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個基因 楊樹不再「飄雪」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美洲黑楊Y染色體特異的DNA片段及決定性別發育的基因

楊樹良種選育實驗林 南京林業大學楊樹團隊供圖

楊樹在全球廣泛分布,是主要的造林用材樹種之一。但是楊樹飛絮為自身帶來了不少「差評」,嚴重製約了楊樹產業的發展。

通過克隆控制楊樹雌蕊和雄蕊發育的基因是實現不飛絮、少花粉楊樹品種培育的基礎科學問題。近日,南京林業大學楊樹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為培育不飛絮、少花粉的美洲黑楊新品種提供了原創性成果。

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

優質、速生、高產,幹形通直,適應性強……我國楊樹產業規模龐大,楊樹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佔我國人工林面積的18%。

「楊樹是雌雄異株植物。由於雌株生長表現優秀,我國以前選育和推廣的楊樹良種大多為雌株,在達到性成熟年齡後,每年春季會產生大量飛絮,嚴重時遮擋視線,帶來交通和火災隱患,也造成嚴重的汙染環境,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解決它自然就提上日程了。」論文通訊作者、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尹佟明介紹。

然而,樹木選育的周期非常長,楊樹從雜交育苗到開花大約需要六七年時間,選育過程還必須做大量的田間試驗。比如楊樹優良品種「南林895」就是經過近20年的研究,從美洲黑楊與歐美楊雜交後代群體中選育出來的。

尹佟明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找到了性別決定基因,就可以在苗期鑑定它將來是否飛絮,進行性別的標記輔助早期選擇。現在有了基因編輯技術,還可以對決定雌蕊發育的基因進行準確敲除,做到精準育種,在不改變和影響其他性狀的情況下把飛絮問題解決掉。」

提高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周期,在現代林木育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找到決定植物重要性狀的基因呢?南京林業大學楊樹團隊進行了長期的科學探索。

找到特定基因

團隊以美洲黑楊為研究材料,於2012年構建了大規模的遺傳群體,對性別決基因在基因組中的位置進行了精細定位,發現美洲黑楊性別連鎖區位於楊樹19號染色體末端,並在性別決定區發現了Y染色體特異的DNA片段,證實美洲黑楊性別決定系統與人類一樣,屬XY性別決定系統。同時,利用自然群體進行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發現,與性別表型一致的差異序列均來自於Y染色體特異的片段。

這個片段含有兩個基因,其中一個基因(FERR-R)是由在雌花中特異表達的基因FERR(該基因位於性別決定區外)複製形成,複製出的基因FERR-R丟失了部分序列,轉錄產生siRNA反過來攻擊FERR基因,使FERR基因的啟動子和第一外顯子發生甲基化,並降解FERR轉錄序列,從而抑制FERR基因在雄性中表達。另一個Y染色體特異片段上的基因MSL可以產生長鏈非編碼RNA。

遺傳轉化擬南芥實驗顯示,FERR基因的轉基因株系出現了雌蕊增加的表型,但過表達該基因不影響雄蕊發育;而MSL基因的轉基因株系由野生型的四強雄蕊轉變為六強雄蕊,並出現了7~8枚雄蕊的表型,過表達該基因不影響雌蕊發育,MSL有促雄功能。

通過對雌、雄花芽發育過程進行顯微切片觀察發現,楊樹雖然在春天開花,但雌花和雄花原基的形成是在上一年度的8月初。

美洲黑楊雌株只有FERR基因,所以雌花發育,而雄株雖然含有FERR基因,但該基因受到Y染色體特異的FERR-R基因抑制,所以在雄株花序中雌花不發育。基因動態表達研究顯示,FERR基因的表達有很強的時空特異性,只在雌花原基分化的早期表達,而在其他組織器官和花原基分化後的發育過程中不表達,所以通過基因編緝技術可以敲除該基因,解決美洲黑楊雌株的飄絮問題;而針對MSL基因的編輯,可以減少花粉汙染。

典型例證的意義

植物性別領域國際專家、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eborah Charlesworth對該項研究工作的原創性和學術價值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就該研究對植物性別分化機制的理論問題,與團隊進行了深入合作。

三月份開始飄柳絮,接下來五月中下旬開始飄楊絮,飛絮的困擾往往到七月份才結束。

團隊成員、南京林業大學教授薛良交介紹,他們的研究還發現FERR基因、MSL基因同樣也在楊屬中另外一個亞屬物種小葉楊的性別決定區域存在,說明這兩個基因是楊樹性別決定系統的穩定組分。柳樹基因組中也在性別決定區發現了FERR基因的同源基因,因此,楊、柳飄絮可用同樣的技術手段解決。

