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楚王廟」,抹不掉的家恨情仇

2021-02-07 李氏澤王房內省堂


 

晉城,夏商時期,為九州之冀州之地,時至春秋,經高都入晉,晉取泫氏、獲澤,趙浣城泫氏等歷史事件,今晉城境內形成四大城邑:即高都(今城區與郊區)、泫氏(今高平)、獲澤(今陽城)、端氏(今沁水)。秦統六國,置郡縣制,分36郡,為河東郡東部、上黨郡南部(其中河東郡下轄有獲澤、端氏二縣,上黨郡下轄有高都、泫氏二縣)。三國時期,為曹魏所據,分屬并州上黨郡,司隸平陽郡。(其中上黨郡下轄高都、陽阿、泫氏三縣,平陽郡下轄端氏、獲澤二縣)。東晉太元十一年,西燕慕容永東遷,於平陽(今臨汾)擊敗前秦苻丕,佔據上黨僭號稱帝建立西燕國,設立新八郡,分上黨與平陽二郡,置建興郡,轄高都、陽阿、泫氏、獲澤、端氏五縣,郡駐高都。建興郡即晉城之原型。隋開皇三年,隋文帝廢天下郡,依境內獲澤河為名,改建州為澤州,省高平郡、安平郡入澤州。澤州直轄五縣,即高都、高平、獲澤、端氏、永寧,州治高都。唐武德初年(618年),分澤州置建州、蓋州、澤州三州。貞觀元年(627年),蓋、建、澤三州復併入澤州。澤州轄六縣,即晉城、高平、獲澤、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晉城。五代時期,軍閥混戰,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所據,澤州其名不改,元明清為府。故晉城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其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楚王廟,在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北郜村西北方紫金山上,現為紫金寺。紫金寺因山得名,為北郜村民牛麥堆於20世紀90年代在楚王廟原址上重新修建的,重修後改稱「紫金寺」。紫金寺主持釋昌隆為挖掘歷史紫金寺過往歷史,把紫金寺前世今生大白天下,在村民指引下搜尋紫金寺在文革中埋沒的石碑殘存,找出「大清嘉慶二十二年六月」所立石碑殘件,有「石神嶺楚王廟重修碑記」「大清嘉慶二十二年六月」等字樣,在這通「北浩村補修紫荊山石碑」上:「紫荊山為北浩村命脈之區,望之蔚然深秀林壑尤美…曰楚王廟,唐高宗孫,出封…創修不知何年…」,石碑與已發現的功德碑為同時期所立。

由此可見,紫金寺原名「楚王廟」,「紫金山」為「紫荊山」,而北郜村原名則「北浩村」。

碑文記載:「楚王者,唐澤王也,諱璆,為高宗之孫許王素節十二子,初封澤後,降郢國公,官宗正鄉,進褒信王,薨,贈江陵大都督故廟……東南裡許為王府城,唐亡,浩姓居之,改稱浩城。浩本郜姓,系出周代郜子漢董卓時……進士浩天澤其裔也……計自開元甲子逮今嘉慶丙子千九十有三年。」

再辨,「長孫無忌」「太平公主」「漢陽王張文貞」「中宗復位」「張九齡」「義珣」「初誣先澤王」「武后」「蕭淑妃」「玉真公主」「龍池頌」「花萼樓」「景龍三年」「代白者張,時在府一倉曹參軍耳,乃上書,以聞王父龍門遇害,王兄琪瑛瑁琬瓚瑒瑗琛,唐臣並誅,餘兄琳瓘及弟欽古皆幼……」等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在碑文中多次出現,其中「石像」出現的次數較為頻繁。

