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收併購溢價問題的「五大對策」

2020-12-22 品質中國

陌爺地產圈

房地產收併購中,常見的兩個老大難問題——「債務」、「溢價」,對於交易結構的設計,風險的閉合緊密相關

上一篇文章中已詳細闡釋了收併購實操中,在收購前和收購後的債務處理方式,本篇文章將緊密圍繞「溢價」

所謂的溢價是指較高的土地溢價,對項目的利潤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對於稅費的計算,抵扣成本等也是需要關注的

而常規的「開票手段」也會帶來很多法律風險,諸如:違法違規風險、不被稅務局認定的風險、未來無法稅前列支等風險等

本文從實操層面總結出對於溢價的五大處理對策

01

對於合作開發項目,模擬測算利潤

案例:

某項目土地成本4億,但是對方報價12億,對方提出的訴求是保留30%的股權以享受後端開發收益,同時對方承諾溢價部分的票據問題可以全部解決掉

案例分析:

該項目的合作模式相對簡單清爽,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合作方提出的解決溢價部分8億的票據問題能否實現存疑,而且存在不被稅務局認定的風險

解決方案:(模擬利潤測算)

受限雙方約定合作的前提是解決溢價部分的票據問題,所以談判過程中可跟對方提出,我方在稅務清算前按照100%的票據抵扣模擬清算提前退出

模擬清算時點,我方按照60%的股權比例分配利潤後退出

將後期溢價無票風險留給對方清算時解決

01

預留合作方利潤不予分配

案例:

土地方按照8億元的土地作價尋求合作,土地原始成本僅2億

雖然周邊市場較好,且按照8億計算出的樓面價仍然低於周邊近期成交宅地價格

但是大量的無票成本導致稅負巨大,以此作為我方談判訴求,合作方承諾開發過程中解決60%的票據問題

如果按照60%的票據,剛好能夠達到我司對於收併購項目的投資標準

案例分析:

該合作模式的核心問題還是在於合作方提出的票據能否妥善解決,並且存在後期稅務稽核風險

解決方案(預留合作方利潤不與分配)

雙方約定在合作協議中約定並明確,合作方需在補足票據且被稅局認可前,扣留合作方利潤不予分配,一方面鎖定我方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無票問題

03

以分配物業方式解決溢價問題

案例:

某項目土地方需求股權轉讓,該宗地塊中有部分自持要求,合計約1萬方,但是地塊的原始成本較低,所以利潤較厚。基於項目底層資產足夠優質,雙方多輪洽談

案例分析:

項目主要存在兩個難點:

(1)地塊要求1萬方的自持要求,但我司並無自持運營經驗;

(2)溢價部分如何給到對方;

解決方案(以分配物業方式解決溢價問題)

經過跟對方多輪溝通,雙方約定,溢價部分由直接給到合作方現金的形式變為給對方物業,且對方並無較大的抗性

通過這樣的操作,我方明面上按照地塊成本價受讓股權,待住宅部分開發完畢後,由合作方持有100%項目公司股權的形式間接運營並持有自持物業

04

土地剝離,並作價出資新設項目公司

案例:

某項目因為債權債務關係較為複雜,且原土地方地塊獲取較早,原始土地成本很低,現我司擬收購該宗地塊

案例分析:

項目主要存在以下難點:

(1)原項目公司債權債務關係複雜,不適合直接收購項目公司股權,否則會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2)原始土地成本很低導致後期稅負較大

解決方案:

原土地方將土地剝離後現設項目公司的方式轉讓新設項目公司股權

土地原始成本3億,土地作價入股的評估價格為10億,在合作方新設項目公司中,本身就存在一道土增稅的繳納

所以我司再收購新設項目公司股權,自然就不存在無票溢價問題

而且,可以有效地解決因原項目公司債權債務關係複雜,存在較大風險的問題

05

合理分解成本的方式解決溢價問題

案例:

某項目土地摘牌地價4億元,項目土地作價7億元,我方擬入股51%,並操盤;合作方另提供3億元的票據已解決溢價部分無票的問題

案例分析:

實操層面對於無票問題的解決確實存在一定的空間,在合法合規,且後期受到稅務局認可的前提下,可以將票據進行合理的分解與拆分

解決方案:

