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蘇聯解體後第三個擁核大國,為何銷毀核武器?

2020-12-12 騰訊網

蘇聯解體後,家產怎麼分,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都有明確的財產分法。在軍事力量上也是如此,不過蘇聯解體時,蘇聯核武器如何分是一個棘手問題。雖然俄羅斯擁有繼承權,但蘇聯時期不僅在俄羅斯,也在其他加盟共和國部署核武,其中有烏克蘭。後來烏克蘭在國際社會和美俄兩國忽悠下棄核銷核了,成為無核國家。

其實蘇聯解體後,還有一個擁核大國不為人知,此國就是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蘇聯時期,哈薩克斯坦是蘇聯的核武試驗場,而且部署大量核武器。蘇聯解體後,時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核彈頭,讓哈薩克斯坦瞬間成為擁核大國。那麼哈薩克斯坦又如何棄核銷核的?

擁核的煩惱

蘇聯解體後,對哈國境內的這些核彈,納扎爾巴耶夫很上火。因為這些飛彈在蘇聯時期屬於高度絕密,哈國人也不知道,只有蘇聯軍方知道。直到葉爾欽告訴納扎爾巴耶夫,他才知道哈國一夜之間成為核大國。

對於是否擁核還是棄核?哈國有不同聲音,有的保守派建議把這些蘇聯核彈保留下來,到時可以隨時應對大國的侵略。還有一派是交易派,認為先保留核武,直到從大國換來安全保障才棄核。最後一種觀點則是無條件棄核,成為無核國家。

納扎爾巴耶夫對核武深惡痛絕,因為蘇聯在哈薩克斯坦進行核試驗,給哈國民眾帶來災難,很多人死於輻射,還有一些人因為輻射一生痛苦。

作為哈國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很難做出決定。於是他下令對國家是否擁核來一場大辯論,他要傾聽一下民眾的聲音。

哈國在進行大辯論時,美國、英國等對哈薩克斯坦擁核問題也很擔心。資料記載,1991年12月11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貝克訪問了哈薩克斯坦。他此行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納扎爾巴耶夫的想法。

對於美國的來訪,納扎爾巴耶夫表示哈國無法擁核,這讓美國很高興。其實納扎爾耶夫知道,哈薩克斯坦如果擁核,根本沒有相關的技術,也沒有維持這些核彈的費用。他向美國表示他是無核總統。不過納扎爾巴耶夫向美國人說,讓哈國棄核可以,但哈國需要獲得安全保障。美國人很奸,他們知道向哈國提供安全保障,就會觸動俄羅斯利益。

不過從哈國突然擁核,到哈國的辯論,一直到納扎爾巴耶夫形成自己的核策略。哈國對這些蘇聯核彈既擔心,又無奈,擔心爆炸出事。

美國的目的

對哈國棄核問題,美國得知納扎爾巴耶夫不想擁核。但美國雖然一時高興,不過納扎爾巴耶夫這個人很聰明,也很有計謀。他知道如果放棄核武,沒有換來安全保障,哈國不安全。當然納扎爾巴耶夫主要還是換點援助回來。

納扎爾巴耶夫對美國也放出自己的底線,哈國棄核將會得到什麼回報。美國以為只要哈國棄核就行了,到時讓俄羅斯把核武弄走或者拆除。但俄羅斯根本沒有這些精力照顧哈國。

美國之所以在哈國擁核問題上心,主要還是怕核彈流失到敵對國家手中,那樣的話就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因此,美國在哈薩克斯坦棄核問題上很操心,但哈國的要求也很高,就是要錢要安全。但美國不可能當時就答應下來。於是美哈兩國進入談判。當然俄羅斯也參與。

對於哈國境內的蘇聯留下的核武,在美國眼裡哈薩克斯坦會變成一個很危險的國家。這對於美國是不利的。因此,美國在前期試探性的情況下,得知納扎爾巴耶夫不擁核的想法就放心了,至於給錢給物,美國都能做到,但美國不可能就一口答應哈國的要求。美國想少花錢,甚至不花錢辦大事。

哈國的聰明

對於哈國的棄核,一些阿拉伯國家紛紛勸哈國不要棄核,其中就有卡扎菲。因為哈薩克斯坦也信奉伊斯蘭教,卡扎菲還給納扎爾巴耶夫寫信,稱「為了伊斯蘭世界」讓哈國繼續擁核。有的中東富國甚至出錢為哈國保留核彈。

