於自動駕駛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克服在雨雪、霧、溫度等環境影響下識別較遠距離的物體,同時,這玩意成本太高,目前不適合汽車領域的大規模部署。簡單的理解,本地傳感系統讓汽車實現了「眼觀六路」,但自動駕駛還需要「耳聽八方」。這就需要C-V2X閃亮登場。
  • 樂活新知 ▏眼睛是怎麼「觀六路」的
    「眼觀六路」,漢語成語,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意思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做到多方觀察,全面了解。六路多指前、後、左、右、上、下這六個方向。眼觀六路後接耳聽八方,也作「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 還是該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小舞險些受傷
    而且作為一個優秀的魂師,在戰鬥的時候還是應該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不然戰場局勢那麼複雜,哪裡有機會讓一個魂師和另一個魂師保持一對一的決鬥?只有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這樣子才能夠避免那些意外的偷襲或者攻擊之類的。
  • 空情共享讓新裝備「眼觀六路」
    升級信息系統、打通指揮鏈路,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主動融入友鄰空軍部隊聯合防空體系空情共享讓新裝備「眼觀六路」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陳典宏 鄭燁 彭瑞中責任編輯:烏銘琪
  • 多領域發力數字經濟 碧桂園2020年的智慧產業答卷
    讓技術革新走進傳統餐飲行業,向智慧化積極邁進,是碧桂園的設想與目的。以千璽集團的餐飲機器人研發機構智源科技為例,至今已有 60 餘款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設備及系統投入使用,其中第二代煲仔飯機器人和迷你雪糕機器人,獲得了由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頒發的系統集成餐飲機器人CR證書,開創了行業先河。
  • 碧桂園:好房子成就百年企業智能建造引領行業變革
    碧桂園智慧工地現場堅持看好中國新型城鎮化當2019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額近16萬億元的時候,市場上關於房地產行業天花板的討論變得更加激烈,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集團管理會議上,經常向與會的高管強化這個理念。自上世紀80年代創業開始,楊國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繁榮與市場變化。無數企業的興衰讓碧桂園堅定信念,緊跟中國城鎮化建設步伐,在一到六線城鎮廣泛布局、持續深耕,為老百姓建造買得起的好房子。
  • 溧陽「智慧工地」助力揚塵防控!
    日前,溧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在溧陽東互通拆遷安置小區建築工地看到,施工單位在塔吊頂部安裝了攝像頭,對出入口的車輛衝洗和現場施工情況實行360度監控。同時,通過揚塵監控系統,全天候自動監測工地PM2.5、PM10大氣汙染指數,一旦超過限值,系統就會報警並自動開啟噴淋、霧炮機等降塵設施。「超標了再手動打開,就延時了。自動化設備有效地提高了我們揚塵防控的水平。」項目現場負責人錢春偉表示。像這樣的「智慧工地」,我市目前有46個。
  • 優秀項目經理只說了四句話,工地小白已受益匪淺
    一、要能吃苦耐勞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施工員在工地上主要負責放線、提材料計劃、寫技術交底、進場原材料取樣送檢、現場質量檢查、隱蔽資料的填寫、鋼筋下料單的審核、模板尺寸標高的檢查等等,時間長了會感覺到枯燥乏味,而且很累。
  • 智慧工地的「智慧」在哪?全球共德打造「零意外」的5G智慧工地
    自國家大力拉開發展新基建的帷幕,越來越多的產業通過研發5G、大數據、AI、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加速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盤活了疫情之下沉寂的市場經濟。然而,以建築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卻讓許多試圖在「智慧工地」領域大展拳腳的科技公司望而卻步。
  • 碧桂園鄂北區域「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此次碧桂園鄂北區域舉辦的「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襄陽、孝感、十堰、隨州、仙桃、天門、潛江等地的40個項目標段,共計6000餘人參加。02實地措施落到位,安全教育助生產安全演練活動在工地安全生產建設中意義重大,可以幫助受困人員從容應對突發事件。
  • 「鑑」微知著|工地開放日,碧桂園於細微處著匠心
    「鑑」微知著|工地開放日,碧桂園於細微處著匠心 2020年09月28日 10:36:29 來源:四川新聞網 德陽碧桂園·旌湖上境深諳業主們對於家的惦念,9月26日舉辦工地開放日活動,邀請業主們與家的第一次會面,親眼見證家的成長。9月26日業主們早早來到活動現場,精彩曼妙的舞蹈表演拉開活動序幕,風採卓越的物業技能展示,項目各負責人的臻情分享,讓到場的準業主們真切感受到了新家的美好。
  • 共建「智慧工地」科技打造精品工程福州港品質工程推進會召開_中國...
    會議期間,各單位代表就「品質工程如何做到優質耐久」、福建省水運工程「三三三」施工標準化模式基礎延邊的特色施工管理模式、省交通運輸廳推廣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等開展了經驗交流。會上,主辦方對本次交流活動給予充分肯定,並表示參建各方應繼續深化「品質工程」理念,把「品質工程」做到優質耐久;充分利用「智慧工地」、BIM等技術,紮實推進工程質量提升,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 真「眼觀六路」!詹姆斯看橄欖球比賽一心多用,不愧是真愛粉
    就在今天,詹姆斯曬後了自己「眼觀六路
  • 安徽碧桂園工地板房坍塌6死多傷 短時風速曾達7級
    安徽碧桂園工地板房坍塌致6死多傷 短時風速達7級原標題:安徽六安碧桂園工地圍牆坍塌致6死多傷7月26日23時至24時,六安城區降雨量達70毫米/小時,短時風速7級左右23時40分許,金安區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築工地發生一處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接報後,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雲飛、市長葉露中等市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工作。7月26日晚,安徽六安城區暴雨大風來襲,金安區碧桂園建築工地發生一處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事故。接報後,當地政府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工作,全力搶救被困人員。
  • 把機器人帶進工地 碧桂園博智林有新玩法
    (圖片來自碧桂園公眾號)把「搬磚」做成一種高科技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是著名的地產頭部企業--碧桂園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總部大樓2020年4月7日攝)截至2020年4月,博智林在研建築機器人50多款,有30多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在提升施工安全質量、提高工效、維護健康、減少汙染等方面效果明顯;在研核心零部件及軟體30多項,建築機器人控制器、雙輪差速輕載AGV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逐步量產,人臉識別速通門等產品市場化。
  • 5G+BIM+智慧工地,亞沙會閉幕式場館建設「科技範兒」十足
    2019年9月,北京城建六集團用15天的時間,趕在體育場開工之前,在施工現場建造了「工程指揮中心」,打造了海南省第一家「5G+BIM+智慧工地」系統。「刷臉」進場、工人作業區實時定位、施工工序線上模擬「演練」……這樣智能化的場景在亞沙會閉幕式場館三亞體育場項目工地內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