土地前期處理工程 1億

廣告費、綠化工程 1億

裝飾(含掛石)工程 1億

相關焦點

  • 五個案例看懂,收併購中應對土地溢價的處理對策
    房地產收併購中,常見的兩個老大難問題——「債務」、「溢價」,對於交易結構的設計,風險的閉合緊密相關。 所謂的溢價是指較高的土地溢價,對項目的利潤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對於稅費的計算,抵扣成本等也是需要關注的。
  • 房地產收併購的經驗理論合集
    第一章 收併購的意義 做收併購,首先要明確的是為什麼要做收併購,做收併購項目到底有些什麼好處。 而收併購作為側面戰場,能夠解決企業拿地的一些問題。 收併購的優勢一般在以下幾點: 1、價格便宜,付款條件優惠 二手比一手的優勢,其實就在於價格,價格上面一定要有較大的折讓,這也是交易成立的前提,不然直接去拍一手地就好了。
  • 房企三大收併購模式如何角逐?
    自2016年以來,房地產行業收併購熱度持續高居不下,對於房企而言,收併購已經成為實現戰略調整和維持規模增長的有效路徑。但2018年以來,隨著行業收併購機會減少,尋求優質項目難度的加大,收併購也面臨更多的風險與挑戰。在此背景下,選擇合理、有效的收併購模式是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保證。
  • 文投控股高溢價併購謎團:「汽車人」上演「變形金剛」
    原標題:文投控股高溢價併購謎團 摘要 【文投控股高溢價併購謎團:「汽車人」上演「變形金剛」】或是在此前的併購中嘗到了甜頭,文投控股在近期併購「羋月太后」孫儷作為大股東的海潤影視無果下
  • 博思軟體虧1400萬 卻溢價16倍併購標的瑞聯科技
    上市2年就陷入虧損困境,博思軟體(300525.SZ)正試圖藉助外延式併購打一場業績翻身仗。  成立於2001年的博思軟體專注於財政票據、智慧城市等領域軟體產品開發,2016年,以穩定平淡業績闖入資本市場,在2017年交出一份看似亮麗的成績單後,今年迅即變臉。
  • 全聯併購公會五大專業委員會正式揭牌
    全聯併購公會於2020年9月19日在北京舉辦以「併購紓困助力雙循環」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併購年會。年會採取線下線上同時舉辦的形式,邀請了企業家、金融界專家、學者出席,共話併購服務「雙循環」新對策。作為年會的重要環節,在開幕主論壇上舉行了全聯併購公會專業委員會揭牌儀式,全聯併購公會會長尉立東宣布學術與培訓委員會、中小企業投融資委員會、民企重整委員會、併購調解委員會、青年菁英會五大專委會正式揭牌。
  • 金科文化擬15.5億元溢價43倍併購關聯方公司
    金科文化(300459.SZ)15.50億元的收購案收深交所關注函。7月16日,金科文化發布了《關於收購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計劃以15.50億元,收購控股股東金科控股的控股子公司萬錦商貿,以取得其名下相關商業綜合體、酒店等物業,用於建設「會說話的湯姆貓」主題商業綜合體建設項目。
  • 精華總結:2020上海物業行業收併購及上市策略研討會
    中指研究院上海分院於2020年7月23日在瑞豐國際大廈舉辦「2020上海物業行業收併購及上市策略研討會」。會議旨在服務物業企業挖掘收併購及上市需求,探尋適合自身的資本化運作模式,加速市場化拓展,做大做強。
  • 華東重機:擬作價14.7億高溢價併購文化傳媒公司
    華東重機擬作價14.7億高溢價併購文化傳媒公司  中證網訊 (記者 張玉潔)華東重機(002685)8月21日晚間發布發行股份及現金收購資產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擬作價10.4億元收購中視合利100%的股權;擬作價4.3億元收購青陽傳播100%的股權;合計對價14.7億元。公司股票暫不復牌。
  •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對於在收併購上習慣了大手筆的愛爾眼科來說,這只是常規操作。Choice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總併購涉及標的超60個,總交易金額超過110億元。  在行業東風驅動的內生增長,以及大規模外延併購的「雙輪驅動」下,愛爾眼科高速發展。上市十年,營業收入增長12.22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9.97倍,市值增長超33倍。
  • 2020年,它們收併購的範圍又擴大了