納扎爾巴耶夫當然知道這些國家目的,但他認為這些國家想法可笑,如果哈國那樣做了,美國必然要對哈國制裁。

1992年5月,納扎爾巴耶夫到美國進行艱難的談判。最終與美國達成棄核的一些條件。美國也對哈國進行了援助,而且美國也承諾在聯合國憲章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哈薩克斯坦。直到納扎爾巴耶夫等來的美國制定的「納恩-盧格爾計劃」,就是用8億美元,幫助哈、烏、白三國銷毀核武器。

此後美國這項計劃實施中,美國總統迎來了柯林頓。對於哈國接下來要籤署的一系列棄核裁軍的協議,納扎爾巴耶夫又展現了其聰明。因為柯林頓派來的是國務卿,納扎爾巴耶夫認為他級別不夠,納扎爾巴耶夫想與柯林頓親自談,親自籤訂協議。這既讓納扎爾巴耶夫有面子,也讓哈薩克斯坦有面。

1994年2月14日,納扎爾巴耶夫與柯林頓籤署了「核不擴散條約」,同時還向美國移交了一些研製核彈的鈾。

通過納扎爾巴耶夫聰明的外交,他還為哈國換來了美、俄、中三國的安全保障。這都歸功於納扎爾巴耶夫。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何直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繼承蘇聯大量遺產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蘇聯解體後唯一能代表蘇聯的也就是俄羅斯。蘇聯的主體就是俄羅斯,大量的核武器以及軍事工業都在俄羅斯,蘇聯解體後遺產的分割,主要是按照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總體而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百分之75到80的軍事力量。蘇聯主要的遺產被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三個國家繼承了,其中屬俄羅斯最多。
  • 蘇聯解體後,其龐大遺產是如何繼承的?
    而在此之前18分鐘,戈巴契夫正式將「核按鈕」轉交給了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嚴格來說,此時的蘇聯尚未解散,在戈巴契夫轉交核武器的第二天,蘇聯召開了最後一次會議,通過了「終止蘇聯存在」的決議,至此,蘇聯正式解體。這個建立於1922年,只用了數十年時間就成長為世界兩極的超級大國,在它建立後的第69年轟然崩塌。
  • 同是蘇聯分家,為何哈薩克斯坦蒸蒸日上,而烏克蘭卻每況愈下?!
    蘇聯解體之後,分裂成為了15個國家,最大的當屬俄羅斯,可是當時在西方國家眼中最重視的國家卻是烏克蘭,相比其它的國家,西方國家非常希望能把烏克蘭拉攏到自己的陣營當中,反觀不願脫離蘇聯的哈薩克斯坦,並不是西方國家關注的對象,但29年的時間過去了,為何哈薩克斯坦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而烏克蘭卻每況愈下呢?
  • 同是蘇聯分家,為何哈薩克斯坦蒸蒸日上,而烏克蘭卻每況愈下
    在解體時,烏克蘭是堅決支持退出的一派,而哈薩克斯坦則是反對退出的一派,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兩個國家獨立,成為了擁有自主權的國家,可是在蘇聯解體之後分家產的時候,卻有著很大的差距。
  • 蘇聯解體之後,俄美曾經有過一次默契合作,如願剷除一個潛在大國
    二戰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都處於對立狀態,當時世界上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美蘇之間也展開了長期的軍備競賽,並不斷吸引各國加入自己主導的聯盟「北約」或「華約」。雖然這場軍備競賽最終以蘇聯解體落下帷幕,但曾經屬於蘇聯陣營的國家中,並非所有國家與美國的關係都有所好轉。
  • 同為殖民大國,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為何沒有解體?
    美國也是一個殖民大國,擁有廣泛的殖民地,那麼美國為何容易被忽略呢?具體有兩個原因,第一,西葡英法俄這些殖民大國,都是名聲在外,無惡不作的主,拓展殖民地,都採用出兵明搶的方式。而美國則披上了文明的外衣,除了明搶之外,美國還採用了購買的方式拓展殖民地,這就給人一種文明的假象,好像美國買下這些殖民地就是合理合法的,讓人忽視了美國對外殖民的真面目。
  • 蘇聯註定解體?若當初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合體能重現蘇聯榮光嗎?
    儘管普京說過「誰不為蘇聯的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要回到蘇聯,誰就沒有腦子」的話,但對於當前的普京乃至俄羅斯而言,他們儘管不喜歡蘇聯的內核,但卻沒有理由不喜歡蘇聯的殼子,因為這能幫助一蹶不振的俄羅斯重新找回真正的大國尊嚴。而因為蘇聯解體的外在表現就是15個加盟國的自立門戶,所以理論上說,如果蘇聯沒有解體得那麼乾脆,蘇聯作為超級大國可能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9個擁核國家中巴基斯坦最窮,它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在這幾種武器裡,按照國際規定,只有五常持有核武器才算是合法的,但是世界上除了五常還有幾個國家也有核武器,其他幾個國家姑且不提,在世界總計9個擁核國家裡,巴基斯坦是最窮的國家,為何它能獲得核武器?它又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 1993年南非棄核,防止黑人掌握核武器!
    起初只有美國一家擁核,慢慢發展為世界五大國全部擁核,後來很多其他國家也開始非法擁核。這種愈演愈烈的趨勢,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為核武器不是普通武器,一旦擦槍走火,後果難以想像。所以世界大國帶頭籤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宣布只有世界五大國才能合法擁核,而其他有核國家都是非法擁核,並嚴防無核國家研製核武器。
