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挑戰經典詞牌《江城子》,堪稱蘇軾辛棄疾「附體」,句句霸氣

2021-01-12 美詩美文

作為現代文壇巨匠,莫言確實是個妥妥的文藝青年,愛小說、愛書法、愛作詩。莫言的小說是受到名家普遍認可的,雖然質疑聲也還是有,但諾貝爾文學獎也確實不是想拿就能拿得到的。莫言的書法,有人說好,有人說一般,不過人家好歹也是辦了書法展的。至於詩,莫言表示:我一直在學習。

莫言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的,從他與網友的互動來看,為了讓自己的打油體詩能更上一層樓,他還專門拜師學了格律平仄。在前幾期裡,筆者也給大家分享了幾首,整體來看也還是有水平的。看過了莫言的詩,本期咱們再來品賞他的一首詞。

有句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用在莫言這首詞上挺合適,因為他這次挑戰的是經典詞牌《江城子》。這個詞牌的知名程度不用我多說,光是蘇軾就寫下了數首經典作品,「十年生死兩茫茫」、「西北望,射天狼」、「人不見,數峰青」等名句都出自蘇軾的《江城子》。那麼莫言的《江城子》又會是怎樣的畫風:

《江城子》現代:莫言卅年再讀《紅高粱》。想當初,我真狂,天馬行空,猴子敢稱王。為創新格破「五老」,硬頭皮,撞鐘響。土匪抗日也堪賞。切菜刀,擀麵杖,兒女英雄,熱血灑疆場。我今白髮已蒼蒼,三杯酒,淚兩行。

這首詞有人覺得不及格,畢竟從遣詞和詞的平仄來說,確實不能算是一首完美的《江城子》。但現代人寫詞,其實不用太在意這些條條框框。而且從詞的意境和氣勢來看,酒氣狂氣劍氣一樣不少,可謂句句霸氣,堪稱蘇軾和辛棄疾「附體」。之所以會寫這樣一首詞,是因為當年莫言寫了篇名為《紅高粱》的中篇小說,這首詞是他30年後重讀自己的作品時寫下的。

紅高粱劇照

詞的上片算是回顧了自己創作《紅高粱》時的心境。《紅高梁》首次出版時是1986年,那時候31歲的莫言意氣風發,正如在詞中寫的「想當初,我真狂」,還稱自己是敢於稱王的猴子,這一連串的比喻確實讓人找到了點蘇軾的影子。當年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道:「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也是一樣的霸氣十足。

接下來莫言解釋了自己寫《紅高粱》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老故事、老語言、老套路、老人物和老思維。為此他硬著頭皮寫,這才有了這部經典作品。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小說確實是當時的一部創新之作,後來被拍影視作品後也深受大家的喜愛。

詞的下片則描寫了小說的一些情節,「切菜刀」、「擀麵杖」都用上了,典型的莫言氏幽默。但在這幽默中又充滿著對英雄兒女的敬意。最後的落筆,莫言筆鋒一轉,寫到白髮蒼蒼的自己。當年辛棄疾寫「醉裡挑燈看劍」時是酒與劍在手,而莫言寫這首詞時手握著三杯酒,心中想到的是小說中的切菜刀,雖用字不同,卻有著一樣的豪情。

