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笑的蠟筆
來源/懷左同學
不知大家小時候,是否有過和我類似的經歷?
四年級時,我和叫木木的好朋友時常會一起吐槽名叫肖揚的同學。但沒想到,之後她們成了好閨蜜,而自己,反成了她倆一致對外的敵人。
之前和木木所說的話,成了她向新朋友邀功的談資。
小時候的我,會憤恨地大罵木木,提醒肖揚離她遠一點,因為她也曾說過她很多壞話。木木則理直氣壯地指責我說,「你撒謊!」
肖揚自然不會信我,那一刻我只覺得自己像只馬戲團的猴子。
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了人心險惡。
之所以會想起這件事,是因為前段時間在微博熱搜上瀏覽到了一條新聞:楊奇函的私密電話錄音在網上被曝光。
此錄音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對楊奇函憤怒不已、甚至口誅筆伐,而我,卻脊背發涼、細思極恐。
01
在電話錄音裡,楊奇函談到了與邱晨之間的恩怨,說自己和她本人沒有矛盾,主要是和對方的粉絲針鋒相對。
還談到了公眾們較為敏感的「同X戀」話題,楊奇函認為自己「得罪的主要是同性戀群體」,說他們是「《奇葩說》的主力群體」。
楊奇函言語中更流露出對這一群體的偏見,他們「對國家這個概念很小,對這個所謂的這個什麼自由,民主這些東西要求很高……他們是社會不穩定因素。」
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以後我人生只留三個好同性戀的名字,其他的一律視為仇敵。」
楊奇函這不無偏激的言論就這樣引爆了全網。
輿論的壓力迫使他不得不站出來,解釋說這是自己的私下吐槽,但是被別有用心者坑害。同時他也表示,「挨打要立正,說錯話就要挨罵,誰都會有因為生氣而瞎吐槽的時候,來吧!」
從他微博中的那篇《反思錄》中,我們能得到更多細節。
錄音中的言論出於「三杯下肚,口無遮攔,信口雌黃,無恥讕言」;
背後的真相是「假裝摯友,置腹促談。偷偷錄音,暗暗撒歡。斷章取義,穿針引線。惡意剪輯,聳聽危言,恐嚇訛詐,屢次三番。」
原來,這個所謂的「摯友」,實際上是徹徹底底的「披著羊皮的狼」!為了達到目的,惡意引導、偷偷錄音、惡意剪輯,甚至還以「網暴」來威脅楊奇函。
不得不說,假君子遠遠比真小人更恐怖!
那些你最信得過的朋友,可能是賣你賣得最狠的敵人!
因而有人感慨道:「忽然對自己所有的判斷都產生了懷疑,就好像最核心的東西被抽走,只剩一副軀殼,手足無措。
不祝福某些人,不過謝謝你讓我不再輕易相信別人。」
02
楊奇函自嘲「在錄音界,我是音樂人」,說錄音中的言論屬於自己的私下吐槽,並沒有侵犯和歧視之意。
忽然想起初高中時做英語閱讀理解,老師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將詞語放到前後文語境中去理解。
記得大學時,有一位姓劉的老師,堪稱「靈魂段子手」。他在課堂上常是妙語連珠,惹得我們拍手叫絕,大家都很喜歡在朋友圈記錄和轉發老師的金句。
但有一天,劉老師忽然說「你們還是不要把我的話寫到朋友圈了吧」,我們既懵逼又納悶。
「比如晚上月黑風高,我隨口說了句『科大很黑』。大家如果幫忙轉發了這句話,校領導八成會來找我麻煩!」
我們捧腹大笑,也是從那次開始,我真正明白了「語境」的重要性。或許,這也就是「說話一定要看場合」的緣故。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奇函似乎也無可厚非。
這並不是他在某次演講或者大會的發言,而是私人空間中的碎碎念。
正如他之後指出的,錄音裡的話反映了自己潛意識深處對同性戀群體的刻板印象。但我們本就沒有權力,要求每一個人都能有較高的思想境界。
我想,我們真正應該指責的,是那個將錄音傳到網上的人。
他完全知道這將給楊奇函帶來什麼負面影響,不然他就不會以此作為要挾。
但可恨的是,他混淆了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辜負了楊奇函的信任,更利用了大眾,可謂是「借刀殺人」。
這就像扒了人家的褲子,還用手指著他,大叫一聲:「看!他耍流氓!」
用心之險惡,手段之陰險,實乃不仁不義!
03
或許,和別人關係很好,不過是我們的一種錯覺。
之前有人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讓大學生給每個同班同學打分:0分是「不認識」,3分以上是「朋友關係」,5分就是「最好的朋友」,同時,他們也要預測對方可能給自己打的分數。
在2000多名參與者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那些被自己打出3分以上的朋友,也會給自己打3分以上。
但實際上呢,只有一半的人真的收到了對方3分以上的評價。
這個結果無疑是扎心的,也就是說,在我們認為是朋友的人裡,有一半左右的人並沒有把我們真正當朋友。
或許,你所認為的「朋友」,不過是「你以為」!