  • 哈薩克斯坦曾受過蘇聯的恩惠,為何如今人們卻對前蘇聯充滿怨恨?
    哈薩克斯坦曾受過蘇聯的恩惠,為何如今人們卻對前蘇聯充滿怨恨?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我國送來了共產主義。讓我們第一次了解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政權,講求民主自由。當時的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佔地面積2000多萬平方公裡,包括西歐東亞還有整個亞歐大陸的一大部分。
  • 保證安全的是俄羅斯,入侵的也是俄羅斯,烏克蘭是否重新製造核武器?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得了大量核武器和運載工具,包括1240枚核彈頭、176枚洲際彈道飛彈和大批戰略轟炸機,烏克蘭當時跟其他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國力根本無法承擔如此多的軍事力量,常規軍力大裁軍的同時,這些核武器和運載工具也選擇將其銷毀或出售給俄羅斯,烏克蘭變成一個非核國家,也獲得了西方和國際組織的支持。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直接成為了當時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對其造成威脅,而中國作為與蘇聯結盟的一個重要國家,美國可謂是早已經看不順眼,但是為何沒有對中國下手呢?
  • 葉爾欽為何一定要讓蘇聯解體,而不願當蘇聯領導人?
    蘇聯成立於1922年,它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曾幾何時,蘇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廣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和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國內由於體制僵化,經濟蕭條,使得社會動蕩不安。戈巴契夫的改革不僅沒能挽救大廈將傾的蘇聯,甚至將蘇聯推向了深淵。
  • 小林分析:從一流到三流,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被美國坑得有多慘?
    我們熟悉烏克蘭的最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因為遼寧號就是從烏克蘭購買後改裝的。說起烏克蘭,其實烏克蘭是蘇聯解體之後繼承蘇聯遺產僅次於俄羅斯的,但為什麼烏克蘭最終卻淪落到現在連二流國家都不如的地步呢?本期國際觀察小林為你講述:社會倒退幾十年?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被美國坑得有多慘。
  • 小布希當總統時,對納扎爾巴耶夫不滿,後來為何轉變態度?
    2020-12-24 21:10:02 來源: 泥腿探客 舉報   蘇聯解體後
  • 蘇聯解體後,本是兄弟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為何反目成仇?
    但實際上,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卻選擇和俄羅斯決裂,轉頭就倒向了北約陣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使得烏克蘭如此這般?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聊一聊「烏克蘭大饑荒」。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地理位置優越,環境適宜,是歐洲主要的糧食生產國,號稱歐洲糧倉。
  • 探析:蘇聯解體後,為何只有俄白哈三國能實現國家穩定?
    探析:蘇聯解體後,為何只有俄白哈三國能實現國家穩定?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蘇聯12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再加上之前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在這裡我們要注意時間節點,對於蘇聯解體,在時間上主要研究兩段,一段時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一個是1991後的蘇聯的正式解體。
  •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亂局根源在哪,能否走出困境?
    蘇聯解體後,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解體前獨立,剩下13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後,都經歷過苦難日子,除了體制不適應,主要還夾雜著民族和領土矛盾。但如今大部分獨立的國家都安靜了,除了亞阿戰爭外,烏克蘭也一直動蕩不安。
  • 非洲強國的淪落史,擁核到銷毀,一個強國就此覆滅!
    時至如今,很多人一致認為只有擁有了核武器的大國,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軍事強國,以至於從上個世紀開始許多國家都開始著手去努力研製核武器,也正是一些國家因為成功研製了核武器,才能在聯合國的理事國內獲得了一個來之不易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