「楚王者,唐澤王也,諱璆。」從「石神嶺楚王廟重修碑記」碑文記載可以斷定,曾經受封嗣澤王的李璆就是楚王。

歷史上的澤王有7位,首封澤王李上金(618年-690年)為唐高宗李治三子,其弟許王李素節(母蕭淑妃)、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其妹為太平公主。李上金之子李義珣(689年-?)為嗣澤王即二世澤王,之後的五代澤王分別為三世澤王李潓(725年-?秘書監,贈揚州大司馬)、四世澤王李潤(754年-?,恩王府司馬,皇宗少正卿,右千牛衛將軍,贈絳州剌史)、五世澤王李溶,字德茂,(780-855,權知殿中監,明州司馬,後移揚州左司馬,夫人為河南于氏,國初燕公之後,朝贊善大夫謠之女,生三男一女。)。六世澤王李彥回(字匡輔818年-868年,才超賈馬,業懋王楊,朱紱金章,錫襲舊國,尋加王府諮議,特授廬州長史,娶博陵崔氏。鹹通九年(868年)7月5日,歿於永崇裡之私第。二弟彥溫,字符聖,進士,生於823年,鹹通15年(874年)四月,吏部指授醴縣縣丞,未及遇疫歸於上都延福裡,享年52歲。娶河東裴氏先府君而去,來娶前有一男在淮海主別業,裴氏過世再續一良家女張懿川,生一女契兒,3年後生一子禿兒,再年後家窮,懿川及僕人簡樸為其喪葬)。三弟李瓌,孟州濟源縣丞。七世澤王李桂(851年-?兄弟四人,分別為恩、桂、詵、賀,2姐妹:師娘、妙娘)。

提起李上金、李義珣父子,經歷頗為坎坷。雖貴為皇子,李上金因母親是宮人楊氏,不受武后喜歡,找了一個罪名削去了官位與封邑。唐載初元年(690年),有人誣告李上金、李素節謀反。被召回洛陽的李上金,得知弟弟李素節被殺後,「畏罪」而死。之後,他的七個兒子被流放到顯州(今山西孝義、汾陽、洪洞一帶),其中義珍、義玫、義璋、義環、義瑾、義璲均死於當地,僅剩李義珣僥倖存活。唐中宗李顯復位後,為李上金恢復名譽,並封李義珣為嗣澤王。

然而,被封澤王的李義珣並不順利。因覬覦其爵位和封戶,李素節之子李瓘、李璆指使他人控告李義珣非李上金之子,為假冒襲封。不辨真偽的唐中宗又將李義珣流放到嶺外(現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李璆承襲李上金的後嗣並封其為嗣澤王。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玉真公主向其兄唐玄宗證明,李義珣的確是李上金之子。唐玄宗將李義珣復立為嗣澤王,被削去爵位的李璆被貶為郢國公。

經查史料,唐代受封楚王者並非無中生有。唐高祖李淵有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還有被追封衛王李元霸、楚王李智雲共五子。

被追封為楚王的李智雲,早年因父親李淵反隋被殺,又被稱為楚哀王。後來,李世民將其子李寬過繼給李智雲,但李寬英年早逝。李世民登基後,又將侄子李靈龜過繼給李智雲。李寬、李靈龜先後繼承李智雲的爵位,算是傳承二代楚王。之後,李靈龜之子李福、之孫李承況只受封「楚公」,並無楚王之封。

史料記載,李璆之父李素節聰明好學,據說6歲時能日誦古詩賦500餘首,因而深得其父唐高宗寵愛。常年不能朝見高宗,為表達思念之情,李素節寫了一本書《忠孝論》。武后得知後,結果導致李素節引來殺身之禍。他的13個孩子中,9人被殺,僅剩下年幼的李璆等四子存活。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並派人將李璆兄弟接回長安。

李素節活下來的4個孩子中,李璆最聰明好學。現有史料記載也能佐證他的聰慧。唐玄宗修興慶宮,讓大才子張九齡寫篇歌頌其功德的文章。不料,張九齡將寫下的1800字散文《龍池聖德頌》呈上後,上下皆不滿意。眾人一致推舉李璆重寫,並將這篇《龍池皇德頌》刻在新修的「花萼樓」上。

讓人疑惑的是,有如此大才的李璆,不知為何要與其兄李瓘同謀指使他人控告李義珣假冒襲封,並承襲為嗣澤王,對同族皇親下狠手,給後人留下了不光彩的一段歷史。

從石碑拓片看到,碑文由「原任大同府儒學訓導甲寅科舉人巴原師周官謹撰,莒右古西浩村處士張熙書丹牛上雨謹選」。從碑文得知:正殿神位中央供奉的石像是澤王,左為其弟巴國公李欽古,右是漢陽王文貞公張柬之。而楚王廟則是當年跟隨李璆到此的李姓本家族人以及紫荊山嶺下澤王封地上的居民共同建造的。由此看來,楚王廟是一座家廟而非神廟。

在撰寫碑文的師周官眼裡,李璆是「賢王也」。不過,從李璆被奪去澤王之後,還屢屢「封公、拜卿、進王、贈都督」來看,他是「知忠於君、孝於親、敬於師、友於兄弟,未有不恩及封戶者」的賢人,而廟內能由弟弟李欽古、老臣張柬之左右陪伴,所以「封戶之所由建廟也」也就不足為奇了。

