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隨著決賽制茶成績的最終出爐,持續了半年的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正式落下帷幕。接下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組委會將正式公布成績,評選出屬於2020年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優勝者——其中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的兩位優勝者將各自獲得100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而被評為「安溪鐵觀音名匠」的八名選手,將各獎勵工作研究經費5萬元。
毫無疑問,這是整個2020年中,屬於安溪鐵觀音最大的賽事之一,而今年,是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舉辦的第四年,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舉行,安溪鐵觀音的品牌價值在2020年已經達到1426.86億元,連續5年蟬聯全國茶葉類品牌價值首位。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30強選手合影
今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從4月1日開始,直到10月中下旬結束,其間持續的七個月,是波瀾壯闊的七個月,最後,來自安溪全縣範圍內各鄉鎮的30名鐵觀音制茶高手躋身決賽,他們是從烘焙、評茶、茶文化基礎考評、講茶等各個維度進行全方位比拼後脫穎而出的選手。在決賽中,他們通過自採茶青和統採茶青兩場比拼鐵觀音的初制工藝水平,最終決出能夠代表安溪鐵觀音甚至帶領安溪鐵觀音制茶技藝提高的大師與名匠。
迄今為止,前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為安溪縣選拔出6位大師、20位名匠、近140名優秀制茶能手,而良好的「傳幫帶」機制,對於近年來安溪縣鐵觀音制茶技藝和產品品質的提高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01
自採茶青初制比賽,考驗茶園管理能力
10月11日,在安溪雲嶺茶莊園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基地,參加決賽的30名選手攜帶30公斤茶青到達比賽現場,參加自採茶青的製作比賽。
在抽樣、稱重之後,選手們將30公斤的鮮葉馱到樓頂進行曬青,之後在各樓層規定的制茶區域內進行初制,全程一個人獨立完成。
做青是製作鐵觀音最關鍵的工藝,需要在搖青與攤青之間反覆4次交替中進行,每一次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不同而定,而製作時間和茶葉質量也將在這個環節拉開距離。
做青完成之後,陸續有選手開始進行殺青,而此時,已進入了後半夜。每位選手的體力和精力開始進入了大考驗。然而,已經66歲全場年紀最大的選手王鳳鳴竟然說:「沒有太大問題,我已經做茶几十年了,在家也是這麼做,不覺得累。」
在隨後進行揉捻、初烘一初包揉—復烘一復包揉(多次反覆進行)之後,再進行乾燥,挑揀,完成茶樣製作。
茶樣經過稱重、登記、打包、裝箱等程序之後,在安溪縣公證處,選手代表和媒體記者的共同見證下,裝車送達指定場所寄存,等待審評。
02
統採茶青初制比賽,更考驗制茶水平
10月13日,隨著近200名採茶工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茶山,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決賽的第二場比賽——統採茶青制茶比賽拉開序幕。
△統一採摘茶青
採摘後的茶青,直接送到山下的冷運車進行裝車,送往製作比賽賽區,最大程度保持茶青的鮮活,保證比賽的公平。茶青運回比賽現場指定場所進行攤涼、拌勻、分裝稱重後,選手們按照選定的順序依次領取30公斤的茶青,前往制茶場所開始制茶比賽。
根據各自的茶青情況和選手們對於制茶的經驗,曬青時有人選擇靜置通風,有人則較為頻繁地翻動茶青,有人早早地將茶青收入做青間,做茶節奏和手法不盡相同。
10月14日晚上,隨著統採茶青制茶比賽的茶樣裝車送走,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決賽的兩場制茶比賽均已順利完結。根據賽程,茶樣評審和分數統計在接下來的2天內進行。
03
22位專家完成審評
10月15日至16日,22位專業評委按照國家標準GB/T23776的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及審評規則,對進入到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30名選手自採茶青製作的茶樣與統採茶青製作的茶樣都進行了細緻的審評。
在審評過程中,專家們一致認為,今年是個好年份,從茶樹生長到採茶制茶都趕上了十多年來最好的氣候條件,所以選手們的表現和茶樣的品質顯得優異。
在本次審評中,為了保證公平和公正,組委會除了延續以往的審評方法外,對每個評委評審的結果也進行了評分,去掉後面偏差比較大的7名,這樣能夠促使最後大師跟名匠的結果能夠讓業界和社會更認可。
國家一級評茶師陳鬱榕在完成審評後,告訴記者:「這次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是相當成功的,在我國和其他地區相比,它是獨樹一幟的。比賽製作的茶樣,第一是從工藝上保留了傳統,第二是在方法上進行了創新,第三是在品質的穩定性、持久性和耐泡性上,都表現得很不錯。」
制茶環節分數的出爐,為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決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不過,最終決賽成績排名還未公布,後續,組委會將綜合複賽、決賽、茶園管理評比等成績計算得出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總成績排名,經過組織考察,進行頒獎公布。
2020年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桂冠究竟花落誰家?自採茶青製作比賽和統採茶青製作比賽的優勝者又是誰?我們拭目以待。(記者張錦川)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總獎金240萬元!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結果呼之欲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