「楊樹是用材樹種,人們的需求是讓它生產木材。開花是生殖生長,每年開花結實要消耗大量營養,勢必影響楊樹的營養生長。楊樹在生產上是利用插條進行無性繁殖的,並不需要通過種子繁殖。利用種子繁殖,子代不能保持優良性狀。只能無性繁殖才能保持個體的優良性狀。當找到控制重要性狀的基因後,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加速林木的良種培育,該研究提供了一個典型的例證。」尹佟明表示。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559-2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鄭州綠化部門給楊柳打「避孕針」 明年或將不再「飄雪」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楊樹和柳樹是鄭州市區的主要綠化樹木,曾為市區的整潔綠化,為市民遮陽擋雨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這些樹木產生的白絮,落在地面會聚集成團極易燃燒,吸入喉嚨導致呼吸不暢,飛到眼裡讓人視線模糊,落到臉和脖子上則奇癢難忍。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綠化部門的科研人員想了不少辦法。
  • 南京科研人員在基因編輯技術中再獲重大突破,引起國際關注
    楊樹在全球廣泛分布,是主要的造林用材樹種之一。但是楊樹飛絮為自身帶來了不少"差評",嚴重製約了楊樹產業的發展。通過克隆控制楊樹雌蕊和雄蕊發育的基因是實現不飛絮、少花粉楊樹品種培育的基礎科學問題。現在有了基因編輯技術,還可以對決定雌蕊發育的基因進行準確敲除,做到精準育種,在不改變和影響其他性狀的情況下解決飛絮問題。"提高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周期,在現代林木育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找到決定植物重要性狀的基因呢?南京林業大學楊樹團隊進行了長期的科學探索。
  • 楊樹
    >  楊樹是中國北方的主要樹種
  • 《竹海文藝》第1631期‖楊曉玲:又是一個飄雪的季節(散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竹海文藝,ID:zh-wy20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又是一個飄雪的季節文:楊曉玲(四川)她仿佛看見一片白茫茫的雪掩蓋在荒蕪靜美的大地上,在純純而又潔白的雪地裡,靜謐地站著一個對生活充滿無限深情的女子,她那麼恬淡、安詳地用雙手迎接雪花。雪花落在她手心轉瞬即逝,而她卻那麼靜靜地捧著,似是期待遠方的愛人亦或是盼望遠方的朋友:你那裡下雪了嗎?她用自己獨特的美麗裝扮著世界,飄飄灑灑的雪花也因她的執拗而曼妙人間。
  • 我的名字不叫楊樹毛子,嗯,知道了,楊樹毛子
    我大名叫楊絮,不叫楊樹毛子。每年四月中旬左右,我就開始飄啦。變成飛絮之前,我還可以吃清熱解毒,祛火明目,口感鮮香,十分嫩脆。如果在那時看見我,請吃掉我。 。針對「我的名字不叫楊樹毛子」的話題,也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想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的嗎?
  • 非洲大象不再長象牙,或是獵殺改變了基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大象,出生就沒有象牙,這是因為幾十年來,盜獵者一直獵殺擁有好象牙的大象,因而徹底改變了它們的基因。研究人員指出,現在一些地區的雌性大象98%沒有象牙,而以往的發生率平均僅2%到6%之間。
  • 楊樹|頑強拼搏 堅強不屈
    東門外的楊樹,葉子在晚風中簌簌作響,映襯著等待者寥落的心境。那孤獨的等待者,會不會倚靠在身旁的楊樹上,指尖輕觸樹皮上的一個個粗糲斑疤,於這觸指的微痛中,遙想情人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表情。我們都知道楊樹的種植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平衡做出了很大貢獻,極具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那麼你知道楊樹樹語是什麼嗎?楊樹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象徵了不軟弱、不動搖的頑強拼搏精神,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也有不少,如《白楊禮讚》等。
  • 還記得冬日裡的飄雪嗎?
    「大明王朝1566」中開篇便是用一場遲來的降雪做了個楔子;「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也只有在「天欲雪」的裝飾下才顯得格外動人;「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滿是壯烈情感;「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從此一條路走下去不再回頭、也無法回頭……
  • 中國楊樹博物館:一棵樹的光影流年