《石神嶺楚王廟重修碑記》不僅揭開了一段唐代歷史上與晉城有關的宗室殘酷宮鬥秘史,從「東南裡許為王府城」的記載來看,楚王廟東南應該是唐代澤王府舊址。而從李璆爭奪澤王的封號來看,在歷史上,古稱澤州的晉城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李璆被封澤王,為何在「澤」的封地修建「楚王廟」?有人推測認為,李璆被剝奪澤王后,降為「郢國公」。歷史上的「郢」,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都,雖然李璆被降為「公」,但因其才學人品皆佳,被崇敬他的人稱為「楚王」,「楚王廟」由此誕生。

相關焦點

  • 【歷史】張晉文:紫金山上的楚王廟
    接下來說說近日在紫金山發現的三塊楚王廟的碑刻。這三塊碑,依時間順序,一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由郡庠生嶽鋥撰文的《紫荊山楚王廟增修小記》,二是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由巴公舉人師周官撰文的《石神嶺楚王廟重修碑記》,三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澤州府廩增生員陳鴻章撰文的《北浩村補修紫荊山廟碑記》。第一塊碑文僅二百餘字,且字跡漫漶,信息不多。
  • 山西澤州廢棄橋下發現古碑,記載唐代宗室殘酷宮鬥秘史
    因家資巨大為稱牛百萬,清雍正癸卯年恩科進士,81歲時去世。據傳,早在明隆慶年間(1567年前後),牛家從洪洞縣老槐樹底遷來北郜。初以農起家,後四處經商,遠達河南、安徽、河北、山東、內蒙等地。從明末至清乾隆100多年間,購置良田千頃,成為澤州著名的富戶,牛家老墳還在北郜村西北的紫金山上。牛家在北郜村建有廳房48院,村東大安堡是牛元善為其女修建的專院。
  • 兒時的春節,抹不掉的記憶(曹培培)
    兒時的春節 抹不掉的記憶(曹培培)作者:曹培培江蘇學習平臺「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澤州呂硯
    柘溝(山東泗水)澄泥硯,又稱「魯柘澄泥硯」,款識有「兗州柘溝石硯」、「東魯柘硯」、「柘溝石硯馬家」、「柘溝石硯王家」、「尼山精氣」「梁公硯」、「大明時東魯柘氏精製」。相州(河南安陽)澄泥硯,款識有「相臺張遇化」、「相硯」。虢州(河南靈寶),澄泥硯亦稱陝州澄泥硯,款識多為近代「陝州工藝局澄泥硯王士瑞造」、「陝州人馬寨澄泥硯玉瑞堂造」、「永興泰記」、「永興合號」等。絳州澄泥硯,至今未見唐宋落款。
  • 山西澤州農商銀行開展「情系貧困群眾 共建美麗鄉村」活動實打實
    6月23日,在端午節到來之際,山西省澤州農商銀行機關黨支部聯合金村黨支部在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斌的帶領下,深入定點幫扶貧困村柳樹口鎮西村村,開展「情系貧困群眾 共建美麗鄉村」主題黨日活動,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和端午節的祝福。
  • 再也回不去的時光,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再也回不去的時光,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你之所以覺得時間一年比一年過得快,是因為時間對你一年比一年重要。二、沒有誰會永遠在原地等誰,就好比那些陪你長大的男生就算曾理所當然地盤踞過你的青春,也不代表他們能陪你到老。三、一切忽略你的人,都只是不那麼愛而已。
  • 「美麗鄉村我代言走進山西澤州」扮靚豐收節文化旅遊月
    2020-09-29 23:25 來源: 澎湃新聞 美麗中國鄉村行 9月29日上午,以「秋風古韻 暢遊澤州」為主題、「錦繡中華迎金秋 魅力澤州慶豐收」為響亮口號的「文化旅遊月開幕式暨美麗鄉村我代言走進山西澤州
  • 當自己在感情中經歷一段時間,會明白有些記憶是抹不掉的
    原創|落花伊人吖當自己在感情中經歷一段時間,會明白有些記憶是抹不掉的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當自己在感情中經歷一段時間,會明白有些記憶是抹不掉的。每一個人心中的念想都是不一樣的,在感情中是需要兩個人互相的去坦白,互相的去包容與理解。
  • 澤州旅遊地圖之下村鎮:「長河源」上河生態村
    山下有五龍會水、金龜下山、蛇盤玉兔、回龍望珠等四大風水寶地,傳說引人入勝,奇觀誘人探尋,尤以水簾洞周的九連泉最為神妙莫測:九個泉眼,綿綿不絕,噴珠瀉玉,億萬斯年,這就是四十裡長河的奶水本源,神來生靈之母,不帝世外桃園。