現代人寫打油詩或許還能有些經典,但正兒八經地寫起律詩和詞作來,確實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莫言這首詞雖有不小的瑕疵,但卻句句霸氣外漏,也算是勇氣可嘉了。大家想給這首詞打多少分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武亦姝挑戰詞牌《浣溪沙》,無愁字卻句句是愁,堪稱晏殊「附體」
    現代人挑戰宋詞經典詞牌有多難?在前幾期裡,筆者和大家分享過兩首。一首是莫言先生挑戰《江城子》,雖句句霸氣,但還是被不少網友挑出了些毛病。一首是郭沫若先生挑戰《水調歌頭》,寫得大氣磅礴,令人讚嘆。除了這兩位外,現當代文人中便少有人挑戰經典了。正因為如此,本期這首就顯得頗為難得。
  • 冬至日,全真道長尹志平挑戰經典詞牌《江城子》寫詞,真正的高手
    其一生寫下了大量詠懷、遣興之作,當時的詩壇名家都愛和他唱和,其作品被收錄在《葆光集》中,其中不乏經典。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尹志平的道觀裡過冬至時,挑戰兩宋高難度詞牌《江城子》寫的詞作,這首詞是既有大格局,又字字珠璣,算得上是元代詞作中的高水平之作,讓我們來品一品:《江城子》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是年冬,蘇軾作新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大江東去浪淘盡,人生幾度秋涼,4個詞牌寫盡蘇軾一生
    詞都是按照詞牌的固定格式來填寫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填詞。宋詞詞牌名共有一千多個,所以有很多詞牌名都沒有佳作流傳下來。但是也有一些詞牌名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某些詞人寫了一首非常好的詞,跟著這個詞牌名也出名了。比如:《水調歌頭》、《聲聲慢》等等。比較典型的例子,還有《卜算子》,想到《卜算子》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陸遊《卜算子.詠梅》。
  • 郭沫若挑戰經典詞牌《滿江紅》,開篇11個字就大氣磅礴,值得一讀
    800多年前,嶽飛將軍用一首《滿江紅·怒髮衝冠》讓我們見識了文人的風骨,也寫活了滿江紅這個詞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是很多最喜歡的名句之一。其實這個詞牌很多人都寫過,蘇軾、柳永、周邦彥、張先,都是試過的,但結果似乎都不盡如人意。
  • 為賣小說集,莫言挑戰經典詞牌寫詞,土得掉渣卻讓人佩服他的勇氣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然而這對於莫言而言,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作為作家的莫言,筆耕不輟,一直堅持繼續創作。除了創作,生活也要繼續,少不得要勞動生產,換取生活和物質。然而,畢竟年歲大了,創作能力和產量都大不如前。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對於蘇軾這樣的宋詞大家來說,對於詞牌的運用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君不見一曲「水調歌頭」,原本並沒有多少優秀作品,但是自從蘇軾吟出「明月幾時有」,就已經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而他用同一個詞牌,卻寫出了兩首情感色彩截然相反的宋詞作品,更能夠看得出他對宋詞詞牌運用得駕輕就熟,隨心所欲。而這個蘇軾最偏愛的詞牌,就是「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蘇軾一生作詞無數,5首《江城子》何以成為其作品風格的轉折點?
    兩個文學家像痴漢一樣呆呆看著,彩色小船飄遠了他倆都沒發現,漸漸地古箏之聲消失了,蘇軾回過味道來和老頭子對視著露出了譏笑對方的表情。接著蘇軾就寫下了這首《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來記錄這件有趣的事情。
  • 經典詠流傳: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一提起「蘇軾」,不少人心中就會浮現出這樣的字眼,「樂天派」、「屢被貶」、「全能人才」、「美食家」。而說起他的愛情,自然也會讓我們吟誦出「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樣的經典作品。似乎在他的愛情上,我們只記得這首驚豔世人的《江城子》,記得他與愛妻王弗之間的愛戀。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
  • 蘇軾筆下九佳經典名句:句句超逸灑脫,富含哲理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在詩文詞賦書畫方面都俱為一代大家。尤其擅長寫詞,其詞風格多樣,或豪壯清雄,或清秀婉麗,對詞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東坡居士筆下的十佳經典名句,句句唯美超逸。
  • 蘇軾的詩詞經典無數,其中有一首他最為得意
    說起蘇軾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詞書畫樣樣精絕,四大詞人首屈一指。深受國內外各界好評。他的詩,清新開闊,獨居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三十九歲後開創了豪邁一派,與後來的辛棄疾並稱「蘇辛」成為豪放派代表人物。
  • 堪與蘇軾《江城子》媲美,賀鑄一首《鷓鴣天》,令人心碎的悼亡詞
    其中一首是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用較為怪異的表達形式展現了對亡妻王氏的悼念。單從「悼亡」的角度來說,這兩首詞在北宋詞壇上是不相上下的,可能因為蘇軾的知名度更廣一些,所以連帶著《江城子》也更被人所熟知。然而,賀鑄的這首《鷓鴣天》卻也寫得極為感人,甚至「鷓鴣天」詞牌都因此有了一個新的別號,叫做「半死桐」。
  • 」八大詞牌名」背後的故事和經典詞作!
    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相傳《念奴嬌》詞調就由她而興,意在讚美她的演技。【經典詞作】《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蘇軾
    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陶淵明以正月五日遊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餘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遊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 「詩詞天地」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
    在長調裡,這應該是存詞數量最多的詞牌了,名作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水調歌頭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蘇軾少有的一首散文送別詞,朗朗上口,最後11個字才是他的本意!
    說到古代文學,就不能不談唐詩宋詞,說到唐詩宋詞,也總繞不開即為開山級別的人物:李白、白居易、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而在宋詞中,蘇軾、柳永等人就詞的發展與風格的確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樣的頹勢一直延續了很久,直到一個人的出現——蘇軾。之所以,蘇軾稱得上是宋詞乃至中國古詩詞中的領軍人物,是因為他將北宋時期那一度低迷、風月的詞進行了勇敢的變革,將剛勁、豪放的風格引入到詞中,大膽地撕破了那一層層變化面前的遮羞布,打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豔科」的樊籠,並為後世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經典名作。
  •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說到宋代文人,我們不得不提到蘇軾和辛棄疾。他們都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後人稱之為「蘇辛」。他們的作品幾乎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雖然蘇軾和辛棄疾的年齡相差近百年,但後人經常比較他們的作品。許多人認為辛棄疾的文學造詣低於蘇軾,認為蘇軾出身書香門第,精通詩詞散文書法。
  • 蘇軾這首《江城子》,僅開篇七字就狂放豪邁,多年來依然傳唱不衰
    蘇軾很快就做到了入鄉隨俗,當地人喜歡圍獵,蘇軾便也加入了進來,這一次圍獵時候的壯觀場面跟歡樂氣氛感染了他,激發了他的萬丈豪情,給了他創作的靈感,於是寫下了這首《江城子 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南北宋詞的對決,蘇軾和辛棄疾,兩人寫的《西江月》,誰寫得更好
    蘇軾與辛棄疾都屬於這個,文學最後繁榮的朝代。都有文學上的共性反映的的都是歷史性的問題,作品風格與內容,與朝代的榮衰息息相關。文學上的地位都是重量級別的,屬於教科書級別的人物。巧合的是,兩位大文豪都對這個詞牌情有獨鍾,兩首《西江月》難免被人拿來作比較,都是傳世佳作,各有千秋,難分高下一起欣賞一下這兩首《西江月》。頭頂明月,是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還是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