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琪在雲南玉龍雪山
雅琪:
你從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畢業之後,一直在香港工作,忙得不亦樂乎。發信息你沒時間回,打電話你要麼佔線,要麼開會,偶爾接了也是壓低聲音悄悄說:「我正在有事,一會回給你好嗎?」但你沒有再回我的電話。
你真的太忙了,我理解你。但你偶給我的語音回復,也讓我啞然。有一次你好不容易打電話給我,我說正在開車,你萬分驚訝地說:表哥你買車了嗎?你也會開車了嗎?也許在你的印象中,我還是那個騎著一個屁股後面不停地冒煙的二手的早已到了報廢期的摩託車的表哥。雅琪,不瞞你說,這是我的第二輛車了,五年前,我買了一輛舒適版的自動檔捷達,前不久,我換了一輛越野車,因為周末經常帶著你嫂子郊遊,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就睡在車裡,車開到哪就睡到哪。我把越野車進行了改裝,晚上把後排座位一放下,就成了床鋪,還裝上了窗簾,通風透氣,睡在車裡,又省錢又浪漫。像我這樣喜歡郊遊的人有很多,去年,我們三個家庭,各開一輛越野車,前後花了二十天時間,還到西藏玩了一遭呢。上次給你打電話的時候,我就在香港,本想來看你,因為你沒接電話,我就和朋友玩去了,我也只是到香港過一下境,到歐洲玩了十五天。那是我們十多個作家自費組團去的,我去年出版的《隨園流韻-袁枚傳》,得了二十多萬元的稿費和獎金。你嫂子說我辛苦了,就批准到國外去遊一次。哎,雅琪,跟你說這些,絕沒有在你面前炫的意思,我知道你經常飛歐美日本和澳洲,我只是想說,以前我對那些地方很有神秘感,這些年來,我前後三次出國遊,對那些地方也不那麼神秘了。說真的,我不但不覺得外國的月亮圓些,甚至覺得一些老外也OUT了。有一回我隨團到美國考察教育,美國的朋友向我介紹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時,頗有得色。其實,我們這裡的鄉村學校,很多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有些設備連美國都沒有。有一次我在婁底萬寶新區見到一款「黑板」,不但可以播放語音、視頻、上網,還可以用手指隨意在上面畫圖、寫字。這最新的教學設備,我在美國也沒有見著呢。教師早就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我原本以為到美國去開開洋暈,長長見識,一些美國人也在潛意識裡滿有優越感,我這次才知道,他們那裡普及了的,我們這裡也稀鬆平常了。
現在新化也通了高鐵,從新化到婁底,只要十八分鐘,從新化到長沙,開只要五十來分鐘。從新化出發去北京、上海、昆明,都只需五六個小時。我在新化工作,但住在婁底,沒感到什麼不方便,新化到婁底除了高鐵,還有高速和婁底大道這條高等級公路,非常方便。以前你在新化讀書的時候,去一次長沙都要架個很大的勢,好像出遠門似的。現在我到了周末,偶爾也去梅溪湖大劇院看看大戲,到桔子洲頭散散心,就像以前到半山水庫玩一樣方便。這些你肯定早從網上看到了新聞,但你肯定還沒有感受過。以前到了長沙好像鄉裡伢子進了城,現在壓根就沒這感覺了。我的很多同事還在長沙買了房子,有的買了公寓,到了周末就到長沙度假。
飛機,在我們的印像中是多麼的高大上,小時候,如果誰近距離地看過飛機,那這個人就會引起周圍人的濃厚興趣。現在,你當然是經常在全世界飛來飛去了,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婁底要建兩個機場,其中一個就建在新化呢!新化機場修好後,從新化飛往世界各地,就不再是夢了。
雅琪在江蘇拙政園
雅琪,記得你初中時到過我老家所在的棠裡村一次,那時一條機耕路坑坑窪窪的,六公裡路我們一起走了兩個多小時,腳磨出了血泡,褲管上也濺了很多泥巴。真是苦了你了。那時村裡還有不少土磚房,紅磚房不多。現在你值得來看看,村子裡一棟棟漂亮的房屋,讓你感覺像進了別墅村,公路通到了每個戶,村裡的主幹道則是雙向兩車道的水泥路,車子往前開,不再擔心無處讓車了。很多戶家裡都買了私家車,這恐怕超乎你的想像了吧?以前家家戶戶冬天烤火燒炭粑、藕煤,一不小心就發生煤氣中毒。現在,大家都用上了電烤火桌。