  • 趙忠祥:抹不掉的「時代符號」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趙忠祥:抹不掉的「時代符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趙忠祥最後一次節目錄製,是給92歲的聲樂教育家郭淑珍做驚喜嘉賓
  • 曾經的過年方式,記憶中抹不掉的年味!
    年味,每個人對這個詞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年味之於我,是春節帶來的濃厚節日氣氛,是春節期間美好的味蕾享受,是春節一家人幸福的團圓……只要能夠讓我記憶深刻、幸福開心,我覺得這樣的春節就是充滿年味的。在感受如今春節帶來的年味同時,記憶深處的那些年味依舊抹不掉,那就是小時候過春節的年味——吃上好吃的飯菜和零食、穿上嶄新的衣服、領上幾塊錢壓歲錢、玩上喜歡的花炮。
  • 山西產業扶貧產品展播:澤州「巴公大蔥」
    山西產業扶貧產品展播:澤州「巴公大蔥」 2020-08-31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裡是澤州】晉豫咽喉犁川鎮,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澤州縣的十七個鄉鎮中犁川地處南太行之坳,虎踞晉普山南麓,曾是澤州八大古鎮之一,也是晉城出南門的第一商貿重鎮。八裡坡古官道 據說,犁川繁盛時,僅上犁川就有豆腐坊100多家、商鋪100多家,大小廟宇16座、戲臺舞樓7個半。明末清初,晉商先驅王泰來在犁川起家,票號錢莊行通全國,留下了富可敵國的傳奇。
  • 「吸血鬼王子」保羅·韋斯利:他是很多人心中抹不掉的記憶
    當初在人們心中酷帥的形象也正在逐漸模糊,但他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一段抹不掉的記憶。《吸血鬼日記》是很多人的又愛又恨,棄了又追,追了又棄……也讓你們瘋狂追劇8年(2009年至2017年),它的完結引發了大家的不舍,捨不得再見,更捨不得保羅·韋斯利,保羅·韋斯利和艾琳娜是小編飯第一對cp,8年裡,他們從合作至朋友,再到戀人,又分手, 直的是滿滿的記憶,伴隨了我的整個青春。
  • 百考網(http://baikao.net)《誰不說俺澤州好》總決賽收官
    》第二季節目的播出,澤州的全域旅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這種國內首開先河的形式,也被冠以一個響亮的名字——「澤州模式」。從籌備到錄製、從幕後到臺前歷時近7個月,12月15日《誰不說俺澤州好》第二季總決賽錄製圓滿結束, 全域旅遊的「澤州模式」也以「小切口」引爆了「大市場」。
  • 與你相望一生的說說,愛上一個人在心裡,永遠抹不掉
    1、我一直都愛的人,就在不遠處,卻沒時間相見。每天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想念是一種快樂!一份甜蜜! 2、想念,你卻去了另一個世界,把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拋下,你走了,走的那末心安,也許我想你沒有任何意義! 3、想念一個人想到發瘋。這種感覺你們體會過嗎。。做什麼都不開心什麼都沒有心情去理會。。可是我心裡愛的那個人你有一點點的心裡有我嗎?
  • 澤州名人:諸宮調創始人 戲曲之父孔三傳
    孔三傳(約1068-1085年),北宋澤州藝人。
  • 澤州美食:川湯(內附超全圖解教程)
    在澤州很多的地方,婚喪嫁娶的時候都會用川湯來招待親朋好友。
  • 這些澤州美食你當然不能錯過!
    餄餎做起來遠沒有扯麵、擀麵的技術含量高,然而它吃起來卻一點也不比後兩者遜色。配上不同的菜餚,如酸菜餄餎,金瓜餄餎,豆角餄餎等,說著就讓人胃口大增。酸菜黑圪條,又叫漿水菜黑圪條,是澤州的一種地方名吃。舊時由於當地白面緊缺,人們為了調劑生活,用白麵包高粱面擀成麵條,又因晉城酸菜醃得好,用酸菜作滷配以黑圪條。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
  • 澤州縣委書記高喜全一行蒞臨晉鋼智造科技產業園調研
    來源:蘭格鋼鐵網1月3日,澤州縣委書記高喜全帶領縣發改局、國土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蒞臨晉鋼智造科技產業園調研。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閆晉中,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馬佔,巴公鎮黨委書記許雲發、鎮長韓安陽等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