    該縣現有楊樹成片林60多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00萬立方米,擁有各類成片林60萬畝,農田林網106萬畝,10萬畝平原林海,森林覆蓋率達48%,居中國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之首。為了展現楊樹歷史,傳播楊樹知識,弘揚楊樹文化,泗陽縣於2005年6月,在泗陽縣城南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以楊樹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秋風吹起楊樹小扇子般的葉片,「沙沙」聲帶來秋的信號。
  • 小區楊樹飛絮真心煩,試試這招讓飛絮「拜拜」
    揚子晚報網5月13日訊(記者 徐昇)楊樹柳樹的毛絮、懸鈴木「毛毛雨」是最令南京人頭疼的「三大絮」。最近氣溫攀升,不少人感覺白色毛絮多了起來。記者了解到,經過樹種更新改造,南京主城雖已有1萬多株楊樹「下崗」,但防護林帶、居住區、企事業單位還有不少楊樹。「楊絮能隨風飄飛十幾裡,一旦遇上風速高的天氣,影響範圍就大了。
  • 煙雨江湖飄雪穿雲掌怎麼獲取 飄雪穿雲掌招式是什麼
    本期我們即將給大家帶來關於冷月門派之冷月武學中的飄雪穿雲掌的相關介紹,各位來看看這門武學的獲取方式吧。
  • 中國—大楊樹,我的家鄉
    鎮區內外駐企業有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大楊樹林業局、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農工商聯合公司、大興安嶺行署大楊樹直屬糧庫、大楊樹鐵路車站等單位。林業局、聯合公司、鐵路車站與鎮區渾然一體,形成輻射之勢,互為依託。
  • 《煙雨江湖》飄雪穿雲掌獲得方法 怎麼獲得飄雪穿雲掌
    導 讀 本期我們即將給大家帶來關於冷月門派之冷月武學中的飄雪穿雲掌的相關介紹,各位來看看這門武學的獲取方式吧
  • 高海拔生活改變的不只是基因
    蓋丘亞人是秘魯的土著居民,他們在2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生活了至少11000年,已經進化出了適應惡劣環境的基因。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極端條件可以改變控制DNA活性的化學修飾。這些表觀遺傳變化是第一個證據,證明在山區長大不僅能改變基因,還能改變身體使用基因的方式。相關論文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
  • 哈爾濱南崗區躍興街百棵大楊樹全變樁
    據該局管理科科長李貴新講,該路段要進行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在該路段有很多生長了幾十年的老楊樹,由於楊樹壽命短,遷移後成活率很低,其中有很多已是病死樹。專家現場論證後給出的意見是,這些老楊樹沒有保留價值,所以該局申報伐掉124棵老楊樹。
  • 楊樹朋:主動請纓 獻身使命
    「我們緬懷老連長,也緬懷老連長式的好兵楊樹朋,他用生命傳承了老連長的精神。」連長李照隆說。   1983年,楊樹朋出生在山東萊蕪一個軍人世家,一家3代有8位軍人。2001年,他參軍入伍,來到「楊根思連」這支英雄的連隊。「當兵,就要當老連長楊根思那樣的好兵。」楊樹朋生前說。
  • 冬青樹和楊樹的葉子有什麼不同?
    冬青樹僅指冬青科的一種樹種,而楊樹是楊柳科楊屬植物的通稱,我國有六十多種。兩者比較的話比較繁雜。楊樹的葉片以毛白楊為例。第一,看生性:冬青樹是常綠喬木,葉子壽命在一年以上;所有楊樹都是落葉樹木,葉子壽命就八個月左右,從三月展葉到十月左右落葉。第二,看質地和兩面顏色:冬青樹的葉子革質,厚,兩面綠色,有光澤;而楊樹葉子紙質,薄,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有的背面有絨毛。
  • 科學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發布 設計水稻不再是夢
    科學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發布 設計水稻不再是夢 原標題:   該研究針對水稻起源、分類和馴化規律進行了深入探討,揭示了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和群體基因組變異結構,剖析了水稻核心種質資源的基因組遺傳多樣性。  黎志康認為,此次研究成果的完成僅僅是一個開端,隨著深入分析和更多數據產生,包含水稻全部優良基因多樣性的資料庫將更加龐大與精細,人們可以從中找到與任何性狀相關的關鍵基因,並應用到育種實踐中。
  • 青島園林那些事兒:讓人又愛又恨的楊樹、柳樹
    飛絮是楊樹和柳樹等植物種子成熟炸裂的自然現象楊樹、柳樹分雄株和雌株。雄株不飛絮。雄株的楊樹在早春就開花,花序大多呈褐色或深紅色,很像毛毛蟲,開完就掉落,不轉化成絮。雄株的柳樹情況與楊樹類似。漫天的飛絮,都來自雌株。
  • 濫伐楊樹377棵還是139棵
    2017年3月,黃某購買了潘某位於固始縣三河尖鎮建灣村責任田內種植的楊樹,還未來得及砍伐,黃某就意外死亡。黃某的妻子徐某為了償還黃某生前欠下的債務,便將該批楊樹轉賣給自己的侄兒溫某。溫某在未辦理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將楊樹砍伐。公安機關經偵查後認定,溫某濫伐楊樹377棵,折合立木蓄積156.2立方米,依照法律規定,溫某將面臨近五年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