    明源君注意到,在今年上市的14家物業服務企業中,大部分企業都表示將募集的資金用於收併購等戰略擴張,使用資金比例的均值約為61.7%(折合併購金額均值約19.98億元)。據明源君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0日,2020年物業併購的案例達52,併購金額約為82.46億元,併購數量是去年的兩倍,物業併購已經起風。
  • 座椅異響問題分析與對策
    本文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介紹了常見座椅系統振動異響問題的產生原因和解決措施,希望對後續座椅的開發提供借鑑。 1 異響產生的機理 根據異響產生的機理可以分為3類: 振動聲(Buzz):結構振動或共振發出的嗡嗡的聲音。
  • 上市公司那些事之一賭還是不賭,是個問題-股權併購中的對賭問題
    上市公司併購主體一、上市公司自身作為併購主體;二、上市公司子公司作為併購主體;三、上市公司自身出資成立產業併購基金作為併購主體;四、上市公司大股東出資成立產業併購基金作為併購主體當然,併購主體不是我們本文的重點,無論上述哪個主體,都有資格作為股權併購的主體。對賭條款產生的原因要解釋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下對賭的含義。
  • 科創板首單重組併購來了,華興源創溢價4倍收購資產,釋放...
    歐立通作為智能手錶和無線耳機的上遊設備廠商,此次華興源創溢價近4倍收購,顯然是看上了其後續發展潛力。科創板市場上的第一單重大重組併購就此獲批,華興源創後續與歐立通的相互融合、協同發展仍有待觀察。在「科創板速度」的鼓勵之下,華興源創為其他上市公司再融資可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將為科創板重組起到示範性作用。
  • 犀牛財經晚報:南京化纖併購惹質疑 TCL科技李東生收監管函
    3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近10億元 南京化纖高溢價併購惹質疑GPLP犀牛財經消息:繼12月8日晚被上交所點名要求針對此次高溢價收購的合理性,收購標的上海越科是否具有可持續盈利能力等問詢後,公司股價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 商譽已達24億元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對於在收併購上習慣了大手筆的愛爾眼科來說,這只是常規操作。Choice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總併購涉及標的超60個,總交易金額超過110億元。在行業東風驅動的內生增長,以及大規模外延併購的「雙輪驅動」下,愛爾眼科高速發展。
  • 新華財經|新華-上普併購指數報告顯示:長三角科技金融併購活力顯著...
    新華社上海12月13日電(記者王淑娟)13日在上海發布的「新華-上普併購指數」顯示,2019年中國併購市場延續2018年回調態勢,併購溢價趨於理性,高新技術產業仍為市場關注熱點。此外,全年中國資本市場科技金融併購整體趨勢走高,相關併購交易向長三角聚集。
  • 首鋼籤下李慕豪解決內線問題,但幾個溢價球員怎麼處理呢?
    內線問題是北京首鋼過去幾年一直想解決的。然而李慕豪解決內線問題的同時,北京還有幾個溢價的球員不好處理,看他們上賽季的表現
  • 環球晶圓併購Siltronic加劇聚集,三足鼎立改寫五大矽片巨頭
    顯然,結合後雙方的業務會相得益彰,一來龍頭廠商需要通過併購或擴產取得規模優勢以降低固定成本,又能提升市場集中度,增強議價能力,二來將更能互補地有效投資、進而擴充產能。儘管過去幾年矽晶圓廠相繼擴產,國內也有中環股份、滬矽產業等新進者加入,矽晶圓市場已經度過2017至2019年期間的供應緊張情況,明年的供需趨於平穩。
  • 紫天科技溢價6.8倍併購加碼廣告與遊戲 淨利連續三年倍增股價年內...
    藉助頻繁併購,紫天科技實現了經營業績暫時性高速增長。2017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451.95萬元,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達1.60億元,是2017年全年的35.40倍。二級市場上,年初以來,紫天科技的股價也聞風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