村裡有了統一的垃圾堆,乾淨多了。馬路兩邊還有綠化帶,電線桿上裝有太陽能路燈。新化俗話說「好鄉裡好鄉裡」,現在鄉裡真的好了。以前,我們都認為人不出門身不貴,只要人到大城市打了個轉,回到村裡立馬就有了光環,大家會認為些人是「見世大世面的」。現在,很多人都在北上廣見過大世面,有的還到國外打個洋工。從大城市回來,已再也引不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你真應該回來走走,要不你對家鄉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國家級貧困縣」的老印象中。
雅琪,上次我聽姨媽說,他們到香港來看你,你那裡根本沒地方住,你租住著一個只有二十幾平米的公寓,據說這已經是條件好的了,很多人住著幾平米的房子,更有些人擠在「膠囊」房裡。你爸媽只好自己住賓館,一千多元錢一晚,住得房間很小。哎,在這方面我肯定就比你優越了。十多年前你熟悉的我那五十多平米的教師宿舍所在的那棟樓早就拆了。十二年前,我就在婁底文化公園旁買了一套三室兩廳、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這面積在你那裡算得上是「豪宅」了吧。我不是什麼「土豪」,我們這裡有兩套房以上住房很正常,兩套住房也很有居住屬性,不屬於炒房,是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標誌呢。
說起資江風光帶,我還得補充幾句。1996年夏天,新化遭遇一遇的洪水,整個縣城都淹了。
新化縣委縣政府在國家的支持下,修建了長達8公裡長的防洪堤,並將防洪堤建成了沿河風光帶,風光帶上,楓樹、櫻樹、桃樹、李樹、樟樹、桐樹和各種我叫不名字的樹,一排排、一行行,四季飄香、雜色生輝,春季尤盛。人行道、自行車道並行不悖,大大小小的廣場和開闊地沿江分布,人們在這裡散步、蕩鞦韆、打太極拳、吹打樂器、歌手戶外直播、騎多人自行車、吊嗓子、下圍棋、發呆……這裡商業物態也十分發達繁盛。這個昔日的水淹地,如今成了新化縣城最美的地方。這風光帶,被一個從海回鄉的老鄉撰文認為比上海外灘還美呢!我打算退休之後,就到那裡定居。住到那裡休閒健身是沒得說了。
雅琪,說到我那間老教師宿舍的拆遷,我還得順便跟你說一說學校的變化呢。你在新化的時候,學校只有七百多學生,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一棟學生宿舍,一棟老教師宿舍,也就是我住的那一棟,還有一棟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的教師宿舍。學校沒有田徑場,一個周長兩百多米的操場就是唯一的運動場所了。我那套五十平米的舊房子是從一個老師轉讓給我的,當時只買了一萬元。前年學校改擴建,把那棟老房子拆了,得了十七萬補償。
現在,學校跟你十多年前作為教師子弟住在學校的樣子完全是兩個樣了。學校建成了大大小小十幾棟房子,田徑場有標準的四百米塑膠跑道,有草坪足球場,有室外室內藍球場三個。各種實驗室、功能室非常齊全,在校學生近五千人。以前老師想招一個學生來校,簡直得求爹拜爺,被稱為「跪著招生」。現在,老師們可以「坐著招生」「站著上課」了。因為朱鎔基母校長沙楚怡工業學校在抗戰期間曾搬到新化辦學,朱鎔基在新化讀過書,學校將植入楚怡元素,不久,將改名為新化楚怡工業學校了。隨著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學校明天的輝煌前景真的令人鼓舞。
雅琪,記得你以前喜歡聽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我建議你不但回家看看,甚至建議你回家鄉就業或創業,以你的學歷、水平和能力,我相信你是一定幹出漂亮的成績的。回到家鄉,你也許會更有親切感,也會住的更加寬敞舒適,更能夠盡孝,多陪陪父母,也會重拾學生時代的友誼,生活會更加溫馨。很多以前在天南地北做文印耗材批發的人,現在都回到了洋溪老家,因為都是網上訂貨,在哪裡都一樣,不會影響生意。而新化縣和婁底市的領導也非常重視這些人的回歸,特意規劃在洋溪打造一個文印小鎮,這個鎮將會像浙江的烏鎮、橫店、桐廬一樣,成為一個特色十分鮮明的小鎮。如今,生活在我們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新化,各種生活的便利,不會比香港差。真的,好希望你放下永遠也忙不完的忙碌,回家看看。更希望你回家就業或創業、安居。
鼠年新春馬上要到了,回來過年,好嗎?
表哥:傑偉
202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