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轉型突破
卓越績效,人文精神。
HR轉型突破中心使命:
基於厚重、樸素的管理智慧,
助力企業家、領導者和HR發展,
成事,成人,成己。
演講 | 陳嘉映
來源 | 一席(ID:yixiclub),文字及視頻版權歸「一席」和講者所有。
陳嘉映 簡介
陳嘉映,1952年出生於上海。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曾任教於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現為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外國哲學學科專業負責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哲學、現象學和科學哲學。著有《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思遠道》、《泠風集》、《哲學 科學 常識》等。
「我們這個國度,公義難能可貴。讓我們每個人,力所能及之處,增添一點點良善與公義,永遠永遠不要與不義者共謀。
至少,你可以擦淨一片玻璃,讓光透進來,倘若你不是光,或者還不敢成為一道光。」
——陳嘉映
1.我們說什麼人幸福呢?我們說那些心地善良、品質純正的人幸福。
2.我們想想自己的經歷,然後再看看身邊的人,你們年輕人看看父母,我們上了歲數的人、看看年輕人,就會發現:好像勤勞的人,認真的人,善良的人,自我約束的人,他們往往還是能夠給自己掙上一個好生活。也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不是什麼顛撲不破的真理,但美德並不總是跟幸福衝突。
3.美德並不只是幸福的一個手段,美德是幸福的一個組成部分。
4.幸福這個概念它天然就包含著相當的品德的成分,甚至可以說,美德構成了幸福的骨架,它是跟一個人的品質相聯繫的,它是幸福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個骨架,哪怕他吃好喝好玩好了,我們也很難說他是一個幸福的人,實際上他自己也很難認為自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
5.無論你對德性的要求很高還是比較低,德性永遠是幸福的一個組成部分,你要是整個地放棄了德性的要求,你是不會感到幸福的。
6.我們用這個來規定或者定義一個良好社會。什麼叫做一個好社會?那就是那些有德的人會過得更好,那些缺德的人會過得不好,那麼這就是一個良好的社會。
7.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還有待那些正直的人去加以改變,加以改善。正直的人有可能要犧牲他們自己的幸福。我們作為普通人也許做不到,但是我就是希望,即使我們沒有像那些仁人義士那麼勇敢地站出來去改變這個社會,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做到,我們在心裡,我們在能做的地方,是永遠跟這些正直的人站在一邊的。
編輯 | 張霖涵
註:文章分享僅供個人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與管理員聯繫刪除。