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Gallone@bigfun社區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偉大領袖毛主席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孩子,是這個世上最純潔的生物,也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越來越多與未成年有關的犯罪事件被暴露在了世人面前,因此,越來越多人也開始主動關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走在「揭露」社會隱疾第一線的作家們。《無證之罪》的作者紫金陳的「社會派」推理三部曲之二——《壞小孩》,便講述了一個有關未成年犯罪的故事,這部完成於2013年的小說,也終於在2020年被改編成電視劇呈到了觀眾們的面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隱秘的角落》。
這部在完結後依舊在豆瓣上保持9.0高分的網劇,前六集播出時基本是一水的好評,即使偶有反對聲,也很快淹沒在人海裡。但隨著超前點映開始,後六集「不值18塊」的聲音越來越多,以至於一直忍著沒給愛奇藝送錢也沒有看劇透的我越來越好奇,《隱秘的角落》真的後繼無力嗎?直到昨天我等來了最後兩集,才終於能有底氣地說出我內心的想法——它沒有過譽,也沒有爛尾。
原著與改編
如果你看過《壞小孩》原著再看《隱秘的角落》,就會發現劇版其實對原著的所有角色都進行了「美化」,或者說「人性化」。跟一些網友的意見一樣,如果小說能打8分,電視劇我會給9分,這倒不完全因為「眼淚像蘭州拉麵一樣流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小說中的各個角色惡得徹底,惡得純粹,從他們身上感受不到複雜的人性——換言之,人設有些單薄。劇版則不同,也許最初是出於過審的目的,但最後塑造出的每個角色都算是善與惡並存。其中最直觀的例子就是秦昊飾演的張東升,那個永遠也不要跟他一起爬山的男人。
在小說中,張東升是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他為了謀殺自己的嶽父嶽母,籌劃了足足一年的功夫,目的就是謀財害命,簡單粗暴。但在劇版中,這樁「萬惡之源」的誘因被包裝地有了那麼點「人性「——多年倒插門累積的壓力與怨恨,以及誤以為嶽父母攛掇妻子與自己離婚,圖財的可能性被隱藏了起來,只能靠觀眾自由心證。而他殺妻也是因為在嶽父母死後才發現徐靜出軌,甚至在最後還給了她「悔過」的機會。至於對三個孩子,原著裡張東升從頭到尾都沒對他們生出任何感情,但在劇中他起碼有那麼幾次是真的把普普當女兒看的,第九集的片尾張東升與徐靜關於女兒的對話其實就是在暗示這一點。
摸頭殺,叔叔帶你去爬山
而其他人也是如此。比如《壞小孩》中是朱朝陽自己設計殺父親與後媽;嚴良(原著中叫丁浩)是個徹頭徹尾的街頭混混;而小女孩普普也是心機深沉,甚至可以用惡毒形容;至於」千年老二「葉馳敏和他的父親葉軍、朝陽的父親朱永平等一眾配角,在劇中也被完全「洗白」。
但我個人還是更喜歡劇版的處理——他們雖然依舊可恨,但卻又有些「可愛」的地方,純粹的壞人固然可能更真實,但人性的掙扎更令人唏噓。
劇情與人物
從上面一段我們不難看出,《隱秘的角落》對原著做出的改編其實是比較大的,所以接下來的討論主要圍繞劇版展開。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我個人覺得更像是「雙男主」,也就是張東升和朱朝陽(其原型是作者本人)兩人都是主角。說到這裡我不得不說紫金陳的名字起得妙,朝陽東升,首尾相連,兩個人都是數理邏輯一流,都喜歡笛卡爾,也都冷酷無情,甚至在原著的設定中,張東升畢業於浙大數學系,朱朝陽最後也表示自己的理想院系是浙大數學系,已經是明示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甚至還青出於藍。
最後一集的朱朝陽也穿上了和張老師一樣的白襯衫。借用愛奇藝的文案,東升看不到明天的朝陽,但朝陽必定會東升。