以前愛看《水滸傳》,我最喜歡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
我們往往以為他被逼上梁山是因為得罪了高衙內,但其實是他最要好的摯友——陸謙煽風點火,從中作梗。
高衙內調戲林衝娘子不成,茶飯不思,侍從富安獻出一計,讓陸謙請林衝去他家中吃酒,騙林衝妻子丈夫倒地不醒,高衙內則在陸謙家守株待兔。
這著實是個損招,不僅對嫂子不敬,還出賣了自家兄弟,實在是不該答應。
但陸虞侯卻是「一時聽允,也沒奈何,只要衙內歡喜,卻顧不得朋友交情。」
與遠大前程相比,朋友交情早就被陸謙丟到了爪哇島之外。
這也難怪林衝會拿了把解腕尖刀,要尋陸謙算帳,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如兄若弟」的陸謙也會騙他!
他更想不到,他最好的兄弟還向高太尉獻上了「誘使林衝誤入白虎節堂」的惡計。
好在林衝命大,刺配滄州。這陸謙仍不肯閒著,又以重金收買了押送林衝的公人,讓他們在路上殺了林衝。
後又有「陸虞侯火燒草料場」,活生生把林衝逼上了梁山。
如此看來,這個世界總會有那麼一些人,你對他掏心,他卻對你掏刀子;你對他毫無保留的好,他卻對你肆無忌憚的壞。
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不是來自陌生人的敵意。
而是我們最要好的朋友,表面上帶著微笑,卻從背後溫柔地來一刀,我們只能從牙縫裡擠出「你竟然……」的質問,然後絕望地倒下。
身上的窟窿汩汩往外奔湧著血,但此刻肉體早已沒了知覺,相比於那直擊靈魂的心痛,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情感上受的傷才是最致命的——
他販賣了我們的真情,蹂躪了毫不設防的真心!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
只因對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從未有過期待,但從親密無間的朋友、到反目成仇的敵人,兩者間的巨大心理落差,著實讓人崩潰與痛哭!
04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女子街頭跪求欠債人還錢遭拒」的視頻上了熱搜。
一個年輕女子幾乎是跪在地上,哭嚎著拉著另一個站立的黑衣女人乞求還錢。
「我給了你60萬,你還給我啊」;
「我給了你60萬,你還我50萬」;
「你把50萬還給我,我啥都不說了」……
年輕女子在茫茫的黑夜中顯得格外無措,那有些聲嘶力竭的哀嚎、重複而絕望的語句、激動得有些失控的情緒,讓所有看到視頻的人都心疼不已。
她先是抱著對方大腿,又拉住對方手臂,一邊不住地搖晃。
欠債的女人看上去年齡更大,雖然被拽得前仰後合,卻顯得極其淡定,嘴中還振振有詞地質問年輕女子:「你走不走?」
原來,年輕女子與黑衣女人關係很好,所以借錢的時候沒有立什麼字據借條。
沒想到黑衣女人一直賴著不還,直到那日大街偶遇後,才出現了視頻中的一幕。
即使提出60萬隻需還50萬,黑衣女子似乎也絲毫沒有還錢的意思,這場追債看來將永無絕期。
不曾想到,掏心掏肺的好,換來的卻是被狗吃了的黑心。
畢竟,能借60萬而不用立字據的,不可能是不熟悉的人,恰恰相反,極有可能是生命中最信任的人!
忽然想起增廣賢文中有言:「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如今看來,可謂是醒世名言。
前幾天我學生突然問我,「老師你覺得我要不要借錢給同學?我已經有點害怕了。」
這孩子平時和會和朋友相處,屬於自己有一塊餅,絕不會讓別人餓著的那種人。
但沒想到,真正讓他絕望的,也是那些所謂的好朋友。這孩子無奈地告訴我,他已經被騙了好幾次了。
一個是和他打了半個小時的電話敘舊,冷不防來了句「江湖救急」,這孩子自然是爽快地轉了錢過去,沒想到下一秒,對方就把他拉黑了。
還有一次,欠錢的朋友為了躲他,專門跑去另一個網吧上網。
我感到憤恨,更為他心疼:如此善良而重感情的孩子,卻一次次被好朋友欺騙,直至遍體鱗傷。
我說信任像一把雙刃劍,選擇交給你朋友的時候,便要做好準備,他可能保護你,也可能捅你一刀。
文章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有些絕望,今天講的多是社會與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你可能會開始懷疑是否有真正的友情?又或許不再那麼相信感情的純粹與真摯。
但是我想,有陽光的地方,定會有陰影,我們不能因為黑暗而排斥光明。
恰恰相反,要對生命中美好的人與事多一分珍惜與感恩。
與此同時,也始終記住一句話:
永遠不要低估人性,永遠不要高估感情,永遠別少了防人之心。
在下一次,希望你不再感慨「人性經不起考驗」,而是運用你的智慧,不忘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