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記者 鄧金星 沈全華
通訊員/邱宇松 劉牡豔 周子熙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有生死的戰爭,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
疫情爆發以來,全市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緊急動員、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全員上陣,紮緊「口袋陣」,築牢「防火牆」,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了社會大局穩定,在疫情聯防聯控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樣本。
打仗聽指揮:統一部署,啟動戰時機制
越是艱險越向前。自市委常委會1月21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密集召開專題會議,就疫情聯防聯控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全市立即啟動戰時機制,緊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目標,提前部署、全員參戰,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各級各部門均成立了「一把手」掛帥的工作班子,制定下發相關方案,逐一明確職責,逐級壓實工作任務到部門、到崗位、到個人。
從大年初一起,市公安局工作專班超常規運作,先後制定疫情防控、疫情重點人員集中管控、疫情重點人員居家觀察、加強人員聚集場所檢查、加強全市卡口查控等11個工作方案、通知、意見,堅持每日會商、研判、調度,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市科技局第一時間部署機關抗疫防疫工作,對幹部職工建立健康臺帳,實行日報制,對外地返工人員進行有效隔離。同時,協同社區登門入戶逐一篩查,建立臺帳,切實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打仗靠先鋒:機關幹部駐企駐村進社區
機關幹部進駐社區防疫。
「您好!請測一下體溫!」2月24日下午4時,天元區嵩山路街道益民小區,市科技局派駐天元區小湖塘社區工作隊隊長陳丹妮,對進入小區人員測量體溫並登記臺帳。另一路工作隊成員,則對和平路門面復業情況進行摸排,仔細查看其消毒及個人防護情況,並讓門店老闆籤下一份防疫承諾書。
這只是我市機關幹部投身防疫一線的一個縮影。我市出臺《機關幹部上前線、合力打贏防疫戰行動方案》,推動機關幹部下沉社區(村)、企業補充基層防疫力量。把防控力量向基層一線下沉,使所有社區(村)、園區等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成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環節。全市進社區機關幹部、駐企防疫聯絡員、
駐村扶貧工作隊「三支隊伍」,成為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生力軍。
打仗用戰術:大數據等新型科技手段防疫
株洲市公安局民警匯報疫情防控情況。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用好大數據等科技防疫手段事半功倍。
公安機關主動銜接工信、衛健及三大通信運營商,及時匯總數據,在全省率先搭建涉疫情活躍人員、車輛大數據分析模型,全面匯聚治安、交通方面各類數據,綜合運用株洲公安大數據平臺,實時展示、動態追蹤人員、車輛情況,實現了我市涉疫重點人員、車輛數據全流程、集約化管理,有效整合了數據資源,形成「全方位」涉疫核心數據。
全面溯源追蹤,我市將每一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都納入管控視線。發現確診病例劉某隱瞞了其1月17日在湖北赤壁入住旅館的情況後,我市馬上對其開展流行病學溯源分析,為後續防控工作提供了精準支撐。
通過網上獲取外地新聞線索,市公安局得知東莞第33例確診病例陳某1月19日至26日曾自駕車輛返株過年,在返粵後發病入院治療。通過多維分析研判,我市多個部門聯動管控,發現其中2名密切接觸者已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及時出手,阻斷了該家族向外擴散傳播病毒的途徑。
截至2月23日,市公安局累計下發各類涉疫數據32920條,完成核查32416人,核查率達到98.47%。對摸排出有發熱或其他不適症狀的人員全部列入管控,當中有11例在管控期間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匯聚起聯防聯控的磅礴力量,一定能夠取得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在市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為保證一線醫務人員充分休息,保持良好體力,我市制定規範合理的工休時間,實行輪班制和輪崗休養制,對較長時間超負荷工作的人員強制休息,並徵用3家賓館為定點休息點。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派出心理學專家針對不同的醫務人員個體及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保健服務和心理疏導。
社會各界獻關愛,暖心舉動添力量
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有何困難與需求,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在持續關注,並想方設法予以紓解。
防護物資緊缺,愛心企業及人士紛紛捐贈——
1月28日,省政協委員、株洲太平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能武取消在杜拜的度假,緊急採購6萬個口罩,捐贈市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2月7日上午,一個戴著口罩的小夥子將500套防護服捐給了市人民醫院,那是他第6次向該院捐贈抗疫物資了,可除了說自己在株洲做生意,姓名都不留就走了……
對馳援黃岡的醫務人員,派出醫院也始終關心。
「你們在黃岡還好嗎?」在市三三一醫院,醫院領導多次通過視頻通話,慰問黃岡的醫務人員。為減輕他們的後顧之憂,醫院黨支部、工會對馳援醫護人員家庭一對一幫扶。
2月15日,黃岡突降暴雪,市中心醫院的付豔萍卻倍感溫暖:醫院第二批物資寄來,十二個箱子裡裝著衝鋒衣、戶外鞋、膏藥、噴壺等。看著這些物資,隊員們心裡暖暖的。
「大碗先生」為一線醫務人員送餐。
在株洲,為解決醫務人員的吃飯問題,「兄弟廚房」「大碗先生」等餐飲企業,第一時間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提供送餐服務;為醫務人員清潔防護,創意思藝等美發機構為市中心醫院等醫院的醫務人員提供愛心義剪。
「我們在等著你早日回家,你要好好地保護自己啊,切記!切記!」2月2日,八旬老人黎福清在給黃岡戰疫的兒媳在家書中寫道。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是家中的孩子、父母、丈夫和妻子。不管是在黃岡,還是在株洲,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書,也在給予他們溫情,讓他們能更為安心地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