朱永平在水產廠跟朱朝陽說,忘掉今天的事情,重新開始,放一般孩子估計會痛改前非,朱朝陽卻選擇了借刀殺死所有知情人,真正地從頭再來。張東升在初次交易的時候對朱朝陽和普普說,有時候為了我們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會做很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害怕失去妻子(可能還有家產),所以選擇殺死嶽父嶽母,而朱朝陽害怕失去自己也許光明的前途,所以選擇犧牲自己的朋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就是一樣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感謝編劇最終還是在過審的邊緣試探,在「美化」了許多情節之後,還是保住了最後的底線——朱朝陽,他就是個壞小孩(當然壞的程度還是比不上原著)。
正如我在開頭所說,超前點映出來之後,很多人吐槽《隱秘的角落》後勁不足有些爛尾,比如原作死得就剩朱朝陽一個,劇裡的三個小孩卻都活得好好的。沒看的時候我也有些疑惑,心想可能是編劇為了過審不得不做出了讓步,但等我自己看完以後,便覺得有的觀眾可能是沒完全看懂。其實在第六集的時候,張東升就借笛卡爾故事的兩個版本告訴觀眾,是相信真相,還是相信童話,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很明顯,現在表面上放出的大團圓結局是朱朝陽自己為自己編織的童話,真相其實早在片頭就告訴我們了——三個白色影子代表的孩子與巨大的黑影,也就是張東升周旋,然而當領頭的白影回望時,卻發現身後已經空無一人——黑影張東升死了,跟著的兩個白影,嚴良和普普也死了,而這就是真相,也就是真結局。
而這一切在劇中其實也有暗示,比如普普在張東升家中犯哮喘病後,就只活在了臺詞裡,再也沒有真正出現過;嚴良最後穿著白衣自帶聖光旁若無人地出現在朱朝陽的開學典禮上,沒有任何人阻攔;包括張東升對朱朝陽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可以相信童話。」(這句話的口型其實是「高手啊!」)。
我盡力了,注意看口型.JPG
種種跡象都表明,與這些事情有所牽連的人,最後還是跟原著一樣,全都死了,就剩他一個人。並且,劇版去掉了原著中的真·嚴良,也就是浙大的教授,張東升的老師,唯一看出來朱朝陽日記造假的人,所以,朱朝陽寫在日記裡那被粉飾過的童話會成為「真相」,而真正的真相,卻會被永遠封存在隱秘的角落,包括他在劇中唯一親手犯下的罪——妹妹朱晶晶確實是他推下窗臺的。
如果想透了這一層,劇版的結局不僅不爛,甚至更加令人細思極恐。畢竟原作裡的朱朝陽到底有沒有被「告發」,有沒有真的逃脫是開放式的,而這裡直接就告訴你——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會被發現。
演員與其他
在我看來,演員與劇本一直是互相成就的關係。一位好的演員接到平庸的劇本,會得到浪費演技的惋惜;而一個好的劇本沒有優秀演員來演繹,也只能給觀眾留下「如果是xx來演就好了」的遺憾。看《隱秘的角落》的演員配置,很明顯,大人的演技不會出差錯,很幸運,《壞小孩》的劇本碰上的是一群「好孩子」,劇中的一種小演員也為我們貢獻了完全不輸大人的演出,尤其是後面朱朝陽的暴哭以及黑化。
在劇本演員都發揮優秀的情況下,一部劇想拉垮也是個難事,除非剪輯和拍攝「造孽」。而對於《隱秘的角落》來說,這都不是事,整部劇都有一股電影的質感,無論是鏡頭語言、服化道還是節奏,甚至是被網友戲稱為「陰樂」的配樂,每次那些恰到好處的、陰森森的BGM奏響後,我都有種自己其實在看驚悚片的錯覺,只想立刻來段陽極音樂中和一下。就連小學生必學必會的《小白船》,在此劇播出以後,都被挖掘出了不同凡響的意義,成為了我家的禁播歌曲,更別提片尾那些沒有人間煙火氣的歌了。
總之,無論網友如何評說,《隱秘的角落》在我看來,就是上半年最優秀的網劇。如果各位被熱搜和朋友圈刷屏後對此劇產生了任何一點點興趣,請一定不要浪費端午節這個補課的好機會!
而這最後一仗打完後,愛奇藝與騰訊(優酷:提前認輸)的上半年戰績也一目了然。無論是選秀還是網劇,後者都輸得明明白白。騰訊收購愛奇藝的「謠言」還未完全散去,如果此事反轉成真,也許鈕鈷祿·鵝泛文娛一家獨大的願望真的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