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施壓出境遊企業 轉型國內遊成自救主途)
繼「中國出境旅遊O2O第一股」百程旅遊關閉後,又一家主營出境旅遊的明星企業世界邦旅行網暫停運營,令人唏噓不已。疫情成為壓倒不少以出境遊為單一業務的企業最後一根「稻草」。
相比於百程和世界邦,大型上市旅遊企業儘管在資金規模、業務結構上的布局較為穩健和科學,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但在出境遊完全解封之前,任何企業也不敢掉以輕心。
對於凱撒旅業(000796,SZ;收盤價10.41元)、眾信旅遊(002707,SZ;收盤價7.22元)等出境遊龍頭股而言,大幅虧損已經到來。如何應對出境遊停擺,轉變經營策略,並預判未來形勢做好復甦準備,成為出境遊企業的重要命題。
出境遊企業遇難關
旅遊行業停擺多月,已造成嚴重虧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多個上市旅企一季報發現,旅行社領域的凱撒旅業、眾信旅遊、中青旅、嶺南控股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6422萬元、-2906萬元、-1.98億元、-6179萬元,而在線旅遊OTA領域的途牛、攜程一季度則分別虧損2億元、12億元。
出境遊龍頭股凱撒旅業在一季報中表示,疫情下公司大部分出團取消,航空鐵路客流減少導致公司配餐量一定程度下降。另外,公司員工人數眾多,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直營零售模式下,全球200餘個營業網點需持續運營,企業人工成本及場地租賃費用支出較大。目前公司2020年一季度已出現虧損,預計二季度業務也難以全面恢復。
大幅虧損、資金承壓導致凱撒旅業被下調信用等級。凱撒旅業5月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中誠信國際基於疫情對公司旅遊及配餐業務衝擊較大且短期內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可能性較低,同時由於3月末公司帳面貨幣資金保有量有限等原因,決定將凱撒旅業的主體信用等級、「17凱撒03」的債項信用等級均由AA下調至AA-,並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眾多券商發布的旅遊行業研報指出,3月後隨著海外疫情擴散,預計今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出境遊不排除繼續承壓,後續需跟蹤海外疫情節奏。
5月29日,攜程CFO王肖璠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國際旅行訂單在整個季度接近於0,原因是各國都收緊了旅行限制令,對於出境遊業務造成了很大影響。預計今年二季度國際旅行總營收將同比下降67%至77%。」
「現在旅遊行業的日子都不是特別好過。疫情下能不能活下來,就要拼企業自己的家底厚不厚了。相對來說,頭部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分配比較合理一些,除了有傳統的出境業務,還有一部分國內業務可以支撐維護公司運營,抗風險的能力會更強。」專注於文旅投資的聚元資本創始合伙人高笛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為了止損使盡解數
易觀旅遊行業分析師吉之瑩表示:「受疫情影響,出境遊行業整體幾近停擺,市場交易規模大幅縮減,國內遊將成為度假旅遊市場的主力軍。」
隨著國內旅遊回暖,轉型國內遊已經成為了行業自救的主要途徑。
中青旅在接待機構調研時曾表示,2020年出境遊市場影響比較大,旅遊市場會率先恢復周邊遊,國內遊市場,其次才是出境遊市場恢復。目前公司調整員工轉型做國內遊,推出國內遊產品。
旗下擁有廣東省最大旅行社廣之旅的嶺南控股則在一季報中指出,公司在嚴控成本費用的同時,根據目前的業務和區域重啟進度,發揮原有的省內遊業務優勢進一步重塑省內遊盈利模式,重構省內遊直銷渠道,重組省內遊戰略資源,加大自由行、自駕遊、定製遊等碎片化服務的供給,深度拓展康養、美食、體育、休閒等旅遊、度假目的地的細分市場。
「目前出境遊企業正在做業務轉型,除了轉型做國內遊之外,另一個是做私域流量的維護和帶貨。」高笛原說道,「每個導遊手裡都有幾百個客戶,導遊可以利用原本做出境遊積累下的國外採買渠道和供應鏈,把國外的一些商品進口過來,通過直播、私域推廣等方式進行帶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久前,中青旅就試水了導遊帶貨,與天貓國際通過淘寶聯盟的選品服務展開合作,中青旅旗下導遊、領隊在社交網絡分享天貓國際進口商品,產生購買即可分得佣金。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也向記者表示:「短期內,出境遊復甦的希望並不大。出境遊企業除了把境外擅長的業務模式移植到國內外,還可以探索與境外合作夥伴合作,做境外優質護膚品、品牌服飾、生活日用品牌等商品的國內銷售服務;暫時涉足國內的農產品、保健品、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商品銷售業務。」
為了加大止損力度,也有上市旅企直接謀求現金「輸血」。4月25日,凱撒旅業啟動了規模為11.6億元的定增「輸血」計劃,籌資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
苦練內功等待覆蘇
疫後旅遊行業將會加速淘汰和整合成為行業共識。
中青旅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此次疫情除對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旅遊企業造成當期業績影響外,還將加快相關行業淘汰和轉型,中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大型及國有企業抗風險及風險修復優勢進一步顯現。
高笛原分析道,疫情過後,旅遊行業會開啟一輪整合:「佔據渠道優勢,現金流比較強,未來將是比較受併購方青睞的標的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久前已出現了一個備受關注的旅遊行業整合項目。
5月28日,凱撒旅業的控股股東凱撒集團宣布有意向收購途牛21.1%股權。安信證券研報指出,途牛的優勢在於線上及國內市場,凱撒的優勢則在於線下及境外市場;本次凱撒集團計劃入股途牛,有望推進雙方在旅遊資源整合、業務協同、創新業務以及金融業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助力凱撒集團生態鏈發展。
高笛原預測,洗牌整合後,未來出境遊行業將會呈現幾個趨勢:一是未來出境的方向會向與中國地緣政治較好的國家,比如日韓,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進行導流;二是由於疫情導致收入緊縮,市場性價比較高、便宜實惠的出境遊產品可能更受到青睞;三是科技和出境遊的結合會成為增長亮點;四是C端用戶數據從粗放式向集約式進行轉化,包括整個私域流量的維護。
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文旅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周易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出境遊的恢復周期不會短,要做好兩年內業務無法全面恢復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相關企業在業務停擺期,還是要審視自己的經營理念、發展模式、產品結構等,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而導向和消費者心理變化,練好業務調試、創新甚至轉型的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