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得好:一張好嘴養全家,一張巧嘴走天下。
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都是靠「聊」出來的,優秀的業績都是「講」出來的,成功的合作都是「談」出來的。
古代的張儀,憑藉一張利巧嘴,遊說當時的秦惠王,授任為當朝宰相。張儀的三寸之舌,可謂是勝過百萬雄師。
那麼張儀為什麼能這麼厲害?張儀是縱橫家創始人鬼谷子的門下弟子。鬼谷子一生隱居山林,聚集眾弟子講學講學,並寫出《鬼谷子》一書,書中將人的心理和演說技巧融為一體。
鬼谷子將世上的人分為貴、賤、富、辯四大類,每一種人都有著不同的談話方式。如果你不善於和別人溝通交流,這4個技巧不得不看。
與貴者言,依於勢
"與貴者言,依於勢",跟身份尊貴的人講話,要有氣勢。正直的人與王權富貴交流,可以通過他們的欣賞進入到高層次平臺,去發展實現個人價值;奸佞之人會跟權貴勾結,以他們為靠山,謀私利。
其實,無論在何時, "勢"本身就是一個工具,它的作用完全依靠人們如何使用它。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堅持走在正道之上。
與賤者言,依于謙
"與賤者言,依于謙",跟地位卑微的人講話,要懂得謙卑。現在的地位不高不代表一切;謙虛禮讓是人最基本的尊重和教養。如果像當時地主劉德一樣,虐待朱元璋,那麼你的下場可能不像他那麼幸運,得到了朱元璋的原諒。
與富者言,依於高
"與富者言,依於高",跟富有的人交流,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
古往今來,很多的文人都淡泊名利,看破紅塵,只願做一個隱居山林的智者或者隱士。歷史上的嵇康不為權利而與山濤"絕交",陶淵明則不為五鬥米而折腰,他們的「高雅瀟灑」,使我們現在所要珍惜的人生志向和道德底線。
與辨者言,依於要
"與辯者言,依於要",當我們跟能言善辯的人交流,要簡單明了,就是"明人不說暗話"。北宋一大名臣王安石在主持變法時,曾給司馬光寫過一封信,信的內容就很簡單,把自己"侵官、生事、徵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反駁,並且還批評司馬光等人還批評了司馬光等人故步自封,墨守成規。
因為王安石所面對的是聰明人,所以不用故意賣弄,故弄玄虛,內容簡單明了,句句在點子上,就是在和能言善辯之士交往時最高效的手段。
總結
人生的酸甜苦辣,一半都在話裡。說話是一門藝術,是與他人溝通的橋梁,可是,我們真正「會說話」的人又有幾個呢?
這四個說話技巧只是鬼谷子謀略中冰山一角,鬼谷子一生隱於世外,集半生心血,將其畢生所悟,融會貫通,整理出《鬼谷子》一書,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智商、情商、財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分,讀書是充實自己最好的捷徑,人不可一日不食,書不可一日不讀。讀好書,有益身心,受益終身。
點擊上方商品卡,趕快購買吧~
不善言辭?無妨,鬼谷子的這4條秘訣也許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