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工商總會訊:11月28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在南寧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開幕式上致辭。東協10國經貿部部長和東協秘書長在線參加論壇並視頻致辭。本會永遠名譽主席、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創會主席蔡聰妙大使,應邀在線參加並擔任大會論壇演講嘉賓。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十周年論壇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期間在廣西南寧舉行。此次活動旨在展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成就,探索合作趨勢和前景,並討論未來的雙贏合作。來自中國和東協國家經貿部門的官員以及東協秘書處,國際組織的代表,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領導人應邀參加了論壇進行對話和交流。該論壇同時在線和脫機舉行,活動中約有300位訪客在線下聚集。
論壇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昆主持;本會永遠名譽主席蔡聰妙大使,以及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顧清揚,越南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教授阮輝煌,新加坡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張松聲,中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部副總經理於洪忠,泰國安美德集團總裁邱威功,和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昊擔任論壇演講嘉賓。
蔡聰妙大使在其題為「克服疫情危機,加強區域合作」的演講中說:「如果我們要戰勝流行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加強區域合作開始。除了中國和其他很少的經濟體,一個國家很難單獨與新冠肺炎疫情對抗。
首先,封閉一座城市是如此困難,更何況要封閉整個國家。中國政府以過人的勇氣,通過關閉武漢2個月零2周零2天,跟中國其他地區和世界各地阻隔,從而率先脫穎而出。憑藉堅定和嚴格政策,與疫情抗爭,中國在創紀錄的時間內贏得了勝利。在菲律賓,我們已將全國大部分地區進行了不同級別的隔離。八個月後,大馬尼拉,宿霧和達沃等主要城市仍面臨著嚴重的疫情威脅。為了克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國家之間的合作。中國通過向世界各地捐贈藥品,設備,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療服務,向世界展示如何抗擊疫情。此外,疫苗問題也是全球合作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合作是克服這場危機的先決條件的原因。
由於疫情大流行,全球經濟處於衰退中,國際貿易萎縮。但是,中國和東協攜手,通過更好的貿易和經濟合作,努力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在這種背景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或RCEP協議的籤署使區域經濟一體化取得了顯著成果,是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11月8日,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15個國家與東協的10個成員國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有望幫助加快貿易成員在疫情後的成長。它約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30%,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們相信,這將促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並為所有參與國的人民和企業帶來共同的繁榮。
值得注意的是,RCEP標誌著因歷史和外交爭端而紛擾不斷的中國,日本和韓國首次在單一貿易協議下彼此拉近。
菲律賓貿易部長拉蒙‧洛佩茲(Ramon Lopez)說,RCEP「為我們的出口商和服務提供商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機會。」實際上,RCEP國家佔菲律賓出口市場的50%以上。
另一方面,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AFTA)成立十周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它有效地促進了該地區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與東協已進入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雙邊貿易額從2010年的2,928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6,415億美元。
為了達到這些非凡的成績。中國—東協博覽會(CAEXPO)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16年前首次舉辦以來,東博會為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建立了重要平臺,確保了暢通無阻的貿易和投資管道,促進了生產能力方面的國際合作,並鼓勵中國公司進入亞洲國家。
展望未來,預計將通過區域合作,以及疫苗的部署來控制疫情,在疫情後重新調整供應鏈結構,而東協將繼續成為疫情後中國公司最喜歡的投資地。
女士們,先生們,菲律賓工總會與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將竭盡全力彌合差距,並協助中國公司在菲律賓投資和建立工廠。我們還將為中國公司提供相關的諮詢和幫助。
我非常感謝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投資峰會,為這次雲論壇的成功而付出的努力。
最後,我衷心祝賀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
圖左起為蔡聰妙大使在大會論壇擔任演講嘉賓,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以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開幕式上致辭。下圖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在南寧舉行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